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藝方法(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7520
2022-07-20
5頁
18KB
1、河道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及工藝方法1、清基土方清基土方采用1m3挖掘機將表層的樹根、雜草、雜物、塊石、淤泥、腐植土等清除干凈。2、土方開挖土方開挖采用1m3挖掘機開挖,8t自卸汽車調運。1)、一般要求土方開挖工程應做好工程的施工安排,做到統一規劃,減少土方倒運,減少棄土,開挖土料滿足填筑要求的直接用于土方填筑料,其它土方運至業主指定區域堆放。土方開挖分段進行,施工以機械化作業為主,開挖采用反鏟挖掘機進行開挖,開挖邊坡一次形成,開挖后的土方用挖掘機裝入自卸汽車運到填筑點進行回填或直接運至棄土場。對鄰近建筑物的局部小方量土方開挖采用人工進行開挖。對有河道襯砌要求的基礎開挖時,應在水位降至開挖高程以下52、0-100cm時進行,也是自上而下用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除留作回填外,應將棄土運送到指定地點,待挖到設計高程10-20cm時,用人工進行開挖、清基,切忌不能超挖,且不能擾動四周原狀土,若有擾動,需用水泥混合土進行換填,并加以夯實。2)、部分地下水降排局部深挖方地段在開挖過程中,可沿開挖邊線預挖排水溝,設集水井,利用水泵抽排至外部河道內。3)、施工方法(1)施工準備、清理場地,重測地面高程,將實測橫斷面圖報監理工程師簽認后,再進行土方開挖。、對土方的工程分級與類別按規范要求進行鑒定,然后按機具開挖進行施工分類。、測放出開挖邊線、中線,及時糾正偏差,嚴防超挖。河道邊坡開挖,事先放出標準開挖坡度,嚴3、格控制開挖坡度不準超挖。(2)施工方法土方開挖方式根據地形情況、斷面及其長度并結合土方調配確定。采用挖掘機或裝載機挖、裝,人工配合清底,自卸汽車運輸的施工方法。具體開挖方法主要有:混合式開挖法,適用于有一定長度及深度的地段,先縱向挖通至設計標高,并預留30cm,后橫向挖掘,以增加開挖面的開挖方法。4)、開挖的基本要求(1)土方開挖時,將適用于其它用途的土儲存于指定地點。(2)開挖土方均自上而下進行,邊坡不得亂挖超挖,嚴禁掏底開挖。(3)基礎開挖要保證放坡坡度,防止因放坡坡度太陡出現安全問題。(4)基礎開挖時應考慮抽排水,防水滲入等問題,基底若水位較高,應采取降水措施,開挖完成的基礎,須及時采取4、措施,防止基礎意外水流入進出,四周應設截水槽。(5)開挖形成的邊坡按設計要求及時進行人工邊坡清理,避免造成坡面坍塌。施工時在能保證邊坡和棄土堆自身穩定的情況下,并考慮地形以及對附近建筑物、農田、水利、河道、交通的影響,防止水土流失、淤塞排灌溝河等弊端,棄土應堆放在業主單位確定的棄土區,并遵守棄土堆的高度標準。盡量考慮以挖作填,必須棄舍時本著高土高棄、低土低棄、劣土廢棄、優土還填的原則。(6)土方開挖前,應根據施工方案的要求,將施工區域內的地下、地上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建筑物的位置或場地的定位控制線(樁),標準水平樁及開挖的灰線尺寸,必須經過檢驗合格,并辦完成預檢手續。確定開挖的順序分段分層開5、挖修邊和清底開挖時,應合理確定開挖順序、路線和開挖深度。應縱向分行、分層按照邊線下挖,但每層的中心地段應比兩邊稍高一些,以防積水。開挖時不得挖至設計高程以下,如不能準確地挖至設設計基高時,可在設計標高以上暫留一層土(厚20以cm左右)。以便在找平后,再由人工挖出。3、土方回填基底地坪上清理檢驗土質分層鋪土、耙平夯打密實檢驗密實度修整找平驗收填土前應將槽底地坪上的垃圾等雜物清理干凈:基槽回填前,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將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漿、石子等雜物清除干凈,檢驗回填土的質量的無雜物,粒徑是否符合規定,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圍內。回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6、能確定。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m:人工打夯機不大于200mm。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回填土每層至少打夯三遍。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并且嚴禁采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回填土每層填土夯實后,應按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應進行表面拉線找平,凡超過標準高程的地方,及時依線鏟平:凡低于標準高程的地方,應補土夯實。基礎或管溝的回填土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應及時夯實已填土層或將表面壓光,并做成一定坡勢,以利排除雨水。1)、土方填筑(1)、基底處理根據現場地面實際條7、件及土質情況,按施工規范及設計要求采取相應的方法進行基底處理施工。基底處理主要采取下列措施:直接在原地面填筑,首先清除地表草皮、樹葉等雜物,厚度為20cm左右;若原地面為松土、浮土且厚度不大于0.3m時,將原地面夯壓密實;松土厚度大于0.3m時,先將松土翻挖,分層回填壓實或采取設計要求的地基加固措施。(2)、填料選擇及填筑壓實試驗利用挖方作為填料。填筑前,先對填料進行土工試驗,以確定其類別、顆粒粒徑、塑性指數、含水量等指標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如不符合,則采取監理認可的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定期對填料進行抽檢。開工前先選取施工區段內具有代表性長度作為試驗段,進行現場填筑壓實試驗,以確定有效的填層厚度、8、適宜的碾壓機械、經濟的壓實遍數、最佳的控制含水量以及合理的施工控制方法等工藝參數,作為實施科學填筑壓實工藝的依據。通過各項對比試驗與測定,對所獲得的各種數據整理成數據表和曲線關系圖,以便施工利用。(3)、填筑施工中始終控制“三線”即中線、兩側邊線;保證填筑厚度、密實度、平整度符合質量要求。控制分層厚度以確保每層層底的密實度;控制密實度以確保填筑質量及工后沉降不超標;控制平整度以確保封堵碾壓均勻及在下雨時封堵體上不積水。在與邊坡結合的部位,須挖出臺階。、分層填筑土方填筑采用機械化作業,按填筑橫斷面全寬縱向水平分層填筑壓實。分層厚度根據填筑壓實試驗段所確定的工藝參數嚴格控制,每層填料鋪設的厚度不大9、于30cm。由低處分層填筑,由兩邊向中心填筑。保證填方全斷面的壓實度一致。、攤鋪整平先用機械初平,再人工終平,控制層面平整、厚度均勻,以保證碾壓效果。攤鋪時層面做成2%3%的橫向排水坡,以利面部排水。、夯實夯實前,先對填筑層的分層厚度和平整度進行檢查,確認符合要求后再進行夯實。壓實作業按照先壓邊緣,后壓中間,縱向進退,先慢后快。壓實作業做到無偏壓、無死角、碾壓均勻。、預留沉降土方填筑考慮施工時和竣工后土體的壓縮與固結,根據填筑高度、填料種類及壓實條件,并結合基底情況、施工季節、延續時間及施工觀測結果等情況,確定預留沉降量。考慮預留沉降量。另外考慮施工的時間長短,線路縱坡及相鄰填方的順坡連接,將適當調整預留沉降量。2)、冬季負溫下填筑(1)防凍措施。入冬前在土料場開挖排水溝和截水溝以降低地下水位,降低土料含水量,采用含水率低的土料上壩;控取深層正溫土料,縮小填筑區,薄層鋪筑,增大壓實功能,快速連續施工,爭取受凍前壓實結束。(2)保溫措施。料場加覆蓋物保溫,翻松表土保溫。在降溫前將擬開采料場的表土翻松、擊碎,利用松土內的空氣隔熱保溫。3)、雨季填筑(1)合理選用土料。改造土料的特性,使之較適應雨季施工。(2)合理組織施工。充分利用晴天加強合格土料的儲備,堆筑土料以備雨季施工,晴天安排填筑。(3)增加防雨措施。保證雨天施工或減少雨后停工時間,爭取更多的有效工作天數,保證施工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