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體積混凝土溫控與防裂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7727
2022-07-20
6頁
113KB
1、XXX倒虹吸大體積混凝土溫控與防裂施工方案目 錄1 工程概況11.1工程說明11.2氣象水文22 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及危害33 采取溫控與防裂的重要性34 溫控防裂措施34.1優化混凝土配合比34.2采取冬季施工措施44.3通水冷卻44.4其它溫控和防裂措施45 計劃投入資源55.1溫控與防裂領導小組55.2溫控措施材料投入統計表5XXX倒虹吸大體積混凝土溫控與防裂施工方案1 工程概況1.1工程說明XXX渠道倒虹吸工程位于.建筑物總長331m,其中管身長200m。倒虹吸設計流量260m3/s,加大流量310m3/s,設計水頭0.15m。XXX渠道倒虹吸由進口漸變段、進口檢修閘、管身段、2、出口控制閘和出口漸變段組成。進口漸變段,長45m,采用底板與側墻分離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采用直線扭曲面,邊坡系數由2.0-0;底板寬由,即漸變段始端為貼坡式擋土墻,末端采用半重力式擋土墻,墻高10.583m。進口檢修閘,為一開敞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閘室段順水流方向長13m,閘室共4孔,分為兩聯,一聯2孔,閘室單孔凈寬6.5m,垂直水流方向寬度為36.82m。檢修閘采用平板鋼閘門,起吊設備為臺車。閘室兩岸各設一窄深式檢修門庫。倒虹吸管身段,管身順水流方向水平投影總長200m。管身段由進口斜管段、水平段和出口斜管段組成,管身進口段斜坡坡率為1:6。管身水平段長160.381m,管身出口段斜坡坡率為3、1:4。倒虹吸管身橫向共4孔,分為兩聯,一聯為2孔箱形鋼筋混凝土結構,左右對稱布置,單孔過水斷面6.5m6.55m(寬高)。倒虹吸管身段混凝土標號采用C30。出口控制閘,閘室為一開敞式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弧形鋼閘門控制,順水流方向長23m,閘室共4孔,分為兩聯,一聯2孔,閘室單孔凈寬6.5m,后部設疊梁式檢修閘門,電動葫蘆控制。閘室左右岸各設一門庫,右岸設液壓設備控制室。出口漸變段,長50m。該段采用底板與側墻分離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形式。采用直線扭曲面,底寬由,即漸變段末端為貼坡式擋土墻,始端采用半重力式擋土墻。翼墻和底板均采用C20混凝土。1.2氣象水文總干渠XX段屬溫帶季風氣候區,夏秋兩季受4、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控制,多東南風、炎熱多雨;冬春兩季受西伯利亞和蒙古高壓控制,盛行西北風、干燥少雨。氣溫由南向北變幅不大,AAA市區年平均氣溫14,無霜期208天。XX市年平均氣溫14,無霜期209天。本渠段多年平均氣溫為14.1,全年1月份溫度最低,多年平均最低氣溫-5.1。7月份氣溫最高,平均最高氣溫31.8。本渠段冬春季盛行北或西北風,夏季多東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多年平均風速1.5m/s,最大風速16m/s。地面穩定凍結初日在12月9日,凍結終止日期在2月19日,多年平均凍土深度11.47cm,歷年最大凍土深度19cm。總干渠XX段多年平均降水量568mm。年際變化幅度大,年降雨量最豐年是5、最枯年的35倍。多年平均降雨日數為74.0天,其中6月9月為39.3天。降水年內分配不均,70%80%左右主要集中在汛期6月9月份,多以暴雨型式出現。本段氣象要素情況見表1-1。表1-1 氣象要素情況表項目單位多年平均多年平均降雨量mm568多年平均降雨日d74多年平均氣溫14.1多年月平均最高氣溫31.8多年月平均最低氣溫-5.1多年極端最高氣溫41.4多年極端最低氣溫-20.9多年平均風速m/s1.5多年最大風速m/s16最早凍結日期12月9日最晚解凍日期2月19日最大凍土深cm19無霜期d209根據建管處、監理部的要求及總進度計劃安排、XXX倒虹吸主體混凝土施工在冬季(時間為2009年16、2月5日至2010年2月28日)增加了施工難度。2 大體積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原因及危害混凝土中水泥為水硬性膠凝材料,在其凝結硬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水化熱,由于混凝土是不良導熱體,當體積較大時,水化熱不能快速失散,使其內部的溫度不斷上升,后期又在環境溫度的影響下逐漸下降,其熱脹冷縮的變化過程,將在塊體的約束條件下產生溫度應力。當混凝土溫度變化產生的拉應力大于其極限抗拉強度時,就會發生裂縫。混凝土裂縫的出現,將會損傷結構的整體性和耐久性。對水工建筑物而言,當混凝土裂縫形成基礎貫穿裂縫、深層裂縫或劈頭裂縫時,就會產生滲漏和腐蝕,危害建筑物的整體性和安全。3 采取溫控與防裂的重要性XXX倒虹吸出口閘底板及7、閘墩,設計混凝土量總量4700余立方米,構筑物尺寸較大,均為大體積混凝結構,每倉澆筑最大在900多立方米以上,閘室為擋水建筑物,有W6的抗滲設計指標;工程量大,環境溫度變化大,施工工期緊,極易產生有害裂縫。按照中線局2009134號文件,關于進一部加強混凝土裂縫預防和控制通知,要求施工單位在混凝土配合比方面、混凝土施工過程控制方面及混凝土保護方面采取必要措施,加強混凝土裂縫和控制,以減少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因此,在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溫度控制和防裂措施,防止混凝土產生裂縫,對保證工程整體施工質量非常重要。4 溫控防裂措施在XXX倒虹吸混凝土施工中,針對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施工特點,從配合比設計,拌和、8、運輸、澆筑、通水冷卻、外露面保溫幾個環節入手,結合合理安排施工倉位、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入倉速度、強化倉面保護等管理措施,相應措施和方案。4.1優化混凝土配合比通過合理減少水泥用量、選用中低熱水泥和摻用外加劑降低用水量等方法,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優化。經過原材料對比試驗分析,本工程選用了XX和諧建材有限公司級F類粉煤灰、XX孟電普通硅酸鹽水泥、河北省混凝土外加劑廠DH4BG緩凝高效減水劑(粉狀)、DH9引氣劑(液體)和XX市一旭砂石建材場5mm20mm、2040mm碎石和XX市一旭砂石建材場人工砂,降低了單位立方米混凝土發熱量。4.2采取冬季施工措施從拌和、運輸、振搗、模板、養護等各個工序入手,保9、證各工序滿足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XXX倒虹吸冬季混凝土主要采用采用了用帆布搭設暖棚(整體外包保溫,棚內設足夠個煤火爐,在洞內或升火爐進行加溫,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凍、減小混凝土內外溫差,以保證冬季混凝土施工質量。4.3通水冷卻為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采用內控制外保溫,在大體積混凝土中埋設冷卻水管,控制混凝土溫度與水溫之差,以不超過25為宜。管中水的流速以0.6m/s為宜。水流方向應24h調換一次,每天降溫不宜超過1。冷卻水管采用壁厚為1.5mm、直徑為30mm的黑鐵管,單根長度6m。按間距均為1m布設,綁扎在22架立筋上,最外層水管距離混凝土邊緣0.5m。搭接采用相同直徑蛇皮軟管,長約0.210、m。為避免泵送混凝土砸斷接頭,用8長約0.2m的圓鋼綁搭接。見附圖1、附圖2當混凝土澆筑完成,即開始通水冷卻。冷卻水采用地下水,水溫一般為510。水流方向每6個小時調換一次,管中流速一般在0.6m1.0m,若流速低,采用加壓泵和閥門調控。通水時間由實際控溫需要而定,一般在1520d。通水冷卻派專人記錄,包括進出口水溫、環境溫度、壩體混凝土溫度,發現混凝土內外溫差接近或超過25時,可適當加快循環流速以求降低內部溫度。4.4其它溫控和防裂措施(1)檢查外加劑質量及摻量,商品外加劑入場后應進行抽樣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檢查水、骨料、外加劑溶液和混凝土出罐及澆筑時溫度;檢查混凝土從入模到拆除保溫層模板11、期間的溫度。(2)對現場的技術員、施工員、材料員、試驗員及重要工種的班組長、測溫人員、司爐工、電焊工、外加劑摻配和高空作業人員進行培訓,掌握有關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質量標準;(3)認真執行質量檢驗制度,做好質量、安全檢查工作,消除質量、安全隱患;應指定專人做好各項冬季施工記錄,并妥善歸檔整理;(4)模板拆除時間應根據混凝土強度及混凝土的內外溫差確定,并應避免在夜間或氣溫驟降時拆模。在氣溫較低季節,當預計拆模后有氣溫驟降,應推遲拆模時間;如必須拆模時,應在拆模的同時采取保護措施。(5)冬季施工期間,應指定專人收聽收看天氣預報信息,做好記錄,并及時傳達有關人員。5 計劃投入資源 5.1溫控與防裂領導小組5.2溫控措施材料投入統計表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黑鐵管D30m3577.82彎頭D30個3003架立筋22m4125.74水泵5KW臺65軟管D30m1206火爐3D150個647帆布50008包圍被80009彩條布60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