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建筑抗震能力調查(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2205
2022-07-19
5頁
33.50KB
1、澳人利亞建筑抗展能力調査澳洲新移民報特別策劃澳人利亞建筑抗震能力調查如果澳人利亞七級地震我們安全嗎?(本報記者劉蕓)地震離澳大利亞并不遙遠。2010年4刀20 口澳大利亞金礦區發生5.2級地震;7刀2日鄰居島國瓦努阿圖發生6.4 級地震;7月31U澳大利亞南澳地區發生4.2級地震。當近期新西蘭7.2級的強震發生時, 作為鄰居的澳大利亞十分警覺。9月7 FI,有澳人利亞地震專家更是預測,根據澳洲地層結 構的組成和現在發現的不少斷層線,澳大利亞也可能發牛與新西蘭相同級別地震。這一重磅 消息使地震問題成為澳大利亞民眾眼卜-最關心的話題Z-o而據相關數據顯示,在地震中, 冇96%的受害者是因為建筑倒塌2、而喪身。人口密度的因素外,不同的建筑質量直接影響和 決定了地震屮受害人數的多寡。近50年來級別相同的地震,在發展屮國家造成的死亡人數 要比發達國家高20倍以上。1994年美國洛杉磯的6.6級地震死廣人數只有62人;2003年 美國加州6.5級地震只有40棟老建筑倒塌;中國汶川的8.0級地震死亡人數卻高達10萬多 人。今年發生的海地地震和中國玉樹的地震也是一個明例。海地和玉樹都比新西蘭地震的震 級低,但是在傷亡方面卻垂得多。海地7.0級地震,造成11萬3千多人死亡;玉樹7.1級地 震,2200多人遇難;而新西蘭7.2級地震,只有兩個人受重傷。那么,澳人利亞的建筑質最 及其抗震能力究競怎么樣?與新3、西蘭同處澳洲大陸的澳人利亞的地質結構如何?新西蘭零 死亡的奇跡,很人程度上収決于新西蘭政府對新型抗震技術的規模使用和對何一個施工環節 的標準化管理,澳大利亞房屋建筑的抗震技術在多大程度上被推廣和使用?政府在房屋建筑 的標準化管理方面又是怎樣的悄況?請看新移民木期特別奉獻,災難來臨,我們安全嗎?澳大利亞不屬地震帶防范颶風成房屋建筑重點澳人利亞人陸有著世界上最漫長和最復雜的地質演化史,其基本構造格架形成于屮新 牛代。澳大利亞大陸主體山厚的巖石圈組成,巖石圈最厚達150公里。人陸殼主體由太古代、 元古代和若干顯生代花崗巖和片麻巖組成,薄的、主耍為顯生代的沉積巖蓋層覆蓋在其上。 大地構造背景上,澳大利4、亞大陸曾是岡瓦納古大陸的一部分。簡言Z,用通俗的話說,地質 結構說明澳人利亞不屬于地震帶。澳大利亞在過去10年中,有記錄的地震近3600次。就統計數據上看,澳人利亞是世界 上最難發生毀滅性地震的地區之一,而那樣的地震近年來在亞洲以及南美均造成了數以萬計 的傷亡。澳大利亞歷史上最嚴重的地震2,乃是1989年的紐卡素地震,這場震級為5.6 的地震,造成了 13人死亡。墨爾木知名的Central Equalty房地產開發公口J的Victor Li告訴新移民記者*:澳大利 亞的相關部門對于建筑抗震的問題提及比較少,可能是因為丿力史原因,澳人利亞并沒有經常 發綸地震。所以政府更強調建筑的防風問題,例如維5、多利亞州這邊風很大,所以政府要求建 筑商在建設房子的時候必須考慮它對承受風的壓力的問題,對于防風的指數也有明確的規 定。與此同時,近年來政府對于房屋防火的問題也有了明文的規定。事實上,世界上再沒冇 哪個國家像澳大利亞一樣,經受過颶風如此之多的侵襲。僅北部首府達爾文就曾在1875、 1878、1917、1935和1974等年份多次遭受颶風襲擊。而1974年圣誕節前夜的颶風使澳大 利亞人感到震驚,90%的建筑物被損壞,所有的通訊被中斷,許多人都認為達爾文市不存在 To風暴平靜下來,2萬余人無家可歸。關于重新設計或是搬遷這座城市的討論持續了很長 時間,但授終,倔強的澳大利亞人讓這座城市又在原址上建了6、起來,甚至連街道、建筑設計 也與原來一樣,只是堅固了許多。經過那場風災,達爾文現在的居民達10萬人,許多新建 筑物都以抵描強風為準則來設計。Victor Li介紹:防震,據我所知沒有特別的強調。墨爾本 大學建筑系畢業、執牌建造師的Jason Oskar對于這個問題同樣表示了認同:在我學習和實踐 過程中,并沒有聽說這里建造房屋需耍考慮防震問題,只是對于地基的尺寸和深度有具體的 規定。Victor告訴記者,澳大利亞建筑垂點考慮的并不是防震的問題,而是對于地基下陷 等現象的考慮。沿襲英國建筑體系嚴控龍屛建筑每個進程據了解,在澳洲,房地產開發商只耍具備相應的注冊資金,到政府部門中請執照,登記 后即町成7、立c澳洲政府沒冇規定房地產開發企業必須具冇資質,但是嚴格規定了規劃設計師、 建筑師、營銷策劃師、澳洲房地產屮介人員必須具有政府頒發的資質證書才能執業。澳洲的 大型房地產開發金業,從業人員小有設計師、建筑師、營銷專家和市場研究人員,但多數金 業僅有兒個財務專家,每建一棟住宅請設計師設計,找建筑師征求意見,捉出施工方案,委 托建筑師雇工人施工,完全是一種合同關系。在澳洲建造一套住宅,只耍符合政府的有關規 定,整個過程完全是一種個人行為。Jason Oskar告訴新移民記者:在澳大利亞,對于 房屋建筑商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一般沒有學歷要求,但要求他們具有專科專業證書,并且 需要擁有3年的工作經驗,與8、此同吋,還必須有已經是建筑師的人推薦才可以獲得。Victor Li補充說:對于高層建筑來說,政府對建造商的要求和審核就更加嚴格了,除了必須是建 筑協會的成員外,還有許多非常詳細的規定。他說:澳大利亞沿襲了英國的建筑體系,他們 的建房技術在全世界來看都是非常卓越的。這里的房了一般以一百年的使川壽命來考慮,所 以常常會聽到說這里的房子奉行的是百年計劃,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對于澳人利亞的房子的 安全問題還是可以放心的。同時,他還強調,在澳大利亞建造房子,不光要遵守國家要求, 同吋還必須遵循各個區、市政廳所提出的要求。Australian Profile建筑外裝內裝材料公司的 沈先生告訴記者:澳洲的建筑9、商分為Builder和Owner Buildero前者和后者的區別是前者主 要建房以營利為冃的,而后者只是因為自己需要房了住,而為自己建造房屋,這樣的話在質 最方面可能會羌一點。但是不論是哪一種建筑商所建造的房子都會由市政廳監理辦公室的專 屬人員進行監督,通常他們會對一座正在建造的房屋進行三次監視,第一次在打地基的時候, 他們會確保建造者在選擇材料方而有沒有偷工減料,是否按照規格辦事,主要是看鋼筋排放 的數量夠不夠;第二次一般在安裝木架的時候,檢査電,氣,水等的管道安裝是否安全、符 合要求;授后一次是在入住以前,為了確保住戶安全,他們還會再一次檢查水電路線是否存 在隱患,包括水管是否有漏水現象10、等等。他說:總體來說澳洲的建筑市場還是相對比較規范 的,而建筑商們為了不丟掉得來不易的執照也會相對律己。澳人利亞民房多為木質結構髙層建筑存有隱患中國西南資深建筑工程師、地級機關事務管理局的劉先生告訴記者:中國的房子有磚混 結構或者是磚木結構,也有框架結構,還有端木和鋼架結構。近年來,由于兒次人地震的發 生中國政府越來越強調房屋抗震級別的要求,一般情況下對于房屛的抗震指數要求在防震7 到8級。但是真正是不是可以達到這個指數就不得而知了。而Australian Profile的沈先生 介紹說:澳大利亞的房了大多為磚木結構,端木結構或者框架結構。這里是沒冇抗震方面規 定的。往往中國在建造房子的時候需11、要打很深的地基,去確保房屋不會塌陷,或者說具有防 震的效果;可是澳人利亞不這樣講,他們打的地基也遠遠沒有中國的深,他們通常只是從表 而挖下去一點,然后倒上水泥,使水泥形成一塊整體,然后總接在上而建房子。這本身也是 因為這里的房子鮫輕的關系。劉先生解釋說,這種情況在中國稱為混凝土條基,只用于一些 低矮的建筑,13層以上高樓是絕對不能下這樣的地羞的。墨爾本市資深房屋建筑商、維州 福清同鄉會會長林立振先生對于澳大利亞的情況作了進一步詳細的說明:所冇房子在動工之 前都需要進行土壤測試,工程師根據上壤的情況進行分析看這塊地皮上應該建造什么樣的房 子。通常情況下木質結構單層獨棟和三層以下的房子地基為70公12、分深,30公分寬。但是通 常我的房子都會打到45公分。因為在測量和施工過程中難免存在偏差,水泥多加一點沒有 關系,但是如果地基不夠,問題就大了。至于三層以上的小高層,中高層甚至高層建筑在打 地基前一定要經過嚴格的測最和計算,這些都是工程師需要做的事情,那樣的地基可能很深 To林立振先生還告訴記者:澳大利亞的民用房一般是木質結構,也有部分木質、部分磚結 構的磚木結構,而高層建筑一般采取鋼筋混凝土,或者是鋼結構。例如市中心的十層以上的 建筑慕木上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因這些房了大都是I幾年前的房了了,一般不會考慮它的 抗震系數,如人地震來了還真是沒人可以保證。墨爾木BAO Engineering建筑13、建材公司負責 人胡先生告訴記者:據我了解,政府并沒有對于民用建筑的抗震系數作出具體的規定,但是 對于建筑材料的質量問題規定是非常嚴格的,什么樣的建筑應該使用那種規格的材料,都有 相關規定,這些可以在相關部門查詢。最后,Australian Profile沈先生總結性的告訴新移民記者:澳大利亞的房屋質量整 體上是相對安全的。首先行業內對于建筑商,建筑材料供應商,以及設計師和力學工程師的 審核要求都是非常嚴格的。其次,按照規定,目前民用建筑一般提倡使用輕型建筑材料。重 點一,盡量不使用鋼筋混凝土和重型材料;第二,兩層以上的民工建筑,在一樓以上必須使 用輕型建筑材料,比如泡沫和薄水泥板。一方面節約了14、成本,從另一方而講一旦遇到像地震 這樣的災害,沒有重物,一般的石膏板是壓不死人的。由于這里的房子是木框加少量磚的結 構,所以就算木材和磚分離了,木質結構的房了也還會因為其冇很好的韌性,并冃相互著力 而不容易倒塌。記者在采訪小注意到一個細節,房開商在銷售他們的房屋時是不會提及房屋抗震問題 的,尤其是高層建筑,目詢提到比較多的是五星級節能問題。黑爾本市Professional地產 Managing Director Sunny Lu告訴新移民記者,不論是新房或者是一手房,在交易中, 房產商一般不會向客戶介紹房屋的抗震問題,一般客戶也不會詢問這方面的問題。但是我認 為政府在制定相關規定的時候還是應該15、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畢竟地質情況是在變化的,不 出問題就沒事,一口出了問題那后果將會十分嚴重。作為民眾個人,在購買房屋時,一定要 多個心眼,在關注房屋的區域和外形時,必須得關注一下它的抗震能力。抗震技術的規模運用與嚴格的管理標準新西蘭打造零死亡傳奇口上世紀6()年代末7()年代初起,新西蘭就在其建筑設計中納入大量的抗震元素,如 在一些大型建筑物及橋梁上采丿IJ 了結構隔震減震裝置,川一種含鉛的橡膠梨將建筑體和地棊 梁隔開。這種隔震裝置能夠存效降低地震對建筑物的沖擊。新西蘭的低層和多層居民住房多 采用輕型木結構建筑。木結構的房屋在抗震方面有太多的優勢:首先是重量輕,在地震小吸 收的地震力小;其次16、,平衡性優于其他結構,不會輕易發生變形,而樓板和墻體體系形成的 類似于箱形的空間結構更使得各構件Z間能相互作用,即使受強力作用,整體結構也不會散 架;此外,木結構韌性大,冇很強的彈力恢復性,當受到瞬間連續沖擊時,主體結構即使與 地基發生錯位也不至于崩塌。這種木結構建筑在1987年新西蘭南島里氏6.7級地震中,表 現出了良好的抗震性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牛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因此,在新西蘭還有一 種說法:地震時在宗內也安全。其實,新西蘭的防震技術并不難掌握,更重要的是,新西蘭 的建筑設計標準、丿適工水平、材料使用以及建造壞節中的每一處都有嚴格的質量控制,很少 出現豆腐渣工程。新西蘭建筑法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是:在強震發生時,設計方和建設方必 須能做到,保證建筑物不倒塌。在新西蘭,每一棟商業或住宅建筑都須經當地地方議會批準并J1嚴格按照國家建筑規范 執行。盡管這種嚴格的管理標準通常會使得建筑審查耗時過長,而月成木不菲,并因此而屢 遭批評,但是強震下的零死亡作證:這樣的費時費力費錢是絕對值得的,因為它挽救了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