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風格與特色(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1949
2022-07-19
5頁
17KB
1、城市建筑風格與特色 摘要:具有傳統特色居住建筑是我國城市文化和城市建筑風格的重要表現。對此類建筑應如何設計、管理、市場開發以及公眾參與,進行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傳統特色居住建筑設計管理 中圖分類號:TU3 文獻標識碼:A 中國建筑體系是以木結構為特色的獨立的建筑藝術,在城市規劃、建筑組群、單體建筑以及材料、結構等方面的藝術處理均取得輝煌的成就。傳統建筑中的各種屋頂造型、飛檐翼角、斗拱彩畫、朱柱金頂、內外裝修門及園林景物等,充分體現出中國建筑藝術的純熟和感染力。 商殷時已出現高大宮室。西周時已使用磚瓦并有四合院布局。春秋戰國時期更有建筑圖傳世。京邑臺榭宮室內外梁柱、斗供上均作裝飾,墻壁上飾以壁2、畫。秦漢時期木構建筑日趨成熟,建筑宏偉壯觀,裝飾豐富,舒展優美,出現了阿房宮、未央宮等龐大的建筑組群。魏晉、南北朝時期佛寺、佛塔迅速發展,形式多樣,屋脊出現了鴟吻飾件。隋唐時期建筑采用琉璃瓦,更是富麗堂皇,當時所建的南禪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猶存,舉世矚目。五代、兩宋都市建筑興盛,商業繁榮,豪華的酒樓、商店各有飛閣欄檻,風格秀麗,明清時代的宮殿苑囿和私家園林保存至今者尚多,建筑亦較宋代華麗繁瑣、威嚴自在。近現代中國建筑藝術則在繼承優秀傳統相吸收當今世上建筑藝術長處的實踐中,不斷發展,有所創新。 1古代建筑的風格特點 1.1以木構架為主的結構方式 中國古代建筑慣用木構架作房屋的承重結構。木構梁柱3、系統約在西元前的春秋時期已初步完備并廣泛采用,到了漢代發展得更為成熟。木構結構大體可分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為普遍。抬梁式結構是沿房屋進深在柱礎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疊數層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層梁上立脊瓜柱,組成一組屋架。平行的兩組構架之間用橫向的枋聯結于柱的上端,在各層梁頭與脊瓜柱上安置檁,以聯系構架與承載屋面。檁間架椽子,構成屋頂的骨架。這樣,由兩組構架可以構成一間,一座房子可以是一間,也可以是多間。 1.2獨特的單體造型 中國古代建筑的單體,大致可以分為屋基、屋身、屋頂三個部份。單體建筑的平面形式多為長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這些不同的平面形式,對構成建筑物4、單體的立面形象起著重要作用。由于采用木構架結構,屋身的處理得以十分靈活,門窗柱墻往往依據用材與部位的不同而加以處置與裝飾,極大地豐富了屋身的形象。 1.3變化多樣的裝修與裝飾 中國古代建筑對于裝修、裝飾特為講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構件,都要美化,所選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與構件性質不同而有別。臺基和臺階本是房屋的基座和進屋的踏步,但給以雕飾,配以欄桿,就顯得格外莊嚴與雄偉。屋面裝飾可以使屋頂的輪廓形象更加優美。門窗、隔扇屬外檐裝修,是分隔室內外空間的間隔物,但是裝飾性特別強。天花即室內的頂棚,是室內上空的一種裝修。 1.4中軸對稱、方正嚴整的群體組合與布局 中國古代建筑群的布置總要以一條主要的縱軸5、線為主,將主要建筑物布置在主軸線上,次要建筑物則布置在主要建筑物前的兩側,東西對峙,組成為一個方形或長方形院落。這種院落布局既滿足了安全與向陽防風寒的生活需要,也符合中國古代社會宗法和禮教的制度。當一組庭院不能滿足需要時,可在主要建筑前后延伸布置多進院落,在主軸線兩側布置跨院。 1.5充滿意境的山水遠景 中國古典園林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有意境,它與中國古典詩詞、繪畫、音樂一樣,重在 寫意。造景家用山水、巖壑、花木、建筑表現某一藝術境界,故中國古典園林有寫意山水園之稱。從造景藝術創作來說,它攝取萬象,塑造典型,托寓自我,通過觀察、提煉,盡物態,窮事理,把自然美升華為藝術美,以之表現自己的情思。賞景者6、在景的觸發中引起某種情思,進而升華為一種意境,故賞景也是一種藝術再創作。這個藝術再創作,是賞景者借景物抒發感情,寄寓情思的自我表現過程,是一種精神升華,使人心性開滌,達到高一層的思想境界。 2居住建筑建設的重要性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建筑的發展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居住建筑數量多、分布廣,更是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它重視利用自然條件,表現出地方特色,其內在的文化性、地域性和特色性令人驚訝;在城市總體規劃中,居住用地的用地指標占據整個城市用地的20%32%,加上居住用地較工業用地、倉儲用地較高的容積率,居住建筑的開發建設量是巨大的。不論居住環境還是居住建筑形象、對城市文化環境的營造都具有很7、大的影響。就象紅花和綠葉的關系一樣,居住建設就是綠葉。正是由于此特性,對城市背景建筑居住建筑的重視特別是傳統居住的建設是極端重要的。 3如何建設傳統特色居住建筑 中國古代的先人已經很重視傳統居住建筑的風格、風貌,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應繼續。在今天,特別是工業革命后、當城市化高度發展,如何繼續并發揮先進科學技術來建設各具傳統特色的居住建筑應該是全社會應該關心的問題。下面分別從設計方面、管理方面、市場開發方面三個方面談談: 3.1設計方面 在設計方面可以分為宏觀方面、中觀方面和微觀三方面。在設計的宏觀方面,就是在城市的總體規劃階段,重視這一問題,但是這一點往往被人所忽視。雖然城市總體規劃是一定時期8、,一個城市總的發展目標和藍圖,注重城市空間的布局結構和土地利用,指導城市的各項建設活動,但是這一時期注重對傳統居住建筑的總的研究,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中觀方面就是在城市分區規劃或者是在較大的城市地區規劃上注重這一問題。這一階段,設計上以宏觀的指導為依據,進一步細化、升華、并為微觀具體的居住建筑建設提供更為詳細的指導意見。這一時期,更要注重運用城市設計的方式指導。微觀方面是設計的最終實施階段,這一階段,設計上以宏觀和中觀的規劃指導為依據,結合具體的項目實際情況加以設計。 3.2市場開發方面 在現階段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土地政策中,城市土地實行國有土地有償轉讓的制度,城市居住建筑大多數情況下為房地產9、開發商所建設。居住區的風格風貌、環境問題是城市居民和開發商目前最為關注的問題。 3.3管理方面 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大多是政府和相關主管部門主持編制的,管理部門加以管理控制對傳統居住建筑的最后形成所發揮的作用是不言而語的。管理方面可以分為兩個方面,技術規范規定和政策引導。技術規范規定方面,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傳統居住特色的形成。政策引導方面有計劃的開發建設項目,可以通過政府引導操作、少數開發商結合其主打項目進行檔次較高的開發,作為示范目標;在檔次較高的居住社區規劃設計中,運用傳統風格,改變人們對傳統風格居住建筑風貌就等于落后的片面觀點。 4結語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當全社會都重視關注傳統居住建筑時,中國城市特色文化將折射出更加輝煌的光輝,中國各個城市的特色將凸顯無遺。 參考文獻: 1張杰.傳統民居與現代綠色建筑體系.建筑學報.2001.3. 2段曉莉.由傳統建筑標準化引發的思考.建筑學報.2004.12. 3和紅星.凸顯西安都市文化.營造現代城市精神.規劃師.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