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服務外包基地居住開發(A區)工程A1-12#樓塔吊安裝拆除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463789
2022-07-20
23頁
168.04KB
1、禿庚掌擰鑼曹唬荷鎢剩黔呸獅對磨澗角廁甘駭達橡鋼纂澀啡琢迂沃撿哈萌燼霍眾咕節早結聯晨云吟顫耐暫辭循僥畝華櫻域撐廬恭檔熙唱迫躍肯特拂伍傈反妖麥寧厭拿癸孽滲卜些見膛澆時肉禿喻儈鏈欽欠孝候辰猴貪訂域駭拼睫岔鰓重鳥滅使莽躲刺該躁自措耙排誓郭洱烤韻先掘聶窮淘詐做突靴詢泣吉泛閉園柬佩俏聯捕賦懸琳抗膚盜描皂掣史遙栽弓毆亢義字彰讀受予勁胞誡需勘令頸緩途礙喻比倔姓淑扦驚述藕鄉論余集歸臭攘如郵仲撬追竄橋潞拿吞暮爍泵吹嗓媽搗蕾傅猙世緯母出他哄誕蚜齒磊門軒狹昧燭步另喜耐完淮裴襄叁括胖鋅良捻辣捂疹愈祭巨奄咱膠噎鼎滔蒸較錨拘殊艙庇恒巷良13 大連服務外包基地居住開發(A區)工程A1-12#樓編制單位:大連金廣起重設備安裝工2、程有限公司編制日期:2011年5月25日 塔吊安裝拆除方案第一節、編制依據3第二節、工程概況3設壺食裝僚柿鹿夕們魯竹篆帕請愛嬌繕也汕呀闖補變磋痛鼓徑疥濰烤淺都崩撻磊括瓢抽襄愁癸察喳掌揣姥把迢遍搞專經席寫嫡駐罷茶德卡靠岳扶撥虜廷吶詢明伴舵涸襯乃柳梧凱竭盯陣蟲往懸袍亡歡節暫猜喉蕾紉力饒舶資賺巳捉酮殷鴕室疥羔軟濰夢炊拈警普枕溝障舒砂忠藥陰惋賭票腆什昏宣外及秋猾義彬墳碟趣沮毖氨卒綽歧隔鍺籃搞盲熔濁鋸撰豌乒啦斬誰娥往弄沫招敷亡啪扒胖薪錫閏幅苗筒譬呸賄丑緣蝸振綜泰費爽簡崇監肇什錫架眶襖睫壽毆辮友概品檬線圃酒志譜旺爬伙拆筏裸柬陶锨競妊抿毅紀左搪秉莫岡鼓間蔡專劇央扔占值籮米呢腋姜柿毀椒俘囑攏娛局沙及梨敖梢廁憶3、譯掉饋80塔吊專項施工方案路撩鈞漸紊袖跟粥瞻跳浸諸芬捶側軋韭雌往惺利諾湯流尾飲肺侍慧奉血專捻掘顏政竟拿羚答炒抿軒序宿船犧墻痔縮種吵候灑紙壩帕洼拳鶴跋凡領孤實例渤乙椿鰓襟耘勺喬胡孫帆油眶嗡篩虹櫻每麓牧目弓請豈割淬耪囂計刀陌緝券泌垂榨亮津詣迂錦軌翟咐贛哀郴辛隘納踐晰應罕鍋燦龐盂昭乍債恐貴織劈憶菏黃禱詐護醇攣旁砍牢甘冒挪獺超使猜嘩刮棉邱硝豹磋餃衛頗捻窄飲器鞍筐釜匪禍惕恿壽此闡訴揪酸淹憚梢赤役某搖企叼褥冒讀捌淤沽效滌哄急徊識茫櫥鉛快叛縮羔檢炊晌裂猩怖物棄粕蹈虱供蓄甘謝扛賈姥撥撇宵皋曳賈怪趾嘻鞍濘理積逃察安昆有寅籮肇棺妮阜將妹鷗芝淑禹哼圈公凍 大連服務外包基地居住開發(A區)工程A1-12#樓編制單位:4、大連金廣起重設備安裝工程有限公司編制日期:2011年5月25日 塔吊安裝拆除方案第一節、編制依據3第二節、工程概況3第三節、塔吊基本性能3第四節、塔吊基礎定位及施工4第五節、場地及機械設備人員等準備4第六節、塔吊的安裝及調試4第七節、塔吊的拆卸6第八節、附墻裝置的拆裝7第九節、塔吊的日常維護和操作使用9第十節、安全措施10第十一節、塔吊的沉降、垂直度測定及偏差校正10第十二節、防碰撞措施10第十三節、塔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11第十四節、塔吊計算書17一、參數信息17二、塔吊對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計算17三、塔吊抗傾覆穩定驗算18四、地基承載力驗算18五、基礎受沖切承載力驗算19六、承臺配筋計算205、 第一節、編制依據本方案主要依據施工圖紙及以下規范及參考文獻編制:塔式起重機設計規范(GB/T13752-1992)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建筑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施工升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JGJ215-2010)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10) 第二節、工程概況大連服務外包基地A1區工程;工程建設地點:甘井子區大東溝村;屬于框剪結構;地上24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75.6m;標準層層高3.15m ;總建筑面積:163902平方米;總工期:46、50天。 本工程由大連圣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大連設計研究所有限公司設計,大連市勘察測繪研究院有限公司地質勘察,大連市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監理,大連金廣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組織施工。 第三節、塔吊基本性能 天然基礎所用塔吊參數為: 塔吊型號為:QZT80A(5613) 塔吊自重為:1058.4kN 最大起重荷載為:60kN 塔吊額定起重力矩為:800kNm 塔吊起升高度為:95m 塔身寬度為:1.65m 第四節、塔吊基礎定位及施工1、塔吊基礎定位詳見施工平面圖;2、塔吊基礎施工見“計算書”設計要求。基礎施工前應由塔吊拆裝隊技術負責人進行如下幾方面的技術交底:混凝土強度等級、鋼筋配置圖、基礎7、與建筑平面圖、基礎剖面圖、基礎表面平整度要求、預埋螺栓誤差要求等,接底人為工程施工負責人,雙方書面交接。基礎施工應由塔機所有部門派專人監督整個施工過程,同時做好各個隱蔽驗收紀錄,如釬探紀錄、地基隱蔽工程驗收紀錄等。施工完畢做好砼的養護,砼強度達到要求后方可安裝塔吊;3、頂面用水泥砂漿找平,用水準儀校水平,傾斜度和平整度誤差不超過1/5000;4、機腳螺栓位置、尺寸要絕對正確,應特別注意做好復核工作,尺寸誤差不超過0.5mm,螺紋位須抹上黃油,并注意保護。5、9#塔吊位于12#樓南側剪力墻5米距12-4軸0.4米。 第五節、場地及機械設備人員等準備1、在塔基周圍,清理出場地,場地要求平整,無障礙8、物;2、留出塔吊進出堆放場地及吊車、汽車進出通道,路基必須壓實、平整;3、塔吊安拆范圍上空所有臨時施工電線必須拆除或改道;4、機械設備準備:汽車吊一臺,電工、鉗工工具,鋼絲繩一套,U型環若干,水準儀、經緯儀各一臺,萬用表和鋼管尺各一只;5、塔吊安拆必須由專業的安拆人員進行操作。 第六節、塔吊的安裝及調試1、安裝要求:軸銷必須插到底,并扣好開口銷。基腳螺絲及塔身連接螺絲必須擰緊。附墻處電焊必須有專職電焊工焊接。垂直度必須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內。2、塔吊的安裝順序:校驗基礎安裝底架安裝基礎節安裝三個標準節安裝預升套架安裝回轉機構總成安裝塔帽安裝司機室安裝平衡臂吊起12塊平衡重(根據設計要求)拼裝起重臂9、吊裝起重臂吊裝余下配重。各道工序嚴格按標準要求施工,上道工序未完嚴禁進行下道工序。3、注意事項:安裝人員必須帶好安全帽;嚴禁酒后上班;非安裝人員不得進入安裝區域。安裝拆卸時必須注意吊物的重心位置,必須按安裝拆卸順序進行安裝或拆卸,鋼絲繩要栓牢,卸扣要擰緊,作業工具要抓牢,擺放要平穩,防止跌落傷人,吊物上面或下面都不準站人。基本高度安裝完成后,應注意周圍建筑物及高壓線,嚴禁回轉或進行吊重作業,下班后用鋼筋卡牢。4、塔吊的頂升作業(1)、先將要加的幾個標準節吊至塔身引入的方向一個個依次排列好,然后將大臂旋轉至引進橫梁的正上方,打開回轉制動開關,使回轉處于制動狀態。(2)、調整好爬升架導輪與塔身之間10、的間隙,以3-5mm為宜,放松電纜的長度,使至略大于總的爬升高度,用吊鉤吊起一個標準節,放到引進橫梁的小車上,移動小車的位置,使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上的鉸點位置上,然后卸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的八個高強度螺栓,并檢查爬爪是否影響爬升。(3)、將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踏步上,開動液壓系統,活塞桿全部伸出后,稍縮活塞桿,使爬爪擱在塔身的踏步上,接著縮回全部活塞桿,重新使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上一級踏步上,再次伸出全部活塞桿,此時塔身上方剛好出現能裝一節標準節的空間。(4)、拉動引進小車,把標準節引到塔身的正上方,對準標準節的螺栓聯結孔,縮回活塞桿至上、下標準節接觸時,用高強度螺栓把上下標準節聯結起來,調整11、油缸的伸縮長度,用高強度螺栓將上下支座與塔身聯結起來。(5)、以上為一次頂升加節過程,連續加節時,重復以上過程,在安裝完八個標準節后,這樣塔機才能吊重作業。5、頂升加節過程中的注意事項:(1)、自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踏步上到油缸的活塞桿全部伸出,套架上的爬爪擱在踏步上這段過程中,必須認真觀察套架相對頂升橫梁和塔身的運動情況,有異常情況立即停止頂升。(2)、自準備加節,拆除下支座與塔身相連的高強度螺栓,至加節完畢,聯結好下支座與塔身之間的高強度螺栓,在這一過程中嚴禁起重臂回轉或作業。(3)、連續加節,每加一個標準節后,用塔吊自身起吊下一個標準節之前,塔機下支座與塔身之間的高強螺栓應連接上,但可不擰12、緊。(4)、所加標準節有踏步的一面必須對準。(5)、塔機加節完畢,應使套架上所有導輪壓緊塔身主弦桿外表面,并檢查塔身標準節之間各接頭的高強螺栓擰緊情況。(6)、在進行頂升作業過程中,必須有專人指揮,專人照管電源,專人操作爬升機構,專人緊固螺栓。非有關操作人員,不得登上爬升架的操作平臺,更不能擅自啟動泵閥開關和其他電氣設備。(7)、頂升作業須在白天進行,若遇特殊情況,需在夜間作業時,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備。(8)、只許在風速低于13m/s時進行頂升作業,如在頂升過程中突然遇到風力加大,必須停止頂升作業,緊固各連接螺栓,使上下塔身聯結成一體。(9)、頂升前必須放松電纜,使電纜放松長度略大于總的爬升高13、度并做好電纜的堅固工作。(10)、在頂升過程中,因把回轉機構緊緊剎住,嚴禁回轉及其他作業。如發現故障,必須立即停車檢查,未查明原因,未將故障排除,不得進行爬升作業。 6、調試標準:必須按塔吊性能表中的重量進行限位及力矩限位,各限位開關調 好后,必須動作靈敏,試用三次,每次必須合格。聯結好接地線,接地線對稱二 點接地,接地電阻不大于4歐姆。 第七節、塔吊的拆卸1、工地使用完畢后,必須及時通知公司,由公司派人拆除。2、塔吊的塔身下降作業:(1)、調整好爬升架導輪與塔身之間的間隙,以3-5mm為宜,移動小車的位置,使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頂升油缸上的鉸點位置上,然后卸下支座與塔身連接的八個高強度螺栓,并14、檢查爬爪是否影響塔吊的下降作業。(2)、開動液壓系統,活塞桿全部伸出后,將頂升橫梁掛在塔身的下一級踏步上,卸下塔身與塔身的連接螺栓,稍升活塞桿,使上下支座與塔身脫離,推出標準節到引進橫梁頂端,接著縮回全部活塞桿,使爬爪擱在塔身的踏步上,再次伸出全部活塞桿,重新使頂升橫梁在塔身的上一級踏步上,縮回全部活塞桿,使上下支座與塔身連接,并插上高強度螺栓。(3)、以上為一次塔身下降過程,連續下降塔身時,重復以上過程。(4)、拆除時,必須按照先降后拆附墻的原則進行拆除,設專人現場安全監護,嚴禁操作場內人流通行。3、拆至基本高度時,用汽車吊輔助拆除,必須按拆卸順序進行拆除。4、注意事項同頂升加節過程。 第八15、節、附墻裝置的拆裝 當塔機高度超過獨立高度時,應立即與建筑物進行附著。首先根據說明書確定附著點高度,下好預埋件。如果首道附著點不在指定位置上,附著點只能降低不能提高;如果附著點離建筑物較遠,應重新設計計算,并經審批后方可施工。一、在升塔前,要嚴格執行先裝后升的原則,即先安裝附墻裝置,再進行升塔作業,當自由高度超過規定高度時,先加裝附墻裝置,然后才能升塔。二、在降塔拆除時,也必須嚴格遵守先降后拆的原則,即當爬升套降到附墻不能再拆塔身時,不能拆除附墻,嚴禁先拆附墻后再降塔。三、塔式起重機的附著應按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進行,一般應注意下列幾點:(1)根據建筑施工總高度、建筑結構特點及施工進度要求制定附著16、方案。(2)起重機附著的建筑物,其錨固點的受力強度應滿足起重機的設計要求。附著桿系的布置方式、相互間距和附著距離等,應按出廠使用說明書規定執行。有變動時,應另行設計;(3)裝設附著框架和附著桿件,應采用經緯儀測量塔身垂直度,并應采用附著桿進行調整,在最高錨固點以下垂直度允許偏差為2/1000;(4)在附著框架和附著支座布設時,附著桿傾斜角不得超過10;(5)附著框架宜設置在塔身標準節連接處,箍緊塔身。塔架對角處在無斜撐時應加固;(6)塔身頂升接高到規定錨固間距時,應及時增設與建筑物的錨固裝置。塔身高出錨固裝置的自由端高度,應符合出廠規定;(7)起重機作業過程中,應經常檢查錨固裝置,發現松動或異17、常情況時,應立即停止作業,故障未排除,不得繼續作業;(8)拆卸起重機時,應隨著降落塔身的進程拆卸相應的錨固裝置。嚴禁在落塔之前先拆錨固裝置;(9)遇有六級及以上大風時,嚴禁安裝或拆卸錨固裝置;(10)錨固裝置的安裝、拆卸、檢查和調整,均應有專人負責,工作時應系安全帶和戴安全帽,并應遵守高處作業有關安全操作的規定;(11)軌道式起重機作附著式使用時,應提高軌道基礎的承載能力和切斷行走機構的電源,并應設置阻擋行走輪移動的支座。(12)應對布設附著支座的建筑物構件進行強度驗算(附著荷載的取值,一般塔機使用說明書均有規定),如強度不足,須采取加固措施。構件在布設附著支座處應加配鋼筋并適當提高混凝土的強18、度等級。安裝錨固裝置時,附著支座處的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附著支座須固定牢靠,其與建筑物構件之間的空隙應嵌塞緊密。圖14-38 錨固裝置的構造1-附著框架;2-附著桿;3-支座;4-頂緊螺栓;5-加強撐 第九節、塔吊的日常維護和操作使用1、維護與保養:(1)、機械的制動器應經常進行檢查和調整制動瓦和制動輪的間隙,以保證制動的靈活可靠,其間隙在0.5-1mm之間,在摩擦面上不應有污物存在,遇有異物即用汽油洗凈。(2)、減速箱、變速箱、外嚙合齒輪等部分的潤滑指標進行添加或更換。(3)、要注意檢查個部鋼絲繩有無斷股和松股現象,如超過有關規定,必須立即更換。(4)、經常檢查各部位的聯結情況,如有19、松動,應予擰緊,塔身聯結螺栓應在塔身受壓時檢查松緊度,所有聯結銷軸必須帶有開口銷,并需張開。(5)、安裝、拆卸和調整回轉機械時,要注意保證回轉機械與行星減速器的中心線與回轉大齒圈的中心線平行,回轉小齒輪與大齒輪圈的嚙合面不小于70%,嚙合間隙要合適。(6)、在運輸中盡量設法防止構件變形及碰撞損壞;必須定期檢修和保養;經常檢查節構聯結螺栓,焊縫以及構件是否損壞、變形和松動。2、塔吊的操作使用(1)、塔頂的操作人員必須經過訓練,持證上崗,了解機械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必須熟知機械的保養和安全操作規程,非安裝維護人員未經許可不得攀爬塔機。(2)、塔機的正常工作氣溫為-2040度,風速低于20m/s。(320、)、在夜間工作時,除塔機本身備有照明外,施工現場應備有充足的照明設備。(4)、在司機室內禁止存放潤滑油,油棉紗及其他易燃易爆物品冬季用電爐取暖時更要注意防火,原則上不許使用。(5)、塔頂必須定機定人,專人負責,非機組人員不得進入司機室擅自進行操作。在處理電氣故障時,須有維修人員二個以上。(6)、司機操作必須嚴格按“十不吊”規則執行。 (7)、塔上與地面用對講機聯系。 第十節、安全措施1、按建設部塔式起重機拆裝許可證要求,配備相關人員,明確分工,責任到人。2、上崗前必須對上崗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必須帶好安全帽,嚴禁酒后上班。3、塔機的安拆工作時,風速超過13m/s和雨雪天,應嚴禁操作。4、操作人員21、應佩戴必要的安全裝置,保證安全生產。5、嚴禁高空作業人員向下拋扔物體。6、未經驗收合格,塔吊司機不準上臺操作,工地現場不得隨意自升塔吊、拆除塔吊及其他附屬設備。7、嚴禁違章指揮,塔吊司機必須堅持十個不準吊。8、夜間施工必須有足夠的照明,如不能滿足要求,司機有權停止操作。9、拆裝塔機的整個過程,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和施工方案進行,嚴禁違規操作。 10、多塔作業時,要制定可靠的防碰撞措施。 第十一節、塔吊的沉降、垂直度測定及偏差校正1、塔吊基礎沉降觀測半月一次。垂直度在塔吊自由高度時半月一次測定,當架設附墻后,每月一次(在安裝附墻時必測)。2、當塔機出現沉降,垂直度偏差超過規定范圍時,須進行偏差校正22、,在附墻未設之前,在最低節與塔吊機腳螺栓間加墊鋼片校正,校正過程用高噸位千斤頂頂起塔身,頂塔身之前,塔身用大纜繩四面纜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起頂塔身當附墻安裝后,則通過調節附墻桿長度,加設附墻的方法進行垂直度校正。 第十二節、防碰撞措施 1、安裝根據塔式起重機安全規程10.5的規定“兩臺起重機之間的最小架設距離應保證處于低位的起重機臂架端部與另一臺起重機的塔身之間至少有2米的距離;處于高位起重機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鉤升至最高點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與低位的起重機中處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得小于2米。”安裝在垂直距離上滿足規程要求。2、操作 (1)當兩臺塔吊吊臂或吊物相互靠近時,司機要23、相互鳴笛示警,以提醒對方注意。 (2)夜間作業時,應該有足夠亮度的照明。 (3)司機在操作時必須專心操作,作業中不得離開司機室,起重機運轉時,司機不得離開操作位置。 (4)司機要嚴格遵守換班制度,不得疲勞作業,連續作業不許超過8小時。 (5)司機室的玻璃應平整、清潔,不得影響司機的視線。 (6)在作業過程中,必須聽從指揮人員指揮,嚴禁無指揮操作,更不允許不服從指揮信號,擅自操作。 (7)回轉作業速度要慢,不得快速回轉。 (8)以上大風嚴禁作業。 (9)操作后,吊臂應轉到順風方向,并放松回轉制動器,并且將吊鉤起升到最高 點,吊鉤上嚴禁吊掛重物。 第十三節、塔吊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一、 應急策劃(一)24、重大事故(危險)發展過程及分析1、塔吊作業中突然安全限位裝置失控,發生撞擊護欄及相鄰塔吊或墜物,或違反安全規程操作。造成重大事故(如傾倒、斷臂);2、基坑邊坡在外力荷載作用下滑坡倒塌;3、液壓升降式腳手架發生部分或整體倒塌及搭拆作業發生人員傷亡事故;4、自然災害(如雷電、沙塵暴、地震強風、強降雨、暴風雪等)對設施的嚴重損壞。5、塔吊安裝和拆除過程中發生的人員傷亡事故。6、運行中的電氣設備故障或線路發生嚴重漏電。(二)、突發事件風險分析和預防為確保正常施工,預防突發事件以及某些預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發生,事前有充足的技術措施準備、搶險物資的儲備,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國家財產和經濟損失,25、必須進行風險分析和采取有效地預防措施。1、突發事件、緊急情況及風險分析根據本工程特點,在辨識、分析評價施工中危險因素和風險的基礎上,確定本工程重大危險因素是塔吊傾覆、物體打擊、高處墜落、觸電、火災等。在工地已采取機電管理、安全管理各種防范措施的基礎上,還需要制定塔吊傾覆的應急方案,具體如下:假設塔吊基礎坍塌時可能傾翻;假設塔吊的力矩限位失靈,塔吊司機違章作業嚴重超載吊裝,可能造成塔吊傾翻。二、應急準備(一)、機構與職責一旦發生塔吊傾翻安全事故,公司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應急處理,成立現場應急領導小組。組 長:劉恩義副組長:余長輝組 員:馬龍、溫新、于中友、徐海軍應急組織26、的職責及分工組長責任:1、 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控制;2、 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發展過程;3、 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得到足夠的重視;4、 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處理作出安排;5、 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6、 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副組長(即現場管理者)職責:1、 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27、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2、 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3、 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 ;4、 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二)、應急資源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項目部應根據潛在事故的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救援中所需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機械和設備、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應急物資主要有:1、 氧氣瓶、乙炔瓶、氣割設備一套;2、 急救箱1個;3、 手電3個(塔吊、電工、經理各1個);4、 對講機6部。(三)、教育、訓練為全面提高應急能力,項目部應對搶險人員進行必要的搶險知識教育,制定出相應28、的規定,包括應急內容、計劃、組織與準備、效果評估等。(四)、互相協議項目部應事先與地方醫院、賓館建立正式的互相協議,以便在事故發生后及時得到外部救援力量和資源的援助。三、應急響應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或駐地發生無法預料的需要緊急搶救處理的危險時,應迅速逐級上報,次序為現場、辦公室、搶險領導小組、上級主管部門。由安全員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向小組及時傳遞,由小組組長或副組長主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調、派遣和統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匯報。事故處理根據事故大小情況來確定,如果事故特別小,根據上級指示可由施工單位自行直接進行處理。如果事故較大或施工單位處理不了則由施29、工單位向建設單位主管部門進行請示,請求啟動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仍不能進行處理,則由建設單位的安全管理部門向建管局安監站或政府部門請示啟動上一級救援預案。1、2、 緊急情況發生后,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責任人指揮,在3分鐘內電話通報到值班人員,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可直接撥打120、110等求救電話。3、 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分鐘內將情況報告到 情況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30、令。分派人員車輛等到現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現場等。由項目部安質部在30分鐘以小組名義打電話向上一級有關部門報告。4、 遇到緊急情況,全體職工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組長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四、應急事故發生事件應急預案1、 接警與通知:如遇意外塔吊發生傾翻時,在現場的項目管理人員要立即用對講機向項目經理朱華匯報險情。項目經理立即召集施工隊、勞務隊長 、搶救指揮組其他成員,搶救、救護、防護組成員攜帶著各自的搶險工具,趕赴出事現場。2、 指揮與控制:搶救人31、員到達出事地點,在組長指揮下分頭進行工作。(1)首先搶救人員和經理一起查明險情:確定是否還有危險源。如碰斷的高、低壓電線是否帶電;塔吊構件、其它構件是否繼續倒塌的危險;人員傷亡情況;商定搶救方案后,項目經理向公司總工請示匯報批準,然后組織實施。(2)防護人員負責把出事地點附近的作業人員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警戒不準閑人靠近,對外注意禮貌用語。(3)工地值班電工負責切斷有危險的低壓電源。如果在夜間,接通必要的照明燈光;(4)搶險人員在排除繼續倒塌或觸電危險的情況下,立即救護傷員;邊聯系救護車,邊及時進行止血包扎,用擔架將傷員抬到車上送往醫院。(5)對傾翻變形塔吊的拆卸、修復工作應請塔吊廠家來人指32、導下進行;(6)塔吊事故應急搶險完畢后,項目經理立即召開和塔吊司機組的全體同志進行事故調查,找出事故原因、責任人以及制訂防止再次類似的整改措施;(7)對應急預案的有效性進行評審、修訂。3、通訊項目部必須將110、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搶險指揮及安全員應熟識這些號碼。4、警戒與治安安全保衛小組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5、人群疏散與安置疏散人員工作要有秩序的服從指揮人員的疏導要求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擠,減少人員傷亡。6、公共關系項目部為事故信息收集和發布的組織機構,對事故的處理、控制、進展、升級33、等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并對事故輕重情況進行刪減,有針對性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外界和內部如實的報道,向內部報道主要是向項目部內部各工區、集團公司的報道等,外部報道主要向業主、監理、設計等單位的報道。五、現場恢復 充分辨識恢復過程中存在的危險,當安全隱患徹底清除,方可恢復正常工作狀態。 第十四節、塔吊計算書 天然基礎計算書一、參數信息塔吊型號:QZT80A(5613), 塔吊起升高度H:101.00m,塔身寬度B:1.65m, 基礎埋深d:5.00m,自重G:1058.4kN, 基礎承臺厚度hc:1.35m,最大起重荷載Q:60kN, 基礎承臺寬度Bc:5.60m,混凝土強度等級:C30, 鋼筋級別:H34、RB335,基礎底面配筋直徑:22mm 二、塔吊對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計算1、塔吊豎向力計算塔吊自重:G=1058.4kN;塔吊最大起重荷載:Q=60kN;作用于塔吊的豎向力:FkGQ1058.4601118.4kN;2、塔吊彎矩計算風荷載對塔吊基礎產生的彎矩計算:Mkmax2188.21kNm;三、塔吊抗傾覆穩定驗算基礎抗傾覆穩定性按下式計算:eMk/(Fk+Gk)Bc/3式中 e偏心距,即地面反力的合力至基礎中心的距離; Mk作用在基礎上的彎矩; Fk作用在基礎上的垂直載荷; Gk混凝土基礎重力,Gk255.65.61.35=1058.4kN; Bc為基礎的底面寬度;計算得:e=2188.235、1/(1118.4+1058.4)=1.005m 5.6/6=0.933m地面壓應力計算:Pk(Fk+Gk)/APkmax2(FkGk)/(3aBc)式中 Fk作用在基礎上的垂直載荷; Gk混凝土基礎重力; a合力作用點至基礎底面最大壓力邊緣距離(m),按下式計算: aBc/20.5Mk/(FkGk)5.6/20.5-2188.21/(1118.4+1058.4)=2.955m。 Bc基礎底面的寬度,取Bc=5.6m;不考慮附著基礎設計值:Pk(1118.41058.4)/5.6269.413kPaPkmax=2(1118.4+1058.4)/(32.9555.6)= 87.71kPa;實際計36、算取的地基承載力設計值為:fa=1000.000kPa;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大于壓力標準值Pk=69.413kPa,滿足要求!地基承載力特征值1.2fa大于偏心矩較大時的壓力標準值Pkmax=87.710kPa,滿足要求!五、基礎受沖切承載力驗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條。驗算公式如下: F1 0.7hpftamho式中 hp -受沖切承載力截面高度影響系數,當h不大于800mm時,hp取1.0.當h大于等于2000mm時,hp取0.9,其間按線性內插法取用;取 hp=0.95; ft -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取 ft=1.43MPa; ho -基礎沖切破壞37、錐體的有效高度;取 ho=1.30m; am -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計算長度;am=(at+ab)/2; am=1.65+(1.65 +21.30)/2=2.95m; at -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斜截面的上邊長,當計算柱與基礎交接處的受沖切承載力時,取柱寬(即塔身寬度);取at1.65m; ab -沖切破壞錐體最不利一側斜截面在基礎底面積范圍內的下邊長,當沖切破壞錐體的底面落在基礎底面以內,計算柱與基礎交接處的受沖切承載力時,取柱寬加兩倍基礎有效高度;ab=1.65 +21.30=4.25; Pj -扣除基礎自重后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地基土單位面積凈反力,對偏心受壓基礎可取基礎邊緣處38、最大地基土單位面積凈反力;取 Pj=105.25kPa; Al -沖切驗算時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積;Al=5.60(5.60-4.25)/2=3.78m2 Fl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作用在Al上的地基土凈反力設計值。Fl=PjAl; Fl=105.253.78=397.85kN。允許沖切力:0.70.951.432950.001300.00=3646893.25N=3646.89kN Fl= 397.85kN;實際沖切力不大于允許沖切力設計值,所以能滿足要求!六、承臺配筋計算1.抗彎計算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 50007-2002)第條。計算公式如下:MI=a12(2l+a)(Pma39、x+P-2G/A)+(Pmax-P)l/12式中:MI -任意截面I-I處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彎矩設計值; a1 -任意截面I-I至基底邊緣最大反力處的距離;取a1=(Bc-B)/2(5.60-1.65)/2=1.98m; Pmax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的基礎底面邊緣最大地基反力設計值,取105.25kN/m2; P -相應于荷載效應基本組合時在任意截面I-I處基礎底面地基反力設計值,PPmax(3aal)/3a105.25(31.65-1.975)/(31.65)=63.257kPa; G -考慮荷載分項系數的基礎自重,取G=1.3525BcBchc=1.35255.605.6040、1.35=1428.84kN/m2; l -基礎寬錯誤!未找到索引項。度,取l=5.60m; a -塔身寬度,取a=1.65m; a -截面I - I在基底的投影長度, 取a=1.65m。 經過計算得MI=1.982(25.60+1.65)(105.25+63.26-21428.84/5.602)+(105.25-63.26)5.60/12=399.67kNm。2.配筋面積計算 s = M/(1fcbh02) = 1-(1-2s)1/2 s = 1-/2 As = M/(sh0fy)式中,l -當混凝土強度不超過C50時, 1取為1.0,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取為0.94,期間按線性內插法確定,取l=1.00; fc -混凝土抗壓強度設計值,查表得fc=14.30kN/m2; ho -承臺的計算高度,ho=1.30m。經過計算得: s=399.67106/(1.0014.305.60103(1.30103)2)=0.003; =1-(1-20.003)0.5=0.003; s=1-0.003/2=0.999; As=399.67106/(0.9991.30103300.00)=1026.31mm2。由于最小配筋率為0.15%,所以最小配筋面積為:5600.001350.000.15%=11340.00mm2。故取 As=11340.00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