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面層試驗段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6804
2022-07-20
8頁
34KB
1、瀝青混凝土底面層試驗段施工方案(我個人認為應寫成王林山碎石施工須知的格式)一、工程概況 我經理部承擔了青銀高速12合同路面工程施工任務,樁號為K149+950K167+200,路線總長16.109KM,包含互通立交一處,瀝青砼路面主線結構為:4CM SBS改性瀝青砼SMA上面層+6CM SBS改性瀝青AC-20型中面層+8CM AC-25型瀝青砼下面層。目前已完成部分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報驗。我項目部計劃于8月25日進底面層試驗段施工。二、試驗目的: 1、驗證混合料的穩定性是否達到了要求標準,檢驗施工機械、設備是否滿足備料、拌和、運輸、攤鋪及壓實的質量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組織和施工工藝的合理2、性與適應性。 2、獲取此結構層的一些施工經驗數據,如壓實系數、壓路機的碾壓次序、碾壓速度和壓實遍數等,以控制以后施工。 3、確定攤鋪溫度、速度。 4、檢驗瀝青混合料配比、瀝青用量、密度、厚度、壓實度、平整度、標高、橫坡度等各實測項目是否能滿足規范要求。三、施工依據: 1、招標文件第四卷技術規范; 2、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 3、批復的瀝青混凝土底面層組成設計報告與底面層施工技術指導書。四、施工方案: 試驗段樁號確定在K153+460K153+650段左半幅,長190米,寬12.5米。采用瑪萊尼160型瀝青拌合樓供料,用兩臺佛格勒2500攤鋪機半幅全寬攤鋪。 1、人員組織: 我部瀝青混凝土底3、面層施工隊配備了技術過硬的施工工長和責心強的測試檢人員,試驗段施工由經理部領導直接領導,現場經理、隊長盯崗負責。主要參與人員有工程師3人、助工2人、工人技師4人、技工20人、民工40人。主要崗位人員分工如下:項目經理:王享元總 工:張建斌現場經理:蔡蘭海拌合場:杜欣峰施工隊長:孟海林質 檢:段永建測 量:程萬青試 驗:陳前進拌 合 樓:趙奎祿機 械 站:劉高泰2、投入試驗段的主要施工機械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進場日期技術狀況擬用時間1瀝青拌和樓WS20012005-4-1良好8-510-102攤鋪機250022005-6-1良好8-510-103膠輪壓路機洛建12005-4-1良好8-5104、-104膠輪壓路機YCP3012005-4-1良好8-510-105振動壓路機DD130、YZ1242005-4-1良好8-510-106灑水車WX510122005-4-1良好8-510-107自卸車解放142152005-4-1良好8-510-108生活車金杯面包12005-4-1良好8-510-103、原材料 A、碎石:采用鹿泉經整形加工的13CM、12CM、0.51CM、0.30.5CM石灰巖石料和機制砂。 4、施工工藝: 具體施工方案如下: A、施工前準備 施工前做好以下幾項準備工作:、備好石料、瀝青、機制砂等各種原材料;、調試拌和樓,首先根據目標配比進行試拌,試拌時將二次篩分后進入5、熱料倉的材料取樣篩分,再次確定各熱料倉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機控制室使用。同時反復調整冷料倉進料比例以達到供料平衡,根據GTM試驗組成設計,確定生產配合比;、鋪筑底面層之前要對下承層進行清掃,保證表面潔凈,無浮料、雜物;、對各種施工機具作全面檢查,并經調試使其處于性能良好狀態,攤鋪機、碾壓設備現場就位。 B、施工放樣、軸線控制:首先對導線點進行復測,經復測合格,使用南方S04291全站儀,采用極坐標法放出路面中心樁(直線段20M,曲線段5M),用鋼尺標出施工層寬度,沿標出的寬度打灰線,攤鋪機沿灰線攤鋪。、標高控制:復測水準點,經復測合格,使用徠卡自動安平水準儀檢查下承層標高,并記錄在案,對于高出部6、分進銑刨處理。在攤鋪過程中,參照下承層標高記錄施工,隨時檢查施工層厚度,并用水準儀測量標高,調整松鋪系數,保證標高合適。、測量恢復中線,瀝青砼底面層標高控制,用水準儀找平,然后釘鋼釬,掛鋼絞線,控制寬度和標高,一般直線段每6.67米一個鋼釬,小半徑曲線段每5米一個鋼釬,鋼釬要牢固,位置選點要準確,鋼絞線采用直徑3MM左右為宜。C、瀝青混合料拌和瀝青混合料拌和采用一座瑪萊尼175型間歇式拌合樓拌和,拌和時間以混合料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粒全部裹覆瀝青結合料為度,并經試拌確定。拌和時嚴格控制混合料的溫度和拌和時間,瀝青采用導熱油加熱,加熱溫度控制在160-170范圍內,礦料加熱溫度為170-180,7、瀝青與礦料的加熱溫度應調節到使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在150-165,不得有花白料、超溫料,混合料超過195者應廢棄。對于每車料出廠溫度要有專人進行檢測。D、混合料的運輸混合料采用大噸位的自卸車運輸,當運輸時間在半小時以上時或氣溫低于10時,運料車應用篷布覆蓋。卸料時運輸車應在攤鋪機前10-30CM處停住,不得撞擊攤鋪機。卸料過程中運輸車應掛空檔,靠攤鋪機推運前進。為保證連續攤鋪,開始攤鋪時,待卸料車不得少于5輛。混合料運至現場溫度不得低于145。E、混合料的攤鋪采用一臺佛格勒-2500攤鋪機全寬度攤鋪,虛鋪系數暫定為1.2,待試驗段施工中實際確定。正常施工,攤鋪溫度不低于135,不超過165;8、在溫度較低施工時不低于150,不超過175。攤鋪前要對每車料進行檢測,發現超溫料、花白料、不合格料要拒絕攤鋪,退回廢棄。必須保證攤鋪的連續性,有專人指揮,一車卸完下一車要立即跟上,應以均勻的速度行駛,以保證混合料均勻、不間斷地攤鋪,攤鋪機前要經常保持3輛車以上。攤鋪速度控制在2-3M/MIN,攤鋪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換速度,根據拌合樓生產量最終確定攤鋪速度,避免中途停頓,影響平整度。攤鋪室內料要飽滿,送料應均勻,攤鋪機螺旋送料器應不停地轉動,兩側應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高度2/3的混合料,并保證在攤鋪機全寬斷面上不發生離析。F、碾壓混合料攤鋪后應立即對路面進行檢查,對不規則之處及時用人工進行調整,隨后9、進行充分均勻地碾壓。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按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壓路機應以慢而均勻的速度碾壓:初壓:攤鋪之后在較高溫度下立即進行碾壓,并不得產生推移、發裂,初壓溫度控制在110-140。初壓采用YZ12鋼筒壓路機關閉振動裝置靜壓兩遍,速度控制在2KM/H。碾壓時將驅動輪面向攤鋪機,碾壓路線及碾壓方向不應突然改變面導致混合料產生推移,壓路機起動、停止必須減速緩慢進行。壓路機應從外側向中心碾壓,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3-2/3輪寬。復壓:復壓緊接在初壓后進行,采用YZ-12振動壓路機、CC-501振動壓路機和YL-20膠輪壓路機聯合完成,速度控制在4KM/H。先用YZ-12振動壓路機和YL-2010、壓路機各碾壓4遍,再用CC-501振動壓路機碾壓2遍。相鄰碾壓帶應重疊10-20CM,振動壓路機倒車時應先停止振動,并再向另一方向運動時再開始振動,以避免混合料形成鼓包。終壓:終壓緊接在復壓后進行,速度控制在3KM/H,采用CC-501振動壓路機關閉振動碾壓2遍以上,直至無輪跡。碾壓終了溫度應不低于100。在碾壓過程中設專人進質量檢測控制和缺陷修復。對壓路機無法壓實的橋梁、擋墻等構造物接頭、拐彎死角等壓路機壓不到的地方,應采用手夯或機夯把混合料充分壓實。壓路機不得停留在溫度高于70的已經壓過的混合料上,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油料、潤滑脂、汽油或其它有機雜質在壓路機工作及停放期間灑落在路面上。G11、接縫的處理當由于工作中斷,攤鋪材料的末段已經冷卻,或者在第二天恢復工作時,就應做成一道橫縫。橫縫應與鋪筑方向大致成直角,嚴禁使用斜接縫。橫縫在相鄰的層次和相鄰的行程間應至少錯開1M。橫縫應有一條直接碾壓良好的邊緣。在下次行程攤鋪前,應在上次行程的末端涂刷適量粘層瀝青,并注意設置熨平板的高度,為碾壓留出適量的預留量。H、檢查驗收:對鋪筑完成的段落及時組織測、試、檢人員按規范規定的檢查頻率進認真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點和段落以書面形式及時通知工長和總工,以便采取措施處理,檢查合格后將測量、試驗、質檢人員填定的各項記錄和表格匯總向監理報驗,并組織人員配合監理抽查。I、開放交通待瀝青混合料路面攤鋪層完12、全冷卻,混合料表面溫度低于50后,方可開放交通,但應對交通進行控制,以防污染路面。五、施工總結:試驗段鋪筑完成后,根據實測結果計算出攤鋪虛鋪系數,總結出達到壓實度所需的壓實遍數,碾壓組合方式,評定出各實測項目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確定出生產用的礦料配比及瀝青用量。總結出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和適應性,以及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工藝的合理性和適應性。六、施工注意事項1、及時對下承層進行清掃,確保下承層的表面清潔。2、施工中嚴格控制攤鋪機和壓路機的速度,保持均勻緩慢,不停頓地施工。3、注意天氣變化,路面現場與拌合場及時保持聯系。4、預防污染,采取各項污染預防措施。5、運輸車輛必須備有防雨苫布。6、加強對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控制,及時檢測出場溫度、攤鋪溫度、碾壓溫度,并做好記錄。七、安全保證體系1、建立安全組織;2、加強思想教育;3、建立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4、完善各種安全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