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川溪隧道出口DK201523-DK201542初支開裂加固處理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5860
2022-07-20
8頁
385.50KB
1、杭 黃 鐵 路 工 程TA1-2 施 工 方 案 報 審 表施工合同段:新建杭黃鐵路先期段HHXQZQ-1 編號:致:北京鐵研建設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杭黃鐵路監(jiān)理I標項目部:我單位根據(jù)施工合同的有關規(guī)定已編制完成 圭川溪隧道出口DK201+523-DK201+542初支開裂加固處理施工方案,并經我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核、批準。附:圭川溪隧道出口DK201+523-DK201+542初支開裂加固處理施工方案 承包單位(章): 技術負責人: 日 期: 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意見: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 日 期: 總監(jiān)理工程師意見:項目監(jiān)理機構(章): 總監(jiān)理工程師: 日 期: 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單位2、2份,項目監(jiān)理、建設單位各1份。新建杭黃鐵路先期段HHXQZQ-1標圭川溪隧道出口DK201+523-DK201+542初支開裂加固處理施工方案 編制:審核:批準: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杭黃鐵路站前標項目經理部二一五年七月目 錄一、工程概況11.1 設計概況11.2 初支開裂段施工情況1二、變更設計參數(shù)1三、施工工藝及方法23.1 斜向支撐施工23.2 徑向小導管施工33.2.4 注漿43.2.5 注漿效果檢查4四、后續(xù)復工程序5圭川溪隧道出口DK201+523-DK201+542初支開裂加固處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1 設計概況圭川溪隧道地處圭川溪山脈西南的中低山區(qū),隧址起于浙江省淳安縣屏門3、鄉(xiāng),止于徐家村,隧道起訖里程DK194+905-DK201+768,全長6863m。隧道設置1座橫洞斜井,位于屏前村附近,長232m。杭黃鐵路站前1標三分部承建圭川溪隧道出口,施工里程為DK199+947.5-DK201+768,共1820.5m1.2 初支開裂段施工情況2015年7月7日,圭川溪隧道出口掘進至DK201+523時,掌子面線路方向左側局部有滲水。2015年7月7日上午,分部管理人員、總監(jiān)辦羅總在現(xiàn)場進行檢查時發(fā)現(xiàn),DK201+528-DK201+540段線路左側初支變形開裂;7月7日下午,總監(jiān)辦盧總在檢查時發(fā)現(xiàn)裂紋有擴大趨勢,其中DK201+535、DK201+537裂紋較明顯4、,監(jiān)控量測觀測點顯示,該段單次量測沉降量超過5mm,安全隱患較大。盧總于當晚召開了圭川溪DK201+523-DK201+542段線路左側初支開裂現(xiàn)場辦公會,并制訂了加固措施,要求對該段打斜向支撐加固并采用徑向小導管注漿。分部根據(jù)會議紀要精神,制訂了本段加固處理方案。二、變更設計參數(shù)(1) DK201+528-DK201+540段線路左側中臺階及上臺階拱腳位置增加斜向支撐,支撐采用鋼管,底部采用工字鋼支墊;(2) DK201+523-DK201+542段線路左側增加小導管徑向注漿,徑向小導管采用42無縫鋼管,間距1.21.2m(環(huán)向縱向),孔深3.0m,管長1.5m,每環(huán)9根,共計15環(huán);(3)5、 DK201+523-DK201+542段除已有的沉降變形觀測點外,在DK201+535處增加1組沉降觀測點,每天量測頻率不得少于3次。三、施工工藝及方法3.1 斜向支撐施工本段加固斜向支撐采用直徑150mm鋼管,為便于施工,采用施工用的高壓風管替代,斜向支撐間距2.0m,每處2根,一側支撐在底板上,并用工字鋼支墊,一側支撐在已施工的鋼架上,采用滿焊的方式固定,如下圖所示:3.2 徑向小導管施工3.2.1 設計參數(shù)(1) 施工段落DK201+523-DK201+542,鉆孔深度300cm,孔數(shù)135個。 (2) 注漿孔按漿液擴散半徑3m布設,注漿孔按梅花形布置,孔口環(huán)向間距120cm,孔底環(huán)向6、間距150cm,縱向間距120cm。 (3) 注漿材料:采用水灰比為1:1的水泥漿。(4) 注漿壓力:0.5-1.0MPa。 (5) 注漿孔采用風機鉆開孔,孔徑為52mm。(6) 孔口管采用42mm,壁厚3.5mm的熱軋無縫鋼管,鋼管長1.5m,孔口管應埋設牢固,并有良好的止?jié){措施。注漿前應進行現(xiàn)場注漿實驗,根據(jù)實際情況調整注漿參數(shù)。 (7) 注漿順序:應由下往上,隔孔鉆注。3.2.2 鉆孔注漿孔位布置應遵循“分段、分批,逐步加密”的原則,注漿孔采用風機開孔,終孔直徑52mm,成孔以后及時采用高壓風進行清孔.孔口位置偏差不超過5cm,孔底位置偏差不超過孔深的1%,并作好鉆孔檢查記錄。如成孔后不7、能及時注漿的,必須采用3.5m長50mmPVC管插入孔內,防止塌孔。3.2.3 安裝孔口管孔口管采用42mm(外徑),壁厚3.5mm的熱軋無縫鋼管,長150cm。用風鎬把孔口管打入注漿孔,外露20cm,管外壁纏上麻絲,安裝前在麻絲上涂抹錨固劑,將孔口管錨固牢固。孔口管安裝入孔后用錨固劑將孔口管與噴砼間間隙封堵,防止注漿過程中漏漿。孔口處焊接閘閥式止?jié){閥。3.2.4 注漿水泥漿液為1:1水泥漿,采用NJ-600型制漿機現(xiàn)場制備,并通過濾網過濾后輸入注漿機內進行注漿。徑向注漿作業(yè)采用全孔一次性注漿方式進行,應盡量避免因機械故障、停電、停水、器材等問題造成的被迫中斷,對于因制止串漿冒漿等而有意中斷,8、應先將鉆孔清理至原深度以后再行復注。 注漿中,注漿量和注漿壓力是兩個關鍵參數(shù)。一般規(guī)律是:初始階段壓力較低,注入量增大;正常階段壓力和注入量呈小的波浪式起伏狀態(tài),但總的比較平穩(wěn);壓密注滿階段注入量迅速遞減而壓力迅速升高;在注漿中根據(jù)設計注漿量和壓力按照上述規(guī)律進行控制。3.2.5 注漿效果檢查 注漿壓力達到設計終壓,持續(xù)注漿15分鐘壓力不降低,漿液注入量已達到0.8m3。徑向小導管注漿施工圖3.3 監(jiān)控量測3.3.1 布點情況目前已有的監(jiān)控量測點位GDXC201+542、GDXC201+537、GDXC201+528、GDXC201+524,在已有點的基礎上,在GDXC201+535處增加一組監(jiān)控量測點,該點現(xiàn)已埋設。3.3.2 檢測頻率技術中心監(jiān)控量測組在每天早9點、下午3點、晚上11點分別對上述5組觀測點觀測一次,并將觀測數(shù)據(jù)書面上報分部、現(xiàn)場監(jiān)理、項目部各1份。如出現(xiàn)單次觀測沉降量超過5mm,監(jiān)控量測組應立即通知分部工程部、現(xiàn)場監(jiān)理到施工現(xiàn)場進行原因分析,并由分部形成書面分析資料備查,1天累計沉降超過2cm,通知總監(jiān)辦、設計、業(yè)主現(xiàn)場勘查并制定進一步的處理措施。四、后續(xù)復工程序方案要求的措施施工完畢,注漿施工經監(jiān)理工程師驗收,沉降觀測穩(wěn)定后,由分部及時上報復工報告,并由項目部通知總監(jiān)辦、設計、業(yè)主進行現(xiàn)場檢查處理效果,合格后方可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