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池航道疏浚施工方案(doc4)(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6633
2022-07-20
4頁
15.50KB
1、港池航道疏浚施工方案1 工程簡況:中心漁港碼頭工程是在原有老碼頭基礎上向東南向延長800米,碼頭寬度為16米。港池和船舶調頭區布置在碼頭正前方,寬度為68m,底高程為-2.0m,先期錨地布置在港池的正前方,為一長867m,寬30m,的長方形水域;后期錨地與前期錨地并排布置,為一長867m,寬30m的長方形水域;航道底寬為50m,底高程為-2.0m全長2.78Km。港池航道土方吹填63.547萬m3。二、港池航道疏浚1、吹填區域:經測量計算,碼頭后方可回填10.4萬m3,不能滿足港池航道疏浚土方的堆放,計劃在新建碼頭最南側至海擋拐角處修一防潮壩,與原海擋之間形成吹填區域,堆高2m,吹填方量約為52、.6 萬m3;在海堤管理所南邊,防潮海擋北側有一區域可作排泥場,可堆高3m,面積約有12.9萬m2,可容納38.9萬 m3,共可容納54.9萬m3,詳見吹填區域平面圖。2、施工方法在排泥場四周搭設堅固的圍堰、確保吹填時圍埝的安全。吹填區內設中隔埂,每個吹填區設一個退水口,退水口設閘門,以防潮水進入吹填區。施工圍堰每段每班2人,維護人員始終和船上操作人員保持聯系,發現圍堰出現滑坡、塌方等影響圍堰安全的問題及時進行處理。為減少吹填區的泥砂損失,施工時注意控制泄水口排除水流的泥漿濃度在挖泥船設計泥漿濃度的10%以內;當吹填土有特殊要求時,根據監理機構指示的泥漿濃度排出水流。由于退水口的出水流量較大,3、為保證退水口在施工期間的安全,在施工好的退水口門加以加固,退水口門處采用漿砌塊砌筑,側墻處加設板槽。該結構形式可以采用抬高(或降低)活動插板來調節出水的含泥量,管理方便。吹填工程施工,防止細顆粒聚集泥囊和水塘,吹填區的泥面高出水面2m以上,有利排水,但在超軟地基上分層吹填時,第一層吹填高度應高出水面1m,其后按1m高度逐層加高。吹填細粒土時,設置兩個以上的排泥區,輪流吹填。排泥場根據場地和加固堤防要求吹填。吹填土面平整度必須符合規定,細粒土的平整度為0.51.2m,粗粒土的平整度為0.81.6m。監理機構有特殊要求時,必須按其要求施工。吹填平整度達不到要求時,配備陸上土方機械加以平整。吹填區的4、平均高程誤差在+0.05+0.20m。為保證排泥場的平整度,計劃采用分散吹填,施工時,頻繁移動排泥管線,同時在管線布設上采取針對性措施。在開挖初期,施工管線布設較短,絞吸式船吹填揚程有富余時,出口段加“嗽叭形”束節,加大出口處流速,使堆土邊坡變緩。3、排泥管的架設排泥管線應平坦順直,避免死彎。出泥口伸出排泥場圍堰,距離保證圍堰安全(坡腳下的距離不小于5m)。并應高于排泥面0.5m。水下排泥區的管口伸入排泥區內30m,且高出水面0.5m。排泥管接頭緊固嚴密,整個管線和接頭不得漏泥漏水,一旦發現泄露,及時修補更換。排泥管線必須牢固;水陸排泥管連接采用柔性接頭。4、挖泥船的施工(1)挖泥船由拖輪托運5、至施工現場后進行檢查,合格后進入工作面。船只檢查的同時,各船組織鋪設各自管線和安設泵站后即可投入使用。(2)浮管、岸管的安裝水上浮管的安裝采取浮箱拼裝成的施工輔助用船載人安裝。大風時,浮管采取拋錨固定。安裝時,先將水中浮管和挖泥船連接,然后再依次進行水中浮箱安裝,安裝完成后,再和岸管連成整體。岸管采取人工直接架接,為了保證施工時施工圍堰的安全,岸管的出水口正常距圍堰堤腳不少于10m。(3)施工工藝要求寬度控制:挖泥船進入挖槽后采用后會交法進行定位,使主樁插入定位圖的中心,同時定出寬度挖方位角,每前進一樁,進行校核。深度控制:針對土質特點,合理調配好絞刀的下放量。在挖泥時,要特別注意最后一刀挖到設計深度時橋架下放深度的控制,注意其深度與吃水的變化,并經常對挖槽內水深進行校核,以便調整絞刀下放的最大深度,挖到設計深度時,均用反刀操作來完成,防止漏挖和留梗現象。邊坡控制:按設計的邊坡要求,采用階梯形開挖,并掌握好下超上欠,超欠平衡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