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雅苑二期測量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5777
2022-07-20
9頁
7.55MB
1、紫云雅苑二期測量施工方案 河南京大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十一月二十日目 錄目 錄I第一章 編制依據1第二章 工程概況1第三章 施工準備13.1測量儀器準備13.2測量管理人員配置2第四章 施工方法和質量控制24.1基準點的設置24.2沉降觀測44.3技術、質量要求5第五章 測量管理制度7附圖7第一章 編制依據1、紫云雅苑住宅小區二期工程施工結構、建筑圖紙。2、天津市塘沽區測量隊提供的現場定位樁。3、紫云雅苑住宅小區二期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第二章 工程概況該工程座落在天津市塘沽區花園路南側,春風路東側。本工程為三棟住宅樓,為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設地下室一層,地上15層,建筑高度均為49.45m,2、該工程相對標高0.000m相當于大沽水平標高5.350m。其中4#住宅樓建筑面積:5328.45,地下74.96,地上5253.49;5#住宅樓建筑面積:5427.03,地下76.20,地上5350.83;6#住宅樓建筑面積:9353.80,地下148.84,地上9204.96。建筑總高度均為49.45米,地下室層高為3.05米,其它層高為2.90米,最大跨為7米。第三章 施工準備3.1測量儀器準備編號設備名稱精度指標數量用途1全站儀2/1000m1臺施工放線2DJJ2-1電子經緯儀23臺施工放樣3S3水準儀2mm4臺標高控制45m塔尺1mm2把標高控制550m鋼尺1mm3把施工放樣6對講機33、km8部通訊、聯絡以上各種不同測量工具均經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檢測合格,測量員在測量器具使用前,對經緯儀、“三軸”水平儀“二軸”關系,鋼尺的尺長、拉力,懸垂、設制反復檢校,量距、測高都進行平差閉合。3.2測量管理人員配置為保證主體結構外形尺寸和滿足設計及用戶的要求,本工程的測量工作由專職測量工程師及測量員來共同完成,確保主體結構達到測量規程、規范要求。人員配置及主要職責情況如下表:序號職 務職 責1項目總工領導測量放線工作,組織放線人員學習并校核圖紙,審核工程測量放線方案2質檢負責人參加工程各部位的測量驗線工作,并參與簽證3驗線負責人對工程測量放線工作負技術責任,組織工程各部位的驗線工作。4測 量4、 員參與工程的各部位放線工作,針對現場工作情況,對施工過程中的各種幾何形狀、數據、點位,認真準確反復校核,督促檢驗,并負責編制測量方案6測量放線工參與工程的各部位放線工作,對現場周圍已埋設好的控制樁點,標高 進行長期監護,以便今后在施工中準確使用,參與控制軸線、柱、門窗、洞口樓梯間的放線工作,并作好豎向及500水平標記,以便在檢查中能夠準確辯認7工 長對本工程的測量放線工作負直接責任,并參與各分項工程的交接檢查,負責填寫工程預檢單,并參與簽證第四章 施工方法和質量控制4.1基準點的設置平面控制因建筑物采取全封閉式雙排鋼管腳手架,測量控制采取內控為主,外控為輔的方案, 在施測定位前先校正平面總圖5、的相關位置,理解圖中說明,計算施工圖幾何尺寸交圈,用極坐標或直角坐標施測方法,對該樓平面方位的校核,檢校成果X、Y 、方位數據符合規程規范要求,采用“井字型”測量方法對各樓的軸線進行平面控制。分施工段流水0.000以下投線均用外控點施測,根據天津市塘沽區測量隊提供的12個建筑外邊線角點(見附圖),在3個棟號外邊軸線交點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定距離8米的控制點,具體見各棟號控制點平面示意圖,以此分畫各軸,用墨斗彈出墻、間墻、門窗、樓梯間斷面線。在0.000層結構層混凝土樓面,用檢校合格經緯儀、測距儀和50.000m鋼尺交繪投測在樓中心控點的精確位置埋設150mm150mm10mm鐵板數塊測角,量6、距進行平差閉合,作為6層及電梯間等層豎向基準控制點的依據,打上洋沖眼,做好長期性標記或護蓋,以便重復使用。1)點、線交接在現場準備工作期間,應會同業主代表、監理工程師及有關人員一道共同核對建筑總平面圖、定位基準點、水準基點及高程,并逐項交接。2)現場軸線定位控制網的測設在施工準備階段,由測量工程師根據總平面圖和基準點坐標定出建筑物控制軸線,并繪制單位工程現場軸線控制圖及測量定位成果圖。3)平面控制點根據天津市塘沽區測量隊提供的建筑外邊線12個角點,三個棟號分別向外引測24個控制點,然后按此24個控制點及兩控制軸線分別控制著建筑物的橫軸線和縱軸線,并于軸線兩端涂上三角形標志;建筑物內其它軸線即以7、該軸線引測。(控制點位置詳見附圖)。具體用經緯儀將確定的控制點投設于混凝土路面及周邊建筑物上;測設完畢,應檢查各點之間的角度、距離,其閉合差符合工程測量規范要求后正式固定;在控制點四周砌筑保護墻體,上蓋活動木板并在旁邊插牌標識保護。軸線豎向投測的方法(1)樓層軸線網引測(垂直度控制)本工程的豎向傳遞主要采用內控法,輔以外控陰陽角。待地下一層頂板砼澆完后,利用控制線用經緯儀引測至事先埋好的六塊鋼板上(150150),樓層控制點錯開軸線1m,確校對無誤后,在鋼板上打12mm的小孔或一個“十”線,并灌注紅色油漆作為標記,以該標志為起點,作為以后每層施工放線的依據。控制線的具體引測步驟如下:將J2-J8、D激光經緯儀分別置于樓板上的控制點上,然后進行儀器的對中、調平,打開激光電源,向施工層發射激光。并在施工層對應預留洞的位置設置激光接受靶(靶可采用透明玻璃或透光紙制做,靶上有半徑大小為25mm的同心圓)。在轉動儀器的過程中,讓光斑對準半徑最小的圓,具體示意圖見下圖所示。控制點引到施工層后,再用經緯儀復核,復核無誤后再進行細部的放線。圖04-2高程傳遞示意圖導測孔有機玻璃板激光經緯儀施工層已完樓層激光束(2)高程傳遞首先用經檢定合格的鋼尺從基點將高程控制點引測到各操作層,每個施工段2個,然后在該工作段以該引測點為依據,用水準儀引測至各施工點。為了保證各工作段之間標高的準確性和一致性,除樓層的第一9、個工作段以外,以后各工作段的控制點引測到操作層之后首先必須用水準儀校核本工作段的高程(標高)引測點與前一個(幾個)工作段的標高引測點之間的吻合性,符合要求之后,方可繼續本段的其它標高引測工作。標高控制根據甲方及天津市塘沽區測量隊提供的水準點。用檢校合格的水準儀觀測,平差附合,引測在現場南側的電線桿上,然后再引測至施工現場四周的固定點上,做好保護,為了施工使用標高方便,準確。把標高從電梯井、樓梯中縫、四大角砼墻角,預留孔洞投測傳遞不少于3點相對標高,互相通視校核,用紅漆畫上50CM標記線、分層或整尺段基準傳遞減少或消除累計誤差數。4.2沉降觀測待建筑物結構施工層有一定的荷載時,根據結構等圖紙及說10、明、埋設沉降觀測點。沉降觀測由甲方指定專業測繪單位定期觀測。為保證工程平面及豎向精度,施工單位測量員隨工程結構樓層數增高,定人、定儀器、定路線進行觀測。并在雨季增加觀測次數,整理好沉降成果資料,對該建筑物直觀控制。4.3技術、質量要求1、測量員必須持證上崗。測量允許誤差一般為工程允許誤差的1/31/2,測量誤差按測量中誤差的二倍計算。2、施工前必須檢校紅線樁,紅線樁的允許誤差為:角度60,邊長1/2500,點位誤差5mm。城市規劃部門提供的水準點校核允許閉合差10mm。3、施工現場測量一般采用“方格網法”,平坦地區一般采用20m20m來控制,地形起伏較大地區采用1010的方格。其允許誤差:方格11、網點50,高程20,施工道路70,高程50。4、在地勢平坦,地形開闊的場地,宜建立建筑方格網為施工區平面控制,其允許偏差如下表。等級邊長(米)測角中誤差()邊長測距中誤差一級10030051/40000二級100300101/20000三級50100201/100005、布設完后,須對建筑方格網軸線交點的角度及軸線距離進行測定,并調整控制點;8、建筑物平面控制網布設成矩形,亦可布設成十字軸線或平行于建筑物外廓的多邊形;等級適用范圍測角中誤差邊長相對誤差一級鋼結構、超高層、連續程度高的建筑91/24000二級框架、高程、連續程度一般的高程121/15000三級一般建筑241/80009、根據施工12、的需要將建筑物的外控線轉移至內控線,投點的誤差允許為1.5;10、建筑物定位的條件,應當是唯一能確定建筑物位置的幾何條件。以城市測量控制點或場區控制網定位時,選擇精度較高的點位和方向為依據; 11、平面控制點的連線平行于坐標軸方向及建筑物軸線方向時,矩形建筑物的定位,選擇直角坐標法;12、平面控制點的連線不受坐標軸方向的影響(平行或不平行坐標軸);13、平面控制點距欲測點距離不超過所用鋼尺全長且場地量距條件較好時,宜選用距離交會法;14、平面控制點距欲測點位距離較長、量距困難或不便于量距時,宜選用角度交會法;16、軸線的豎向投測,應宜建筑物軸線控制樁為測站,并事先進行校核,確保其位置正確,投測13、的允許誤差應符合下表:項目允許誤差每層3總高(H)H30m530mH60m1060mH90m15H90m2017、標高的豎向傳遞應用鋼尺從首層起始標高線豎直量取,其允許誤差應符合下表:項目允許誤差每層3總高(H)H30m530mH60m1060mH90m15H90m2018、施工前應先校核首層傳遞上來的三個標高點,當較差小于3時,以其平均點引測水平線。19、豎直度的檢測應設觀測站,當采用經緯儀檢測時,可設置在軸線控制樁上,當采用激光鉛垂儀檢測時,可設置在結構外側,便于操作及安置接收靶的位置20、各層室內水平線的測設,在逐間引測后,應與起始標高點校核,允許誤差為321、墻面裝飾測量:外墻面裝飾用14、鉛垂線法在建筑物四角吊出鉛垂鋼絲并固定牢固,以控制墻面豎直度、平整度及板塊出墻面的位置,其精度按室外鉛垂線使用經緯儀投測,兩次投測結果較差應小于2。第五章 測量管理制度因測量工作是尤為關鍵的工序,為確保該項工作不出漏洞和誤差,要求現場測量人員在施測前,必須熟悉圖紙、充分領會設計意圖,認真核實建筑物的各細部尺寸線,做到測量方法科學、簡捷,精度合理,相稱的工作原則。測量定位、放線工作完成后,首先測量員進行自檢,自檢無誤后,報項目驗線員、質檢員進行驗收,驗收合格后,由項目測量員填報驗線報驗單,并通知監理進行驗收,監理檢驗合格簽字后,方可通知現場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測量是施工結構的尖兵,在工程測量中時時按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法規進行一切測量活動。附圖附圖1: 圖中標注圓圈處即為天津市塘沽區測量隊提供的該處建筑物外邊線角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