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市建筑行業人才市場調研報告(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2019
2022-07-19
5頁
25.50KB
1、內容1.調查對象:大連市建筑行業 2.調查目的:1)調研全國部分省市建筑企業現狀及發展規劃;2)掌握各類建筑企業技術現狀及企業對人才的要求; 3)了解建筑企業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情況及就業崗位; 4)高職高專層次的學生就業的主要崗位及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要求; 5)目前建筑企業采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的管理模式。 3.時間 2011年04月30日 4.方式 實地考察 查閱瀏覽報紙網絡的信息5.分析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理論知識通過調查表的匯總和統計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理論知識有:建筑材料、安裝施工技術、管理原理、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建筑工程預算、建設工程招標投2、標、工程造價控制、建筑識圖與房屋構造、合同管理與工程索賠。其中,9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知識有:建筑施工技術、管理原理、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建筑工程預算、建設工程招標投標、工程造價控制、合同管理與工程索賠。從上述七個方面應具備的專業知識來看,要求該類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在懂技術、會管理、能編預算和控制工程造價、熟悉合同管理的基礎上,完成建設工程投標工作,在市場競爭中獲取工程項目。建筑類專業人才的能力結構 通過調查表的匯總和統計分析表明,8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有:社交與語言表達能力、工作協調能力、擬定合同能力、合同談判能力、合同糾紛處理能力、組織施工能力、工程3、成本分析能力、編制施工方案能力、微機應用能力、預算編制能力、投標策劃能力、工程索賠能力、檔案管理能力。 其中,90%以上的人認為建筑類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有:社交與語言表達能力、工作協調能力、擬定合同能力、合同談判能力、組織施工能力、工程成本分析能力、微機應用能力。我國建筑技術人才現狀分析 目前全國建筑業從業人數已達3669萬人,占全社會從業人數的5.5,其中在施工工人隊伍之中,80%是僅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缺乏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識未經培訓的農民工。技師不足1%,高級技師僅占0.3%。在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中,專業技術人員僅140萬人,占建筑業從業人員總數的4.1%。經營管理人員1944、.6萬,占建筑業從業人員總數的5%,兩類人員合起來僅9%,這個比例數遠遠低于全國各行業18%的平均水平,建筑企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是目前建筑業面臨的嚴峻問題,尤其是現場管理和監理類人才更為缺乏。大連市建筑行業產業結構的基本情況 產業結構亦稱國民經濟的部門結構,是指國民經濟產業部門之間及各產業部門內部的構成。從產業內部構成來看,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內容,即產業所有制結構、產業組織結構、產業經營結構。(一)改制工作已基本結束,形成了多種經濟成份并存的產業產權結構。截止到2009年年末,大連市建筑企業共有1768家,涵蓋72個專業。其中等級內的房建企業475家,占26.8%。在房建企業中,特級企業5家,5、占遼寧省特級企業總數71%。一級房建企業30家,二級企業128家,三級企業312家,勞務企業221家。目前,全市國有建筑企業改制工作已基本結束,原來的12家國有和國有大集體企業,已有10家改為股份制企業,占總數83%。剩下2家企業為國有獨資企業。在資質等級內的475家房建企業中,國有獨資企業1家,占總數0.2%,集體所有制企業4家,占總數0.8%,股份制企業187家,占總數39%,民營獨資企業283家,占總數60%。(二)初步形成了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和勞務分包的組織結構。一級以上施工總承包企業占了建筑企業總數4.4%;二、三級總承包企業占了建筑企業總數83%。勞務企業占了建筑企業總數12.66、%。(三)在產業經營結構上,大連市建筑企業在堅持以房建為主的同時,還將產業鏈向監理、招投標代理、工程咨詢、鋼結構等領域延伸。有的企業還將經營范圍擴展到地產開發、新農村建設、餐飲、旅游、養殖、海島開發、承包山林等。還出現了一批有特色的中小建筑企業。如墻體糾偏、體育場館地板專業鋪裝、置業擔保等等。產業結構中存在的問題(一)所有制結構存在不完善之處。在部分股份制企業中,股權設置,特別是高管層與普通員工持股比例不盡合理,領導層偏重。在民營獨資企業中,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法人治理結構沒有真正形成,家族式管理模式比較沉重。到目前為止,建筑企業中無上市公司。(二)產業組織結構不合理。從全市建筑企業的專業7、分布來看,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和勞務分包企業所占的比重分別為30%、53%、18%,形成了兩頭小,中間大的梭子型,與國際上通行的“塔式”組織結構體系大相徑庭。在專業分布方面,我市建筑企業資質主要集中在房建、安裝、裝飾裝修等與房地產開發緊密的相關專業,這三個專業的企業總數達到承包企業總量的58%。而其余的69個專業企業總量僅占42%。(三)產業經營結構明顯不完善。大連市建筑企業主要以房建為主,地方建筑企業均無鐵路、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資質。據我們對35家一級以上房建企業的調查,企業增項大多是土石方、鋼構、裝飾裝修、市政道路、園林綠化等等,地鐵、港口、機場、鐵路等資質均為空白。有一家特級企業增8、項了鐵路施工,但資質僅為三級,無法參與投標。我市2008年投資的7325億元建設的城際交通等6大領域重點工程,我市建筑企業由于資質所限,產業經營結構不完善,無力參與投標。有的企業反映,現行的資質標準規定,投標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必須要有專業業績。可是不干哪來的業績。要增項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必須要投入資金購置設備,花大價錢買來的設備,干一、二工程標段就完事,豈不造成浪費。(四)企業規模小,競爭力弱,外向度發展不高。目前,大連市建筑企業年建筑產值10億元以上的有6家,20億元的有3家,50億元左右的有1家,與江浙一帶建筑業相比,差距很大。由于建筑企業規模小,競爭力弱,也影響了企業外向度的提高。29、009年,大連市建筑企業完成外埠產值80.2億元,占當年全市建筑業總產值8.3%。而全國建筑企業走出去的產值平均比率是26%。境外產值只占總產值2.8%,且工程小、分包多,總承包、大體量的項目少,市場占有率低,與一些建筑業強市相比,有很大差距。(五)資金短缺嚴重,科技創新力量薄弱。現在建筑市場是“賣方市場”,這種局面短時期內難以得到改變。墊資、壓價、拖欠、不及時決算、偏離工程造價規律的最低價中標,已使許多建筑企業利潤空間狹小,全市建筑企業平均利潤率不到3%。另一方面建筑企業由于無物可押,很難從銀行得到貸款。資金短缺問題已成為全市建筑業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由于企業資金不足,企業對科技研發的投入不10、夠,缺乏自主知識產權,缺乏專有技術和技術專利,對國家級、省級工法研究乏力,更缺少企業標準。造成了一些企業重外延擴張和產值規模,輕科技創新和科學管理,內在發展動力不足。(六)建筑專業技術人才緊缺。由于我市許多建筑企業人才培養、使用機制不完善,外地人才流入少,使人才問題成為制約我市建筑業發展的瓶頸。據我們對20家骨干企業統計,只有4家企業有公路、橋梁、水利、水電專業人才,占被統計企業總數20%。而這方面人才共14人,少得極為可憐。20家企業均沒有港口、機場、鐵路、地鐵等基礎建設方面的人才。整個行業懂項目、會管理、會外語,了解國際工程項目的人才更是“鳳毛麟角”。按照國家住建部新制定的企業資質標準,大11、連市等級內的房建企業共需要5890名建造師。目前尚缺2635名,其中,一級建造師缺1120人,二級建造師缺1515人。全市建筑業有技工證書的約2.4萬人,其中,高級技工300人,占總數1.25%。中級技工2000人,占總數8.33%。高、中級技工人才的缺乏,已影響到企業發展。目前,全行業建筑專業人才占職工總數7.2%,比北京、上海和江、浙等省市均低50%以上。調研綜述建筑企業現狀及人才需求預測方面 1.企業技術與管理人員的學歷水平普遍偏低,企業領導、管理人員總體以大專學歷為主,技術人員總體以中專學歷為主,職稱結構以初職為主,而年齡結構中,各年齡段人員分布總體比較合理,只有少數企業集中在 30 12、歲以下年齡段。 2.人才需求方面,實際調查顯示:各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中,建筑工程專業明顯居多,其次是工程造價、裝飾工程、暖通空調專業,其中,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技術人員數量明顯較少,多數企業無這個專業人員或技術人員無學歷。反應出供熱通風與空調專業人才短缺。 3.企業對人才學歷的要求:必須具備專科以上的學歷層次。原因是高職高專有較強的實踐能力。 4.企業技術現狀: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使用,總體說還不普遍,除與企業技術力量,人員素質等因素有關外,還與國家的政策配套有關。企業對建筑類各專業畢業生知識和能力要求方面 1.畢業生文化知識、專業技能方面,各企業界一致認為應當具備大專以上學歷,知識應當全面,13、基礎扎實,一專多能。在具體知識點上,也有企業提出應當會編制施工組織設計,要有較強的識圖能力,要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另外,畢業生應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動手能力,要有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畢業生崗位技能證書方面,各企業普遍認為畢業生應當具備 1、2 個建筑類崗位證書。如:施工員、預算員、安全員、質檢員等,即通常所說的八大員證書。但同時也指出,要保證證書的真實性,提高其含金量。組織管理協調和適應能力方面,應當有靈活的頭腦,能夠協調各方面的關系,適應能力強,特別能吃苦,并易于接受新事物。 3.心理、身體素質方面,要求畢業生政治思想端正,尤其是思想上積極上進、品德好,有較強的責任心以及團隊精神和敬業精神。同時要有好的心理素質,心胸寬廣。能夠感受工作中各方面的壓力,吃苦耐勞、鍥而不舍、踏實肯干;另外還要有好身體素質。這些方面都是學校教育中應當加強和迫切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