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挖筏型基礎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7700
2022-07-20
9頁
34KB
1、施 工 方 案一、 土方開挖因該工程是地下室筏型基礎,故基槽開挖必須進行大開挖,采用挖掘機挖土,自卸車運輸土方。由于施工現場比較窄小,工期又特別緊,將開挖出的土方全部向外運輸,集中堆放。基槽開挖深度經測定為自然地坪向下開挖2.7米。為了使工程滿足質量要求,又能保證安全,我們將從以下幾點進行控制:1、 嚴格控制軸線樁的尺寸并將軸線樁向外平行移動3.0米,并用C10混凝土護好,再砌上500*500*240的磚垛進行保護。2、 撒白線由軸線向外2.0米放坡,放坡系數1:0.75,并嚴格保持基槽底寬14.1米。3、 基槽開挖隨挖隨清,并用木樁控制標高,使基槽偏差控制在0,-50mm之間。4、 基槽開挖2、后經我方自檢合格后,請甲方、監理、設計勘察單位進行復驗。5、 組織人員進行混凝土墊層澆筑,為防制墊層表面起皮、反砂,澆筑墊層初凝時隨澆隨壓光。二、 地下室防水1、 地下防水施工方法選用外防外貼法,其施工程序為:底板墊層施工砌筑永久保護墻(高度=基礎等高)在永久保護墻上砌臨時保護墻(高度=130)保護墻抹1:3水泥砂漿找平層(臨時保護墻上抹石灰砂漿找平層)轉角處粘貼附加層底板防水層施工防水層保護層施工(臨時保護墻段抹石灰砂漿)防水結構施工拆除臨時保護墻外墻防水層施工50厚聚苯保溫板施工800厚2:8灰土分層(300mm)施工土方回填。2、 防水層操作工藝與工序控制點(外防外貼法施工)1)、永久性3、保護墻砌筑采用M5水泥砂漿砌700高240厚磚墻。保護墻內及上口抹20厚1:3水泥砂漿找平壓光。臨時保護墻用石灰砂漿砌130高240厚磚墻,并在表面刷一道石灰漿。2)、卷材鋪貼先平面后立面,平、立面交接處卷材交叉搭接,鋪貼前先鋪貼轉角附加層,寬度每邊250mm。3)、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與永久性保護墻采用空鋪法施工,與臨時保護墻接觸部位臨時貼附,頂端進行臨時固定。4)、聚脂氈胎瀝青防水卷材鋪貼采用熱熔法施工,卷材鋪貼前基層涂刷冷底子油。底板防水層的粘貼采用滿鋪粘,墻體防水層必須采用滿粘法粘貼,卷材與卷材之間必須全粘貼。5)、卷材鋪貼時相鄰兩幅長邊和短邊搭接為150mm,上、下兩層相鄰兩幅的長邊搭4、接縫應錯開1/3-1/2幅寬,短邊搭接縫至少錯開500mm,在平面與立面交接處卷材接縫應留在平面且距立面距離600mm.6)、結構層施工完畢后,拆除臨時保護墻并清理干凈基層,開始進行大面積施工,卷材收口部位采用0.1mm厚100寬鐵皮與墻內預埋防腐木條固定。三、 鋼筋混凝土地下室工程施工地下工程分二段施工,(93#樓:-軸為第一段,-軸為第二段; 95#樓:-軸為第二段,-軸為第一段;)。1、施工準備1)、材料 水泥采用賽馬牌PO32.5R普通硅酸水泥。 石子為干溝粒徑20mm碎石,含泥量1%,泥塊含量0.5%,吸水率1.5%,非堿活性骨料。 砂子采用吳忠中砂,含泥量3%,泥塊含量1%,有復驗5、報告,其質量符合JGJ52的規定。 摻和料、粉煤灰大于等于二級,由實驗室確定摻量,最大摻量20%. 外加劑符合砼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J119和混凝土外加劑產品標準GB8076的規定,并選用一等品。 遇水膨脹止水條7d的膨脹率不大于最終膨脹率的60%,應有合格證,出廠質量檢測報告。 止水帶,其規格、型號3*300普通鋼板。2)、 主要設備與機具: 混凝土澆筑采用現場混凝土攪拌站拌制,泵送混凝土。2、操作工藝與工序控制點1)、混凝土的攪拌 測定現場砂、石的含水率,調整確定施工配合比。 原材料計量投料,投料順序:石子水泥摻合料砂外加劑水。每盤計量誤差:水泥、水、外加劑、摻合料1%;砂、石3%,每班6、檢查兩次并記錄。 防水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小于3min. 首次使用的配合比要請試驗室做開盤鑒定。 混凝土的坍落度為100-140mm,允許誤差20mm,砼坍落度損失后不能滿足澆筑要求時可采取加入水灰比的水泥漿或二次摻加減水劑進行攪拌,嚴禁直接加水攪拌。2)、混凝土澆筑 本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澆筑混凝土前應將構件內清理干凈,并澆濕潤模板,但不得有積水。 豎向結構澆筑開始時可適當先澆50mm厚同標號混凝土無石砂漿。 混凝土振搗采用高頻機械插入式振搗器,插點間距200mm以內,振搗時間控制在10-30秒之間,以泛漿不冒氣泡為準。 在混凝土澆搗時指定專人檢查模板、鋼筋、埋件等,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工長并進行修7、整。 混凝土澆至頂面時,要及時找平抹壓,作為混凝土表層的頂面,抹壓分二次進行,即初凝后抹壓一次,接近終凝時抹壓一次。 混凝土的強度試塊的留置按GB50204中條規定留置。標養, 同條件及拆模試塊的留置部位基礎底板。墻體,標養同條件,每一施工段各留一組。拆模試塊到-0.1米現澆板條時留置兩組,一組七天拆模,一組為梁跨度大于4.0米或挑梁強度達到100%以后拆模。3)、施工縫的留置 底板混凝土一般不宜設置施工縫,應連續澆筑施工,但因考慮到基礎底板混凝土量大及施工現場環境的因素,混凝土的施工縫留置在伸縮縫處,并在單元隔墻處留置備用施工縫,以防不利因素。 墻體水平施工縫留置距離頂面300mm以上的墻身8、上,頂板與墻身的結合的施工縫應留置在 梁 底以下50mm處,并應滿足水平構件鋼筋在墻身內錨固度的要求,墻身留置豎向施工縫應選擇在結構變形縫處。 施工縫的構造形式,平縫構造做法有:A 在筏板,墻身立縫中間粘貼一道遇水膨脹止水條;B 在水平縫正中預埋止水板,鋼板止水板厚度3mm,寬度300mm.接縫采用焊接,接縫的搭接寬度30mm,用6鋼筋棍每500mm焊接一道固定點。 施工縫的留置,采用止水板的施工縫混凝土澆筑后振搗時應在止水板的一測分別振搗,并應保證止水板位置準確,預埋和預留寬度相等,混凝土表面搓平拍實,并及時將預留外露止水板上灰漿清理干凈。并保護好止水板,施工縫的遇水膨脹止水條在下次澆筑混凝9、土前進行粘貼。 施工縫的二次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施工縫二次澆筑前將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凈,剔鑿松動石子并用鋼絲刷子清除表面的浮漿,并用水沖洗干凈。澆筑混凝土時先鋪一層20-50mm厚的同混凝土配合比無石水泥砂漿。4)、細部做法: 變形縫:變形縫的構造做法采用02J10-51-53頁的做法施工。 固定模板的穿墻螺栓,采用制水環撐頭做法和止水環堵頭做法,止水環與螺栓應滿焊,拆模后在凹槽底將螺栓割斷,用防水膨脹砂漿封堵。 穿墻管道在墻厚1/3處粘貼兩道遇水膨脹止水條,同時在迎水面一側管道周圍預留寬20mm深15mm的槽用防水油膏嵌填實。 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澆筑后12小時內開始澆水養護七晝夜,必要時要鋪草袋10、。鋼筋工程:1)、鋼筋制作鋼筋的制作按照設計圖紙和標準圖 04G101-3進行施工。1、 筏板基礎上下部鋼筋上下錨固12d,大于16的鋼筋采用直螺紋絲接或綁條焊,小于14的鋼筋采用焊接。2、 基礎梁外圍端部無外伸相連中梁底部與頂部縱筋成對連通設置(可采用通長鋼筋或將底部與頂部鋼筋對焊連接后彎折成型),并向跨內延伸或在跨內規定區域連接,成對連通后,底部或頂部多出鋼筋伸至端部彎鉤15d.底部筋上彎,頂部筋下彎。3、 基礎梁內的非貫通縱筋采用直螺紋連接。接頭位置要相互錯開。4、 基礎梁內另一頭上下部鋼筋錨固長度34d。5、 基礎梁上下部非貫通鋼筋其長度為梁跨的1/3(梁跨中取最大跨值)。6、 基礎梁11、內的構造筋或抗扭筋綁扎在筏板以上梁內1/2處,其端部伸入梁內15d。7、 筏板板筋距基礎梁外側鋼筋間距小于1/2,筏板筋間距靠梁側最頭一根箍筋距梁側面50mm。8、 筏板底部鋼筋層面布置見04G101-3-38頁。十字相交平面、丁字相交平面的梁主筋、箍筋的鋪設見04G101-3-38頁詳圖。9、 綁扎底板筋先劃線并彈出鋼筋間距,再綁扎鋼筋。10、 剪力墻鋼筋小于等于12的主筋采用綁扎連接,大于等于14的采用機械(電渣壓力焊)連接,且截頭面積百分率小于50%。11、 墻插筋與基礎平板中的錨固構造,插入基礎底板內且在底板內不少于兩道水平分布筋與拉筋,鋼筋彎鉤長度150mm。12、 墻體鋼筋采用滿堂12、腳手架對墻體鋼筋進行穩固。現澆梁板鋼筋制定嚴格依照設計圖紙和03G101-1和施工規范施工。鋼筋的錨固長度圓筋27d,螺紋筋34d。模板工程1、模板準備1)、主要材料膠合板 規格.2.4 5000張木方 規格 50100 150立方鐵釘 規格 80 1噸穿墻螺桿 規格 12 L=600 4000根鋼管 規格 50 L=2500 10000根2)、確定結構模板平面施工圖,確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撐布置.繪圖與驗算2、 模板安裝1)、模板安裝工藝流程搭設滿堂紅架子檢查軸線位置確定標高安裝門窗洞口兩側模板安裝墻兩側模板安裝內鋼木楞調平直安裝穿墻螺栓安裝外鋼木楞加斜撐并調模板平直確定模板頂標高搭設支架13、安裝梁底模板安裝梁側模板安裝縱橫木楞調整模板上平標高及起拱鋪設模板塊檢查模板上皮標高平整度 2)、模板安裝要點(1) 墻模板安裝前,按位置線安裝門窗洞口模板,與墻體鋼筋固定,并安裝好預埋件或木磚等.(2)墻兩側模板同時安裝,埋好穿墻套管,并將兩側模板對準墻線使之穩定,然后用鋼卡與鉤頭螺栓固定與模板邊肋上,調整兩側模板平直,安裝斜撐,調整模板垂直合格后,與樓板連接.(3)墻體穿墻螺栓間距600MM.(4)搭設支架,從邊跨一側開始,依次逐排安裝,同時安裝木楞間距及橫拉桿,其間距按模板設計的規定,支柱間距為80120CM,木楞間距60120CM,(5)支架搭設完畢后,認真檢查板下木楞與支柱連接及支架安裝的牢固與穩定,根據給定的水平線認真調節支撐翼托的高度,將木楞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