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上夼中橋墩臺帽石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5640
2022-07-20
9頁
21.50KB
1、西上夼中橋墩臺帽石施工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況、地質水文情況 一、工程概況 本橋位于大沽河流域、平渡市舊店鎮北側,所在地段為平原地形,地勢平坦,橋墩較矮且位于緩和曲線上,跨徑組合為10.0+13.3+10.4m,共計2個橋臺、2個橋墩,結構比較簡單。 二、地質水文 本橋所處地質情況類型簡單,無不良地質情況;氣候為季風大陸性氣候,同時又具有海洋性氣候特點,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熱害和凍害出現幾率極小。 第二章 工期安排及勞動力、機械設備配置、工藝流 程 一、工期安排 根據合同工期,墩臺帽石施工擬工期安排如下: 開工日期:2012年9月1日 竣工日期:2012年9月30日,工期為30天。 二、勞動2、力配置 依據施工進度計劃要求提前一周組織勞動力進場,學習施工技術規范、質量標準、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等有關內容,使之熟練掌握操作工藝及施工技術要點。 人員配置表 三、機械設備配置 備齊各種施工機械設備,提前進行維修保養,確保按時進場及施工過程中運轉良好。 機械設備配置表 四、施工工藝流程 1、本橋墩臺帽石施工流程為:主體鋼筋綁扎、背墻鋼筋綁扎、擋塊鋼筋綁扎、錨栓鋼筋安裝、墊石鋼筋綁扎主體模板支立墩臺帽主體混凝土澆注背墻、擋塊、墊石模板支立背墻、擋塊、墊石 混凝土澆注 第三章 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一、施工前期準備工作 施工前,須將橋兩端施工現場用防護墻徹底封閉,外圍所有通行路口均采用彩板圍擋封閉,安3、排專人進行看護,并設置醒目禁行標志,禁止車輛及行人通行,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 1、 成立施工管理領導小組和安全領導小組,安全責任落實到人; 2、 為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認真做好技術準備工作,熟悉施工現場,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施工技術交底; 3、根據現場實際勘查情況及要求,準備施工機械設備、材料,明確施工需要的場地和機械設備及被拆除物的倒運地點; 4、 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技術措施。 二、測量放線 項目部配專業測量人員,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進行現場測量定位 ,定好墩臺帽石的平面位置及高程。 第四章 橋墩臺帽石、擋塊、墊石施工 一、鋼筋施工: 1、鋼筋加工:鋼筋使4、用前必須經試驗室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編號鋼筋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制作,彎鉤尺寸及彎曲半徑滿足設計和規范要求。 2、鋼筋綁扎: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綁扎,尺寸、間距滿足規范要求。 二、模板施工: 1、采用竹膠板,外貼1010cm方木,間距按照30cm布置,模板間采用鋼筋拉桿,外套PVC管,梅花型布置,間距不超過50cm,可以保證強度和表面質量。 2、支模時嚴格控制鋼筋保護層的厚度,滿足設計要求,誤差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03mm。 三、混凝土施工: 1、采用吊車、料斗澆筑混凝土,下部有專職指揮人員,同時安全員、技術員、監理工程師現場旁站,指導施工。 2、混凝土澆注時必須采取縱向分層、水平分段澆注,5、每層厚度不超過30厘米。采用插入式振搗器人工振搗。振搗時,快插慢拔,振搗間距不超過振搗棒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保持510cm的距離,插入下層砼510cm。當看到混凝土表面不再有氣泡冒出,表面泛漿、平靜后方可終止振搗。 3、混凝土的養護:混凝土澆注完畢,表面立即覆蓋草袋并灑水養護,防止表面產生收縮裂紋。 4、拆除模板繼續灑水養護:待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后方可拆除模板。拆除時必須力度不要太大,防止損傷混凝土表面,影響外觀質量。待全部拆除完成后,用塑料薄膜覆蓋表面。 第五章 質量、安全保證措施 一、質量保證措施:建立健全的質量管理各種制度。 (一)堅持技術交底制度。 每項工程開始前,均由該6、項現場工程師對工藝環節的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講清設計要求、技術標準、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參數、操作要點和注意事項,使所有操作人員心中有數。 (二)堅持工藝試驗制度。 堅持“一切經過試驗,一切用數據說話”的原則,優選施工參數,優化資源配置。 (三)堅持“四不施工”、“三不交接”。 “四不施工”即:未進行技術交底不施工;圖紙及技術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測量控制標志和資料未經換手復核不施工;上道工序未進行三檢不施工?!叭唤唤印奔矗喝龣z無記錄不交接;技術人員未簽字不交接;施工記錄不全不交接。 (四)堅持工藝過程三檢制度。每道工序均嚴格進行自檢、互檢和交接檢;質量不合格的工序,不予交接。 1、工程質7、量自檢制度。 每道工序實施過程中及完成之后,負責實施該道工序的人員對自己所完成的工作進行質量自檢,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確認質量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沒有進行自檢或經自檢質量不合格的,禁止進入下道工序或進行交接班。 2、工程質量互檢制度。 每道工序完成后,各工序操作人員或工班進行相互交替檢查,以發現工序操作人員本人沒有發現的問題。 3、工序交接檢驗制度。 下道工序的操作人員在開始施工前,先對上道工序的施工質量進 行檢查和確認。確認達到施工質量要求的,符合交班條件的方可接班,否則不予接班。 (五)堅持隱蔽工程檢查簽證制度。 凡隱蔽工程項目,在內部三檢合格后,按規定報請監理工程師復檢,檢查結8、果填寫表格,雙方簽字。 (六)建立測量計算資料換手復核制度。 測量資料須經換手復核,最后交項目總工程師審核后報監 理工程師批準?,F場測量水準點、臨時水準點及有關標志均須進行定期復測檢驗。 (七)建立嚴格“跟蹤檢測”制度。 檢測工作將按“施工跟檢”、“復檢”和“抽檢”三種方 式進行。 (八)建立嚴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現場驗收制度。 對采購進場的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要按進貨檢驗和試 驗程序驗收。參加驗收的人員包括質量、技術、測試、物資材料部門及施工隊的有關人員。 (九)建立健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管理制度。 檢查合格,同意進場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要分類、分 批堆放,并進行標識和建立帳卡,堅9、持按用途歸口保管發放,不得混雜,對易受潮的物品要做好防雨、防潮工作。 (十)建立原材料采購制度。 原材料采購計劃按技術部門提出的施工進度計劃、施工圖 紙和技術要求制定。 工程材料和設備的采購文件包括以下內容;項目名稱、工 程使用部位、規格、數量、時間及價格要求;施工合同規定的質量規 范、標準;工程招標技術規范的要求、運輸和交貨條件;質量鑒定和檢查方法。按采購計劃制定書面的采購定貨單,預定交貨地點和日期。 (十一)建立原始資料的積累和保存制度。 在工程施工中要準備一套完整的質量保證文件和記錄。 包括:工序、項目的檢查記錄;混凝土、鋼材及各種原材料的試驗記錄;不合格記錄(質量事故報表);審查和處理10、結果記錄;預制構件檢查記錄和出廠合格證;合格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沉降觀測記錄以及有關質量問題的來往文件和一套完整的設計變更通知書,質量保證文件和記錄應由項目負責人負責填寫整理,工程結束時裝訂成冊。 質檢工程師須將全部工程質量保證文件和記錄匯編成 冊??⒐r隨竣工文件移交業主。同時保留一份完整的文件記錄,并按規定自存歸檔。 (十二)工程質量目標管理獎罰制度。 本標段工程設立“工程質量目標獎”,制定質量管理獎 罰規定,對工程質量進行獎優罰劣。凡是達到質量要求,實現質量目標的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獎勵,對于達不到質量要求的從重處罰。對質量事故要嚴肅處理,堅持三不放過:事故原因不明不放過,不分清責任不放過,沒11、有改進措施不放過。 二、安全保證措施: (一)嚴格執行當地有關部門下發的關于文明安全施工及環境保護中規定,堅決杜絕“三違”現象。加強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職工安全意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健全安全組織體系和安全生產責任制, (二)建立健全安全保證制度:建立健全崗前安全教育制度、 安全交底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包保責任制度、安全例會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整改制度、安全獎懲制度。認真執行國家安全生產、勞動保護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以及地方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規定。認真執行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有關文明安全施工及環境保護規定,堅決杜絕“三違”現象。建立健全安全生產12、保證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各級人員的責任,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加強職工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職工安全意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持“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方針。深化教育,強化安全意識。施工人員上崗前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發給安全上崗證方準上崗。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地方勞動局等有關部門培訓合格后,方準持證上崗。建立和完善各項安全作業制度和防護措施。建立各類人員(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并嚴格執行。認真實施標準化作業,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工地建設,搞好文明施工。嚴肅施工作業紀律和勞動紀律,杜絕違章指揮與違章作業。施工道路沿線設明顯標識(如警示牌、標語牌等)。積極開展安全13、檢查活動,每周組織一次安全檢查活動,檢查安全的落實情況,研究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時補充完善安全措施。經常檢查和保養施工機具,保證安全裝置靈敏可靠,防護罩完好無損,嚴禁設備帶病運行。加強用電管理,選擇正確輸電線路、配電箱、漏電保護開關。電器設備和照明燈具設置接地保護。安裝使用電氣設備符合技術要求規范和操作規程。安裝電器、焊接、切割作業等由合格的電工、焊工等專業技術人員操作。 作業車輛和機械必須配備消防設施,并保證其處于完好狀態, 且每名司機都能熟練操作。 第六章 環境保護措施及水土保持 (一)建立環境保護體系,明確體系中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按照工作程序,對所有參與體系工作的人員進行相應的培訓。 加工設備、木工加工設備等各種施工機具必須性能優越、工況良好?;炷琳駬v采用環保型振搗棒。各種車輛設專人指揮,進入場區后盡量減少鳴笛次數,不得鳴笛喚人。對施工現場重要環境因素崗位的職工組織相關培訓,對施工隊職工加強教育,控制人為活動噪聲,對易產生噪聲的物品輕拿輕放,杜絕人為敲打、叫嚷、野蠻裝卸等現象,最大限度減少噪聲擾民。在施工全過程中實施噪聲監控,將檢測結果及時整理上報主管領導,對于超出噪聲限值的機械設備立即進行修理或更換。 (二)建立水土保持體系,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水土保持領導小組,完善水土保持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