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盧浮宮建筑藝術鑒賞(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2431
2022-07-19
4頁
730KB
1、巴黎盧浮宮建筑藝術鑒賞 經過一學期的歐洲藝術的熏陶后,我很喜歡老師講課的方式和上課的內容。特別是那些介紹那些歐洲建筑藝術的視頻,很喜歡很喜歡。在這里,我想對巴黎的盧浮宮作一個比較粗略的鑒賞,文字功底不深,再找了一些資料結合自己的感想。 先來對巴黎盧浮宮做一個簡單的介紹。盧浮宮,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位于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北岸(右岸),始建于1204年,歷經800多年擴建、重修達到今天的規模。盧浮宮占地面積(含草坪)約為45公頃,建筑物占地面積為4.8公頃。全長680米。它的整體建筑呈“U”形,分為新、老兩部分,老的建于路易十四時期,新的建于拿破侖時代。宮前的金字塔形玻璃2、入口,是華人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的。同時,盧浮宮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悠久的王宮。 我覺得盧浮宮的建筑設計無不體現出當地文化的一種融合,特別是里面的一幅畫蒙娜麗莎。從很小的時候我就有聽說過這幅畫,雖說沒有親眼看過它,但在視頻的介紹里看到她的神秘的微笑,十分的迷人。盧浮宮里面還有很多很有藝術價值的作品。例如緒利館(SULLY) 7一樓第12廳“米羅的維納斯”也是許多游客趨之若騖之地。維納斯充滿生命活力身姿和失去的雙臂引人遐思,使她本來就矜持的美貌更加不可接近。盧浮宮的設計無不體現出超前的設計理念和文化風格,是一種基于人本的設計理念。盧浮宮是一座偉大的建筑物,視頻里放到在博物館地廳搭乘電梯上地面廣場的時候3、,看著在廣場中央的金字塔形透明頂棚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一種很奇特的力量,是一種文化的渲染,我打心里佩服設計者,如果有機會去法國,一定要親自去領略一次。 這就是經營的文明,每一個到盧浮宮參觀的人,都不知不覺地享受了這種文明。每天,從世界各地涌向盧浮宮的人數也數不盡,但是整個參觀游覽的過程非常的暢通,沒有在中國節假日的那些景點被擠爆的現象。這歸功于這里獨特的建筑構思和功能布局。 盧浮宮博物館是一座巨型建筑,由新建的現代化建筑和古老的建筑相連而成,新的建筑物藏在舊的建筑地底下。參觀的人流,從地下入口穿過那里的地下走廊到達寬闊的中央地廳,中央地廳里有很多出口,這樣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進口往上一層層的走進古4、老的建筑物,這樣就可以疏散人流,使整個建筑物不至于會被擠爆。還有一點,走廊的兩邊全是用玻璃墻體構成的店鋪,在這些店鋪里你可以看到很多與博物館里有關的藝術品和紀念品,可以在這里買紀念品。沿著這樣的路徑,人們在感受過博物館里收藏的藝術品的魅力之后,又被引回到地廳。從這里,可以到地廊店鋪選擇自己心儀的紀念品,也可以乘電梯升上地面的廣場,一覽盧浮宮的整體外貌,是多么的壯觀雄偉。 很顯然的,這樣的建筑構思和功能布局,是基于“人本”的思想理念,以參觀者的舒適度和行為需求作為一個重要目標,設計者在設計的時候非常注重人的需求,以人為本是建筑物景點參觀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方面可以讓參觀的旅游者更加舒適和方便的5、瀏覽全部景點,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人流擁擠的情況出現,損壞博物館里面的構架。 盧浮宮博物館新建筑的設計者、華人建筑大師貝聿銘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新建筑的設計,不但要著眼于文物的展示,還必須考慮到給參觀者創造怎樣的環境條件和氛圍。我認為他說得很好,巴黎的盧浮宮不僅僅展示出了很多很珍貴的藝術品,而且它還代表了巴黎,它的建筑藝術體現了巴黎的文化,以人為本的建筑文化。 而且貝聿銘還有個創新的大手筆,就是傳統和時尚相結合,將新建筑的地廳的頂棚設計成突起于地面的“透明金字塔”,讓歷史文明和現代文明共冶一爐,同時吸引住景仰古老文化與追慕時尚的不同人群。據館方透露,自從新館落成使用之后,來參觀的人數意想不到地成倍增加,這個效應應該說與上述設計理念不無關系。 我覺得設計師在考慮到建筑藝術體現文化的同時,還考慮了創新與潮流,既不失穩重,也不會說太過陳舊,跟不上時尚。不得不說,盧浮宮是一個很棒的建筑,融合了設計師的理念和當地的文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
地產商業
上傳時間:2022-04-25
10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