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移位工程施工方案(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6840
2022-07-20
3頁
43KB
1、電纜移位工程施工方案(一)電氣工程施工原則1、以設計圖紙、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303200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1682006為依據,認真細致地做好工程質量管理。按照施工方案和技術措施,精心施工,施工質量全部達到優良標準。2、及時進行工程質量檢查及評審工作,并積極配合甲方的監督檢查,堅持隱蔽工程必須經工程監理方驗收簽字。3、施工過程中及時做好各種原始記錄,試驗數據要準確齊全。交工資料及時整理成冊,做到和工程同步。4、路面的破除和修復以及電纜溝的砌筑由有經驗的土建工人完成。(二)施工進度計劃和勞動力安排1、施工進度計劃首先砌筑好新增段電纜溝,清理掉2、兩邊電纜溝上的土方,破除兩邊路面,掀開兩邊電纜溝蓋板,放上保護管。然后和電氣車間聯系好停電,確認每根電纜作用及編號做好標記,切斷電纜。接著將電纜從原電纜溝內拉出,放到另一邊電纜溝內。做電纜中間接頭。最后是鋪沙蓋保護板,路面修復,土方回填。2、施工力量配備:(1)電氣安裝施工工程負責人應安排施工經歷多、經驗豐富的人,特別是具有多次參與室外電纜溝內電纜敷設工作經驗。(2)施工時將安排熟悉本工程施工圖紙,從事電氣安裝工程5年以上,具有多次室外電纜溝內電纜敷設工作經驗的班長一名;熟悉系統配置,了解電纜走向并懂得電纜施工規范的電工10名;具備常規施工常識,能領會班長班前會所作的技術交底的拉線工15名。(3、3)電氣試驗是電氣工程的把關工序,試驗電工的技能素質和設備配備率和完好率,是本改造的關鍵,工程負責人應重視。(三)電氣工程施工的技術要求1、電纜溝開挖、清理及電纜拆除(1)中間接頭、鍍鋅鋼管、電纜等材料必須向監理報驗,合格后才能使用。(2)施工前辦好相應工作票。(3)工程施工前必須檢查并確認勞保防護用品的配備和正確使用,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及技術交底,設置警示牌,拉好警戒繩。(4)根據現場情況,必須首先把新增段電纜溝砌筑好,并把混凝土路破除出來。(5)開挖的土方必須堆放整齊,最好統一堆放成幾堆。(6)必須清理干凈電纜溝內的石子瓦片,防止拉電纜時刮傷電纜外皮。(7)清理電纜溝內的沙土時應使用特制的4、工具,不得使用鐵鍬等鋒利鐵器,防止劃傷電纜外皮。(8)電纜切斷之前必須確定已完全停電,摸清每根電纜的用途及編號,切開點兩端做好標記。(9)拉電纜時注意對電纜的保護,翻越電纜溝時下面墊上保護墊。用力不要太猛,小心劃傷外皮。(10)對拆除的保護管要堆放整齊,做好記錄,及時歸還供應處。2、電纜敷設及電纜保護管預埋。(1)開挖電纜溝和鑿開混凝土地面預埋電纜保護管前,必須辦理工作票,作業票和動土票。(2)電纜轉彎處應設明顯的方位標志或標樁。(3)電纜保護管擺放整齊,位置固定準確,兩頭做好喇叭口,如有焊接處必須做好防腐。(4)電纜敷設前應詳細檢查電纜外觀是否受損,是否有受潮及凱裝層銹蝕現象,并做好直流耐壓5、試驗。如不符合要求,則建議設計更換新電纜。(5)電纜溝底鋪上細沙或軟土,電纜擺放整齊,觀感良好。(6)電纜在溝內敷設應有適量的蛇型彎,電纜的兩端、中間接頭、過管處、應留有適當的余度。(7)電纜彎曲半徑符合相應施工規范要求(8)電纜敷設完后應每隔一段距離在每根電纜上做好掛牌。標明編號、型號、起點、終點。(9)電纜敷設完畢應請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及施工單位的質量檢查部門共同進行隱蔽工程驗收。(10)隱蔽工程驗收合格,電纜上下分別鋪蓋10cm砂子或細土,然后用電纜蓋板將電纜蓋好。(11)回填土前,再作一次隱蔽工程檢驗,合格后,應及時回填土并進行夯實。(12)埋標樁:電纜在拐彎、接頭、交叉等地段應設明顯6、方位標樁。直線段應適當加設標樁。標樁露出地面以15cm為宜。3、電纜中間頭的制作安裝(1)電纜接頭的制作,應由經過培訓的熟悉工藝的人員進行,并應嚴格遵守制作工藝規程。(2)做電力電纜接頭時,應防止塵埃,雜物落入絕緣內,嚴禁在霧或雨中施工。(3)安裝應力錘前用電吹風對應力錘和電纜絕緣表面進行去潮處理。(4)電纜線芯連接金具,應采用符合標準的連接管和接線端子,其內徑應與電纜線芯緊密配合,間隙不應過大,截面宜為線芯截面的1.21.5倍。采用壓接時,壓接鉗和(5)電纜的接頭必須連接牢固,并不應受到機械拉力。(6)制作電纜接頭,從剝切電纜開始應連續操作直至完成,縮短絕緣暴露時間,剝切電纜時不應損傷線芯和7、保留的絕緣層。附加絕緣的包繞、裝配、熱縮等應清潔。(7)電纜接頭應采取加強絕緣,密封防潮,機械保護等措施。并應確保外絕緣相間和對地距離;(8)電纜線芯連接時,應除去線芯和連接管內壁油污及氧化層。壓接模具與金具應配合當,壓縮比應符合要求;三芯電力電纜接頭兩側電纜的金屬屏蔽層(或金屬套)、鎧裝層應分別連接良好,不得中斷,跨接線的截面不應小于規范規定。(9)如廠家有操作工藝可按廠家操作工藝進行電纜中間頭制作。無工藝說明時,可按以下制作程序進行:a.工藝流程:設備檢查剝除電纜護層剝除銅屏蔽及半導電層固定應力管壓接連接管包繞半導帶及填充膠固定絕緣管安裝屏蔽網及地線固定護套送電運行驗收b.開箱檢查實物是否8、符合裝箱單上的數量。外觀有無異常c.將電纜留適當余度后放平,在待連接的兩根電纜端部的兩米處內分別調直、擦干凈、重疊200mm,在中部作中心標線,作為接頭中心。從中心標線開始在兩根電纜上分別量取800mm、500mm,剝除外護層;距斷口50mm的鎧裝上用鋼絲綁扎三圈或用鎧裝帶卡好,用鋼鋸沿銅絲綁扎處或卡子邊緣鋸一環形痕,深度為鋼帶厚度1/2,再用錐子將鋼帶尖撬起,然后用斜口鉗夾緊將鋼帶剝除。d.從鎧裝斷口量取20mm內護層,其余內護層剝除,并摘除填充物。對正芯線,在中心點處鋸斷。e.自中心點向兩端芯線各量300mm剝除屏蔽層,從屏蔽層斷口各量取20mm半導電層,其余剝除。徹底清除絕緣體表面的半導9、質。f.在中心兩側的各相上套入應力管,搭蓋銅屏蔽層20mm,加熱收縮固定。套入管材在電纜護層被剝除較長一邊套入密封套、護套筒;護層被剝除較短一邊套入密封套;每相芯線上套入內、外絕緣管、半導電管、銅網。g.加熱收縮固定熱縮材料時,應注意:加熱收縮溫度為110120。因此,調節噴燈火焰呈黃色柔和火焰,謹防高溫藍色火焰,以避免燒傷熱收縮材料。開始加熱材料時,火焰要慢慢接近材料,在材料周圍移動,均勻加熱,并保持火焰朝著前進(收縮)方向預熱材料。火焰應螺旋狀前進,保證絕緣管沿周圍方向充分均勻收縮。h.在芯線端部量取二分之一連接管長度加5mm切除線芯絕緣體,由線芯絕緣斷口量取絕緣體35mm、削成30mm長10、的錐體,壓接連接管。i.在連接管上用細砂布除掉管子棱角和毛刺并擦干凈。然后,在連接管上包半導電帶,并與兩端半導層搭接。在兩端的錐體之間包繞填充膠厚度不小于3mm。j.將三根內絕緣管從電纜端拉出分別套在兩端應力管之間,由中間向兩端加熱收縮固定。加熱火焰向收縮方向。將外絕緣管套在內絕緣管的中心位置上。由中間向兩端加熱收縮固定。依次將兩根半導電管套在絕緣管上,兩端搭蓋鋼屏蔽層各50mm,再由兩端向中間加熱收縮固定。k.從電纜一端芯線分別拉出屏蔽網,連接兩端銅屏蔽層,端部用銅絲綁扎,用錫焊焊牢。用地線旋繞扎緊芯線,兩端在鎧裝上用銅絲綁扎焊牢,并在兩側屏蔽層上焊牢。l.將兩瓣的鐵皮護套對扣聯接,用鉛絲在兩端扎緊,用銼刀去掉鐵皮毛刺。套上護套筒,電纜兩端將密封套套在護套頭上,兩端各搭蓋護套筒和電纜外護套各100mm,加熱收縮固定。m.電纜中間頭制作完畢后,按要求由試驗部門做試驗.試驗合格后,送電空載運行24h,無異常現象,辦理驗收手續,交建設單位使用。同時,提交變更洽商、產品合格證、試驗報告和運行記錄等技術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