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葫蘆門式起重機安裝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6723
2022-07-20
9頁
68KB
該文檔所屬資源包:
電動葫蘆門式起重機安裝施工方案
1、 電 動 葫 蘆 門 式 起 重 機 施 工 方 案項目名稱: 安裝單位: 方案編號: 一、工程主要內容1、起重機軌道安裝2、門架裝置安裝及吊裝3、輔助設備安裝4、電器裝置安裝5、起重機試運轉6、竣工交接二、施工組織機構、質控和施工人員根據安裝工程量的大小、施工難易程度,合理的配備各工種人員。項目組應有施工負責人、施工技術負責人、檢驗員、安全員、施工員(安裝維修、焊接、電工)、吊裝人員(或外協)等組成,且每個安裝工程不得少于3名作業人員和一名檢驗人員(具體人員配置如表2)。表2 施工組織、質控和施工人員一覽表施工負責人聯系電話施工技術負責人檢驗員安全員 施工人員一覽表序號姓名持證工種及證號主要2、職責123456789注:如工程較復雜、配合人員較多,可附加施工組織圖、施工質控體系及相關責任人員任命書。三、施工機具設備和檢測儀器根據安裝工程量的大小、施工難易程度,合理的配備各類施工設備和檢測儀器。施工所需的汽車吊必須簽訂施工協議書,明確雙方的權利和責任,汽車吊操作工應持有效的上崗證;施工過程所使用的工具必須是完好的,在使用前必須檢查,經確認完好后方可使用;檢驗過程使用的計量器具必須是完好的,經過鑒定合格且在有效的檢驗周期內。(具體施工機具設備和檢測儀器詳見表3)表3 施工機具和檢測儀器一覽表主要施工設備主要檢測儀器序號設備名稱數量序號儀器名稱數量1 t汽車吊1臺1水準儀1臺2 t卷揚機 3、2絕緣電阻測試儀1臺3 t手拉葫蘆2臺3接地電阻測試儀1臺4 t單片滑輪4萬用電表1只5 t千斤頂2臺5鋼卷尺1把6交流電焊機2套6鋼直尺2把7氣割設備1套7塞尺1把8砂輪切割機1臺8游標卡尺1把9角向磨光機1臺9框式水平儀1件101011111212四、工藝流程設備開箱檢查 建筑構件部分的勘查 安裝軌道 供電裝置安裝 吊裝 組裝門式起重機 起重機電氣及輔助設施安裝 起重機試驗 竣工交接五、工藝步序、要求起重機安裝大致工藝步驟及要點如上所述,具體安裝方法、內容及要求參照電動葫蘆門式起重機安裝作業指導書;(一)設備開箱檢查由安裝單位和設備使用單位共同成立開箱驗收小組,根據裝箱清單逐一清點貨物,并4、認真填寫開箱驗收記錄。(二)建筑構件及軌道基礎勘查:根據業主提供的場地及軌道基礎檢查數據,進行復查。包括: 場地是否滿足起重機要求,起重機上方是否有高壓電線,如有,是否滿足距離要求; 軌道安裝基礎中心位置及兩側承軌梁中心距; 軌道安裝基礎已預留孔及預埋螺栓時中心線的偏離; 軌道基礎的標高差是否滿足要求; 預埋螺栓是否滿足施工要求。(三)安裝軌道1放線:在承軌梁上放線,放出軌道中心線,再按軌道底寬,彈出軌道底邊線,根據跨度要求用鋼卷尺或測距儀定出另一側軌道中心線,并彈出軌道中底邊線。2調整承軌梁標高:根據所測標高,添加所需的墊板。3軌道上位:用手拉葫蘆或其他吊裝設備分別將調直的軌道吊裝到承軌梁上5、,吊放在所需位置,把軌道底面用20mm左右厚度的木板墊起來,以便放置鋼墊板和防震墊片。4軌道找正、定位、緊固:將安裝軌道用的螺栓組、軌道壓板等吊到承軌梁上,并組裝好。鋼墊和防震墊板墊好后,將軌道下的木板抽出,然后用魚尾板把軌道連成一體;根據中心線大體找出一根直線,用軌道壓板等把軌道初步固定,最后進行全面找正,符合要求后把螺栓全部緊固。5軌距測量:使用鋼卷尺或測距儀對每根軌道至少測量三點。6軌道的相對標高、直線度及軌道中心與承軌梁中心之間的偏差的測量。7軌道接地裝置安裝。(四)大車供電裝置安裝按照圖紙設計要求,先安裝固定支架,再把每根工字鋼(或C型鋼)用螺栓和吊架定位在支架上;組裝時調整與軌道在6、水平、垂直兩個方向的平行度,不應大于1.0 /1000,且全長不超過10mm。固定一根工字鋼(或一根標準段C型鋼),再逐根按標準安裝固定。工字鋼(或C型鋼)接頭要平整光滑。將牽引滑車、中間滑車和尾部固定滑車分別安裝在工字鋼(或C型鋼)上,電纜掛裝于滑車上,電纜下掛長度適宜、均勻,滑車運動靈活,加掛牽引繩,調整好長度,電纜滑車運行時電纜線不承受外力。待起重機吊裝好后,調整導電撥桿高度和位置,將電纜固定在其上。(五)組裝、吊裝根據現場及起吊設備條件、起重機起升高度、起重機整機自重,選用足夠噸位的汽車吊吊裝:(一)整體吊裝:1、 將起重機地梁與支腿分別連接好,并檢查是否按標記序號連接;2、 將主梁放7、置于適合安裝的位置,把支腿用螺栓安裝在主梁上,安裝好檢查安裝尺寸是否符合技術要求;3、 結合實際尺寸,選擇起重吊點,使其平衡吊裝;4、 將起重機整體吊離地面100mm時,分別將車輪中心,緩慢放置軌道中部;5、 用起重機將電動葫蘆吊至主梁工字鋼上,并固定;裝好后應符合電動葫蘆安裝要求,見電動葫蘆安裝作業指導書。(二)分體吊裝:1、將地梁和支腿連接好,分別吊至軌道上,用纜風繩進行固定;固定好后,檢查各部位幾何尺寸是否符合安裝要求,檢查合格后,用固定桿件將支腿加以固定,以防止起吊時變位;2、用起吊設備吊裝主梁,選擇主梁吊裝點,將主梁吊至安裝葫蘆高度,將電動葫蘆安裝在主梁上見電動葫蘆安裝作業指導書,并8、加以固定,防止起吊時移位;3、安裝主梁電器部分;4、起吊、安裝主梁,將主梁與支腿連接好;5、撤掉支腿纜風繩;(六)輔助設備安裝吊裝司機室,使之與安裝架焊接牢固。裝小車導電支架、斜梯及平臺。安裝維修吊籠,使之與主粱焊接牢固。安裝緩沖器碰頭,車擋。安裝防風裝置(室外),如錨定裝置、夾軌器等。起重機調試合格后,安裝防雨罩(室外)。(七)電氣設備安裝及調試按照電氣總圖,安裝全部電氣設備和元件。安裝在起重機駕駛室上的電阻器等較重的設備,應盡量使支架牢固地固定在駕駛室上方。電阻器應沿著平行主梁的方向放置,電阻器迭裝時不超過4箱。按照電氣原理圖,放線將全部電氣設備和元件連接。導線應走線管(線槽),線管出線口9、應加橡皮護套,全部導線的端頭應按設計圖紙上的編號作好標記,以便檢修。電纜掛裝于滑車上,電纜下掛長度適宜、均勻,滑車運動靈活。起重機上凡易觸及裸露導電部分應有防護裝置。在檢查接線正確無誤后,通電調試。(八)起重機試驗(方案)1試車前的準備電氣系統、安全聯鎖裝置、制動器、控制器、照明和信號系統等安裝應符合要求,其動作應靈敏、準確;檢查軌道上是否有障礙物及有礙起重機運行的情況,清理好周圍環境;鋼絲繩端的固定及其在吊鉤、取物裝置、滑輪組和卷筒上的纏繞應正確、可靠;各潤滑點和減速器所加的油脂性能、規格和數量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規定;起重機靜載荷、動載荷試驗配重應符合要求。2空載試運轉試驗:操縱機構的操作方向10、應與起重機的各機構的運轉方向相符。分別開動各機構的電動機,其運轉正常,無異常振動、過熱、噪聲等現象;大車和小車運行時不應卡軌;各制動器能夠準確及時的動作,各限位開關及安全裝置的動作應準確、可靠。當吊鉤放到最低位置時,卷筒上的鋼絲繩的圈數不應少于兩圈(固定圈除外)。放纜和收纜的速度應與相應的機構速度相協調,并能滿足工作極限位置的要求。每項試驗不少于2次,并且動作應準確無誤。3額定載荷試驗將小車開到橋架的跨中或最大有效懸臂處,起升額定起重量的載荷,離地面100mm200mm,待起重機和載荷靜止后,測其下撓度值,下撓度值應符合: (a)對低定位精度要求的起重機或采用無級調速控制系統的起重機或采用低起11、升速度和低加速度達到可接受定位精度要求的起重機撓度不大于S/500;(b)對采用簡單控制系統達到中等定位精度要求的起重機,其撓度不大于S/750;(c)對高定位精度要求的起重機,其撓度不大于S/1000;(d)若設計文件對該要求不明確的,對A1A3級,撓度不大于S/700;對A4A6級,撓度不大于S/800;(e)懸臂端撓度不大于L1/350或者L2/350;各機構運轉正常,無啃軌和三條腿現象,不應有裂紋、聯接松動、構件損壞等影響性能和安全的缺陷;制動下滑量應當在允許范圍內;4靜載荷試驗將小車停在主梁跨中或主梁懸臂極限位置,逐漸加載至1.25倍額定起升載荷,載荷升高100200mm,懸空10m12、in,應無失穩現象,卸載后將小車開至跨端或支腿處,各受力剛結構件應無裂紋、焊縫開裂、油漆脫落及其它影響安全的損壞和松動等缺陷。如此重復三次,第三次主梁應無永久變形,測量主梁的實際上拱度值,主梁實際上拱度值應不小于0.7S/1000,有效懸臂處的實有上翹度不應小于0.7L1(或L2)/350。5動載荷試驗動負荷試驗的目的主要是驗證起重機各機構制動器的功能。如果各部件能完成其功能試驗,并在隨后進行的目測檢查中沒有發現機構或結構的構件損壞,連接處也沒出現松動或損壞,則認為本試驗結果合格。起升1.1倍額定負荷,同時開動兩個機構作正反向運轉,按該機工作級別相對應的接電持續率應有間歇時間,并按操作規程進行13、控制。按工作循環次序,試驗時間至少應延續1小時。各機構應動作靈敏,工作平穩可靠。檢查各限位開關和保護聯鎖裝置的可靠性,電動機及電氣元器件的溫升不允許超過規定標準,觀察整機不應有不正常的響聲和振動等現象,當在主梁懸臂極限位置起吊時,大車車輪不得出現負輪壓現象。試驗合格后,填寫試驗記錄。(九)竣工交接 1、對監檢過程中的監檢意見及時整改。2、完成最后竣工自檢報告3、經監檢機構確認最終合格后,出具監檢報告和監檢證書,4、按照安裝控制程序和合同的要求與使用單位辦理設備的交接手續、填寫竣工交接單,工程結束。六、施工計劃計劃定于 年 月 日向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申請安裝施工告知,于 年 月 日向特種設備檢驗14、檢測機構申報安裝施工監督檢驗,計劃 年 月 日開始實施現場施工,計劃 年 月 日安裝調試試驗完畢,整個工程預計 時間完成,計劃于 年 月 日竣工交接(具體各階段施工工期詳見表4)。七、施工質量計劃及控制點起重機安裝前,組織所有參加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使施工人員理解規程和規范,熟悉圖紙及方案,明確質量標準,操作方法,做好技術交底記錄,按要求向班組下達自檢記錄。在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方案、規程規范進行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各工序施工完畢進行全面檢驗,檢驗合格后認真填寫好施工過程自檢報告,并及時進行工序報驗。經自檢合格后,應及時與當地特種設備檢測機構進行溝通,并經其監檢員以資料、實物或現場確認合格后15、,才能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起重機整機安裝調試完畢后,邀請檢測機構監檢員一同進行性能試驗,在各項試驗中及時記錄相關的測量數據,并形成最后測試報告。具體質量計劃如表4所示,起重機具體自檢項目、內容及要求詳見作業指導書和施工過程自檢報告表4 施工工期與施工質量控制計劃表 進 度項 目開工時間結束時間交檢時間備注設備開箱檢查現場勘查軌道安裝大車供電裝置安裝結構件現場組裝、拼裝起重機吊裝、組裝輔助設置安裝電氣設備安裝起重機調試起重機試運轉起重機竣工交接八、技術交底及安全措施1、參加安裝施工的工作人員,均應持相關工種的作業證,并對施工人員進行必要技術交底,熟悉施工方案,并按照施工方案要求安裝。2、施工過程16、中,施工人員具體分工,明確職責,吊裝時劃分施工警戒區,并設有禁區標志,非施工人員嚴禁入內,所有施工人員進入現場時必須頭戴安全帽,熟悉指揮信號,在整個吊裝過程中聽從專人指揮,不得擅自離開工作崗位。3、再整個施工過程中,隨時作好現場清理工作,清理一切障礙物利于操作。凡參加高空作業人員,操作時應佩帶安全帶,并在安全可靠的地方掛好安全帶。高空作業應背工具包,嚴禁從高空向地面亂扔工具和雜物,以免傷人或造成其它意外事故。4、設備吊裝前,要嚴格檢查吊裝用鋼絲繩的選用及捆扎是否牢靠。設備吊裝過程中,起升下降要平穩,不準有沖擊、振動現象,不允許任何人隨同設備升降。在吊裝過程中如因故中斷,則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不得使設備長時間停留在空中。現場負責人對整個吊裝過程安全負責。5、操作人員在扶梯上行走時,應穿平底鞋,同時扎緊褲腿,以防出現意外。6、在工作時間不得打鬧,嚴禁酒后操作。7、凡是利用建筑物作錨點或吊點的,必須得到業主設備基建管理部門的同意方可使用,同時在建筑物周圍填上木塊等以免損壞建筑物或鋼絲繩。8、開車時,應事先和各工種聯系好后方可開車。9、其他項目應參照本公司的施工控制程序、施工安全規章制度及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