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連續梁支架預壓具體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6311
2022-07-20
9頁
29KB
1、連續梁支架預壓具體施工方案一、 編制依據1、根據GDK263+050.89朝陽河2-5號墩40m+60m+40m連續梁施工圖紙。2、根據鐵道部現行的驗收標準: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高速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752-2010、鐵路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鋼構)懸臂澆筑施工技術指南TZ324-201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鐵建設【2010】241號、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TB10424-2010、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TB10005-2010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以及上級技術部門所提出的技術要求2、等。3、其他有關技術規范、規程、技術文件及上級技術部門所提出的技術要求等。二、工程簡介朝陽河特大橋支架現澆40+64+40m連續梁,橋面寬度12.2m,梁體位于半徑7000m的曲線上,線路中心與梁體中心重合,中支點截面高度5.232m,端支點截面高度2.832m。中支點頂板厚度0.94m、底板厚度1.25,端支點頂板厚度0.84、底板0.85厚度。三、.連續梁施工預壓方法1、連續梁支架預壓施工流程支架驗收標高測量砂袋就位加載50%沉降變形觀測加載100%沉降變形觀測加載120%沉降變形觀測表面覆蓋卸載標高調整預壓順序:先5#墩4#墩,再4#墩3#墩,最后3#墩2#墩。2、連續梁支架預壓目的(13、)檢驗支架及地基的強度和穩定性,確保施工安全;(2)消除整個支架及地基的沉降變形,有利于橋面的線形控制;(3)測量測支架的彈性變形,根據測量結果對滿堂支架進行預拱度調整。為檢驗連續梁模板的安全性和實際變形量,通過預壓消除結構非彈性變形,同時取得模板彈性變形的實際數值,得出荷載撓度曲線,并檢驗設計計算結果,調整預拱度(或反拱),以求得連續梁施工的準確參數。提前發現支架結構及構件加工、安裝所存在的問題和隱患,提前調整整改,防患于未然。模板預拱度的調整通過調整模板支撐頂托完成。模板彈性變形應根據預壓變形測量結果繪制沉降曲線,并結合模板的設計拱度和實際支撐變形來確定。模板安裝完畢后,對其進行預壓,支架4、預壓采用砂袋法??紤]到混凝土振搗產生的動荷載及小型機具等荷載,預壓荷載按混凝土實體重力的1.2倍考慮,預壓期不小于3d??紤]梁體自重、地面下沉及支架的彈性和非彈性變形等因素影響,按設計要求對支架進行預壓。在模板安裝完畢,以梁等重量的沙袋對支架及基礎進行預壓,支架變形及地基壓縮量主要考慮以下因素:=1+2+3+4+51-箱梁自重產生的彈性變形2-支架彈性壓縮量3-支架與方木之間的非彈性壓縮量4-支架基礎地基的彈性壓縮量5-支架基礎地基的非彈性壓縮量通過預壓施工,可以消除3,5的影響,在底模安裝時,其預拱度的設置=1+2+4計算,在模板頂面高程控制時加入預拱度數值,值在施工中實測取得。預拱度由跨中5、向兩端逐漸減少。3、預壓方法按照設計和規范要求對連續梁進行預壓,預壓荷載120%梁重,滿堂紅腳手架及底模同時進行預壓,根據圖紙中提供的預拱度值及支架方式確定預抬量,沙袋堆放要基本與梁部重量相對應,翼板部分少壓,箱體上部多壓,壓重根據計算確定.連續梁支架預壓采用2臺25t汽車吊分段對稱均勻吊裝砂袋進行預壓,預壓料的堆放按設計梁體的結構自重和分布形式堆放,加載時對稱等載預壓布置,放止支架偏壓失穩。加載順序按混凝土澆筑順序進行,當支架穩定后,即可卸掉預壓料,卸載時分層卸載,全部卸載完后,測量地基和底模標高,計算出地基和底模的彈性模量。畫出變形曲線,作為調整模板預拱度的依據,在預壓結束后,再次檢查支架6、和模板是否牢固.4、加載方法第一次加載50%荷載后測初始值作為預壓前高程H前,第二次加載100%荷載后,測沉降值,1h后在測一次,第三次加載120%荷載后,測沉降值,1h后再測量一次,連續3h測量,第24h測讀最終沉降值.5、卸載測回彈值待加載完畢直到不再下沉后即可卸載,卸載分三次進行,第一次卸載50%后,測回彈值,第二次卸載75%后,測回彈值,第三次待第二次卸載測回彈2h后,卸載100%,測回彈值,1h再測最終回彈值H終,沉降、回彈變形計算如下式:H載后H前=H沉(H沉為加載后最終沉降值)H載后H卸=H彈(H彈為卸載后最終回彈值)H沉H彈=H處(H處為須模板調整加固處理值)H施=H設+H彈+7、H預拱(H施為施工時控制高程值,H設為設計高程值,H預拱為施工時考慮的拱度值,該值根據跨徑大小確定,一般為1.54cm;通過沉降測量,測出支架彈性變形與非彈性變形值,以便調整箱梁底模高度,同時為抵消梁板縱向和兩側懸臂產生的擾度,在鋪設底模過程中視箱梁跨度可設為1.54cm的預拱度。6、支架預壓控制要點1、試壓前認真按標準驗收支架。2、實驗支架與相鄰支架間連接扣件必須松開自由。3、測量點的標記必須牢固不滑移。4、測量前認真效驗水準儀,測量時前后視距盡量相等,每一次測量最好在同一位置架設儀器,一個測站測完。5、均勻預壓。7、沉降觀測點的設置控制高程值,支架壓載觀測點布置:箱梁模板上的測點布置5個斷8、面,即每L/6跨度一個斷面,每個斷面分別在底板布設3個點、翼緣板布設2個點。在1/6、1/3、1/2跨處設置沉降觀測標,沉降標用不易變形的優質木條制作。沉降標豎直,上端固定在接觸模板的方木上。在地基上打入一根圓鋼,作為沉降樁,圓鋼與孔之間留一定的空隙,避免地基沉降時沉降樁跟著沉降。沉降樁與沉降標之間的相對位移值即為沉降值。采用鋼尺測量沉降值,同時用水平儀觀測。撤壓后,沉降標回彈,沉降量減少,此時的沉降量為永久性沉降,按照預壓所得的數據重新仔細調整支架高度,使各點標高滿足平整度、預拱度、彈性變形和設計要求。分段加載后,預壓48h,預壓時設置觀測點每跨5個斷面,每個斷面5個點,觀測點布置圖見圖6.9、2-2。每6h觀測1次。觀測的方法是采用水準儀倒尺測量,測加載前標高為1,加載后標高為2,卸載后標高為3。根據觀測結果繪制出沉降曲線。當支架的沉降量偏差較大時,要及時對支架進行調整。如48h觀測值變化量小于1mm,可忽略。后續箱梁預壓觀測中,采用在觀測點處的縱(或橫)方木上釘一向下長木條,對應地基上固定一向上木條,在兩木條重合處任意斷面做橫線。加載后,橫線之間的相對位移即為支架本身的彈塑性變形值。預壓連續3天沉降不超過3mm,則可視為地基滿足要求。預壓后,通過可調頂托精確調整底模板標高,其標高設定時考慮設置預拱度。預拱度設置要考慮梁自重所產生的撓度、支架受載后產生的彈性變形和非彈性變形、支架基10、礎的沉降、張拉以后的反拱等因素。圖6.2-2 觀測點布置圖卸載:卸載按加載順序的反向進行,按照先加載的后卸,后加載的先卸的原則,卸載時在同跨內先中間后兩邊對稱同時進行。預壓時主要觀測的數據有:支架底座沉降地基沉降;卸載后頂板恢復量以及支架的側位移量和垂直度,按測得的沉降量及設計標高,重新調整模板標高。測量時,依據工程測量規范(5002689),采用NA2/GPM3型光學水準儀配合雙面水準尺,按四等水準測量要求進行觀測,并用懸線重錘測支架水平位移量。沉降穩定卸載后算出地面沉降、支架的彈性和非彈性變形具體數值為多少,并在卸載后全面測得各個測點的回彈量。當彈性變形恢復后結束觀測,繪出觀測曲線,根據各11、點對應的彈性、非彈性變形數值及設計梁體撓度來調整模板的高程,通過支架頂部微調裝置進行調整、加固。8、預拱度設置在支架上澆筑箱梁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和卸架后,箱梁要產生一定的撓度。因此,為使箱梁在卸架后能滿意地獲得設計規定的外形,須在施工時設置一定數值的預拱度。在確定預拱度時考慮下列因素:卸架后箱梁本身及活載一半所產生的豎向撓度;支架在荷載作用下的彈性壓縮;支架在荷載作用下的非彈性變形,支架基底在荷載作用下的非彈性沉陷;由溫度變化而引起的撓度;由砼徐變引起的徐變撓度。在預壓結束后,模板調整完成后,再次檢查支架和模板的扣件是否牢固,地基是否下陷,腳手架是否有明顯變形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根據預壓試驗中12、的沉降觀測并畫出沉降曲線,沉降值穩定后,測量隊測出所有點的標高報工程部,經質檢工程師和監理同意方可卸載。全部卸完后,測量各點的標高,計算出支架和地基的彈性變形,以便確定支架、模板準確的預拱度。9、施工注意事項(1)支架外側應設置欄桿等防護設施,防止意外沖撞支架的事故發生。(2)支架采用砂袋預壓時,應安排專人進行指揮,并做好每袋砂袋重量記錄,按設計荷載分階段進行預壓。(3)支架預壓時,應做好防雨措施,對預壓砂袋進行遮雨防護,防止雨水浸泡砂袋增加預壓荷載造成超載,發生安全事故。(4)支架預壓前,應對支架地基周圍做好排水設施,防止雨水或積水浸泡支架地基。(5)每一級加載時,通過測量觀測,無異常后方可13、進行下一級加載。(6)盡量避免在夜間進行吊裝預壓。四、質量管理 1、質量技術保證措施1、鋪設底模、側模后測量前應加強模板的全面檢查,確保模板在荷載作用下無異常變形。2、加載及卸載過程應加強施工現場安全保衛工作,確保各方面的安全。3、沉降觀測儀器為專用精密儀器,要專職測量人員負責;4、測點要固定,用紅油漆提前做好標識。5、不能隨意更換測量人員,防止出現人為誤差;6、專人負責對水準點位置進行保護;7、如實填寫觀測數據,繪制彈性和非彈性曲線。如出現意外數據,應分析原因,不得弄虛作假。8、觀測過程如局部位置變形過大,應立即停止加載并卸載,及時查找原因,采取補救措施。注意問題:(1)采用預壓袋逐袋稱量,設專人稱量,專人記錄;稱量好的沙袋一旦到位就采用防水措施,準備好防雨布。(2)派專人觀察支架變化情況,一旦發生異常,立即進行補救。(3)要分級加載,加載的順序接近澆筑砼的順序,不能隨意堆放,卸載也分級。2、質量保證體系本工程設立全面質量領導小組,下設專職質檢機構質檢部內設各專項工程質檢工程師及質檢工程師助理,專司質量檢查之職。組成以總工程師為首,選派有多年施工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攻關小組,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精心編制出詳細的施工方案,報業主和監理工程師批準,杜絕因施工方案不當而引起工程返工和質量事故的發生。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