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頤和園看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特點(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2766
2022-07-19
5頁
15.50KB
1、中國古典園林的成就是很高的,中國古典園林的特色主要是摹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 量來建造自然的景色。所以,園林中用人工仿造自然山水風景,或利用古代文人畫為 藍本,參與詩詞的情調,構成許多如詩如畫的景,是建筑、山池、園藝、繪畫、雕刻 以至詩文等多種藝術的綜合體。 頤和園,集歷代皇家園林之大成,薈萃南北私家園林之精華,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 皇家園林。歷史悠久的中國園林,都刻意追求自然美和藝術美為一體。頤和園博采各地造園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渾宏闊,又有江南水鄉的清麗婉約,并蓄帝王宮室的富麗堂皇和民間宅 居的巧別致,成為中國最著名的古典園林。 下面,以頤和園為例,詳析中國古典園林建筑的特點。 一2、效法自然的布局 世界園林中, 按其布局格式而論,可分為三種:規則式、自然式和混合式。我國古典 園林是效法自然,采取自然式,它包含著兩種意思:其一,園林的景色應以自然山水為主;其二,一切要順其自然,以曲為美。 地貌地形完全任其自然,有起伏高低;水體的輪廓為自然曲線,大多是自然界的溪流、瀑布、池沼、河流的藝術再現;植物“必以虬枝枯干,異種奇名,枝葉扶疏,位置疏密;或水 邊石際,橫偃斜坡或一望成林, 或孤株獨秀”,構成了一幅草木爭榮、鳥啼花開的天然畫景, 有自然天成之理,有自然天成之趣。 但是園林中的建筑不能壓倒或破壞主體,而應突出山水這個主體,力求達到自然與建 筑有機的融合,并升華成一件藝術作品3、。怎樣融合?怎樣協調?最重要的就是要順其自然,無 論在布局上、形態上或色彩上都要順其自然。從頤和園具體情況來看,它做到了。 二、詩情畫意的構思 詩情畫意為強調意境,造園如同繪畫,不僅要形似,更要神似,最好達到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結合的境界。所以評論一個園林不僅要看它的景致如何優美, 還要看有否幽深的詩情畫意,能否寓情、寓意於景,使人能見景生情,因景聯想,把思維擴大到更廣闊、更久遠的境界中去。 造園者, 布景造園以表達自己或園主人的某種意愿.所以古典園林的每一個景點或景 區都是經過精密構思蘊蓄著一定的詩情畫意.如皇家園林中的頤和園青晏舫則表示江山永固, 寓意與私家園林不同,這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特色。4、 三、園中有園的手法 “借景”的造園技法,是我國古代造園工匠多年積累的經驗,在頤和園的設計中得到了 充分的運用。設計時不僅考慮到園里建筑和風景點互相配合借用,而且把四周的自然環境、附 近的園林以及其他建筑物,也一并考慮在內。當我們轉過仁壽殿來到昆明湖東岸的時候,西山 的峰巒,西堤的煙柳,王泉山的塔影,好像都結合在一起,也成了頤和園中的景色。這種不僅 園里有景而且園外也有景的“借景”手法,使園的范圍更加擴大,景物也更加豐富。 “園中有園”,是頤和園設計布置園里風景時繼承傳統、利用自然地形的很好例子。在 頤和園萬壽山東麓,原來就有一處地勢較低、聚水成池的地方。造園工匠就利用了這一地形, 布置了一處5、自成格局的小園“諧趣園”。當人們從萬壽山東麓的密集宮殿區或是從后山的彎曲 山路來到這里的時候,進入園門,好像又來到一處新的園林中,建筑氣氛、風景面貌給人煥然 一新的感覺。這種“園中有園”的設計布局增加了園林的變化,豐富了園林的內容。 四、建筑為主的組景 作為一個園林,有了優美的自然環境,還必須有一個理想的生活環境,以達到可望、可行、可游、可居的目的。為此,園林中必須建造相應的建筑: 可望亭、臺、樓、閣;可行廊、路 可游橋、水榭;可居廳、堂、齋、室。 園林建筑在平面布局與空間處理上都力求活潑,富于變化。虛與實、明與暗、人工與 自然的相互轉移都常在這個部位展開,依次過度空間就顯得非常重要,常用落地6、長窗、空廊、 敞軒的形式作為這種交融的紐帶。這種半室內、半室外的空間過渡都是漸變的,是自然和諧的 變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五、因地制宜的處理 頤和園園林布局的第一個特點是以水取勝。廣闊的昆明湖水面,是園林布置極好的基礎。湖山結合,是頤和園的又一特點。位于廣闊的昆明湖北岸,存一座高達五十八米的萬壽山,好像一座翠屏峙立在北面。清澈的湖水好像一面鏡子,把萬壽山映襯得分外秀麗。湖山景色密 切結合成為一個整體。古代的造園藝術家和工匠們,在設計和建造這座園林的時候,充分利用 了這一湖山相連的優越自然條件,適當地布置園林建筑和風景點。如抱山環湖的長廊和石欄, 把湖和山明顯地分清而又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伸入湖中的知春亭,臨湖映水的什景花窗,建造 在湖邊山麓的石肪等等,都巧妙的把湖山組合在一起。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5份
建筑施工
上傳時間:2024-10-29
164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