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3號橋空心板梁吊裝專項施工方案(含計算)(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463640
2022-07-20
25頁
962.50KB
1、目 錄1、編制依據32、工程概況33、施工部署34、施工準備55、機具選擇66、施工方法117、質量保證措施148、安全保證措施159、項目組織管理體系1810、吊裝過程中突發事件緊急預案19空心板梁吊裝專項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2、工程概況本工程共為部分鋼柱有格構式,柱高達約19m,重約5.6T,屋面為工廠預制H型鋼,有行車梁,柱間距大部份為8m.3、施工部署3.1、為確保吊裝工作順利進行,應在安全、質量、進度等各方面都能達到理想狀態,為此作如下部署:3.1.1.編制吊裝方案,并報相關單位審定批準。3.1.2.對審定后的吊裝方案,在方案實施的施工準備和吊裝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3.1.3.吊裝2、前必須完成施工區域的場地清障工作。3.1.4.吊裝前準備好各類吊索具,并確認符合方案規定的要求。3.2、人員配備本單項工程現場施工總負責人全面負責協調、監督和指導各部門班組落實吊裝方案的各項技術要求。相關部門班組配備必要的安全管理、作業人員等,總計管理人員4名,熟練工人10名。人員配備情況一覽表序號主要工種計劃數量備注1管理人員42吊裝指揮13吊車司機14測量25工人103.4、機械設備準備機械設備準備情況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吊 車25t輛12吊 車20t輛1-2臺3吊車16t輛1-2臺4、施工準備4.1.存放材料的場地應該平整,壓實,排水通暢,臨時道路應平整,并滿足載重約403、噸的貨車或者吊車通行,保證不陷車。4.2.卸貨后,馬上報驗,待材料驗收合格后進入下一步工序4.3.吊裝前,復測基礎標高,軸線復測,并做出記錄,對于軸線偏差過大的,要進行處理,具體處理方法:用鋼管套住地腳螺栓,向正確的方向扳,但不能用力過大。4.4.做好吊機的進場檢驗工作,確保起重機械各項性能良好。4.5清除吊機轉臂空間范圍內障礙物,并用警示彩帶設定警戒區域,非吊裝施工人員嚴禁靠近。4.6吊裝前將起重機械試運轉一次,觀察各部分及操作系統有無異常,并檢查所有起重機具鋼絲繩、卡環、吊鉤等是否安全,符合要求后才使用。5、機具選擇5.1、作業吊車5.1.1、考慮工程量,而且安裝地點較為分散,故擬選用汽車4、吊吊裝施工。5.1.2、作業吊車的選擇5.1.2.1 以20m柱為驗算對象(1)本工程20m柱采用單機吊裝。(Q主+ Q副)KQ1+Q2取最重板自重5.即Q1=36噸,考慮索具重量Q22.0噸,K為起重機降低系數,取0.8。即:Q主+ Q副47.5噸。(2)起重高度計算HH1+H2+H3+H4式中H起重機的起重高度(m),停機面至吊鉤的距離;H1安裝支座表面高度(m),停機面至安裝支座表面的距離;H2安裝間隙,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取0.20.3m;H3綁扎點至構件起吊后底面的距離(m);H4索具高度(m),綁扎點至吊鉤的距離,視具體情況而定。取H12米,H20.2米,H30.95米,H4取3米5、。選用起重機的起重高度H6.15米,起重高度取7m。(3)起重臂長度計算:l(H+h0-h)/sin式中l起重臂長度(m);H起重高度(m);h0起重臂頂至吊鉤底面的距離(m);h起重臂底鉸至停機面距離(m),本工程取1m;起重臂仰角,一般取7077,本工程取70。l(7-1)/sin(70)=6.4米。(4)吊車工作半徑取6m,綜合考慮(1)、(2)、(3)及起重機的工作幅度,參考吊車性能參數表,選用兩臺重型汽車起重機QY50K汽車吊滿足施工要求。50T吊車性能參數表工作半徑(m)主臂長度(m)10.7018.0025.4032.7540.103.050.003.543.004.038.006、4.534.005.030.0024.705.528.0023.506.024.0022.2016.306.521.0020.0015.007.018.5018.0014.1010.208.014.5014.0012.409.207.509.011.5011.2011.108.306.5010.09.2010.007.506.0012.06.407.506.805.2014.05.105.704.6016.04.004.703.9018.03.103.703.3020.02.202.902.9022.01.602.302.4024.01.802.0026.01.401.5028.01.20307、.00.905.2、索具、卡環等工具的選擇(1)、板梁重量計算計算以20m后張空心板梁邊板為驗算對象。20米邊板的所用混凝土數量為:C50砼13.72m3,按砼單位重量2.5t/ m3計算,G砼=13.72*2.5*10=343kN。20米邊板的所用鋼筋、鋼絞線數量:一級鋼筋:415kg,二級鋼筋:1363kg,鋼絞線:459kg。G鋼=(415+1363+459)*10/1000=22.3KNG=G砼+G鋼=343+22.3=365.3KN(2)鋼絲繩拉力計算N=K1*G/n*1/SinP/K2式中:N每根鋼絲繩索具的受拉力;G梁板質量一半;n吊索根數;吊索鋼絲繩與板梁水平夾角;P吊索鋼絲繩8、的破斷拉力;K1吊裝時動載系數,取1.2;K2吊索鋼絲繩的安全系數,取6。梁板質量G=365.3KN,取45N= K1* G/n*1/Sin=1.2*365.3/2/2*1/ Sin45=155KN擬選用6*37絲,鋼絲繩43mm,公稱抗拉強度1700N/mm2,破斷拉力總和1185KN。SP =Si 式中SP 鋼絲繩的破斷拉力,KN; Si鋼絲絲繩規格表中提供的鋼絲破斷拉力的總和,KN; 鋼絲捻制不均折減系數,對637繩,=0.82。 SP =0.82*1185=971.7KNN= 155KN155KN滿足要求。因此,采用汽車吊時選用17.5型卡環。5.3抗傾覆驗算為保證汽車吊在吊裝過程中的9、穩定,需進行抗傾覆驗算,即需使穩定力矩大于傾覆力矩。以20m梁為驗算對象,查起重機設計規范可知:KGMG+KQMQ+KWMW0式中KG自重加權系數,取1 KQ起升荷載加權系數,取1.15 KW風動載加權系數,取1 MG、MQ、MW為汽車吊自重、起升荷載、風動荷載對傾覆邊的力矩,Nm;汽車吊工作時受力簡圖圖中:G汽車吊自重,取40.4t; Q起升物重量,考慮雙機抬吊,取18t; W風動載,按起升物重量的20%考慮; a 汽車吊重心至支腳傾覆支點的距離,支腿全伸6.6m,故a取3.3m; R 汽車吊工作半徑,最大取6m; h 風動載合力點高度。KGMG+KQMQ+KWMW=1Ga-1.15Q(R-10、a)-1Wh=40400018000(6-3.3)-0.218000(2+0.2+0.95/2)=1267680 Nm0故穩定性滿足要求。5.4.地基承載力驗算汽車吊工作時最不利的情況是3點著地,也就是3個支腿支持著整臺吊車的重量(包括自重和荷重),即:式中:G汽車吊自重,取50t吊車驗算,為40.4t Q汽車吊最大荷重(額定荷重),為36t。 汽車吊對路基的壓強應為: 式中:S支腿著點面積因此,50t汽車吊工作時地基承載力的要求為不小于4.24MPa,而處理后的路基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不小于30Mpa,故滿足吊裝要求。6、施工方法6.1、工藝流程墊石標劃梁端邊線運輸至待架梁孔下道工序捆(吊)梁11、體梁體吊至安裝跨梁體橫移梁體下放就位監理檢查梁選型裝車6.2、預制梁的運輸6.2.1.板梁出池采用2臺30t汽車吊抬吊出池。首先一臺汽車吊先在一端松動梁板,待梁板脫離底模后,徐徐抬升梁板使得另一端板梁離開底模一定距離,工人墊好方木。將另一根鋼絲繩穿好后正式起吊板梁至平板車上。綁扎梁體時,吊索與梁體之間應墊以麻袋、木板以及橡膠片等,以免磨損吊索或夾傷梁體。6.2.2.運輸車采用平板車拖運,并用導鏈把空心板與平板車、拖車綁扎牢固,直接運至吊裝地。運輸道路事先要經過平整,防止運輸過程中產生劇烈振動,運梁板車時速控制在5km/h以內。6.3、板梁定位(1)根據實際放出線路中心和橋臺中心里程,在橋臺上放12、出每跨梁的縱向中心線,支座橫中心線及其輪廓線,在橋臺面上定出梁端位置橫線及在橫線上定出各榀梁底部的支座中心線。(2)在每榀梁的兩個端面上標出梁的豎向中線,同一榀梁兩個端面上的豎向中線應互相平行。(3)在橋臺上標出板梁安裝中心線,便于在吊裝時與板梁的中心線對齊,提高預制梁安裝精度。(4)按圖放出每榀梁的邊線及橡膠支座位置,橡膠支座用環氧樹脂膠于橋臺上,安裝后如梁與支座不夠密貼,需用鋼板找平。6.4、板梁安裝方法6.4.1.板梁吊裝采用設吊孔穿束兜板底的吊裝方法。板梁預制時按設計要求在短邊距板端1.3m位置,有鉸縫一側設82.5cm預留孔,以便吊裝。6.4.2.本工程擬采用兩臺50T汽車吊雙機抬吊13、安裝。同一跨架設順序為邊梁、中梁、中梁、邊梁。以K0+060甘洪路接線橋(左幅)為例,即同一跨板梁吊裝順序同板梁編號的順序相同:1234567891011121314。考慮汽車吊的工作半徑,吊車先位于5號、6號板梁中間位置,板梁1-10榀可一次吊裝就位,剩余板梁先吊裝于6-10號梁上,下墊枕木,然后吊車移位,移到10號、11號板梁中間位置,再把剩余梁吊裝就位。吊車站位于兩側橋臺后背處。吊裝示意圖如下:6.4.3.板梁吊裝要求6.4.3.1.運梁拖車運梁至工作位置,用鋼絲繩在吊點位置(距梁頭約1.3m處)兜住梁體,鋼絲繩與梁體交角為4560,起吊至離運梁車510cm停機,檢查構件綁扎是否牢固穩定14、,吊索是否拉緊,吊機運轉是否正常,且待預制梁平穩后才繼續起吊。6.4.3.2.使用兩臺機吊同一構件時,因兩司機操作不易協調,故要根據雙機協作系數選擇吊機,使各機安全力距均控制在80%以內。起吊時兩機吊鉤應基本垂直,不得有較大的傾斜,以防構件離地時造成一臺吊機失重而另一臺吊機超荷,并且在起吊前將兩機吊索拉緊,然后同時起吊,使兩吊索受力基本平衡,吊裝過程要保持構件水平,起升動作平穩,操作協調。6.5.雙機抬吊施工應注意如下方面:6.5.1.待構件起吊上升至超過支承點高度20-30cm時,各吊臂向同一方向旋轉,待指揮員確認構件支點此時較為安全可作變幅、對線就位。6.5.2.吊裝時應十分注意吊臂的強度15、,必須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規定控制伸臂長度,不得盲目伸長吊臂,以免出現折臂造成事故。注意檢查鋼絲繩長度是否足夠,其與滑輪組的倍率必須滿足該項吊裝作業的使用要求。6.5.3.吊裝時必須統一指揮,由指揮員確定吊機擺設的位置。兩臺吊機同時操作時,每機必須配一名聯絡員傳達指揮員的指令,并注意支腿有無下陷和浮動等危險狀況。當吊機力距接近額定力距時,聯絡員應立即報告指揮員,由指揮員作出安全指令,確保吊裝安全。6.6.板梁安裝實測項目表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支承中心偏位(mm)梁5尺量: 每孔抽查4-6個支座板102傾斜度(%)1.2吊垂線:每孔檢查3榀梁3梁(板)頂面縱向高程(mm)+816、,-5水準儀:抽查每孔2榀,每榀3點4相鄰梁(板)頂面高差(mm)8尺量:每相鄰梁(板)7、質量保證措施7.1.每榀板梁就位前應對梁體外觀質量做最后檢查工序,杜絕表面有瑕疵的構件上橋。7.2.架設每一榀板梁前應對板梁兩端臨時支座進行高程及平面位置復檢,減小誤差。7.3.板梁就位時落梁速度要嚴格控制,尤其是接近支座時要輕放,避免壓碎支座減小梁體的振動。7.4.板梁就位時做到現場一人指揮,所有吊裝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梁每端一個人準確就位,使板梁中軸線與臨時支座中心線嚴格對中,確保板梁吊裝位置的準確性。7.5.板梁運輸時要按吊裝順序依次吊運,對構件進行編號、核對,每個板梁位置現場對號入座,不能錯位。17、7.6.板梁就位后檢查支座與板梁接觸面是否緊密接觸,不許脫空,以防臨時支座斷裂破碎。7.7.板梁安裝時,支承結構(墩臺)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支承結構和預埋件(包括預留錨栓孔、錨栓、支座鋼板等)的尺寸、標高及平面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7.8.板梁安裝前必須檢查其外形和構件的預埋件尺寸和位置,其允許偏差不得超過設計規定。7.9.板梁安裝就位完畢并經過檢查校正符合要求后,才允許焊接或澆筑混凝土,以固定構件。8、安全保證措施8.1.施工前應進行詳盡的技術交底,對吊車的結構、性能、所選工況、平面布置、地基處理以及設備的規格、質量、平面擺放位置和工藝方法、工藝程序、工具設置、過程控制都要交底清楚,力求使施18、工人員都能有清楚的理解,特別是班組長要求透徹理解。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時,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員包括起重機司機均必須參加,且要有書面資料。8.2.吊車應組織相關人員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吊裝作業,操作人員要持有上崗證,無證人員不得操作。8.3.禁止任何非指揮人員參與指揮,參加作業的人員必須具有相應的上崗證。8.4.吊車站位應與方案相符合,路基板鋪設應規整,吊車支腿要牢靠,用路基板或道木支墊支腿。8.5.吊裝前必須向有關部門進行申請,得到批準簽字后方可吊裝。8.6.所有相關人員必須到施工現場,吊裝過程中遇到意外情況時,應慎重研究對策,任何情況均應禁止盲動。8.7.吊車站位處地基應進行專門、慎重處理,并經有19、關人員確認。8.8.施工中所用的機索具應按本方案、起重工操作規程、實用起重吊裝手冊的有關要求執行。吊裝所用的全套機索具應有質保書、產品合格證,并置于技術、設備、安全的有效管理之中。另外機索具設置要合理,標準要高。按要求設置有困難需要變更,須經過方案編制人確認,并按原程序上報審批。8.9.吊裝過程中,配備對講機及信號旗,應有統一的指揮信號,參加施工的全體人員必須熟悉此信號,以便各操作協調動作。8.10.吊車及運輸車輛進出場地要求墊實,必要時用鋼板或路基板進行局部鋪墊。8.11.在作業時應設立吊裝警戒線,關鍵位置設專人看守,非工作人員嚴禁進入吊裝區域。8.12.吊裝前應組織各專業人員進行聯合細致檢20、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8.13.在方案實施過程中,安全部門要嚴格把關,加強安全監督管理,明確各自職責,責任到人。 8.14.對所選用的吊裝機索具應在每天使用前作認真的檢查,以確保其完好。8.15.所使用的鋼絲繩要經過嚴格檢查,特別強調對曾使用過的鋼絲繩的檢查,注意發現被電焊打過的、嚴重銹蝕的、斷絲斷股的、被火焊烤過的或扭結的痕跡,避免出現大的漏洞,造成重大閃失。8.16.吊裝過程中,應確保指揮信號準確、暢通。遇到問題時應特別注意要有統一的指揮和良好的現場秩序。8.17.當陣風風速超過五級或光線不明或操作人員無法辨認指揮信號時嚴禁進行吊裝作業。8.18.在吊裝的整個施工過程中,特別強調個人21、的自身保護意識和安全部門的專業監督,避免人身事故的發生。8.19.未盡事宜,應遵守起重工操作規程中的有關規定執行。9、項目組織管理體系9.1、項目組織體系圖項目負責人翟廣虎施工負責人焦衛峰技術負責人郭有來安全負責人劉國昌設備負責人杜海衛項目管理各職能部門調度員生活管理吊裝指揮安全員機具員施工員施工班組全體人員9.2、吊裝崗位職責吊裝時必須有明確的崗位分工和崗位職責。各崗位作業人員必須遵守紀律,堅守崗位,服從指揮,各負其責。崗位分工和指責如下:設備吊裝崗位職責表崗位編號崗位名稱崗 位 職 責人數備注1-0吊裝指揮執行吊裝總指揮的命令,具體指揮設備吊裝全過程工藝操作直至設備順利就位。隨時向吊裝總指22、揮通報吊裝情況。1高級起重工1-1吊車機組執行吊裝指揮的命令,準確、平穩操作吊車并由專人觀察吊車地基情況。4司機4人1-2監測監測吊車吊鉤的垂直度并及時向吊裝指揮報告。2測量員1-3機動組執行命令,傳遞信息,排除故障,協助就位。9起重工10、吊裝過程中突發事件緊急預案為保證公司、社會及職工生命財產安全,在事故、事件發生時,能迅速做出響應,并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控制、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對人身傷害的程度或降低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本著“預防為主、自救為主、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的原則,制訂本緊急預案。10.1、應急組織機構成立吊梁安裝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負責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和指揮:組 長:翟廣虎副23、組長:焦衛峰、郭有來、劉國昌成 員:杜海衛、高春、石杰、陳建光10.2、職權分工1)組長職責:發生吊裝安全事故時,發布應急救援指令;組織指揮應急隊伍實施救援行動;向上級匯報和公司通報事故情況,必要時向有關單位發出救援要求;組織事故調查,總結應急救援經驗教育等。副組長職責: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成員職責:協助組長和副組長做好事故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負責、警戒、治安保衛、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負責事故現場通訊聯系和對外聯系;負責協助搶險機械設備的調轉;負責現場醫療救護指揮、受傷人員分類搶救和護送轉院工作,負責搶險救援物質的供應和運輸工作。負責事故現場的通訊聯系和對外聯系;負責24、與有關單位人員的緊急聯絡,在最短時間內,傳達領導小組的搶險指令,做好與“110”“120”等單位的聯系。10.3、應急預案的實施1)施工現場設安全領導小組,負責吊裝過程中可能造成的人員傷亡事故的控制。2)發生事故時,安全領導小組要立即救人。救人時應先排除危險,防止搶救時事故的再發生。3)遇到安全事故較大或人員受傷時,現場人員在組織自救的同時,并立即向主管領導匯報,應及時撥打急救中心電話“120”或公安指揮中心電話“110”尋求的外部支援;支援時必須講明地點、基本情況、聯系電話等詳細情況,并派人到路上接警。4)將受傷人員及時轉送醫院進行緊急救護。5)將信息迅速傳遞給公司;傳遞內容包括發生的時間、25、地點、部位、簡要經過、傷亡人數和已采取的應急措施等。6)公司接到應急信息后應立即核實現場的處置情況,組織有關人員或應急隊伍趕赴現場。7)應急隊伍到達現場后,應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統一指揮,按分工要求進行疏散人員,搶救物質,盡可能減少生命財產損失,防止事故蔓延;可能對區域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8)事故處理完畢后,應保護好現場,接受事故調查并如實提供事故的情況。10.4、預防措施1)強調吊裝作業的危險性,加強對工人的教育。2)凡患有高血壓、低血壓、嚴重心臟病、貧血癥以及其他不適應高處作業的人員嚴禁進行吊裝作業。3)凡高處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帽、安全帶、26、安全網、穿軟底鞋,嚴禁酒后登高,并應清除鞋底泥砂油垢。4)吊裝作業縱向移動要做好一切準備工作,要求一次到位,不允許中途停頓。5)安裝作業時,要經常注意安全檢查,每安裝一孔必須進行一次全面安全檢查,發現問題要停止工作并及時處理后才能繼續作業。不允許機械電氣帶故障工作。6)五級風以上嚴禁吊裝作業,以防發生意外。10.5、處理和改進項目部在事故或事件發生后,對發生的原因進行調查分析,針對事故或事件發生的原因,責成責任部門采取糾正措施,并組織對應急預案和相關程序進行評審及修訂,使其不斷完善,提高應急應變能力。附圖1永豐1號橋與周邊建(構)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圖永豐1號橋和永豐2號橋預制梁場圖附圖2永豐2號橋與周邊建(構)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圖永豐1號橋和永豐2號橋預制梁場圖附圖3永豐3號橋左幅與周邊建(構)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圖永豐3號橋左幅預制梁場圖附圖4永豐3號橋右幅與周邊建(構)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圖永豐3號橋右幅預制梁場圖附圖5甘洪路接線橋與周邊建(構)筑物平面位置示意圖甘洪路接線橋預制梁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