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環境的建筑小品與設施(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1946
2022-07-19
5頁
29.50KB
1、北京林業大學成人教育天津分院 2004級園本調查結果順馳太陽城坐落于月牙河以東,衛國道以北。總占地面積為151公頃,建筑面積130萬平方米,將有人4萬人在此安居樂業,堪稱一座名副其實的城中之城。太陽城采用整合的規劃設計手法,強調社區生活服務設施、室外公共空間、功能區域節點的合理設置,形成了有機統一的城市功能系統。太陽城重視居住區的可持續發展,綜合考慮規劃的整體性、系統性、規律性和可持續性,形成及商業、教育、文化、娛樂、休閑等各項高尚品質功能為一體的社區中心系統。順馳太陽城丹荔園占地5.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綠化率高達43%,將有4500多人在這里安居樂業,人均綠化高達18.8%。2、全園本著“適度、和諧”的理念,通過對社區生活配套設施的合理配置,創造了新型城市住宅區的發展模式。園中的建筑形式多樣,包括三層、四層的小洋房,小高層和TownHouse,樓盤擺位采取靈活的布局形式,保證南北朝向,同時通過建筑單體設計的變化,打破行列式布局的呆板,在環境上,適當減少小中心綠地,加大組團綠地面積,增強居住環境的均好性。在小區內種植了多種植物,尤其是花灌木和小喬木既能增加居住區的休閑氣氛,也能增加綠量。在配植方面,多采取自然修剪色帶、花帶、修剪籬、修剪球的形式,這樣就形成了一種空曠感和零零散散的效果。植物配植也盡量適用植物的自然形態,追求自然群落郁郁蔥蔥的意境,同時喬木、花冠木、地被植3、物的配置要求層次、結合地形形成豐富的綠色空間。小區平面圖 (附后)城市居住環境的建筑小品與設施摘要在進行居住環境建筑小品與設施的規劃設計時,首先要研究人們在居住環境里進行各種活動所需要的面積、空間尺寸、人流特點、各種空間的接近程度;同時還要根據以上各種功能,要求歸納出人們在居住環境的“活動模式”,而且必須進一步深入到居住環境建筑小品與設施的使用者的心理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在現代化的城市里,衡量人們居住生活水平的標志,不僅僅是具有良好的物質條件的住宅,而且使整個居住環境的質量。隨著人類居住行為的不斷變化,人們的居住生活圈還要逐漸向住宅外部的空間擴展。樓間綠化和庭院綠化是提高居住環境的重要手段,而4、各種小品是園林綠化重要組成部分。于是人們在住宅外部的空間活動時就需要各種建筑小品與設施加以配合。如果把居住環境比喻為交響樂,那么居住區的建筑小品便是其中的樂段的強音。1. 居住環境的概念人類要生存,總是要生活在某種構成形態的客觀環境之中。這些客觀環境可能是處于自然狀態的環境,也可能是經過人為構造的人工環境或者是兩者相結合的環境。總之,人們居住生活與外界相關空間的環境因素所構成的綜合的物質實體,就是居住環境。2. 居住環境的構成居住環境是“住宅內部環境住宅近旁環境住區環境城市環境區域環境”體系的基本環節。居住環境的構成涉及到自然環境、城市環境、社會體制、生活方式、群體形態、技術體系、以及社會的物5、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等多方面的因素。即包括有物理、生化等方面的因素,也有著各種為滿足居民居住生活需要的建筑物、構筑物、以及各種園林綠化建筑小品與環境設施。3. 居住環境建筑小品與設施的設計準則居住區的建筑小品與設施應具備適用和供人觀賞的功能。其規劃與設計應充分結合環境考慮,使其各得其所,各顯其能。在設計上應認真研究人們的居住生活行為,尤其要注意人的尺度和活動規律,同時還要考慮其美學價值及景點作用。此外,在選材上要注意本地的建筑材料,設置位置恰當,數量合理,效果顯著,在施工中切忌粗制濫造。在進行居住環境建筑小品與設施的規劃設計時,首先要研究人們在居住環境里進行各種活動所需要的面積、空間尺寸、人流特點6、各種空間的接近程度。同時,還要根據以上各種功能,要求歸納出人們在居住環境里的“活動模式”,而且必須進一步深入到居住環境建筑小品與設施的使用者的心理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在規劃與設計建筑小品與設施時,要實現建筑小品與設施與環境的有機結合,必須注意三個方面:一是利用,二是保留,三是協調。所謂利用,就是將居住區建筑基地上一切有利于建筑小品與設施構成的地形、地物和地貌充分利用起來。所謂保留,則是指那些具有歷史意義,屬于名勝古跡一類的建筑物、構筑物或其他建筑小品的保留。所謂協調,就是采取某種規劃、設計手段使建筑小品及設施與周圍環境的關系相協調。這種協調手段通常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建筑小品本身的處理尺度、體7、量比例、色彩乃至總的風格上與周圍的住宅等建筑物或環境取得協調;二是以建筑小品為“媒介”來協調新建筑、道路與原有建筑或環境之間的關系。4. 居住環境建筑小品與設施的分類4.1出入口為了規劃、設計出獨具特征的居住區,居住區的大門就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因此,在居住區的除入口處往往選擇一些建筑為視覺焦點,作為該居住區的標志,以有別于其他居住區。居住區的出入口,通常分為四種類型:一種是居住區級的大門;第二是居住區里住宅組團的門;第三是住宅底層外庭的門;第四是單家獨湖小庭院的門。各種類型的出入口不僅應具有讓人流、車流集散的功能,而且還要能起到標志、分隔、警衛以及裝飾的作用。4.2樹在居住環境里,不僅要種植8、好樹,還要結合實地以各種建筑小品與設施來保護樹木、培植樹。凡是與樹的種植和保護相關的建筑小品與設施的設計,都應與樹相協調。樹不屬于小品,但經過修剪可視為小品,如修剪樹、盆景是綠化設計等。4.3水水也不屬于小品,但建筑小品往往利用水來豐富自己,如噴泉、小橋、流水、疊泉。所以在居住環境里,動態的水很少獨立存在,而是和各種建筑小品相輔相成構成水景,以增添情趣。處于動態水環境里的建筑小品,其主要功能是與水相結合產生觀賞價值,同時也在水的循環、清潔等方面起到相關的技術處理作用。此外,隨著人們鑒賞水平的不斷提高,水環境里的建筑小品與設施的規劃設計手法,要求新穎、別致、不落俗套,這樣才富有時代感和地方特色。9、4.4石在居住環境設計與設施中,運用石時,又必須注重質感的表現。所謂質感,就是由于感觸到素材的結構而有材質感。使人有崇尚自然的聯想。4.5雕塑居住環境里的雕塑形式通常分為具象與抽象兩類,具象的雕塑由于能直接為人們接受,所以往往多于抽象。但許多優秀的抽象的雕塑形象比具象的雕塑更含蓄、更概括、更簡練、更典型,因此也就更耐人尋味、發人遐想。4.6活動場地與設施活動場地要選擇一些兒童所喜好的設施,譬如秋千、轉椅、滑梯、攀登架等。如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設置一些可供孩子們進行創造性活動的設施和場地。如籃球場。4.7花壇、花臺和花池外部平面輪廓具有一定幾何形狀,其中種植植物,以各種低矮的觀賞植物,配制成各種圖10、案的花池稱為花壇。花臺主要分為平面規則式花臺和立體組合石花臺兩大類。花池就是由草皮、各種花卉等組成的具有一定圖案畫面的地塊。花池主要分為草坪花池、花卉花池和綜合花池等。4.8分隔設施在居住環境中,圍墻、籬笆、柵欄是基本的分隔設施。圍墻的功能不僅僅限于分隔,同時還具備美化和裝飾環境的功能。有的圍墻和花壇、花臺、樹叢、竹林、山石相結合,形成具有自然生機和情趣的綠帶,打破了某些圍墻的單感。4.9凳、椅居住環境里的凳和椅,主要是供居民作息活動,賞景之用。凳和椅的布局要遵循并適應人們的活動規律,通常設置在適于人們安靜休息、交往方便、景色優美的地方,如花壇與花池旁、樹旁或樹的四周、水池旁、小游園的游人通道11、臺地上,以及游息性的場地內等。4.10燈居住區的燈,它除了夜間具有照明的主要功能之外,白天還應具有裝飾的作用。因此,各種燈無論在造型和布局上,以及光源的選擇、照明質量和方式上都必須滿足環境設計的要求。4.11花架花架布局的方式主要分為獨立式與聯立式兩種。住宅的出入口以及內、外庭院大多設獨立式花架,居住區的小游園以及各種游息場地大多設聯立式花架。花架所采用的材料,一方面可采用鋼筋混凝土、鐵、木等,這樣一類花架一方面要求具有堅固和具有永久性;另一方面則可根據所選擇的花種類而采用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材料,譬如竹、樹干等。4.12公共小品及設施居住環境中的公共小品及設施如:公用電話亭、布告欄、涼亭、垃圾箱等。這些公共小品應既能滿足各種使用要求,又應具有讓人觀賞的價值。有的小品與設施還應便于清洗、拆卸、更換、組合,在選材上要針對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分別考慮。4. 結語居住環境建筑小品與設施規劃、設計的途徑首先是從居住空間的立場出發;其次是從公共設施空間的立場出發;然后是從城市空間的立場出發。在進行居住空間環境設計時,如果從公共設施空間的立場出發,就要發揮公共設施空間功能,將所有的公共服務設施聯成一個整體,能看到整個居住環境。此外,還要按設施的功能進行群組排列,及構成各個群組的空間層次,又取得了巧妙的相互融合。5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2
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