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架獨立基礎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7131
2022-07-20
8頁
127.50KB
1、管廊架獨立基礎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及特點分析:1、工程概況:廠區管廊架為鋼筋砼獨立柱基礎,上部為鋼結構。基礎埋深-2.0m,基礎大小在2.5*2.5至1.8*1.8之間,基礎混凝土采用C30,墊層混凝土采用C10,鋼筋采用HRB335級,平面位置詳見總圖。2、特點分析:基礎分布較散,施工戰線較長;(二)、編制依據建筑工程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建筑地基與基礎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建筑工程項目管理2、規程GN/T50326-2001砼強度評定標準GBJ107-87普通砼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03設計施工圖紙及相關技術文件。(三)、施工程序測量放線釬探驗槽基礎承臺砼墊層基礎承臺及柱頭鋼筋砼鋼筋綁扎養護砼澆注模板,螺栓預埋土方回填,夯實平整基礎防腐土方開挖(四)、土方工程在土方開挖前,先根據總體施工進度確認各單元的施工時間,在開挖時對整體廠區土方進行動態平衡,可把先開挖部份的土方全部運出,然后用后開挖部份的多余土方進行回填,這樣既保證了現場土方堆放不會占用大量的場地,減少了土方外運及土方在基坑邊堆放時3、可能造成塌方的問題,做到現場文明施工。1、土方開挖(1)按照施工圖的要求對擬開挖的基礎進行定位放線。施工放線定位復測后,到有關部門辦理動土手續,調研清楚地下電纜、管道的埋設情況后,方可進行動土施工。(2)定位之后開始土方開挖的部分用白灰灑出邊界線,不立即開挖的部分定木樁并做明顯標識進行圍護。定位放線工作完成之后,將定位成果上報業主及管理公司檢查。復驗,合格后開始挖土。 (3)土方開始開挖應遵守施工技術交底的施工順序進行。開挖區域應設置明顯標識并進行隔離,夜間須設置警示燈。(4)土方采用機械開挖,人工修邊、清底的方法,其機械用履帶式液壓挖掘機,翻斗車配合外運。(5)對天然地基、基坑挖至設計標高后4、,必須經三方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步的施工,如釬探檢查不合格和發現土質異常時必須書面報告甲方、監理和設計院,待處理后再進行施工。(6)開挖基坑的土方應根據土質情況進行篩選,留足現場需要的回填土,以避免二次倒運。為保證邊坡的穩定和下道工序的施工方便,留在槽邊的土方應距槽邊1.0米以外,高度不宜超過1.5米。(7) 土方工程完成后應向業主提供施工記錄、驗槽報告、土力學試驗報告等施工資料文件。(8)土方工程全過程,應注意對施工現場及其周邊環境的保護,各種出入施工現場的運土車輛須認真清理,不得將泥土帶上施工現場以外的道路,造成環境污染。2、基坑檢驗(1)基礎開挖應較設計要求深度保留100mm進行人工5、整平、清理,以保證基土不被擾動。(2)基底部清理整平完畢后,對基坑進行釬探檢驗,做好施工記錄、試驗報告、隱蔽工程記錄和混凝土強度試驗報告。(3)如有不符合項,應與設計部門進行協商處理。(4)當基礎完全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3、土方回填(1)回填工序:基坑清理砼驗收檢驗土質分層回填夯實密實度檢測找平驗收。(2)回填土盡量利用槽邊留下的土,但不得含有雜質和建筑垃圾,其粒徑不大于50mm,含水率合適。(3)土方回填前必須對砼基礎進行驗收,待檢驗合格并辦理好隱蔽手續方可進行回填。(4)土方回填前必須對基槽進行清理,對建筑垃圾和塌方進行處理,并且清除積水,嚴禁帶水回填。(5)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6、機分層夯填,每層鋪厚度為250300MM,打夯不得少于三遍,機械夯不到的部位,宜采用人工夯實,每層厚度不大于200mm。(6)回填土每層夯后,必須按規范要求密實度檢驗,待測試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的土方回填。(五)模板工程1、模板的選擇現場主要以復合木模板為模具,配合部分鋼模。支模架采用木方和483.5mm鋼管及相應的扣件。(1)模板應具有滿足施工要求的強度和剛度,不得在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發生破壞和超出規范容許的變形。(2)模板安裝應具有良好的嚴密性,在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不得漏漿,影響混凝土的密實性和表面質量。(3)模板的幾何尺寸必須準確,必須滿足施工圖紙的尺寸要求。(4)模板的支撐體系必須7、具備可靠的局部穩定及整體穩定性,以確保混凝土工程的正常施工。2、 模板原材料控制2.1、原材料采購、供應(1)材料采購應符合專業技術工程師提出的原材料采購計劃的材質、規格和數量要求。(2)材料采購應進行分供方評定,按照供貨方的產品質量、供應價格,供貨能力和儲運條件擇優采購。(3)材料供應時間應滿足施工進度的要求和施工工序的要求。2.2、材料驗收(1)進入施工現場的模板材料必須進行驗收并填寫驗收記錄和驗收清單。(2)進入施工現場的模板材料必須持有出廠合格證和力學性能試驗報告。(3)模板表面防腐漆必須完整,無漏刷現象。3、模板的安裝3.1、獨立基礎及基礎梁(1)在墊層上彈出軸線,基礎邊線,柱插筋位8、置線。以彈好的墨線為準線,支設基礎模板,以木模為主,鋼管加固。工序順序:彈線安裝基礎模板模板加固固定預埋件清理預檢報檢。(2)在支立模板前,應從控制點引測至基礎墊層,并用紅漆將中心線進行標注,然后,根據模板圖進行放樣。(3)基礎部分的模板支設,支設時必須保證其鋼度和強度,以防變形、跑模。(4)對預埋件必須點焊固定,以保證其位置、標高和平整度符合圖紙要求,對預埋螺栓采用專用定位模板進行固定,以保證其位置和垂直度符合要求。(5)模板支立完后,必須將模板內的雜物、泥土等清理干凈。(6)砼澆筑用跑道和操作平臺的腳手架必須單獨搭設,嚴禁同模板支撐系統共用。豎楞橫楞支架模板獨立基礎支模示意圖(立面)豎楞橫9、楞獨立基礎支模示意圖(立面)加固楞3.2、柱頭模板(1)安裝順序:柱軸線投點、放支模線搭設柱四周井字架抄測量控制標高綁扎柱頭鋼筋、預埋地腳螺栓、安放鋼筋保護層墊塊拼裝柱頭模板柱頭模板校正并加固(2)柱軸線、標高線復測投點,彈出柱支模線,將柱腳支模處用1:2 水泥砂漿找平,每根柱周圍搭設井字架,在井字架上抄測標高控制線。扎柱筋,墊保護層墊塊,安放埋件均檢查合格并辦理隱蔽檢查記錄后拼裝柱模。柱箍間距450500mm。模安裝基本完畢應對斷面尺寸、軸線、標高、垂直度等進行全面檢查校正后再進行固定,并將各柱井字架之間連成一體,形成穩定整體結構。(六)鋼筋工程1、鋼筋工程質量要求(1)本工程使用的鋼筋其各10、項指標要符合國家規范要求,并應經物理、化學性能的試驗,合格后方可使用。(2)各種規格的鋼筋均有產品合格證、質量保證書。鋼筋表面要潔凈無損傷,鐵銹等污物應在使用前清理干凈。(3)鋼筋加工過程中如發現脆斷、機械性能異常等情況,應及時抽樣做理化分析及專項檢測。(4)鋼筋的連接接頭應先做班前試驗,每批鋼筋的連接接頭中應按規定抽取一定數量的試樣進行抗拉強度和冷彎試驗,其機械性能必須符合規范要求,確保接頭抗拉強度達到規定的連接強度標準值,并具有優良的延性及反復拉壓性能的接頭。(5)各結構部位必須按設計規定的保護層厚度放置墊塊。(6)鋼筋的規格、數量、形狀、尺寸、連接部位及搭接長度,均應滿足施工圖紙及其中所11、涉及施工規范的要求。(7)在進行鋼筋工程施工前,應認真熟悉圖紙,準確放樣并填寫料單,核對成品鋼筋的鋼號、直徑、尺寸和數量等是否與料單相符,先綁扎主向鋼筋,然后綁扎次要鋼筋及箍筋,綁扎前在模板或墊層上標出箍筋位置,在柱梁筋上畫出箍筋間距及分布筋位置線,以保證鋼筋位置準確。在澆搗混凝土前,將柱主筋在樓面處同箍筋及水平筋用電焊牢,以防柱筋移位。(8)鋼筋的焊接必須由合格焊工施焊,并持證上崗。其接頭位置符合規范要求,并按規范要求抽取試件,待力學性能指標合格后方可進行現場綁扎。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項 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的凈尺寸10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箍筋內凈尺寸52、鋼筋的綁扎2.112、柱頭鋼筋(1)柱頭縱向鋼筋采用焊接接頭,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應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箍筋平直部分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可間隔扎牢),綁扎箍筋時綁扣相間且應成八字形。(2)獨立基礎中的柱筋應加斜支撐筋與底筋網焊連牢靠,以保證柱筋位置。直徑22斜筋支撐焊連獨立基礎柱腳鋼筋綁扎示意圖2.2、基礎承臺鋼筋綁扎(1)鋼筋制作及綁扎應嚴格按設計及規范要求,接頭應按規范要求錯開布置。(2)基礎的雙層鋼筋之間加設鋼筋鐵碼支撐固定(3)鋼筋綁扎好后應將保護層用砂漿墊塊固定牢固。(七)、混凝土工程1、控制攪拌站混凝土材料的質量應做到如下幾點:(1)混凝土用的水泥進入施工現場應持13、有出廠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單。(2)水泥進場后應進行材料檢驗,檢驗水泥的強度指標,和安定性等指標。(3)水泥的牌號、強度等級應符合訂貨單和相應的技術規范要求。(4)混凝土用石子應按照以下要求驗收:a、混凝土用石子應為干凈的礫石或碎石。石子的強度應滿足相應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要求,并有足夠的強度儲備。一般混凝土用的石子含泥量應小于3,且不得含有泥塊。b、高強混凝土、抗滲混凝土和抗凍混凝土所用的石子含泥量不得大于l%,且不得含有泥塊。c、不論是礫石還是碎石,都應該是連續級配的石子。石子的有機物含量應控制在規定的范圍之內。d、在混凝土裂縫受到控制的構件和結構中,應采用低堿水泥。e、混凝土所用的砂子應該是干凈14、的中砂。砂子的含泥量應控制在上述的容許含量范圍之內。砂子的有機物含量應按照上述規范的規定進行控制。石子和砂子均應做篩分試驗,砂子的各級篩余量曲線應在砂的范圍之內。f、采用單粒級碎石時,應對石子做級配試驗,獲得最佳級配。2、混凝土攪拌水混凝土攪拌水應是可飲用的清潔水,不得采用化工廢水、鍋爐廢水和生活污水。 3、混凝土澆搗前的準備工作模板和隱蔽工程項目應分別進行預檢和隱蔽驗收。符合要求時,方可進行澆筑。4、混凝土的振搗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混凝土;混凝土分層澆筑時,每層混凝土厚度應不超過500mm;在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中5cm左右,以消除兩層之間的接縫,同時在振搗上層混凝土時,要在下層混凝土初15、凝之前進行。每一插點要掌握好振搗時間,過短不易搗實,過長可能引起混凝土產生離析現象。一般每點振搗時間為20-30s,但應視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振動器使用時,振搗器距離模板不應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0.5倍,并不宜緊靠模板振動,且應盡量避免碰撞鋼筋或預埋件。5、混凝土的養護和試塊制作混凝土表面應澆水養護,使混凝土在一定的時間內保持水泥水化作用所需要的適當溫度和濕度條件。(1)覆蓋澆水養護應在混凝土澆搗完成后的12小時以內進行。(2)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3)澆水次數應根據能保持混凝土處于濕潤的狀態來決定。(4)混凝土、砂漿試塊養護時現場采用自養,混凝土、砂漿試塊在自養28天后,遞交并委托當地實驗室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