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BilfingerBergerAG)(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2551
2022-07-19
5頁
19KB
1、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Bilfinger Berger AG)成立于1975年,是一家市政領域綜合服務提供商,致力于為建筑、電力、石油、給排水和交通等市政領域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其發展歷史只有四十年,但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在國際上具有很高的行業地位。20世紀60年代,Dresdner銀行決定成立一家國際綜合型建筑公司,先后將自己控股的三家建筑公司進行業務整合,1975年最終將三家建筑公司的業務整合到一起,在2001年將公司更名為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從而實現了向成為建筑、電力、石油、給排水和交通等市政領域綜合服務提供商的戰略轉型。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的生存環境一直不夠好。一是從1994年以來,德2、國建筑業經歷了11年的衰退期,建筑業總體形勢一直沒有得到改善,失業壓力以及住房供大于求等因素均抑制了住房投資,建筑投資持續下滑,導致大量大公司破產。二是20世紀90年代德國大規模建設的時期已經過去,其工程承包市場容量有限,前東德地區數百座高層公寓樓和辦公樓成了爛尾樓。三是德國工會力量強大,人工成本和管理費用太高。從以上可以看到,德國國內工程承包市場的開拓難度很大,德國建筑和服務企業發展困難重重。但即使在如此惡劣的外部環境下,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仍然獲得了很好的發展。成功因素分析業務板塊分析(縱向一體化經營戰略)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業務領域涉及到市政建設、工業建筑、服務、基礎設施運營等。市政建設3、業務板塊主要包括電站和工廠設施、天然氣和石油設施、交通等。服務包括工業服務(石油)、電力服務(為發電廠提供維修、保養、生命周期延長等服務)、工業設施服務。基礎設施運營業務主要集中在交通設施和公共建筑領域。從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的業務結構來看,利潤主要來自服務業務,其次是市政建設業務。自2003年以來,服務業務板塊的比重逐漸增加。這也是多年來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努力成為建筑、電力、石油、給排水和交通等市政領域綜合服務提供商的結果: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在認識到德國和全球建筑市場形勢后,逐漸將戰略重點轉移到建筑、電力、石油、給排水和交通等市政領域的服務上。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以建筑、電力、石油、給排4、水和交通等市政領域服務作為核心業務,并將建筑、電力、石油、給排水和交通等市政領域的建設和基礎設施運營作為補充,從而在電力、石油和交通等市政領域提供綜合服務,并以市政服務作為核心業務,連接上下游,后向一體化主要包括建筑、電力、石油、給排水和交通等市政領域的建設,前向一體化主要指基礎設施運營業務,主要集中在對交通設施和公共建筑的運營。市場戰略(海外市場戰略)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業務跨越全世界,已經在多個國家擁有經營機構,各板塊業務海外市場比重逐漸增加,海外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和澳大利亞。20世紀90年代,德國經濟進入衰退期,同時大規模建設的時期已經過去,其工程承包市場容量有限,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逐5、漸將海外市場作為自身的戰略重點,從而為該公司帶來新的市場空間。融資能力分析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是一家國際性上市公司,隨著國際工程承包行業的不斷發展,國際工程承包的內涵已不僅僅是為業主提供達到合同標準的履約過程,而且是全方位、全過程為客戶創造價值,讓客戶滿意的一個服務過程。從國際工程承包的發展趨勢來看,融資能力越來越成為國際工程承包商獲取項目的關鍵因素。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利用國際資本,通過完善的管理和優良的經營能力,形成了強大而穩定的融資能力,這也是成為該公司的核心能力之一。治理結構分析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的融資范圍很廣,其為了吸引全世界投資者的資本,在很早的時候就非常注重治理結構的透明性和監6、督制衡性,嚴格遵循國際標準、透明的治理結構,為此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以國際標準為導向建立了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其治理結構具有充分的制衡作用,同時也有充分的獎罰措施,這使得整個治理結構達到了激勵相容和個人理性的目標。一方面通過年會的形式,規范信息傳遞的內容和方式,以及相應的獎罰措施,從而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不對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過相應的獎罰制度設計和明晰的權責劃分,使得個人目標和企業目標一致,從而實現激勵相容;同時使員工努力工作比不努力工作能獲得更多的回報,從而實現個人理性。風險管理分析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擁有許多分支機構,各業務板塊都有相應的控股企業,這為其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一方面需要7、集權,從而減低風險,包括市場風險、海外風險、財務風險、人力資源風險、IT風險等;一方面需要分權,從而增強對市場的敏感度。為此比爾芬格柏格建筑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風險管理系統,從而對各管理層級和所有員工進行風險控制,使得風險在每個環節的早期就被意識到,最終實現公司目標。借鑒與啟示從中國建筑企業的發展來看,其面臨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從行業角度看,國際工程承包涉及到多個領域,包括土木工程、石油、化工、冶金、鐵路、電信等領域;民用建筑領域;交通、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領域。第二,從地域角度看,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國際化程度不斷加大,中國建筑產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既有來自發達國家老牌建筑承包商,也有來自眾多發展中國家新興的建筑承包商。第三,從技術工藝角度來看,隨著國際承包市場的普通住房項目市場日趨飽和,工業項目的比重逐漸增大,同時環保的要求在增加,這使得智能建筑、環保建筑得到迅速發展。面對這些趨勢,一些國際承包商已經開始將競爭的重點從單純的土木工程轉向以機電為主的成套設備的建設。第四,從業務鏈角度來看,工程總承包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包含建筑產品生產(即施工)活動的狹義建筑業,逐漸向廣義建筑業轉化,這使得施工企業之間的競爭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