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贛隧道通風斜井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7022
2022-07-20
9頁
38KB
1、大慶至廣州高速公路湖北段黃石至通山段第13合同段鄂贛隧道通風斜井施工方案中鐵隧道集團一處有限公司湖北大廣南公路項目第13標項目經理部2009年2月8日目 錄一、1號通風斜井優化設計依據 1二、1號通風斜井原設計說明 11、鄂贛隧道基本情況 12、1號通風斜井地質情況 13、1號通風斜井設計情況 2三、1號通風斜井施工中存在的困難 2四、1號通風斜井優化設計方案說明 31、通風斜井井身優化 32、斜井井身襯砌優化方案 3五、施工機構設置 41、組織機構 42、任務劃分 43、設施布置 4六、斜井施工方案 61、絞車布置 62、軌道布置 73、施工排水 74、施工通風 85、棄碴方案 86、管線布2、置 9七、施工進度計劃 91、工期計劃 92、分項工程工期計劃 10八、機械、人員設備配置 10九、保證措施 111、質量保證措施 112、安全保證措施 123、文明施工措施 134、環保措施 14一、1號通風斜井優化設計依據本次優化設計方案根據湖北阿深南高速公路發展有限公司對“關于報送1號通風斜井優化建議方案的報告”(中隧大廣南【2008】043)文件的批示進行。二、1號通風斜井原設計說明1、鄂贛隧道基本情況鄂贛隧道位于湖北省銅通山縣與江西省武寧縣交界處。隧道采用分離式,兩洞線間距約4060米,隧道最大埋深約710m。鄂贛隧道全長劃分為湖北省、江西省兩段,本次設計范圍為湖北省段。左線隧道進口3、里程ZK263+949,設計分界里程為ZK266+959.19,隧道長3010.19m;右線隧道進口里程YK263+975,設計分界里程為YK267+006.34,隧道長3031.34m。隧道縱坡在湖北省內為單面上坡,左、右線縱坡坡度分別為1.27%和1.3%。洞口采用削竹式洞門。本隧道采用機械通風,在湖北省內和江西省內各設一座通風斜井,分兩段縱向通風,湖北省段為1號通風斜井,為右線隧道送風、排風,為左線隧道排煙。隧道采用光電照明。2、1號通風斜井地質情況1號通風斜井圍巖為弱微風化花崗巖,主要為較堅硬巖堅硬巖,巖體較完整,局部較破碎,呈塊狀或鑲嵌碎裂結構,縱坡波速Vp=2.25.4km/s。圍4、巖基本穩定,可發生掉塊,局部圍巖自穩能力較差,可發生小中塌方,埋深較大地段可能發生巖爆現象。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現滲水、滴水現象。3、1號通風斜井設計情況(1)通風斜井送風聯絡通道與隧道右線正洞相交于YK265+882,排煙聯絡通道與隧道左線相交于ZK265+850。(2)通風斜井長度為555m,斜井傾角為28.264,坡度為53.763%,斜長約為630.1m;排風聯絡通道長102.52m,傾角36.936,坡度為75.18%;排煙聯絡通道長30.28m,傾角64.628,坡度為210.87%,通風斜井及排風(煙)聯絡通道斷面(凈寬凈高)分別為:75.25m,54.91m,52.5m。(3)通風5、斜井采用箕斗施工,箕斗型號為1.1m3前卸式,運行軌距為600mm,卸載軌距900mm,外型尺寸為309011001151mm(長寬高),箕斗自重855kg。1號通風斜井一般地段襯砌支護參數詳見表:表斜井襯砌支護參數襯砌類型圍巖級別初期支護二次襯砌錨桿鋼筋網噴射砼鋼架拱墻底板或仰拱XJ2C20噴砼厚5cmC25砼厚25cmC25砼厚20cmXJ322砂漿錨桿L=2.0m1.21.2m(拱部)C20噴砼厚8cmC25砼厚30cmC25砼厚20cmXJ425中空注漿錨桿L=2.5m1.21m(拱部)6鋼筋網2020cm局部設置C20噴砼厚10cmC25砼厚35cmC25砼厚35cmXJ525中空注6、漿錨桿L=2.5m1.01m(拱部)6鋼筋網2020cm拱墻C20噴砼厚20cm格柵鋼架C25砼厚40cmC25砼厚35cm注:預留變形量分別為級圍巖6cm,級圍巖3cm,、級圍巖不計。施工中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三、1號通風斜井施工中存在的困難斜井段傾角28.264,坡度為53.76%,斜長630m,送風、排風(煙)聯絡通道傾角最大64.628,屬大傾角長大斜井。受井身作業環境,施工工期限制(20個月)及施工安全保障等因素影響,施工單位認為斜井施工在開挖、初期支護、二次襯砌等工序中都存在較大的困難。四、1號通風斜井優化設計方案說明1、通風斜井井身優化通風斜井洞口位于ZK265+470左側約297、0m,平面夾角34,斜井與隧道正洞相交于YK266+050(=XK0+000),斜井水平長度為632m,斜井傾角24.8,斜井斜長為696.21m;排煙通道與隧道正洞相交于ZK265+909.2,采取4.0m豎井方式聯絡,深約48.5m;斜井井口標高648.809m,斜井傾角減緩至24.8。相對于原設計方案斜井井身增長67.11m,送風口、排風口及排煙口相對原設計位置移動距離分別為:+113m、+168m及+59.2m。2、斜井井身襯砌優化方案為解決通風斜井襯砌模筑混凝土施工困難,將斜井井身級及級圍巖復合式襯砌改為單層襯砌,在斜井與正洞相交段依舊采用復合式襯砌。根據通風斜井的工程地質情況及地下8、水發育程度,斜井井身的支護參數方案見表:表斜井支護參數表序號支護類型襯砌支護參數備注1XJ2a噴C25硅粉砼8cm+局部錨桿級圍巖一般襯砌2XJ2b噴C25鋼纖維硅粉砼4cm+模筑C30砼30cm+系統錨桿級圍巖、斜井與正洞交叉段3XJ3噴C25鋼纖維硅粉砼12cm+系統錨桿級圍巖地段4XJ4噴C25鋼纖維硅粉砼12cm+模筑C30砼30cm+系統錨桿級圍巖地段5XJ5噴C25鋼纖維硅粉砼18cm+模筑C30砼30cm+系統錨桿級圍巖地段6SJ2噴C25鋼纖維硅粉砼8cm+系統錨桿豎井井身級圍巖地段注:1)在噴射砼表面再施噴一層防水高強度砂漿厚35cm,以降低襯砌表面粗糙度。2)作為單層襯砌,9、所有支護都屬于永久性的,故對其中的每一項都要耐久性設計。3)錨桿全部采用全長粘結型砂漿錨桿;噴混凝土全部采用濕噴技術。4)其它施工技術按公路隧道施工規范(JTG042-94)及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GB50086-2001)執行。五、施工機構設置1、組織機構按照項目部策劃會精神,斜井單獨設立工區,其中工區主任一名,工區副主任一名,下設機械隊、技術室等部門。2、任務劃分根據本工區工程特點及現場施工條件,擬設立隧道開挖分隊、襯砌分隊、機械隊;斜井施工采用順序作業。其任務劃分見表。表3 分隊任務劃分表分隊名稱任務劃分開挖分隊負責區段內開挖、初期支護。襯砌分隊負責區段內仰拱、找平、襯砌。機 械 10、隊負責區段內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日常管理。3、設施布置總平面布置詳見圖一鄂贛隧道1號通風斜井施工平面布置。(1)便道由項目施工主便道經盤田隧道進口分支至斜井,其中盤田隧道進口至通往斜井既有便道1km,擴建便道10km(擴建既有便道至盤田六組),盤田六組至斜井洞口新修便道0.8km,共計11.8km。(2)拌合站計劃建筑面積約120m2,采用強制性攪拌機,自動計量,料倉分3種骨料;硅粉、鋼纖維及其他外加劑等摻加盡量采用自動計量。水泥庫房約55m2。(3)供電施工電力線路架設至斜井,在斜井洞口設置變電站,計劃設置2臺變壓器,其中一臺800KVA專供斜井洞內施工,一臺配備提升系統。另配置兩臺25011、KW發電機安裝于斜井洞口。(4)空壓機計劃配備2臺20m3空壓機,放置于洞口左側,另預留1臺位置。(5)碎石、砂供應計劃采用小型碎石生產設備自產碎石、砂;如若交通條件滿足運輸條件,且經過成本分析比對,也可從鄂贛隧道碎石場供應。(6)棄碴場斜井開挖棄碴2.9萬方(石方),如考慮到碎石加工及松散系數,尚需堆棄3.3萬方碴,碴場初步計劃位于洞口左側200米處山凹里,占地約8900平方米。(7)生產生活用房生產用房:提升系統用房面積170m2,位于斜井正前方約80米處;其他生產用房55m2。生活用房:工區駐地及分隊生活用房采用租借民房的形式,約800m2。(8)水池洞口高壓水池占地15m2,前期采用增壓泵,后期利用斜井高差產生壓力。沉淀池占用35m2,三級沉淀,采用高揚程抽水機分級抽至洞口沉淀池。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9
2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