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基層試驗段施工方案(分開拌)(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6636
2022-07-20
9頁
108KB
1、津汕線大高至魯冀段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二灰土爲基點試臉段工方案(K36+262K36+54編制:審核:津汕線大高至魯冀段高速公路第四合同段項目經理部二00六年六月五日底基層試驗段施工方案工程概況及試驗段位置津汕線大高至魯冀界段高速公路起點樁號K28+100,終點樁號K37+950,全長9.85公里。底基層采用20cm二灰土(石灰、粉煤灰、土),采用路拌法施工。底基層試驗段設在主線K36+262K36+548段 右幅。本段已成型的路槽已按規范規定的檢驗項目及標準進行驗收, 且原材料及配合比已試驗完畢均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現進行二灰土 試驗段施工。試驗段施工時間:2005年6月30日至7月6日填筑下2、基層試驗段的目的為取得一定經驗數據指導二灰土底基層的機械配置和施工質量控 制方法,試驗段要確定以下數據:1、確定材料的松鋪系數;2、壓實機械的選擇和組合,壓實的順序、速度和遍數;3、石灰、粉煤灰劑量的控制;4、集料數量的控制;5、集料攤鋪方法和使用機具;6、集料在拌和及運輸工程中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7、整平、整形的合適工具和方法;8、確定每一作業段的合適長度及合理作業時間;9、壓實度的檢驗方法及每一作業段的最少檢查遍數;10、強度的控制。三.主要材料的技術指標:1、土:采用坡莊1號土場土,最大干密度1.80g/cm3,最佳含 水量13.3%。2、石灰:采用濟南消石灰,符合JTJ034-203、00II等級標準, 堆積密度0.6T/m3o3、粉煤灰:采用濱州魏橋電廠的合格粉煤灰,燒失量4.65%, 比表面積2830cm采取木樁定線,路基上恢復中線,在兩側路邊線外設邊樁, 縱向樁距10m。 進行水平測量,并在邊樁上準確標出實施層頂標高,有明顯標記。(3) 清掃路槽頂面和灑水,然后用石灰粉畫出該底基層施工邊線。3、材料運輸、攤鋪及拌和:(1 )作業段采用車況較好、箱板密封、保水性好的15t自卸汽車6輛進行運輸,并根據運距隨時增減。在裝料前及卸料后均清理車箱/g,含水量30%,堆積密度0.76T/m3o4、水:深井水。.底基層試驗段施工方案1、施工準備:準備下承層,檢查下承層的壓實度、平整4、度、橫坡度、高程、寬度等,如果有表面松散、彈簧等現象必須進行處理。檢查各種機械設備,2、施工放樣: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證施工的連續性。底,防止材料凝結。(2) 材料攤鋪灰格及碼條計算:土采用石灰網格控制用量,二灰 料采用碼條控制用量。二灰土底基層半幅寬度為16. 88m,厚度為0. 2m, 全試驗段長度為283m,半幅共需混合料955.41m3,混合料最大干密度 為1. 59g/cm3,共需干混合料1519. 1T。其中土占1063. 4T,坡莊土含 水量為13. 3%,共需運土 1204. 8T,采用15噸自卸汽車運輸,每車14. 87 噸,共運81車,每車攤鋪面積58.98平方米。需干粉煤5、灰303. 82T, 粉煤灰含水量30%,堆積密度按0. 76T/ n?計算,共需粉煤灰519.69 m 為了保證石灰含量,施工中灰劑量增加1%,需石灰167. 1T,石灰比重 按0. 6T/m3計算,共需石灰278.5 采用15噸自卸汽車運輸,人工 碼條。石灰網格及碼條布置見附圖。(3) 將土運到路基方格網上并用推土機、平地機進行均勻攤平用 輕型壓路機穩壓23遍,使土的壓實度不小于85%。根據壓實度(85% ) =土濕密度/含水量(1.133) /干密度(1.80 T/ n?),得岀土濕密度等 于 1. 733t/m3; 土質量( 1204. 8T) /土濕密度( 1. 733 t/m3) 6、/施工面 積(16. 88m x 283m) = 土壓實厚度(0.15m)(4) 將粉煤灰運到現場,先人工碼條(單幅1條),用人工攤平在 預定的寬度上,并攤鋪均勻,表面力求平整、具有規定的橫坡,再用 穩定土拌和機干拌一遍,最后用輕型壓路機穩壓1-2遍。(5) 將石灰運到現場,先按規定用量人工碼條(單幅1條),然后 用人工攤平在預定的寬度上,并攤鋪均勻,表面力求平整、具有規定 的橫坡,再用穩定土拌和機干拌一遍,最后用輕型壓路機穩壓1-2遍。(6 )初步設定二灰土混合料松鋪系數為1. 55,松鋪厚度為31cm, 用人工按掛線量高,每個斷面量57點撒上石灰作為找平標志,平地 機依此控制高程進行刮平,7、刮平后每20m檢查一個斷面,用尺量不夠 要求厚度時立即補足。此時需試驗現場測定混合料灰劑量,合格后方 可進行下步工序。(7 )用灑水車將水均勻地噴灑在干拌后的混合料上,灑水車距離 應長些,水車起灑處和另一端調頭處都應超出拌和段2m以上,灑水車 不能在正進行拌和的以及當天計劃拌和的路段上調頭和停留,以防止 局部水量過大。拌和機緊跟在灑水車后面進行拌和,以減少水分流失, 拌和機自路邊向路中拌和,每幅拌和寬度2. 2m,幅與幅之間拌和要重 疊30cm以上以免產生漏拌現象,拌和深度直到路基面,司機必須嚴格 按所定標尺拌和,防止拌和過深而過多地破壞路基表面,拌和時破壞 路基面小于lcm為宜。在灑水拌和過8、程中隨時檢查混合料的含水量, 水分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左右。在拌和過程中要及時檢查拌和深度 和混合料的均勻程度,即達到混合料色澤一致,沒有灰條、灰團和花 面,且水分合適均勻。4、整形、碾壓:(1) 先用壓路機排壓一遍后,技術人員在每個斷面撒灰作標記,平 地機找平。(2) 現場檢測混合料的含水量為最佳含水量+1%時,采用鋼輪壓路 機穩壓1-2遍。整形穩壓后,用鋼輪壓路機加震碾壓,計劃震壓3遍, 再靜壓2遍,能達到規范要求的95%壓實度,現場根據檢驗隨時調整 碾壓遍數,總結出合適的碾壓速度和遍數。(3) 石灰、粉煤灰穩定土碾壓順序為平行路線中線由路基邊部向中 心交錯重疊進行。重疊碾壓寬度為1/39、鋼輪寬。(4) 碾壓時,如有水分不足,應適當灑水。發現有松散、起皮等現 象,要及時翻開重新拌和,使其達到質量要求。(5) 碾壓時同時碾壓路肩填土,以保證路肩土的壓實度。(6) .嚴禁壓路機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以保證碾壓 面的平整度。5、檢查和取樣:在試驗段施工期間,試驗室和技術室應協調配合,嚴格按照規范 控制二灰土底基層的施工質量。施工期間技術室主要負責外形尺寸的 檢查,試驗室主要負責對二灰穩定土的質量控制。各自檢查項目和頻 率見下表:外形尺寸檢查項目、頻率和質量標準工程類別項目頻度質量標準灰 穩 定 土 底 基 層縱段高程(mm)每20延米1個斷面,每個斷面3 5個點+5, -110、5厚度 (mm)均值每 1500 2000m26 個點-10單個值-25寬度(mm)每40延米1處+0以上橫坡度(%)每100延米3處0. 3平整度(mm)每200延米2處,每處連續10尺(3m直尺)12質量控制的項目、頻度和質量標準工程類別項目頻度質量標準二延遲時間每個作業段1次不超過規范規定灰 穩 定 土 底 基 層配合比每 2000m2l 次石灰劑量不小于設 計值T%級配每 2000m2l 次在規定范圍內含水量據觀察,異常時隨時試驗最佳含水量2%拌和均勻性隨時試驗無灰條、灰團、色澤 均勻,無離析現象壓實度每2000m26次以上95%以上抗壓強度每2000m26個試件符合規定要求6、接縫的11、處理:(1) 同日施工的兩工作段的銜接處,應采用搭接。前一段拌和整 形后,留58m不進行碾壓,后一段施工時,前段留下未壓部分,應 再加部分石灰重新拌和,并與后一段一起碾壓。(2) 經過拌和、整形的水泥穩定土,應在試驗確定的延遲時間內 完成碾壓。7、養護:碾壓完成后要進行平整度、壓實度、高程、寬度檢查,合格后立 即用養生毯覆蓋后灑水養護,保持一定的濕度,養護直至下道工序施 工。養生期間要保證石灰、粉煤灰穩定土底基層始終濕潤,不得表面 干燥,也不得忽干忽濕。養護對石灰、粉煤灰穩定土結構層的成型質量至關重要。由于碾 壓完成后,底基層雖達到密實度,但仍未達到設計強度,一方面水分 散失很快,不及時養護,12、表面會因缺水而失去強度,另一方面若灑水 沖力過大會將結構層表面細集料沖走,造成表面松散,故必須細灑水 養護,尤其是前3天。養生期間,除灑水車外,要設置障礙封閉交通并派專人管理,禁 止其它機動車輛在其上通行。施工車輛限速15km/h以下。五、注意事項1、嚴禁施工車輛及壓路機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 剎車。非施工車輛、非施工人員不得進入施工場地。2、施工前必須對石灰、粉煤灰用量和含水量嚴格控制,專人檢查。3、底基層碾壓后必須細灑水養護,尤其是前3天,保證底基層強 度。六、人員分工現場指揮:張象君技術負責:涂志現場技術:4人現場試驗:4人領工員:3人路拌機司機:2人自卸車司機:6人灑水車司機:2人壓路機司機:3人平地機司機:1人推土機司機:1人七、機具配備國產WB230型穩定土路拌機:1臺推土機:1臺平地機:1臺18T振動壓路機:1臺14T振動壓路機:1臺15T自卸汽車:6輛BZD5100灑水車:2輛其他小型工具根據需要配置。二灰土底基層施工工藝框圖運輸運輸拌和攤和攤和鋪整鋪整灑平粉平石水煤灰灰拌拌和和穩穩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