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島圍堰施工方案附鋼板樁計算書(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5446
2022-07-20
9頁
76KB
1、筑島圍堰施工方案西線項目共9座橋,其中高速,濱海漁村,體育公園,渤海會議中心,零點橋,五座橋跨河,高爾夫橋在河中,湖入湖口橋跨湖,北湖橋,北湖入湖口橋跨規劃水系。作業場地擬采用筑島圍堰。草袋碼筑圍護邊坡穩定,山皮石便道。河常年流水,封凍期2個月,夏季汛期水位較高。根據圖紙設計提供,河常水位高程.米,河底高程.米,淤泥層(米),受水文條件,大氣降水和地表人工活動影響,變化幅度米,便道要高出水面米,所以便道高(1.5+2+0.5+0.5+0.5)(1.5+2+1.0+1.0+0.5),即5-6米,取米(未考慮汛期雨水和上游泄洪)。系梁及墩柱施工擬采用鋼板樁圍護結構,下挖處理。具體措施如下:1. 高2、速四孔結構,橋梁全長100.84米,橋寬13米。常水位線+1.5米,河底高程-2.0米。系梁頂面標高-2.505(1#)、-2.501(2#、3#),系梁高1.3米。橫橋向灌注樁外側間距8.8米(720+160=880CM)。架設方案為跨墩龍門架施工。擬采用200KVA變壓器一臺,提供現場所需電力。圍堰筑島:根據我方對現河調查情況,經研究決定,河道內圍堰采用中間填土,外側加土袋的圍堰方法。計劃開工后,先將河床底上的石塊、雜草等雜物清除干凈,再在河道內采用粘性土或砂夾粘土進行填筑,填土外側堆碼一層土袋,土袋與填土間放置一層彩條布。 主線橋圍堰筑島總長100.84米,高6.0米,高于現況水面1.53、2米,邊坡便道一側為1:0.5;龍門基礎一側為1:1。由于本工程主線橋結構形式為預制箱梁,架設方案為跨墩龍門架施工,因此施工期間進行橋兩側統一圍堰,在考慮保證施工過程中箱梁安裝時龍門架搭設及各種車輛通行等占地因素的情況下,圍堰筑島頂面寬度設為25.4米【2.2(龍門基礎)+13(橋寬)+1(間距)+2.2(龍門基礎)+7(道路)】。為保證河的水流暢通,計劃在1-2#、2-3#樁基間設置排水管涵(2M),各一道。每道長度為28米,共長56米。為保證邊坡穩定、受水流擾動影響小,圓管探出邊坡0.5米。 圍堰時,當填土超過現況水面后,每填筑起20cm碾壓一次,逐層壓實至距圍堰頂部0.6米處,壓實度保證4、達到95%以上。剩余0.6米高度回填級配砂石,保證便道及箱梁施工時地基滿足施工要求。堆碼的土袋的上下層互相交錯,碼放密實平整。在土袋與填土之間設置一層彩條布防水層,彩條布下部用木楔固定在河床上,并用土袋壓實,禁止河水從底部滲入。其斷面形式參照主線橋圍堰。圍堰土方量為18231.07m3。 施工結束后對河道、河灘進行恢復。 泥漿制備: 在橋臺與1#、3#之間分別制作一套泥漿池和回收池尺寸為1052米,并排布置,間隔3米。泥漿回收池接近場地內側,以便于清理殘渣。造漿池位于外側,以便利用海水造漿。在2#樁兩側分別建泥漿池和回收池尺寸為1052米。泥漿池和回收池邊坡放坡1:0.3,采用磚砌結構,封底采5、用10cm水泥砂漿。池體1米外四周采用鋼管支架掛網圍護,掛安全警示牌。 系梁施工:采用鋼板樁圍護結構,橫橋向布置。長、寬、高分別為12512米。采用人工或混水泵配合高壓水槍抽吸開挖,當開挖至距鋼板樁頂端2.9m處和5米處,進行圍檁和支撐施工。圍檁采用2I40a工字鋼,支撐桿采用兩道等間距縱橋向直撐,支撐桿采用300mm10mm的鋼管。清除土體到系梁底面標高-2.505-1.3米(1#)、-2.501-1.3米(2#、3#)以下0.3米處,鋪設0.2米山皮石整平壓實,再在上面鋪設0.1米水泥砂漿鋪底。基坑內采取集水明排降低水位,鋪0.2米厚山皮石時在鋼板樁四周邊緣留間距0.2米不鋪設山皮石,做出6、集匯坡度,并在兩基坑對角處挖設0.40.40.6米集水坑,安放兩臺水泵進行降水作業。橋臺承臺:采用鋼板樁圍護結構,橫橋向布置。長、寬、高分別為138.59米。采用人工或混水泵配合高壓水槍抽吸開挖,當開挖至距鋼板樁頂端2.0m處,進行圍囹和支撐施工。圍囹采用2I40a工字鋼,支撐桿采用兩道等間距縱橋向直撐,支撐桿采用300mm10mm的鋼管。清除土體到承臺底面標高(-2.43米、-2.658米)以下0.3米處,鋪設0.2米山皮石整平壓實,再在上面鋪設0.1米水泥砂漿鋪底。基坑內采取集水明排降低水位,鋪0.2米厚山皮石時在鋼板樁四周邊緣留間距0.2米不鋪設山皮石,并在兩基坑迎水面轉角處挖設0.407、.40.6米兩個集水坑,安放兩臺水泵進行降水作業龍門式起重機施工:圖紙要求箱梁安裝方案為架設龍門架施工。架設方案為跨墩龍門架施工, 圍堰時,當填土超過現況水面后,每填筑起20cm碾壓一次,逐層壓實至距圍堰頂部0.6米處,壓實度保證達到95%以上。剩余0.6米高度回填級配砂石,整平、壓實。保證箱梁施工時地基滿足施工要求。計劃軌道地基寬度2.2米,50鋼軌雙軌道,基礎上鋪設1.8米長鐵道枕木,相互間距0.5米。枕木間用碎石適量填筑。鋼軌與枕木用道釘連接。單軌長136(101+5+5+5+20)米,軌道共計544米。枕木共計550根,道釘共計2184根。 注:1、 箱梁高1.4米,基礎標高+3米,橋8、梁路面標高7.367米,龍門凈空高度必須大于5.5米以上(基礎部改變時)。2、 相鄰路面標高3.74米和4.45米與龍門軌道高度不相同,不能從運梁車起梁。改變相鄰道路標高或改變軌道基礎標高。3、 橋兩側分別占用5米和30米長場地,作為安梁和接梁時必備道路及安裝、試載龍門式起重機時的場地。4、 如征地困難,另一套方案是加大龍門式起重機跨度(原計劃跨度約為15米),變為20米(邊梁頂板寬為2.85米)。此計劃筑島增加土石方量為3025.2m3。鋼板樁支護計算書 以樁號1#處的開挖深度和開挖寬度為準(本項目的最大開挖深度和寬度) 一 設計資料 1樁頂高程H1:3.5m 施工水位H2:1.5m 2 地9、面標高H0:3.0m 開挖底面標高H3:-3.805m 開挖深度H:6.805m 3土的容重加全平均值1:18.3KN/m3 土浮容重: 10.0KN/m3 內摩擦角加全平均值:20.10 4均布荷q:20.0KN/m2 5基坑開挖長a=12m 基坑開挖寬b=5.0m 二 外力計算 1作用于板樁上的土壓力強度及壓力分布圖 ka=tg2(45-/2)=tg2(45-20.10/2)=0.49 kp=tg2(45+/2)=tg2(45+20.10/2)=2.05 板樁外側均布荷載換算填土高度h, h=q/r=20.0/18.3=1.09m 樁頂以上土壓力強度Pa1 Pa1=r(h+H0-H1)Ka10、=18.3(1.09+) 0.49=5.29KN/m2水位土壓力強度Pa2 Pa2=r(h+ H0-H2 )Ka =18.3(1.09+3.0 -1.5) 0.49=23.2KN/m2 開挖面土壓力強度Pa3 Pa3=r(h+ H0-H2 )+(r-rw)( H2-H3)Ka =18.3(1.09+3.0 -1.5 )+(18.3-10) (1.5 +3.805) 0.49=44.8KN/m2 開挖面水壓力(圍堰抽水后)Pa4: Pa4=(H2-H3)=10(1.5+3.805)=53.05KN/m2 三 確定內支撐層數及間距 按等彎距布置確定各層支撐的型鋼板樁 能承受的最大彎距確定板樁頂懸臂11、端的最大允許跨度h: 彎曲截面系WZ0=0.001350m3,折減系數=0.7 采用值WZ=WZ0=0.001350.70.000945m3 容許抗拉強= 200000.0KPa 由公式=M/Wz得: 最大彎矩M0=Wz=189.0KNm 1假定最上層支撐位置與水位同高,則支點處彎矩 M=Pa1(H1-H2)2/2+(Pa2-Pa1)(H1-H2)2/6=22.52KNm1.7即鋼板樁打入深度4.695m,地基土穩定,不會發生隆起。 六 基坑底管涌驗算 管涌的原因主要收水的作用影響,計算時考慮有水一側,基坑抽水后水頭差為h1=5.305m,入土深度h2=,最短的滲流途徑如圖2-1所示為h1+h22,不產生管涌的安全條件,根據根據簡明施工計算手冊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P284頁(5-107)公式得: Kir w=3.57m時,不會發生管涌。所需樁長l= 6.805+3.57=10.375 ml選用12m鋼板樁,則入土深度為4.7m,反算抗管涌安全系數K =1.97 不會發生管涌。 七 構造要求 1為防止接縫處漏水,在沉樁前應在鎖口處嵌填黃油、瀝青或其他密封止水材料,必要時可在沉樁后坑外注漿防滲或另施工擋水帷幕。 2在基坑轉角處的支護鋼板樁,應根據轉角的平面形狀做成相應的異形轉角板樁,且轉角樁和定位樁宜加長1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