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制安專項施工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6145
2022-07-20
5頁
29.75KB
1、鋼筋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一、材料要求1、鋼筋進場必須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并按規定抽樣送檢,合格后方能使用,每捆(盤)鋼筋均應有標牌。2、本工程鋼筋用量大,品種多,進場的每批鋼筋用完后,鋼筋工長、試驗人員必須在試驗報告合格證明書上注明該批鋼筋所用樓層的部位,以便今后對結構進行分析,確保工程質量。3、鋼筋在儲運堆放時,必須掛標牌,并按級別品種分規格堆放整齊,鋼筋與地面之間應支墊不低于200mm的地壟或搭設鋼管架。對于數量較大,使用時間較長的鋼筋表面應加覆蓋物,以防止鋼筋銹蝕和污染。4、鋼筋在加工過程中,如發生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不正常等現象,應對該批鋼材進行化學成份分析,不符合國家標準2、規定的鋼材不得用于工程。5、鋼筋規格品種不齊,需代換時,應先經過設計單位同意和驗算后,方可進行代換并及時辦理技術核定單。二、鋼筋的加工制作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表項 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10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彎起鋼筋的彎起高度5箍筋邊長51)根據本工程的具體情況現場總平面布置,本工程鋼筋加工場地放在現場,并按兩個加工房設置,具體位置(詳見施工總平面布置圖)。鋼筋的加工制作在鋼筋加工房進行。2)鋼筋成型加工前接長采用閃光對焊,對鋼筋的進料長度和下料長度應進行綜合比較,準確下料,盡量做到不丟短節,以節約鋼筋。3)對于結構部位、節點復雜的構件,應認真全面熟悉圖紙,弄清各部3、位鋼筋錨固方式及長度,對梁、柱節點各處鋼筋排放位置進行合理編排,避免綁扎時發生鋼筋擠壓成堆的情況,按圖放樣,在施工前對每一型號鋼筋均應先試制無誤后,方可批量生產。4)所有加工鋼筋尺寸必須滿足設計圖紙和施工驗收規范的要求,箍筋彎鉤為135,且平直長度不小于規范和設計的要求,箍筋制作彎心應大于主筋直徑。三、鋼筋的綁扎1)構造柱柱鋼筋綁扎a、柱筋位置固定:柱筋綁扎前,柱箍應調至準確位置,保證柱主筋上下垂直度,綁扎成型經檢查合格后,在骨架的上中下綁三道斜箍筋,以增強骨架的整體性。b、為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主筋外側應加設砂漿墊塊(每平方不少于3個)。2)梁鋼筋的綁扎:梁箍筋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兩根架立4、鋼筋上。井字梁交接處,主梁鋼筋在下。梁、柱接頭鋼筋較復雜部位,必須先放樣,確保梁、柱鋼筋位置正確。3)板鋼筋綁扎a、工藝流程:清理模板彈間距線綁板底筋綁負彎距鋼筋安裝馬凳與墊塊隱檢驗收轉入下道工序b、綁扎要點: 清理模板上的雜物,用墨線彈出間距線。 根據墨線,先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及時預埋、安裝。鋼筋網相交點應全部綁扎牢固,綁扎鉛絲一律向上,相鄰綁扎點的鐵絲扣要形成八字形,防止網片歪斜變形。鋼筋的彎鉤朝上。4)鋼筋保護層厚度:鋼筋保護層用與C20混凝土成分相同的砂漿做成墊塊預埋綁扎絲,墊置在鋼筋下面與主筋一起綁扎以免脫落,每平方米不少于三個,確保鋼筋保護層。(4)鋼筋5、驗收1)根據設計圖紙檢查鋼筋的鋼號、直徑、根數、間距是否正確,特別是檢查支座負筋的位置。2)、檢查鋼筋接頭的位置及搭接長度是否符合規定。3)、檢查鋼筋保護層厚度是否符合要求。4)、檢查鋼筋綁扎是否牢固,有無松動現象。5)、檢查鋼筋是否清潔。(5)鋼筋質量保證技術措施1)、鋼筋應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鋼筋表面或每捆(盤)鋼筋均應有標志。進場時按爐罐(批)號及直徑d分批檢驗。2)、鋼筋在運輸和儲存時,不得損壞標志,并應按批分別堆放整齊,避免銹蝕或油污。3)、鋼筋的級別、種類和直徑嚴格按設計要求采用。4)、調直鋼筋時,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大于4%,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大于36、%。5)、級鋼筋末端需做180彎鉤,其園弧彎曲直徑D不應小于鋼筋直徑d的2.5倍;級、級鋼筋末端需作90或135彎折時,彎曲直徑D不小于鋼筋直徑d=4倍。6)、鋼筋綁扎用20-22號鍍鋅鐵絲,先綁扎主要鋼筋,然后綁扎次要鋼筋及其他鋼筋。7)、筋綁扎前在模板或墊層上放線標出板筋位置,在柱梁主筋上畫出箍筋及分布筋位置線,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8)、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派專人負責及時調整鋼筋的位置,糾正澆筑混凝土所產生的鋼筋位移,及時清理粘在鋼筋上的砂漿。9)、鋼筋接頭質量控制。電弧焊接頭必須采用同軸焊接。所有鋼筋接頭位置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10)、堅持兩次放線。在梁、板模板支完后進行一次放線,根據放線調整豎向鋼筋位置,梁、板鋼筋綁扎完成后再進行第二次放線,進一步核正豎向鋼筋位置,準確無誤后方可澆筑梁板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