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集區黃山路地下人防商業街地下管線保護專項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5607
2022-07-20
9頁
294KB
1、潘集區黃山路地下人防商業街一期程地下管線保護施工專項施工方案山西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5月25日 目 錄一、 工程概況二、編制依據 三、施工計劃 四、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五、勞動力計劃 六、地下管網圖 一、工程概況本工程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黃山路,主要使用功能平時為商業地下街及設備用房,戰時為核6級物資庫。結構形式:地下室為板柱結構,基礎形式為平板式筏基;地下室高度4.5米地下室頂板覆土高度1.2米,地下室總長度約607米,總寬度20.434.3米。墻體厚400mm,頂板厚450mm,底板厚500mm,使用C35P6抗滲混凝土。本工程為地下負一層,框剪結構,埋深約7.2米。耐火等級為一2、級,防水等級為二級,抗震類別為丙級,抗震設防裂度為七度。屬于平戰結合工程,平時作為商業街,分為8個防火分區。戰時該做核6級常1.6級甲類人防物資庫,分為4個防護單元(A、B、C、D),八個抗爆單元(A1、A2、B1、B2、C1、C2、D1、D2)。臨戰階段按照不同的構造措施封堵寬敞的出入口和連通口,采用門式封堵,關閉防護密閉門和密閉門的方式轉換平時使用的出入口、進風和排風排煙口,并砌筑抗爆隔墻和抗爆擋墻。本工程南北向A軸D軸,東西向:1-81軸。其中工期為1-81軸,建筑面積1.75萬,設有出入口16個。本工程基礎埋深7.2m,主體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無梁樓板;相鄰防護單元設置鋼筋混凝土密閉墻,3、主通道旁設置有連通口,設置整體現澆的鋼筋混凝土密閉墻,相鄰抗爆單元之間設置抗爆隔墻;抗爆隔墻洞口在臨戰前進行采用10mm厚的鋼板封堵。本工程位于黃山路地下,施工現場為潘集區主要繁華商業區,道路兩側均為已建成建筑物,道路擁堵,人流量大,兩側商鋪、酒店密布。地勢東高西低、南高北低,地下管線埋設較復雜,土方開挖環境較差,屬于復雜場地。二、編制依據 1、黃山路地下街人防工程項目管網移改綜合圖 2、現場實際地下物探記錄三、施工計劃 計劃組織技術人員提前到現場使用物探儀,按照管網圖標注的管道、電纜、電信纜探清位置并用油漆做好標記。四、施工安全保證措施該工程位于主城區核心位置,地下管線較多且復雜,供水、排水4、電力、通訊、熱力、燃氣等各種管線密布,且大部分設在基坑開挖范圍內,工程開工前安排專業人員對施工范圍內原有管線作全面物理探查,了解原有市政排水管道、供水供電、電力電信等線路水平位置以及埋深,對應設計圖紙,如管線與設計給排水管道相碰,則及時知會現場監理、業主和設計單位,決定合理的方案后才進行開挖施工。將能改移的管線,臨時改移到基坑開挖范圍以外,將不能改移的管線,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進行保護,施工中應作為重點加強控制。 定期開展管線保護專項教育,加強管線保護意識,并建立起管線保護責任制,對破壞管線的責任人進行嚴厲處罰。該路段地下共埋設通訊管網3條,分別在路南、路中、路北。其中路南、路北埋設在人行道下5、,為公用電話布線;路中機動車道下為通訊主線,共有1013孔不等,分布情況為自人民一路電信大樓出線分別泥河及義安大道輻射,沿途有向南、向北設支線四道,大部分埋深1.5米。(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加強和通信部門聯系,摸清管線具體位置和埋深,再進行物理探測,確認具體位置和埋深厚度無誤后制訂詳圖供施工中參考。(2)、施工過程中的保護措施1)、首先采用輕型破碎機械與人工結合的方式破除路面結構層,再采用人工方式將管網清理暴露;2)、對無保護管的裸線進行歸類、順直、綁扎成綀;對穿有PVC管的網線盡可能的原樣綁扎;對原有穿輕型多孔水泥管的線路采用人工剃鑿先進行線路出管,在進行歸類成綀綁扎;3)、對已經綁扎成綀6、的線綀先進行吊點包護加環(采用彈性帶狀橡膠材質),再進行整體覆蓋包裹(采用涂膜布);4)、分別在開挖邊線外的支護樁頂預埋件上做絞線錨點加固,待開挖到一定深度后架設絞線、固定線纜(見附圖一、二),如遇支護樁較遠無法直接固定的線纜采用打斜拉支護樁的辦法加以固定線纜,對路中線纜采用雙柱支撐辦法加以固定;5)、用于架線纜的絞線間距可據所架線纜的多少及重量而定,以確保線路安全穩定運行;6)、該過程自破路人工清土線路暴露分綀暴露吊點加環覆蓋包裹架設吊掛管網恢復所有工序,必須有具備施工經驗并經甲方檢驗合格的作業隊進行施工,且必須在甲方人員監督之下完成。 (3)、主體結構封頂后,將線纜改移到結構頂部,改移時根7、據現場路段的弧度大小將纜溝兩側磚墻砌筑完畢,再將線纜緩緩擺放在溝測,再分類采用比原破除管大一個型號的管測破套入封帶密封后,分層擺入溝內澆筑混凝土包封。為防止在澆筑過程中產生管內進漿給今后維修帶來后患,在恢復原線纜穿管的同時考慮新增一定量空管作為備用,直徑為150,原則上以現有通訊管道孔位數的1/3作為增量。附 恢復后的通訊管溝剖面圖 該路段地下共埋設電力管網3條,分別在路南、路北。其中路南、路北非機動車道下為路燈線路,人行道下為電力主管線,共有48孔不等,分布情況為泥河及至義安大道輻射,沿途有向南、向北設支線四道,大部分埋深0.5米1.2米以內。施工過程中可將路燈線路臨時拆除,待恢復路面時重新8、安裝。重點保護的是電力主線路,具體措施如下:(1)、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加強和電力部門聯系,摸清管線具體位置和埋深,再進行物理探測,確認具體位置和埋深厚度無誤后制訂詳圖供施工中參考。(2)、施工過程中的保護措施1)、首先采用輕型破碎機械與人工結合的方式破除路面結構層,再采用人工方式將管網清理暴露;2)、對無保護管的裸線進行歸類、順直、綁扎成綀;對穿有PVC管的網線盡可能的原樣綁扎;對原有穿輕型多孔水泥管的線路采用人工剃鑿先進行線路出管,在進行歸類成綀綁扎;3)、對已經綁扎成綀的線綀先進行吊點包護加環(采用彈性帶狀橡膠材質),再進行整體覆蓋包裹(采用涂膜布),纏繞安全警示帶;4)、分別在開挖邊線外的9、支護樁頂預埋件上做絞線錨點加固,待開挖到一定深度后架設絞線、固定線纜(見附圖一、二);5)、用于架線纜的絞線間距可據所架線纜的多少及重量而定,以確保線路安全穩定運行;6)、該過程自破路人工清土線路暴露分綀暴露吊點加環覆蓋包裹架設吊掛管網恢復所有工序,必須有具備施工經驗并經甲方檢驗合格的作業隊進行施工,且必須在甲方人員監督之下完成。 (3)、主體結構封頂后,將線纜改移到結構頂部,改移時根據現場路段的弧度大小將纜溝兩側磚墻砌筑完畢,再將線纜緩緩擺放在溝測,再分類采用比原破除管大一個型號的管測破套入封帶密封后,分層擺入溝內澆筑混凝土包封。為防止在澆筑過程中產生管內進漿給今后維修帶來后患,在恢復原線纜穿管的同時考慮新增一定量空管作為備用,直徑為150,原則上以現有通訊管道孔位數的1/3作為增量。五、勞動力計劃成立專業小組20人全程跟蹤,架設保護電纜,有專業小組長統一指揮。保證施工期間電信、電纜的安全,保證正常通電、通信,確保國家和人民的財產安全。六、地下管網圖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