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換填專項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5350
2022-07-20
8頁
68.50KB
1、目錄一、編制依據1二、工程概況1三、設計要求3四、施工前準備3五、灰土換填施工工藝標準4六、雨期施工6八、施工進度6九、安全要求7一、編制依據1、*(總設14-125-A04)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3、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4、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5、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二、工程概況序號項目內 容1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m2)8775.6占地面積(m2)1531.8地下部分建筑面積(m2)2194.4地上建筑面積(m2)6581.2標準層建筑面積(m2)1265頂層面積(m2)10262建筑層數2、地上5層地 下1層3建筑層高地下部分層高(m)3.75m、5.15m、5.65m地上部分層高(m)首層5.65m二層5.75m三層3.9m四層3.9m五層3.95m機房層 3.4m4建筑高度正負零絕對標高(m)797.9室內外高差(mm)450基底標高(m)-4.0、-5.4、-5.9建筑總高(m)23.555結構形式基礎結構形式平板式筏板基礎主體結構形式框架結構屋蓋結構形式平屋面6結構斷面尺寸外墻厚度(mm)外墻300mm、400mm內墻厚度(mm)內墻(砌筑墻) 150mm、200mm、300mm柱斷面尺寸(mm)400400、500500、600600、700700、800800梁斷面尺3、寸(mm)底板梁 :5001000、8001900、9001200地上梁 :300500 、300600、 350700、350800、400600、4001100 、500600、 500800等底板、樓板厚度基礎底板:500mm、600mm,樓板:120、150、180、250等7施工縫留設底板部分施工縫為6軸伸縮后澆帶。柱施工縫留在梁下皮以上20mm。墻施工縫留在板(梁)下皮以上20mm。樓梯施工縫留在樓梯所在樓層休息平臺上跑(去上一層)樓梯踏步及臨側墻寬度范圍之內,另一方向為休息平臺寬度的1/3處。8混凝土強度等級地下一層一二層頂層基礎梁、基礎C30混凝土柱C40C40C40剪力墻(包4、括地下室外墻)C40頂板、頂梁C30C30C309抗震等級抗震設防分類重點設防類抗震設防烈度8度(0.2g)設計地震分組第一組10鋼筋類別一級鋼(HPB300)6、8三級鋼(HRB400)82811后砌墻加氣混凝土砌塊普通砌筑砂漿外墻A5內墻A3.5Mb5三、設計要求 本工程場地為非自重濕陷性黃土,濕陷等級級,采用墊層法進行地基處理,用3:7灰土進行換土回填,處理厚度自基礎底面向下2.5m,分層回填分層壓實,壓實系數0.97,進行墊層法處理的范圍超出建筑物外墻基礎外緣2m,灰土墊層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fak要求180kpa,墊層的施工應按濕陷性黃土地區建筑規范GB50025-2004第6.2節及5、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2012第4.3節內容執行,基礎底面標高以上的回填土,壓實系數0.95,在建筑物周圍6m內應平整場地,當為填方時應分層夯實,其壓實系數0.95,當為挖方時應將土表面壓實,壓實系數0.95。 按設計要求土方開挖到設計標高后后向下挖2.5m進行三七灰土置換,施工現場采用機械大開先挖向下挖2.3 m,剩余0.2 m為避免機械超挖采用人工開挖,1-2軸標高控制在-7.2m,2-6軸標高控制在-7.1m,6-9軸標高控制控制在-8.5,局部控制在-9.0m,然后進行三七灰土施工,灰土壓實總厚度2.5m,每層虛鋪厚度不超過300mm,控制前先在基槽周邊側壁上,每隔5米,釘好6、標高腰樁,配合鋼筋鐵尺,層層拉線鋪攤,壓實后層層儀器測控,直至填至設計標高止。 肥槽回填采用挖掘機、鏟車配合人工進行回填,每層虛鋪厚度不超過350mm,壓實至散水結構底面。四、施工前準備1、認真熟悉施工圖紙2、材料準備 土:采用土方開挖出的原土,土內有機質含量不超過5%,土粒必須過篩,要求其顆粒不大于20mm 石灰:采用新鮮的塊灰,在使用前1-2d進行消解并過篩,其顆粒不得大于5mm,且不得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顆粒及其他雜質,也不得含有過多的水分。3、施工機具準備: 拌和機、打夯機、16噸振動式壓路機、挖掘機、自卸汽車、手推車、鐵鍬、鐵耙、人工夯、環刀、水準儀、塔尺、鋼尺、等。4、勞動力準備:17、)主要作業人員20人次。2)施工機具應由專人負責使用和維護,大、中型機械特殊機具需執證上崗,操作者須經培訓后,執有效的合格證書可操作。主要作業人員需經過安全培訓,接受施工技術交底。執行經理:李云龍5、質量保證體系圖材料負責人郭彥林工程負責人馮百強質量負責人韓賽令安全負責人劉富強技術負責人田文瑞 五、灰土換填施工工藝標準5.1灰土配置灰土墊層是用一定比例的石灰與土,充分拌和,分層回填和壓夯實而成。灰土拌和料的體積比宜為3:7和2:8(熟化石灰:粘土)。5.2材料準備1、采用粘性土及塑性指數大于4的粉土,不含有機雜質,土料應過篩,其粒徑不大于15mm;2、應用級以上塊灰,含氧化鈣70%以上,使用前8、12d消解并過篩,其粒徑不應大于5mm。5.3工藝流程基礎回填:土方開挖灰土拌制灰土鋪設質量驗收肥槽回填:結構施工防水施工灰土回填質量驗收5.3.1土方開挖 采用機械大開挖,先向下挖至-7(-8.3)米,未避免機械開挖超挖,采用人工開挖向下挖0.2米至設計標高-7.2(-8.5)米。待釬探、驗槽及承載力試驗合格后進行三七灰土施工。5.3.2灰土拌制 基礎灰土的配合比采用3:7,肥槽灰土配合比采用2:8。石灰和土料應計量,使達到均勻、顏色一致。并適當控制含水量,現場以手握成團,兩指輕捏即散為宜,如土料水份過多或過少時,應晾干或撒水濕潤。5.3.3基礎灰土鋪設 灰土攤鋪虛鋪厚度不宜超過300mm(9、夯實后約200mm厚),總厚度為2500 mm,各層厚度釘標樁控制,壓實采用壓路機,碾壓遍數一般不少于3遍,角處壓路機壓實不到的位置采用夯機進行人工夯實。5.3.4肥槽灰土回填肥槽灰土配合比采用2:8,灰土攤鋪虛鋪厚度不宜超過350mm(夯實后約250mm厚),總厚度因部位不同,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各層厚度用儀器進行監控,壓實采用打夯機夯實,遍夯次數一般不少于3遍,邊角處打夯機夯實不到的位置采用人工木夯夯實,夯實次數不少于6遍。5.4質量驗收灰土應逐層檢查,用環刀取樣檢驗灰土的干密度,檢驗點數,對大面積每1000m2以上工程不應少于3點,灰土最小干密度(t/m3):粉質粘土1.50。灰土夯實后,10、壓實系數不小于0.97(肥槽不小于0.95)。5.4.1質量標準5.4.1.1主控項目:5.4. 1.1.1灰土的體積比符合設計規定的要求;5.4.1.2一般項目5.4.1.2.1灰土材料的質量:熟化石灰顆粒粒徑不大于5mm,粉質土內不含有有機物質,顆粒粒徑不小于20mm。5.4.1.2.2表面平整度:8mm,5.4.1.2.3標高:10mm,用水準儀檢查;5.4.1.2.4厚度:在個別地方不大于設計厚度的1/10,尺量檢查。5.4.2成品保護5.4.2.1施工時應注意對定位定高的標準樁、尺、線的保護,不得觸動、移位。5.4.2.2墊層鋪設完畢后,應盡快進行面層施工,防止長期暴曬;5.4.2.11、3剛施工完的墊層,雨天應作臨時覆蓋,不得受雨水浸泡;5.4.2.4已鋪好的墊層不得隨意挖掘,不得堆放重物。六、雨期施工 灰土應連續施工,盡快完成,施工中應有防雨排水措施(具體詳見雨季施工方案),剛打完的或尚未夯實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應將積水和松散灰土除去,并補填夯實;受浸泡的灰土應晾干后再夯打密實。七、施工注意事項1、灰土施工使用塊灰必須充分熟化,按要求過篩,以免顆粒過大,熟化時體積膨脹將墊層脹裂,造成返工。2、灰土施工時每層應測定夯實后土的干密度,檢驗取壓實系數和壓實范圍,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繼續作業,避免出現干密度達不到設計要求的質量事故。八、施工進度1、工期要求: 基礎墊層回填:20112、4年6月12日-6月21日; 肥槽回填:2014年8月4日-8月12日。2、根據現場及建筑物布置,合理安排各工序。3、技術人員與業主、設計院、監理單位密切配合,及時向上述單位反饋施工過程中遇到的意外問題,使問題及時得到解決,保證順利施工。4、認真做好勞動力調配。崗位明確,職責清楚,人員穩定。調配經驗豐富、工作熟練的人員上崗。九、安全要求1、灰土鋪設、熟化石灰和石灰過篩,操作人員應戴口罩、風鏡、手套、套袖等勞動保護用品。2、碾壓灰土前,應先檢查壓路機性能是否良好。3、在運輸、堆放、施工土料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揚塵、遺撒、沾帶等現象,應采取遮蓋、封閉、灑水、沖洗等必要措施。4、運輸、施工所用車輛、機械的廢氣、噪聲等應符合環保要求5、用電設備必須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6、所有進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合格安全帽。7、施工現場一切電源、電路安裝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8、所有進入現場作業人員必須做到三不傷害: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不被別人傷害。不熟練的機手(包括新機手)嚴禁在本地施工操作設備。9、嚴禁穿拖鞋、帶兒童進入現場,設備傳動皮帶必須有防護罩,杜絕一切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