城市高層建筑火災隱患原因和逃生策略(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1942
2022-07-19
5頁
42KB
1、城市高層建筑火災隱患原因和逃生策略扌商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高層建筑己經成為我國城市建筑的主流,然而這也帶來了很多安全問 題,尤其是火災問題。高層建筑火災救援已成為世界難題,如何預防和減小火災帶來的損失成為我們必 須解決的問題。但是廣大的公眾對高層建筑火災特點、形成原因、存在的隱患了解不足和消防安全意識 不高、缺乏應對火災尤其是高層建筑火災自救互救的策略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難題。本文主要論述了高層 建筑的火災危險性,分析了高層建筑存在火災危險性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高層建筑火災預防方法,對 高層建筑火災的撲救何關利提出了對策。關鍵i司:高層建筑 火災隱患撲救對策滅火救援疏散逃生引言:城市的高層、2、超高層建筑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和大勢所趨,火災已成為此類“摩天大 樓”致命的“殺手”,高層建筑火災撲救成了一個世界性的現實難題,現代化高樓為城市消防的“軟肋”。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建設的步伐加快,建筑用地口益緊張,使建筑物向高空發展, 城市的高層、超高層建筑數量日益增多,使得城市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形勢越來越嚴峻,而目大部分已建 和在建的高層建筑都位于繁華的人員密集的城市中心,發生火災必將造成全局性、連續性、連鎖性的社 會影響,其至嚴重的經濟損失和政治影響。、舉例近年來,城市建筑越來越高,高層建筑火災也是層出不窮,并有愈演愈烈Z勢。消防硬件設備的更 新更是趕不上樓層高3、度增加的速度,高層建筑失火后,現有的消防設備很難對起火點進行準確的滅火, 導致火勢進一步蔓延救援難度不斷增加,死傷人數及財產損失也呈上升趨勢,高層建筑火災的防控己經 成為一個社會性的難題。1 、上海公寓大火致58人遇難70余人受傷11月15日14時20分左右,上海靜安區余姚路膠州路一正在進行外立面墻壁施工的28層住宅由 于4名電焊工無證違規操作,引燃周圍易燃物,腳手架突發大火。起火公寓位于上海市靜安區余姚路膠 州路707弄1號,高28層,建筑面積17, 965平方米,于1998年1月建成,共有500戶居民。在救援 過程中,消防車云梯達不到著火大樓頂部的高度,云梯加上高壓水槍只能到達大樓三分之二4、的高度,火 勢太大直升飛機不能靠近,阻撓了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最終導致58人遇難,70余人受傷,房產損失 接近5億元人民幣。2 、香港旺角嘉禾大廈火災4人死亡2009年8月10日下午三時許,香港旺角嘉禾大廈的五級火被救熄,火警中兩名消防員殉職。據香港媒體報道,香港旺角嘉禾大廈發生5級大火,已造成4人死亡,包括兩名消防員殉職,另有57人 受你 這起火災在9時許發生,大火焚燒了近6個小時,期間消防員要升起云梯,將在窗前求救的市民 逐一救下,另有消防員入內拯救,以及自鄰近天臺入內搜救。香港消防處稱,出事的大廈樓高15層, 起火的是閣樓的一間夜總會,消防在9時25分接報,3分鐘后抵達火場,現場己是濃煙5、密布,消防在9 吋45分將火警升為三級,10吋23分將火警升為四級,但在派出逾2百名消防員、40輛消防車救火后, 火警仍然未受控,于是在12時16分,將火警升為5級,直到下午3時13分,大火才被救熄。二 我國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1、消防設施問題高層建筑中的消防設施種類繁多、功能不一、作用各有千秋,根據消防工作必須立足預防的需要和 高層建筑防火設計規范的強制性條文要求,缺一不可。但是,高層建筑目前普遍存在消防設施“缺 斤短兩”、質量性能差、功能不全和違規使用等先天性火災。2、技術保障問題高層建筑的建造,從設計到施工所經歷的環節比較多。由于主客觀原因制約,導致高層建筑在防火 分區、分6、隔措施、隱蔽工程和材料使用上存在先天性火災隱患。如電纜井、管道井、空調系統連接穿過 各樓層、地面、墻壁時的通風管道中設置防火閥和孔洞處的封堵措施、技術保障不到位,導致發生火災 時煙霧迅速蔓延,火勢迅速擴人。3、管理問題高層建筑業主和使用單位缺乏現代消防管理意識。消防管理職能部門和專業人員配備不到位;對消 防設施的維護保養工作不落實;任意封堵室內消防通道;消防制度不健全;沒有消防應急方案;消防安 全責任制不落實等。還有一些高層建筑功能繁多,集住宿、商業、娛樂于一體,管理難度佼大。有的建筑工程在消防審核后的建筑施工、室內裝潢、設備安裝、項目監理、消防檢測過程中,存在 監理等制約措施不嚴,失控漏管等7、現象。偷工減料、大量使用偽劣建筑材料、裝修材料以及偽劣電氣等。公安消防機構建審人員業務素質在低,只能從規范、法規、規章的字面上膚淺地探討,而不能解決 建筑消防安全上的復雜、繁多、深層次問題。三、高層建筑火災的特點K易形成立體火災高層建筑內房間眾多、裝飾裝修多,貫通整個建筑的孔洞、管道和豎井容易導致煙霧和火焰迅速擴 散蔓延。據測定,在火風壓和煙囪效應的共同作用下,火勢發展階段水平蔓延速度為0.5-0. 8 m/s, 垂直蔓延速度為3-4 m/s, 50m的走廊只需1分鐘左右便能充滿煙霧,一座高度為100m的高層建筑, 在無阻擋的情況下,煙氣順豎向管井擴散至頂層只需要30s,極易形成立體燃燒。2、8、人員疏散困難高層建筑由于高度高、層數多、設備雜,各種管路交錯縱橫,火勢一旦失去控制蔓延極為迅速,加 Z高層建筑結構復雜、人員密集、疏散距離長等特點,等待消防人員到場進行救援存在一定困難。此外, 高層建筑同一平面內的疏散樓梯數量有限,內部人員要在短時間內疏散到安全地點并不容易,加Z群眾 普遍缺乏消防安全常識,隨意堵塞通道,防火門常開等現象突岀,物業管理單位制定的滅火疏散預案流 于形式,很少組織演練,群眾缺乏最基本的逃生自救常識和技能。3、滅火作戰難度大根據一項測試表明,消防員背負空氣呼吸器、攜帶兩盤水帶、一支水槍(合計22.6kg)徒步上20 層樓,平均用時4分鐘,心律140次/分鐘,空氣呼吸器9、壓力損失到6-8Mpa,戰斗能力大大降低,導致 建筑高度制約了內攻時消防裝備器材和人員作戰能力的發揮。高層建筑往往存在內部消防設施不全或失 效的情況,而火災時如果消防電梯無法正常運行,則消防隊員內攻只能從樓梯徒步攀登,一方面會影響 被困人員向下疏散,另一方面受體力限制,攀登一定高度后,心率和呼吸加快,體力下降,嚴重影響滅 火戰斗,并增加消防人員內攻的危險系數。而相對外部滅火救援工作主耍依靠登高平臺車進行外部火勢 控制及人員營救的工作,面對不斷攀高的高層建筑,消防登高車的高度隨之提高。高層建筑火災的消防措施和安全逃生策略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應該有面對災害的準備10、,增強自我防 范意識。火災是一種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發生頻率最高,危害最持久、最劇烈的災害。為避免在火災中 受害,公眾掌握自救互救知識、盡快脫離事故現場、進入安全環境對拯救生命、避免傷亡顯得尤為重要。 ()、火災中致死的因素在以往的火災中,高層建筑中造成人員傷亡的因素主要有3個方面。1、起火后的火燒、煙熏、毒氣1)一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達1.3%時,人吸二三口就會失去知覺,3分鐘就會致死。2)二氧化碳:在空氣中濃度達達8% 10%時致人死亡。3)二氧化硫和氨: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妨礙人體活動。4)氧化氤:則是劇毒氣體,兒秒就會致人死亡。2、建筑物的倒塌建筑物倒塌會砸死砸傷疏散避難的人群,造成11、大量人員傷亡,而且嚴重影響撲救工作,阻礙疏散通 道,造成擁堵踩踏等事故。3、盲目逃生人們而對突如其來的火災威脅,往往容易造成驚慌失措,作岀一些非理智性的舉動,很多自救自逃能 力差的人不知道是往上跑好,還是往下逃好,也不知道如何使用樓里配置的消火栓、口動報警器等消防設 施,從而喪失火災初期逃生的絕好時機,造成不少人慘死,甚至群死群傷。據消防統計,真正被大火燒死者 同被煙霧窒息而死、因驚慌而盲日逃生致死者的比例是1: 4.5。(二)、明智的逃生策略遇到火災能做到明智安全的逃牛,需要平時多了解與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互救的逃牛知識,避免事 到臨頭沒有主見。一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保持鎮靜、不要驚慌,用12、清酶的頭腦、鎮定自若的態度觀察火勢,冷靜地 判明疏散指示標志的指向,再選擇正確的逃生方式和方向,不要盲目行動。二是,進入公眾聚集場所時,應首先觀察周圍的環境和熟悉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的位置,萬一發生火 災,能避免驚慌失措,有效地向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方向逃生,并避免擁擠。三是,要學會利用現場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條件逃生、爭取逃生時間。如利用消防電梯進行逃生; 利用室內的防煙樓梯、普通樓梯、封閉樓梯逃生;利用建筑物的陽臺、通廊、避難層、室內設置的緩降 器、救生袋、安全繩等進行逃生;利用觀光樓梯避難逃生;把被褥、窗簾用水澆濕后堵住門口阻止火勢蔓 延,利用繩索或將布匹、床單、窗簾結繩口救等。四是,在無路可13、逃的情況下,要盡量靠近當街窗口或陽臺等容易被人看到的地方積極尋找避難處所, 如陽臺、樓層平頂等,同時向救援人員發出求救信號,如呼喚、向樓下拋擲一些小物品黑暗屮用手電筒往 下照等,以便讓救援人員及時發現,釆取救援措施。五是,在逃生過程中要防止裝修材料燃燒形成的氣體屮毒,在逃生過程川應用水澆濕毛巾或用衣服 捂住口鼻,采用低姿行走,最好彎腰使頭部盡量接近地板,必要時匍匐前進,以減小煙氣的傷 害。五、結語綜上所述,高層建筑因其獨特的結構特點和使用功能,以及管理、投入等方面的原因埋下了先天 性和后天性的火災隱患。從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城市的高層、超高層建筑是城市、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和大勢所趨14、,火災已成為高層、超高層建 筑即“摩天大樓”致命的“殺手”高層建筑火災撲救成為了一個世界性的現實難題,現代化高樓成為城 市消防的“軟肋”。2)高層建筑不同于其他火災的突出特點是火勢迅猛、蔓延速度快、疏散難、傷亡重、鋼結構耐火性 差、滅火救援難度大等,導致一旦發生火災就難控制,高層建筑的防火必須遵循“預防為主、防消結合”。3) 從源頭上預防和杜絕火災需要從提高建筑設計、加強消防管理、改進更新消防設施、釆用阻燃建 筑裝修材料等環節處著手,消除消防隱患。4) 高層建筑的火災必須立足“口救互救”,通過平時的消防知識積累,走出誤區,冷靜明押的安全逃 生,降低傷亡。參考文獻:1李傳衛.淺談高層建筑大型氣體滅火系統裝置與選用J.科技信息,2010 (17).2李志鋒,朱貴森,李喜玲.城市高層建筑火災隱患存在原因和撲救對策J.安防科技,2010 (05).3張國建,劉麗.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中存在的幾個問題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0 (04).4李皓.淺談在建高層建筑火災特點與防范撲救對策J。科技信息,2010 (07).5張嬌,周穎,李英芹.高校高層建筑火災中人的心理和行為分析J.陜西煤炭,2010 (01).6李國強,沈祖炎.高層民用建筑防火規范S. 1993, (9) :23-25, 36.7陳維,劉明臣譯.高層建筑火災和防火安全.北京:群眾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