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纜(地埋架空)施工方案(5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7147
2022-07-20
5頁
21.19KB
1、地埋光纜施工方案1)徑路復測以設計文件為依據,協同業主、監理對光纜徑路進行復測,確定防護方式、數量、規格及施工方法。確定光纜布放時卸車地點。確定穿越公路、鐵路的具體位置及施工方法。2)單盤測試對照訂貨合同核對單盤光纜的規格程式和制造長度,出廠測試資料及合格證是否齊全。外觀檢查:檢查外包裝有無破損,將外包裝有嚴重損壞或外護層有損傷的重點進行檢查。光纜開盤后,確認A、B端并在盤上標注明確,用光時域反射儀測試光纜長度。在1310nm、1550nm雙窗口測試單盤光纜光纖損耗、每公里平均損耗及背向散射曲線的均勻性。同時提前一天通知旁站監理工程師進行旁站,簽認測試記錄表。3)光纜配盤首先應該綜合單盤測試資2、料,單模光纖按模場直徑差別最小配盤。根據目前光纜制造技術,如采購方無特殊要求,工廠在成纜時,一般制成2km的標準盤,配盤時應重點考慮光纖的光學特性和幾何特性。由于光纖拉制時可制成幾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的光纖,所以在成纜后,相鄰出廠編號光纜內部光纖的光學特性和幾何特性比較接近,配盤時最好按光纜的出廠編號順序配盤。將合格的單盤測試有關數據填寫在配盤卡片上。配盤卡填寫好后,按配盤原則及技術要求,排列單盤光纜的順序。根據徑路復測臺帳光纜溝長和所規定的各項預留長度,核算所配光纜的實際用長度,并在徑路圖上找出光纜接頭點,接頭位置盡量避免落在河床、水渠、墳地及其他障礙物上,若配盤盤長過長、過短或落在障礙物上,3、應進行適當調整。配好的光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無誤后,將配好的光纜卡片,從中繼段的A端向B端編號,按順序粘好,編制配盤表作為光纜敷設的施工資料。4)光電纜溝的開挖開挖前,使用地下電纜探測儀進行徑路探測,以防挖壞既有管線。沿劃刷白線進行開挖,溝底平直順滑,開挖深度滿足要求。采用人工開挖,過軌、過道采用液壓頂管方式通過,并提前預埋防護鋼管。區間光纜施工采取人工和機械開挖方式,站場光、電纜采用人工開挖方式。嚴格按照復測路徑白線標記開挖,電纜溝的轉彎半徑不小于光纜直徑的20倍,溝底平整,保證溝底寬度在3040cm之間。“溝直、底平、無雜物”,走向合理,深度合格。回填路肩、護坡時要分層夯實,按工務標準4、回復原貌。遇有骨架護坡或混凝土護坡地段,光纜徑路不上護坡或路肩,在路基坡腳以外合適地段選擇徑路開挖。遇有馬槽、土堆時,纜溝深度以地平面(即土堆兩側的自然地面)開始算起,光纜過橋時,敷設在橋外側的橋槽內。特別注意有與地下管線、電力電纜交越的地方要小心開挖,先用扣槽電纜防護好,然后再進行開挖,避免對地下管線損傷,同時根據現場地形、土質及施工進度隨時調整人力,保證下一道工序順利進行。在路肩開挖時,提前聯系工務部門、站前專業,監理工程師,提交施工方案,采取鋪設纖維編織布或布袋裝土等方式進行防護,禁止污染道碴,回填時要夯實并恢復原樣。施工時做好審批和安全防護檢查工作,施工技術人員、監理工程師和質量監督人5、員按照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檢查記錄,確認合格后進入下一道工序。5)光纜的敷設與回填本工程擬采用人工敷設的方法敷設光、電纜。在既有通信、信號及電力線路5米范圍內嚴禁動用機械施工,在既有管線附近人工開挖時采取輕挖輕刨的方式,既有光、電纜裸露時應先可靠防護后再施工。在鐵路路肩上敷設施工時,應注意行車及人身安全,敷設后應盡快恢復,避免影響路基安全。當遇到特殊困難地帶不便整盤敷設時,宜采用倒出盤,倒“”字敷設。敷設時光、電纜的彎曲半徑不小于護套外徑的20倍。困難地段不小于護套外徑的15倍。敷設后測試光、電纜的對地絕緣情況。外護套不能有損傷,敷設后當天應先回填30mm的細土,不使光、電纜在外裸露過夜。接續6、前再次測試光纜的對地絕緣。回填應先填細土,回填路肩時要分層夯實,回填土應密實,余土填至溝頂并高出地面1020cm。回填前有施工技術員、監理工程師和質量監督人員檢查光電纜防護情況,確認合格簽字后方可進行回填。電纜標樁直線距離50米,埋設于纜溝正上方,在接續點及轉彎、過軌、過橋及余留處加埋。在站場以及鐵路路肩上敷設施工時,應注意軌行車輛及人身安全,敷設后應盡快恢復,避免影響路基安全。光纜溝回填時溝內不得回填石塊和腐蝕性物質,一般地段挖出的土全部回填在纜溝上。對路肩、橋頭、護坡、水溝、道路等影響鐵路路基穩定危及行車人身安全的地方應按要求分層回填并夯實整平,運走余土,將破壞的路面、水溝、護坡按標準修復7、完整。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組織并由專人指揮。使用良好的聯絡手段,嚴禁未經培訓的人員上崗,嚴禁在無聯絡的情況下作業。6)光纜接續引入及成端光纜接續采用熔接,光纖接續的環境必須清潔,接續過程中應特別注意防潮、防塵、防震。光纜各連接件及工具、材料應保持清潔,確保接續質量和密封質量。光纖接續時,采用OTDR進行監測。雙向平均接續衰耗值合格后,才允許按工藝要求安裝于接頭盒內,接頭盒安裝完畢后,進行雙向復測,無變化后,由監理工程師旁站,并檢查是否合格,簽字確認,才能按要求防護及回填,每個接頭盒內應放置接續卡片。光纜在接頭處,金屬外護套和金屬加強芯應緊固在接頭盒內,同側金屬外護套和金屬加強芯相互連通,但兩側金8、屬護套和金屬加強件應絕緣不接地。光纖接續后的收容余長單端引入引出不小于0.8m,兩端引入引出的不小于1.2m。光纜成端:光纜進入引入通信機械室后,用絕緣節對光纜金屬部件進行室內外絕緣處理,經地溝引至光纜終端盒,按照設計圖紙在各站終端,將接入網用的區段光纖用光尾纖引出至設備的ODF架。光纜在地溝內綁扎好,在引入室掛名牌并注明方向,尾纖按要求進行標識。引入光纜成端時,光纜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其外徑的20倍。7)光纜測試光纜指標測試:在光纜接續(包括終端接續)完成后,分別使用光源、光功率計和光時域反射儀,采用介入損耗法、后向散射法,測試線路衰減、接頭損耗及光纜長度,并達到規范要求。用光源、光功率計測試每9、根光纖的衰減值,測試結果小于中繼段光纖線路計算值。采用OTDR測試光纖的后向散射信號曲線圖,打印出每根光纖AB、BA兩個方向的測試曲線,并將測試結果存入U盤,并由監理工程師、質量監督人共同檢查,簽字確認合格后進入下一道工序。架空光纜架設a. 現場材料檢查:接收光纜時,先檢查包裝材料、纜盤及外層光纜,是否因運輸損傷,檢查纜盤內側,有否尖利的邊緣,以及在運輸中可能出現的,或者可能傷害光纜外皮的、妨礙光纜施放的各種障礙物。用光時域反射計(OTDR)盤測到貨的光纜是否有斷纖現象,檢查廠家提供的安裝金具數量是否足夠、配置是否合理、質量是否達標和型號是否符合設計要求。b. 鐵附件安裝:鐵附件嚴格按照設計圖10、紙要求配備。光纜的鐵附件安裝根據塔型按照設計要求位置進行安裝。c. 滑輪安裝:放纜滑輪要求有一定的安全工作荷載和足夠的余量,施工用的滑輪必須采用尼龍王材料制作,滑輪直徑大于光纜直徑的20倍,以保證施工時光纜彎曲弧度足夠大。一般耐張塔安裝2個滑輪,直線塔安裝一個滑輪,直線塔安裝滑輪,用“U”型環掛于掛線孔中,耐張塔則要用鋼絲繩頭根據線路走向固定在鐵塔掛點的主材上。特別是耐張塔滑輪安裝的角度、水平度關系到在展放光纜時,光纜是否磨鐵塔,光纜是否會掉槽,直接影響光纜施工質量。d. 光纜與牽引繩聯接:光纜與牽引繩聯接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光纜施放的質量,影響到光纜施工的安全,光纜與牽引繩聯接示意圖:e.展放11、OPGW光纜:以每10米1個人沿線行展放OPGW光纜,到達桿塔后將OPGW光纜引至滑車后繼續向前展放。f. 弧垂調整:弧垂調整要按設計要求進行,用平行法觀察弧垂,按設計的弧垂值分段逐檔調緊弧垂。g. 金具安裝:嚴禁用螺絲刀等金屬物體輔助撬動金具尾端安裝預絞絲,以免損傷光纜,耐張塔跳線用引下線夾固定在桿塔中間,防止受風擺與鐵塔磨擦。h. 現場檢查、清理:光纜架設工作基本完成后,將施工段兩端余纜盤好,綁扎固定在桿塔橫隔面塔材上。同時現場隨工項目檢查要認真逐項進行(配有隨工記錄表)填寫簽名,特別重要的跨越施工作業點,應重點檢查,確保光纜運行的安全。i. 自檢消缺:光纜固定后,對本工程之前所施工的部分12、進行自檢,是否有任何不夠完整的缺點,進行解決。j. 光纜熔接:光纜熔接是保證光纜傳輸質量良好的主要工序,一般采用一邊熔接一邊監測,確保每根光纖熔接質量達到國家標準。按設計接續的位置應額外多留些光纜余量以便接續作業及調整,在室外環境中建議光纖接續在地面完成,余留長度一定要去掉從旋轉器起6公尺的光纜及去掉所有受損傷的光纜,同時把接續點處多余的光纜連同接續盒一起安裝在桿塔上固定好,防止接續盒進水,接頭盒入口向下,接續盒光纜進口必須密封良好和倒掛。為了保護環境,光纖熔接切割下的碎纖不能亂扔,要專門處理好。k. 工程自檢,清理施工現場廢棄、污染等垃圾后,進行工程竣工驗收。l. 其他未盡事宜按光纜廠家OPGW光纜安裝指導手冊和電業安全操作規程執行。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13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