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堤便道專項施工方案(已看)(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7396
2022-07-20
5頁
22.50KB
1、張家壩防洪堤建設(三期工程)防洪堤便道專項施工方案建設單位:達州宏義投資有限公司施工單位:四川長城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審 核 人:編 制 人:編制日期:二零一一年九月五日一、工程概況通川區張家壩防洪堤三期工程位于達州市北郊,州河與明月江交匯處,河道呈“U”字形。距市中心約15KM。工程范圍地域狹長,村莊稀少,堤壩未成型,僅一條小道進出,未硬化,施工用車輛無法進入,為解決材料運輸問題,同時為業主節約成本,我公司將擬建一條施工便道。本標段建設內容為堤1+499.31堤2+500段防洪治導線處的控制性堤防;堤型設計為重力式防洪墻,墻身總高4.288.17m。根據業主要求,三期堤暫未考慮景觀布置的觀景2、平臺、人行梯步、無障礙通道等設施。二、編制目的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工程實際特點,本著安全文明施工、環境保護原則,特編制本方案。以盡快解決施工道路不通的難題,使我部能順利履行合同義務,完成合同要求,為業主方總的項目目標管理得以實現創造有利條件。三、勞動力安排、機械需求及進度計劃1、勞動力安排土石工:18人 普工:15人 2、機械、機具設備手推車(5臺)、鎬(若干)、鍬(若干)、污水泵(出口直徑75,5臺)、安全帽(若干)、安全帶(若干)、溜槽(視情況搭設)、小型壓路機(2臺)、中型挖掘機(2臺)、推土機(1臺)3、進度計劃根據我部防洪堤三期工程總的進度計劃,分解該分項工程進度計劃如下:3、2011年9月20日至2011年10月5日,總施工時間:15天。a:清表,挖運出表皮軟弱層:2011年9月20日至2011年9月24日;b:換填 碾壓密實:2011年9月25日至2011年9月28日;c:手擺片石 碾壓密實:2011年9月29日至2011年10月2日;d:撒鋪碎石 碾壓:2011年10月3日至2011年10月4日;e:簡易雨水溝:2011年10月4日至2011年10月5日;四、施工工藝及主要方案1、施工工藝現場踏勘、放線 清表,挖運出表皮軟弱層 換填碾壓密實手擺片石 碾壓密實 撒鋪碎石 碾壓 簡易雨水溝2、主要方案做好現場勘探,做好材料準備,調整機械人員,平整場地,挖除樹根。由4、于我部在施工準備階段就施工現場大的障礙物有粗略統計,所以,首先清除該部分障礙物;然后人工砍伐施工范圍的大小樹木,大小灌木、喬木,現用人工配合挖掘機清運到指定地點;最后是機械清理表皮的雜草、腐朽植被、生活垃圾等。測量放樣:根據施工圖及本方案附圖一并結合現場實際情況放出便道的邊線(含加寬位置)。此階段為雨水充沛季節,沿線可布木樁表示。高程控制基本同相對應的河堤高程一致。清除淤泥:用挖掘機先將河底淤泥挖放在便道東西兩側旁邊,待淤泥曬干后將其裝車運至棄土場。換填碾壓密實:對于地質情況不好的地洼處,可以采取甲供的頁巖(要求堅硬)換填,機械碾壓密實,局部地方或自然土路床人工夯實。路基:200mm厚人工手擺5、片石(材料堅硬),機械碾壓密實。路面:機械撒鋪100mm碎石(粒徑(20-60mm),材料堅硬),機械碾壓。簡易雨水溝沿便道方向于河堤內側設置。高寬均為300mm,每60m設集水井一個。用污水泵集中排水至沉淀池,經沉淀池集中排至市政雨水管。便道使用完畢后全部清除,恢復河道原貌,保證兩岸堤防完整和上下游平銜接。便道橫斷面層次圖見附圖二。五、安全技術措施1、新員工進場前即開展三級教育制度,施工前作安全技術交底工作,使每個員工提前安全意識,做到對所做工作心中有數。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如臨危險邊需系安全帶,嚴禁酒后作業,嚴禁在施工現場嘻笑打罵。3、人工挖土或機械挖土過程中如遇地下管線、管道等應立即停止施工,報項目部管理人員定奪后才能進行。4、壓路機、挖掘機等機械設備在每天上班使用前都需檢查其性能是否良好,緊固螺栓有無松動等情況。嚴禁“帶病”作業。5、機械不得在輸電線路下工作,在輸電線路一側工作,不論在任何情況下,機械的任何部位與架空輸電線路的距離應符合安全操作規程要求。6、施工現場懸掛安全警示標志,特別是重要危險點(源),設有專人監控。施工作業時防止周圍村民隨便進入,保證人民財產及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