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樁樁端樁側注漿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5856
2022-07-20
8頁
69KB
1、灌注樁后注漿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1 *1.2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1.3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 JGJ94-2008。1.4 建筑樁基檢測技術規范 JGJ106-2003。1.5 上海市工程建筑規范地基基礎設計規范(DGJ08111999)。除上述已列明外的國家、上海市頒布的有關建設工程質量標準、規范、規程、條例、規定等。2、編制說明 本施工方案為我單位負責施工的24臺風機576根灌注樁鉆灌孔注樁樁底注漿、樁側注漿施工方案。3、工程概況3.1 工程地理位置*:在東旺沙閘東側,至現有崇明擴建工程已建的#13風機之間,沿98塘布置1#2#風機,風機布置在982、塘內青坎上,風機之間的間距約為580m。在東旺沙閘西側,至北八滧港西側1300m,沿98塘布置3#19#風機,風機布置在98塘內青坎上,共布置17臺風機,風機之間的間距約為520600m。在東旺沙閘西側,沿92塘布置20#24#風機,共布置5臺風機,風機之間的間距約為520m。3.2工程規模*后注漿的施工范圍為24臺風機基礎灌注樁,樁徑800mm,共計576根。3.3、工程地質及自然地理概況地基土主要由3a層粘質粉土、3b層砂質粉土,1層淤泥質粉質粘土、J1層砂質粉土、J 2層粘質粉土、J 3層粉細砂、2層粉質粘土, 層淤泥質粘土,1層粘土、2層粘質粉土、3層粉質粘土,1層粘質粉土、2層粉細砂3、,層粉質粘土與層粉細砂組成,各土層性狀詳見“地層特性表”,各土層的分布特征詳見各風機與中控室地段剖面圖。 樁基設計參數表 層號土 層 名 稱預 制 樁灌 注 樁抗拔系數水平抗力系數比例系數m(MN/m4)fs (KPa)fp(KPa)fs (KPa)Fp(KPa)預 制 樁灌 注 樁1沖填土15150.622.52新近沉積土15150.622.53a粘質粉土15-6m-30(25)15-6m-200.68253b砂質粉土15-6m-40(30)(1000)15-6m-30(25)(300)0.68251淤泥質粉質粘土15-6m-30(25)15-6m-25(20)0.634J1砂質粉土45(44、0)(1200)35(30)(400)0.6720J 2粘質粉土40300.6720J 3粉細砂50400.56142粉質粘土40300.6614淤泥質粘土35300.6451粘土50-40m-551200-40m-180035-40m-45600-40m-8000.66142粘質粉土5522004510000.66143粉質粘土6525005010000.68301粘質粉土7030006015000.610352粉細砂10060007025000.51880粉質粘土6025005012000.61035粉細砂11080008030000.52090 備注:(1)其中括號內的數值為小型樁采用。5、(2)樁側阻力特征值qsik及樁端阻力標準值qpk的取值方法,一般可取特征值=標準值0.5。(3)為考慮液化折減。 4、后注漿技術方案設計4.1、后注漿技術介紹灌注樁后壓漿是樁基改良技術,通過壓漿,使樁周圍及樁底松軟土體得到有效加強,從而大幅度的提高灌注樁的樁側阻力和樁端阻力,大幅度提高灌注樁的承載力。作用機理是在樁體形成后,由樁端預埋管壓入水泥漿,通過液漿的滲透,擠密和劈裂壓密等方式,消除泥皮和樁底沉渣的固有缺陷,改善樁土截面,使樁周圍一定范圍內的土體得到加固,土體強度增加,增大樁側摩阻力和端承力,從而大幅度提高樁的極限承載力和減少沉降量。4.2、后注漿技術參數設計注漿后:基樁豎向抗壓承載力6、標準值6200KN,豎向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3000KN,水平極限承載力標準值200KN。單樁水平靜載實驗中水平位移允許值為10mm。不注漿:基樁豎向抗壓極限承載力標準值4500KN,豎向抗拔極限承載力標準值2400KN,水平極限承載力標準值180KN。單樁水平靜載實驗中水平位移允許值為10mm。樁底注漿通長布置2根注漿管,樁側注漿與5個不同的斷面設置5根注漿管。樁側注漿斷面標高分別為:-24.000m、-28.000m、-32.000m、-36.000m、-40.000m。注漿管選用外徑60mm,壁厚3.5mm鋼管。2根樁底注漿管均勻安置在加強筋內側,5根樁側注漿管均勻安放在鋼筋籠外側。注漿7、管連接處采用大一號的套管進行連接,在套管兩端進行焊接。、樁端后注漿(1)、樁端后注漿是灌注樁成樁后通過預設在樁身內的注漿導管和樁端注漿器對樁端進行壓密注漿。(2)、注漿采用P42.5級新鮮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漿液,水泥用量為1100kg,受潮結塊水泥不得使用。水灰比0.50.6,配置好的漿液在注入之前必須通過濕磨機細化處理。(3)、樁端注漿終止標準應采用注漿量與注漿壓力雙控的原則,以注漿量(水泥用量)控制為主,注漿壓力控制為輔:當注漿量達到要求時,可終止注漿;當注漿壓力3Mpa并持荷3分鐘,且注漿量達到要求量的80%時,也可終止注漿。否則,需采取補救措施。(4)、樁身對稱設置2根注漿管,注漿管8、應采用鋼管,鋼管選用內徑50mm,壁厚3.5mm鋼管。注漿管上端宜高出地面0.2m,下端與單向閥式注漿器相連。樁端注漿器應插入孔底以下0.20.5m,具體插入深度由施工單位根據注漿器的構造和土層條件綜合確定。注漿管隨鋼筋籠同時下放,并做注水試驗以防漏水。(5)、灌注樁成樁后的78小時內,應采用清水進行開塞。樁身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注漿,注漿宜低壓慢速。、樁側后注漿(1)、樁側后注漿是灌注樁成樁后通過與設計在樁身內的注漿導管和樁側樁側注漿器對樁身若干斷面進行壓密注漿。(2)、試樁沿樁長設置5道注漿斷面,試樁沿樁長設置5道注漿斷面。每道注漿斷面注漿孔數量不少于4個,且應沿樁周均勻分布。9、每道樁側壓漿用量為550kg。樁側后注漿的斷面道數及每道斷面的注漿量可結合施工工藝進行調整。(3)、注漿采用P42.5級新鮮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漿液,受潮結塊水泥不得使用。水灰比為0.60.7。(4)、樁側注漿管閥應能承受1.0MPa以上的靜水壓力,管閥外部保護層應能抵抗砂石等硬物質的掛撞而不致使管閥受損。(5)、注漿壓力應大于注漿深度處土層壓力,注漿流量不超過75L/min。(6)、樁側注漿終止標準應采用注漿量與注漿壓力雙控的原則,以注漿量(水泥用量)控制為主,注漿壓力控制為輔:當注漿量達到要求時,可終止注漿;當注漿壓力2MPa并持荷3分鐘,且注漿量達到要求量的80%時,也可終止注漿。否則,10、需采取補救措施。 5、后注漿施工流程與技術要求5.1、后壓漿工藝流程圖根據風機場地工程水文地質條件,后壓漿采用焊接鋼筋籠時焊接樁端壓漿鋼管,下放鋼筋籠灌注混凝土后,再進行后壓漿等系列工藝技術流程的施工工藝流程如下:鉆孔定位成孔清孔下鋼筋籠灌注混凝土樁身混凝土養護天連接地面注漿系統開塞拌制水泥漿檢查設備及儀表地面壓漿管路清洗壓注水泥漿注漿管路連接、質量驗收鋼筋籠焊接、質量驗收鋼筋籠制作、驗收安裝注漿系統、驗收做好記錄壓漿完成5.2、具體施工控制1) 水泥壓入量達到預定值的75,泵送壓力超過設計壓力的150%時可停止壓漿;2) 水泥壓入量達到設計值的75,泵送壓力不足表中預定壓力的75時,應調小水11、灰比,繼續壓漿至滿足預定壓力;3) 若水泥漿從樁側溢出,應調小水灰比,改間歇壓漿至水泥量滿足預定值。5.3、后注漿管件設置壓漿導管采用國際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管。公稱孔徑60,壁厚3.5mm。壓漿導管設置按設計圖示,設置要點如下:1) 壓漿導管的連接均采用套管焊接,焊接必須連續密閉,焊縫飽滿均勻,不得有空隙,砂眼。2) 壓漿導管與鋼筋籠主筋固定在一個層面并采用相同方式固定。3) 壓漿管上端宜高于自然地坪200mm;樁端壓漿管下端接管箍后,其底端距孔底150mm,以使在旋接樁端壓漿閥后能有效插入樁底沉渣。壓漿導管接管處采用套管焊接。4) 鋼筋籠制作盡量減少接頭,堆放及運輸嚴防扭轉與彎曲,制作時主筋12、間距均勻相等,下籠時要吊直、對準,緩緩下沉,避免碰撞孔壁與孔底。5) 鋼筋籠入孔時不得反復撞擊孔底,不得懸吊,施工時必須避免壓漿管路漏水和彎曲,以確保壓漿通暢。5.4、后壓漿機械設備后壓漿機械設備包括壓漿泵、水泥漿攪拌桶和連接壓漿導管與壓漿泵之間的高壓軟管。1) 壓漿泵采用3SNS型注漿泵,功率18kW。2) 壓漿泵監控壓力表為2.5級10MPa抗震壓力表。3) 液漿攪拌機為與注漿泵相匹配的YJ-340型液漿攪拌機,容積為0.62m3,功率4kW。4) 水泥漿液的輸漿管采用高壓流體泵送軟管,額定壓力不小于8MPa。本工程主要施工設備及用電量見表5.4-1。表5.4-1 主要施工設備及用電量序號13、設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狀態用電量(kVA)1壓漿泵3SNS臺良好18/臺2攪拌桶YJ-340臺良好4/臺3SNS壓漿泵,主要技術參數見表5.4-2。表5.4-2 3SNS壓漿泵技術參數項目轉速理論排量壓力進道口徑排道口徑額定功率參數91r/min76L/min12Mpa64mm32mm18KW5.5、后注漿工藝具體施工過程1) 壓漿導管制作。按照工程量制作套管。一般套管為比注漿管大一號鋼管,材質與注漿管相同。2) 安裝壓漿閥。灌注樁成孔后,將壓漿閥安裝在最底部的鋼筋籠的壓漿導管上,并檢查鋼筋入孔情況。3) 注漿施工。(1)首先調試壓漿設備,然后將高壓注漿管用三通與壓漿導管進行連接。(2)攪拌水泥14、漿。按注漿量進行水泥漿攪拌,每攪拌一次需用泥漿比重計進行計量,并做好記錄。(3)進行注漿。注漿采用先注樁側再注樁底。開始注漿時,注漿壓力會偏高(開塞壓力),觀察壓力表和漿液的注入情況,并做好記錄。如果出現壓力偏高、不足或樁側溢漿,應該根據規范采取措施。當達到注漿量時,應該停止注漿,關閉三通下閥門打開上閥門。(保證水泥漿不會從壓漿導管中溢出)。(4)壓漿結束時,做好記錄,用清水將高壓管沖洗干凈放好。5.6、后注漿施工質量保證措施后壓漿質量保證關鍵在于壓漿裝置綁扎焊接入孔及各道工序成品保護和水泥壓入操控等全過程控制和及時的監測信息反饋。要點如下:1) 壓漿導管的連接均采用套管連接,經檢查無誤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2) 壓漿導管與鋼筋籠的固定方式相同,注漿管采用綁扎或焊接與鋼筋籠相連。3) 鋼筋籠直起入孔前旋轉壓漿閥,壓漿閥應旋接牢固;空孔段壓漿導管管箍連接應牢靠。4) 鋼筋籠沉放過程中不宜反復向下沖撞和扭動;鋼筋籠應沉放到底,嚴禁懸吊,經檢查后方可灌注混凝土。5) 壓漿裝置設置狀態表,后壓漿應做好施工記錄。6) 如兩個樁端壓漿導管內沉淀物超過1m,應即時做好在樁混凝土初凝前進行壓漿的準備工作,以便及時壓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