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摘抄之營改增背景下建筑企業納稅籌劃探討(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2922
2022-07-19
4頁
23.68KB
1、營改增背景下建筑企業納稅籌劃探討摘要:稅收作為我國的重要的宏觀調控的經濟手段,對整個國民生產鏈條的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營改增”稅收調整方案的出臺,建筑行業最大程度的避免了重復納稅,降低了納稅風險,經營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實現了建筑企業節稅和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建筑企業作為國民生產鏈條中的一環,理應順應國民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形勢,積極進行“營改增”政策調整,并加強企業財務管理,做好企業的納稅籌劃。關鍵詞:營改增;建筑企業;納稅籌劃為應對國民經濟新常態的發展,平衡市場價格體系與稅收杠桿的需求,我國開始對部分征收營業稅的第三產業和生產制造業進行征收增值稅。“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建筑企業的2、稅負影響是巨大的,為進行增值稅稅負,建筑企業需要提前進行納稅籌劃,為企業稅負做好萬全的準備,實現企業節稅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一、“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建筑行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一直起著重要的作用,實施“營改增”后,建筑行業的稅負也會發生變化,相對而言,建筑企業的原料采購、生產建設等各個環節都發生了變化,建筑企業需要從各方面進行分析,重點對成本造價重新進行分析。(一)“營改增”對建筑產品造價的影響建筑企業實行“營改增”政策后,需要重新對目標建筑進行造價分析,這主要是因為,當建筑企業的稅負發生變化后,需要根據增值稅稅率標準重新進行企業的財務預算編制。預算編制進行調整后,建筑企業需要在本企業3、承受能力下,根據新的標準進行項目投標、招標,同時,還需要對企業的部分投標書、招標書和合同等進行修改,以適應企業賦稅的新需要。此外,當建筑企業進行定額招標時,根據“營改增”的政策,企業需要對內部招投的企業預算進行重新編制,也將會引發一系列的變革。企業招投標編制的變化,勢必會影響企業對建筑產品造價的預估,并影響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二)“營改增”對建筑企業財務指標的影響當建筑企業的稅負從營業稅改為增值稅后,企業的財務指標也會發生變化。首先,增值稅是“價外稅”,這就意味著當建筑企業發生交易關系后,它的合同中的總價是含稅的,而此之前,營業稅是“價內稅”,建筑企業在進行交易,簽訂合同時,合同中的總價是不4、含稅的,所以,當進行增值稅值稅時,建筑企業的盈利和毛利必然會產生影響。其次,在進行“營改增”政策后,建筑企業在建安成本特別是固定資產等項具備了可抵扣項,當企業制定財務指標時,需要針對固定成本的可抵扣項提高重視,并將可抵扣項納入企業財務指標制定中。(三)“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稅負成本的影響在建筑企業的財務規劃中,稅務成本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因素。不同的稅種、稅率,需要企業制定不同的利益平衡標準,才能保證企業的盈利,因此,當實行增值稅稅率后,建筑企業先前的稅負成本必然要根據新的稅率進行調整。實施增值稅稅負后,建筑企業獲得了可抵扣項,根據稅負抵扣,企業的稅負成本可以在之前的基礎上有所減少,而對于一些中小5、企業來說,他們不具備大額的可抵扣項,若按照增值稅的稅負進行值稅,反而有可能會增加稅收成本。對于建筑企業來說,必須要考慮到稅負成本的因素,制定最科學的財務規劃。(四)供應商的選擇將影響企業稅負及利潤建筑企業的發展有其特殊性,當建筑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就會跨區域、多渠道經營,往往其施工地點與企業地址距離偏遠,在這種情況下,建筑企業就不能按照本地區的原材料價格進行采購。建筑企業的原材料成本在企業的發展總成本中占有較大的比重,而企業對材料供應商的選擇則會對企業稅負產生影響,乃至影響企業的利潤。例如,在外地施工中,為降低企業的生產和建設成本,企業較偏向于向一些價格較低、規模較小的企業或個體戶購買原材料,6、而這些企業或個體戶有的無法提供增值稅發票,企業的可抵扣進項就會減少,這就增加了企業稅負成本。此外,由于過于看重價格,建筑的原材料質量便無法得到保證,一旦發生質量問題,會增加企業的施工成本,進而影響企業的整體經營利潤。二、“營改增”背景下建筑企業的納稅籌劃(一)深入理解政策,避免稅收風險建筑企業要想做好納稅統籌工作,其首要任務就是要對當前經濟政策,特別是稅收政策進行解讀。稅收政策不僅能體現整個大環境的經濟走向,同時能體現出政府部門的整體調控方向。因此,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必須要對當前的稅收政策有準確的理解,能準確解讀“營改增”稅收政策,強化建筑單位的稅收意識,進而減少由納稅政策相關7、問題而引發的風險。對此,我建議:首先,應了解各檔稅率的納稅人所需繳納的稅負及相關的優惠政策,能夠利用政府的優惠政策減少企業的稅負成本。其次,還需要在整個工作團隊當中進行“營改增”稅收政策培訓,讓全體員工都能認識到“營改增”稅收政策重要意義,樹立他們的納稅人意思,安全交稅,科學納稅,提高建筑企業整體納稅水平。(二)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納稅人身份為滿足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企業發展的需求,稅務部門在增值稅原有兩檔稅率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檔小規模納稅稅率,對此,建筑企業應根據自身企業的經營情況,選擇符合自身情況的納稅人身份。對于發展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可以實行小規模交稅。小規模納稅人不具備開具增值稅發8、票的能力,在進行抵扣時還需要借助專業稅務機構才能實現,且抵扣稅率僅為3%。反之,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可以以一般納稅人流程走,不過在此過程中,建筑企業需要把握好這個點,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節。(三)經濟活動方式事前籌劃,達到節稅目的建筑企業要想在現有的經濟活動中取得更大的效益,就需要做好經濟規劃,特別是要做好稅收籌劃規劃,才能降低企業稅收成本。首先,在建筑企業的基礎經營活動中,可以充分利用增值稅的抵扣,對企業生產經營中產生的成本進行相應的抵扣。例如建筑企業采買大型設備和機器時,需要根據增值稅可抵扣稅額進行成本估算,同時,還需要考慮到設備的折舊費用等,這些都需要在經營計劃統籌時做好規劃,以保9、證企業稅負成本在可控范圍內。其次,目前建筑行業普遍施行承包制,將建筑項目承包給第三方建筑單位,在進行承包商和承包的范圍選擇時,建筑企業同樣需要對招標對象的經營活動進行考察,特別是要考察承包商的供貨商家和材料購買,對他們的產品質量進行監督,保障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質量,從而有效的降低建筑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成本。再次,在建筑企業與第三方建筑單位合作時,必須要對每一項交易活動做好合同文書工作,保證合同中的價格核算是按照增值稅稅收的要求進行的。(四)謹慎選擇企業的供貨渠道為避免企業稅負成本的增加,企業在進行原材料采購過程中,必須要謹慎選擇企業的供貨渠道。目前,增值稅對于中小企業進行了優惠政策,采取了降低稅率10、等措施,所以中小企業在銷售環節就會通過壓低價格來獲得利潤,然而,就目前而言,一定規模的納稅人只能通過稅務機關獲得增值稅相關發票,而這種增值稅的發票抵扣稅率也僅為3%,這遠不能滿足企業利用增值稅進行抵扣進項的要求,因此,當建筑單位準備確定供貨商時,需要慎重對比、謹慎甄別。當受到地區限制時,建筑企業必須要選擇小規模納稅人或者是不能提供發票的供貨商時,需要我們對供貨商的報價進行核算,當價格折算足以抵消稅負成本時,這也可以算作是較優方案。三、結束語綜上,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建筑企業的發展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此,從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建筑企業需要從各方面進行科學規劃才能幫助企業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在“營改增”政策出臺后,建筑企業需要及時轉變納稅人意識,根據增值稅值稅要求選擇適合企業發展的納稅人身份,為進項抵扣爭取最大利益。同時,還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并監督財務預算的執行情況,以降低建筑企業的稅負成本。參考文獻:1徐雪輝.建筑企業營改增后的納稅籌劃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6):61-62.2吳雙,李亞星.我國建筑企業增值稅納稅籌劃探析j.中國商論,2016(21):125-126.3殷蜀敏,李亞娟,張亞峰等.“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的影響及對策j.商業時代,2014(31):84-86.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