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線防護茅竹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6541
2022-07-20
5頁
16KB
1、高壓線防護茅竹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 紫玉城小區由河南紅旗渠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結構形式:框剪架,層數: 17層,建筑總高度:約54米。根據落地雙排外竹腳手架技術規程的要求及本工程特點編制本施工方案。 本工程1號樓塔吊旋轉半徑內有高壓線組,需搭設高度約12.5m(按架體高度超過電線桿高度1.5m計算),長30m的茅竹腳手架防護 一、施工準備 1、材料 茅竹、篙竹和蔑等材料。 竹制腳手架板。 4(8號)鉛水線、碼釘等。 2、作業條件 該部位一邊為彩磚人行道,一邊為場內臨時道路路面符合場地要求。 開始搭設至搭設結束需通過業主,申請供電局將此路高壓電暫停一段時間,嚴禁非專業人員靠近高壓線進行施工作業。2、 二、操作工藝: 腳手架6m以下為鋼管腳手架,在鋼管腳手架頂部用雙扣件托住茅竹腳手架,并將茅竹腳手架主立柱與鋼筋立桿搭接綁扎牢固。鋼管腳手架為三排架,立桿縱距1m,橫距1.5m,步距1.8m,底部距地面20cm高處設掃地桿。鋼管架搭設方法不具體詳述,本方案針對茅竹腳手架進行設計,具體如下: 1、主、副柱 主柱,包括外主柱(排柵柱)、內立柱(平橋柱)、角柱和平臺柱,應選用直徑合適、順直的茅竹,尾徑不得少于8cm。 主柱的縱向間距2m,三排腳手架的柱間距為1.5m。 主柱的彎曲面應在腳手架的縱向平面內背靠背設置。 角柱的彎曲面應向腳手架結構本身的縱向內側面。 腳手架的外排主柱設副柱( 俗稱“針柱”3、),副柱從第一度大橫桿(即打底梁)開始向上設置,間距1m。綁扎副柱時,首先要做好三條以上的大橫桿才能立副柱。 柱的駁接分搭接和頂口接兩種方式。搭接用于副柱,其搭接長度不少于 1.5m,綁扎不少于三度橫桿,如柱料稍彎曲,應采用靠搭接方式,接長后的柱重心應在一垂直線上。頂口駁接,頂口處上下兩端應各有不少于三條大橫桿連接,采用不少于兩度索篾和一度扎篾綁扎。如茅竹駁柱要加厚2cm的木板墊在駁柱端上,并用笏扎牢固。 駁柱要垂直、貼服。頂口柱的對接端部接觸面平正。相鄰立柱接頭要錯開不少于一步架。 2、大橫桿(牽桿) 大橫桿采用茅竹。大橫桿用于連接腳手架縱向各排列的立柱,綁扎要牢固、平直,與立柱互成90。 4、大橫桿的垂直間距(從找底梁起)為: 大橫桿垂直間距為1.8米。大橫桿用搭接,接口長度為不少于2m,而且應以牽桿頭接牽桿尾。 3、小橫桿(平橋托) 小橫桿主柱部位要用小頭直徑不少于9cm的茅竹,副柱(針柱)部位用結實的篙竹頭。小橫桿用于連接內、外排架,以及承托腳手平橋。 小橫桿的水平間距為1.5m。 4、斜撐 腳手架的斜撐包括風撐、十字撐(拍身撐)、吊魚撐和挑撐等。 風撐和挑撐的撐頭應埋入土內,入土深度為1520cm。 十字撐的設置分為間斷式和連續式兩種。十字撐設在腳手架外側。每組間斷式十字撐的跨距應不少于四條立柱(約78cm)從底到頂連續搭設,并在腳手架的轉角,尺端及沿縱向每隔15cm左右設置5、一組。連續式十字撐,是在腳手架外側全面設置十字撐。 斜撐的斜度(俗稱“標流”)按以下規定搭設: 1)風撐的斜度不大于“對標”(i1:1,即45); 2)十字撐的斜度為“標八”至對標(i=0.8:11:1,即=38 4045); 3)挑撐、吊魚撐的斜為“加一標”以上(i1.8:1,即a=4750)。 斜撐使用的材料,應盡量挺直,如稍有彎曲,搭設時把曲面向上。 斜撐的搭接長度應在2m以上。 搭設斜撐時,應首先扎緊撐的中部,以利安全操作。 5、頂撐 頂撐要貼緊主柱綁緊,一般不少于三度篾,并且大頭在上,小頭在下,上下頂住小橫桿。最下一節頂撐下面墊木或石塊。 6 、頂部雙層防護 頂部高度1.5m內做雙層6、防護封閉,采用腳手板鋪設。 三、質量標準 1、保證項目 腳手架立柱要垂直,大、小橫桿要平正,斜撐要貼服而有力,頂撐要頂緊小橫桿,接觸面不小于三分之二。 篾度必須結實,不得松動。 四、施工注意事項 1、避免工程質量通病 腳手架整體傾斜:柱下的墊腳座出現不均勻下沉。立柱時應先夯實浮土并擴大墊腳座的面積。 2、主要安全技術措施 (1)腳手架高于7m,無法設風撐時,必須設連墻桿。連墻桿可專門設計工具式構件,與預先藏入混凝土結構內的埋件連接,也可以利用小橫桿頂貼墻面,將在結構內預埋的6鋼筋或雙股8號鉛水線繞過立柱與大橫桿的綁扎點與墻體拉結并加固頭撐,加強剛度。連墻桿的間距為:垂直方向不大于4m,水平方向不大于4m。 (2)在大風雨或停工一段時間后,必須對腳手架全面檢查,如發現變形、下沉,要及時加固維修方可使用。 河南紅旗渠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紫玉城小區項目部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