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澆帶回頂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7558
2022-07-20
9頁
64KB
1、目錄一、工程概況2二、編制目的3三、編制依據3四、施工安排3五、施工準備及資源配備情況3六、施工方法3七、頂撐架體安全驗算5后澆帶防護及回撐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孔雀城九期工程地址:浙江省、嘉善縣、北側為亭子橋港建設單位:嘉興京御房地產有限公司勘探單位:浙江省工程物探勘察院設計單位:上海聯創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監理單位:浙江工程建設監理公司施工單位: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建筑面積:21.8926.27平方米本工程為位于浙江省、嘉善縣、北側為亭子橋港;東側為經五路;南側為緯三路;西側為體育南路。本工程包括1#-10#等10棟27層和11#-13#等3棟8層高層及大地下車庫,總建筑面積:22、1.892627萬平方米。地下車庫建筑面積:44171.92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積:174754.35平方米;其中配套面積為:4737.88平方米;住宅面積為:156033.65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積:14683.00平方米;其中人防面積為14252.37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二層裙房,住宅27層。建筑高度:79.9米(散水至女兒墻頂);本工程1#、4#、6#、9#樓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為4.000m,2#-3#,11#-13#樓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為4.100m,5#、7#、8#樓及地下車庫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為3.900m,10#樓0.000相當于絕對標高為4.200m,場地自然標3、高為相對標高-2.300m 左右。建筑防火分類為一類,耐火等級均為一類,結構形式為框架剪力墻結構。本工程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為二級,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建筑的抗震設防分類為丙類建筑,場地類別為III類,抗震設防烈度7度設計,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為0.0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特征周期為0.45s,結構體系為框架剪力墻結構。1#-10#樓27層,建筑高度為79.9m,11#-13#樓8層,建筑高度為24.9m。地下室層高3.25m-3.55m。二、編制目的 本工程為減小因混凝土收縮產生的附加應力以及避免不均勻沉降,按設計要求在混凝土基礎底板、擋土墻、梁、板相同位置均4、設置后澆帶,帶寬為800mm。 本方案主要針對樓板后澆帶兩側樓板混凝土拆模后為保證混凝土不因混凝土自重等因素產生變形,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擬采用的樓板頂撐方式進行后澆帶混凝土加固。 三、編制依據 1、 本工程施工圖紙 2、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 3、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4、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JGJ80-20165、 公司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程序文件 6、 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標準ZTB104-2003四、施工安排本工程后澆帶防護及回頂根據現場施工進度進行防護及回頂,后澆帶一般為下部支持體系拆除后,立即進行回撐施工,5、在拆除和回頂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大面積拆模,一般一跨一跨循環進行,嚴禁梁、板同時拆除后再回頂。后澆帶防護一般在下部支撐拆除后立即進行覆蓋防護。五、施工準備及資源配備情況1、人員配備后澆帶防護及回頂主管部門為項目安全組,配備1名安全員負責安排后澆帶防護及回撐管理,木工2人,架子工3人隨現場進度情況隨時安排后澆帶防護及回撐施工。2、資源配備后澆帶防護需配備800模板及方木若干,鋼管9600m。六、施工方法 (一)、后澆帶回頂施工方法原結構設計為簡支梁板,由于后澆帶的留置,結構受力轉變為懸臂梁板,因此在后澆帶處需加設支撐,避免因結構受力的變化,造成梁板開裂。 1、頂撐施工順序 梁底模板拆除梁底頂撐頂板6、模板拆除頂板頂撐 2、頂撐施工 為了保證結構受力要求,將梁板和后澆帶模板支撐體系作為同一體系。拆除此部分滿堂支撐腳手架時,后澆帶處支撐必須隨時拆除隨時回頂,在拆除和回頂過程中需要注意不能大面積拆模,一般一跨一跨循環進行,嚴禁梁、板同時拆除后再回頂。后澆帶二次回頂支撐拆除前,后澆帶混凝土以同條件的試塊強度必須達到100%。 后澆帶端的梁、板回頂均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支撐,材料選用4090mm木枋通設在梁板底,支架系統采用483.0鋼管搭設雙排支撐架體,架體鋼管頂端放置U型可調頂托,木方架設在U型可調頂托上,調節U型頂托,將木枋與梁底、板底頂撐牢固,U型可調頂托使用長度200mm。雙排支撐架體縱向7、間距1500橫,向間距1200,根據層高設二道水平桿,最大步距1500,下部200高處設一道掃地桿。后澆帶兩側雙排架每隔四個縱距設連接桿一道。搭設雙排鋼管架頂撐時,分別在后澆帶兩側預留400mm支模空間,梁底位置另行搭設兩根鋼管頂撐,搭設橫距與板底鋼管相同。具體布置如下圖 (二)、后澆帶防護施工方法在外墻后澆帶外用M5.0水泥砂漿砌筑240厚磚墻擋土,墻每邊寬出后澆帶250mm,即墻寬1300mm,墻頂標高低于室外地坪100mm,砌筑時嚴格控制砂漿的拌和質量和砂漿飽滿度,嚴格按“三一”砌磚法進行組砌,磚墻與砼墻接觸處采取座漿擠漿施工,保證砂漿密實,同時對后澆灌帶寬度范圍內的磚墻內側采用縮口灰砌8、法,保護砂漿不落入底板后澆帶內,后澆帶外側采用水泥砂漿抹灰,并對底板、頂板后澆帶采用廢舊模板進行封蓋防護。七、頂撐架體安全驗算 (一)、計算參數 1、地下室模板支撐架搭設高度為3.30m。 2、立桿的縱距 b=1.50m立桿的橫距 l=1.20m3、梁按最不利位置考慮,按后澆帶設置平面圖最長懸臂選取為4.0米,截面尺寸按最大截面考慮,尺寸為300mm2100mm。 4、樓板厚度250-300mm。 5、鋼筋混凝土自重標準值按24KN/m3選取。 6、活荷截按4KN選取。 (二)、結構穩定性驗算 1、 鋼筋混凝土梁 (1)荷載計算 梁自重按最長懸臂一半計算q1=0.32.14/224=30.249、KN 活荷載q2=4KN/m2 0.34/2=2.4KN按荷載最大值梁考慮軸心壓力N=30.24+2.4=32.64KN (2)每根立桿的受壓荷載為32.64/2=16.32KN (3)立桿穩定性計算計算公式公式 設用鋼管483鋼管A=424mm2 受壓荷載N=16.32KN 長細比 =L/i 鋼管回轉半徑i=15.9 (經計算)=1500/15.9=94.34按=94.34查表,得出軸心受壓桿的穩定系數=0.6362 建筑施工手冊1表5-18 =16320/0.6362424=60.5N/mm2205 N/mm2 滿足要求。 2、鋼筋混凝土樓板 (1)荷載計算 負一層板自重按最長懸臂一半計算q1=1.50.304/224=21.6KN 負一層活荷載q2=4KN/m2 1.54/2=12KN負一層 樓板軸心壓力N=21.6+12=33.6KN (2)負一層每根立桿的受壓荷載為33.6/2=27.6KN (3)立桿穩定性計算 計算公式公式(1)設用鋼管483鋼管A=424mm2受壓荷載N1=27.6KN長細比 =L/i 鋼管回轉半徑i=15.9經計算1=1500/15.9=94.34 按1=94.34查表得出軸心受壓桿的穩定系數=0.6362建筑施工手冊1表5-18 =27600/0.6362424=102.3N/mm2205 N/mm2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