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石橋小學建筑設計說明(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2912
2022-07-19
4頁
23.51KB
1、疊石橋小學設計說明總平面設計本工程基地整體呈狹長的矩形,東西向大于南北向;地塊東西兩邊的是城市主干道會對學校產生較大的噪聲和干擾,北面是七號橫河,因此學校主入口宜設于南面的次干道上。機動車出入口設在北側,進入后勤樓及綜合樓北面的停車位。南側大門外設置車庫入口可直接進入體育館架空層停車庫;校園內設4米寬環通消防車道,但校內禁止車輛進入可保證學生安全;規劃在校門口東部設置停車位,方便家長接送車輛的停放,保證人車分流。結合周邊環境,學校由西向東依次布置運動場、后勤樓和教學區、綜合樓和入口中心綠地、體育館和籃排球場。沿基地南側布置教學區和體育館,在空間上自然形成一道造型優雅的直線以間隔校內和校外,通過2、入口大門將行人的視線集中在入口中心綠地。教學區是利用連廊將三幢教學樓合理的結合在一起的建筑體,通過連廊空間豐富的變化制造學生課間活動的場地。而教學樓與連廊圍合而成的院落也將成為學生課間只要的活動場地。體育館靠近干道可對外開放,并單獨對外設置出入口,可保證不影響學校內部的教學活動而進行。入口大門正中的中心綠地有機的將各部分功能組織起來,形成向心的建筑群體。具有良好景觀的中心綠地可以為師生提供優美的教學環境。同時,這種強調的內部圍合的環境設計也是對周邊環境較多干擾的一種對策。綜合樓作為學校的辦公中心,位于中心綠地的北面,成為本次設計的最高建筑。后勤樓位于教學樓的西北側,在平面上與教學樓形成線與點的3、對比和連接。在地理上也可有效防止后勤樓對于整個教學區的影響。運動場設置于西面可阻礙主干道的噪音干擾,將籃排球場于運動場分開設置可以分散學生的運動流線,避免形成擁擠現象。通過以上合理布局,學校內的辦公區、教學區、活動區、生活區各自獲得適合的周邊環境和交通條件,各部分功能在保證便捷聯系的前提下合理分區,形成有序舒適的校園環境。建筑設計1.辦公圖書綜合樓:五層,5530。一至三層按要求設置一些專業教室(包括勞技教室、書法教室、語音教室、計算機教室及科技活動室)和校史成列室;四層是圖書室及備用教室并設置學生閱覽室和教師閱覽室;五層按功能需要設置了各種辦公房間及大小會議室。2.教學樓:分為三幢,四層,14、2400。一至三層每層16個普通教室共48班,樓內每層均按功能所需設置衛生間、教師辦公等輔助房間,每個班級設有獨立清潔間放置洗手臺和拖把池、垃圾桶等;四層設置專業教室(包括音樂教室、自然教室和美術教室)、心理咨詢室及兩個備用教室。教學樓之間的連廊形成的豐富空間能夠更好的滿足疏散和課間活動需要。教學樓西面設置一個可容納330人的多功能教室。3.體育館:兩層,5170,其中地上2725,地下2445。分為兩個場館,西面的場館是標準籃球場或者三片羽毛球場的空間需要,球場東側設主席臺和七排看臺,并設置更衣淋浴等輔助房間,器材室也設在一層;看臺上部局部二層設置乒乓球室和舞蹈室。體育館抬高1.8米,在場館5、下形成架空層布置車庫。東面是游泳館,一層設置男女更衣淋浴等輔助房間和醫務室,二層布置體育管理及辦公用房。為了游泳館的開放使用,在一層還布置了售票處及物品存放處。4.后勤樓:四層,3090。一層和二層為教師和學生食堂。三層和四層為教職工宿舍(包括8個教師宿舍及16個休息室)。5.西面運動場設置300米田徑跑道,及各種運動器械場地。東面設有6個籃球場和2個排球場。立面設計1.教學樓作為學生活動的主體,需要合理的安排學生的活動流線。通過連廊的空間變化來調節學生的活動去向,在立面上呈現出進退關系在視覺上會有豐富的立體效果。而在教學樓的建筑主體上采用統一的門窗元素,在視覺上會有比較強烈的效果。在教學樓的6、入口及連廊部分設計三層高的門頭,不僅豐富立面,也具有直接的導向作用。2.綜合樓采用與教學樓相同的門窗元素,將門廳通高兩層,一直四層3.綠化景觀設計在校園中綠化布置通過點、線、面的景觀處理方法,來達到營造園林綠化的效果。如重點通過沿城市道路及河岸綠化帶,建筑物之間重點通過圍合、滲透與穿插,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廣場和庭院空間,以中心廣場為主,以及相互關聯的庭院空間,這些園林綠化與校園生活密切吻合,無論是學習、生活,還是游憩,都能隨時感受到綠色的存在,從碧水綠樹叢中體會到江南園林的意趣。點: 局部綠化-因地制宜,見縫插針,結合院落布置零星綠化,做到步步有綠色,處處有風景。線: 南北向的景觀軸線7、,結合步行道路和消防車道的要求,分隔聯系生活和教學兩大功能區塊。路旁林木蔥郁,芳草菲菲,現代中透出自然,典雅中不失浪漫。面: 集中綠化-校前廣場、教學區院落綠化、生活區景觀小花園,實現各功能空間的視覺過度,襯托建筑,改善和美化環境。建筑指標1.主要緊急指標總用地面積 46860總建筑面積 26190 架空層建筑面積 2445地上建筑面積 23745占地面積 8960建筑密度 19.2%容積率 0.51綠化率 班級數 48班(預留兩班)學生人數 1920人停車位 85個地上 48個地下 37個2.分項建筑指標教學樓面積 12400綜合樓面積 5530后勤樓面積 3090體育館面積 5170地上建筑面積 2725架空層面積 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