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回填土工程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8158
2022-07-20
9頁
74.50KB
1、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山東送變電工程公司 500kV德州變電站 工程場 區 回 填 土施工作業指導書分部工程 場區回填土 施工單位 山東送變電工程公司 編制日期 2006年2月10日 編制: 審核: 批準:一、編制依據:1、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定規程、現行建筑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2、國家及省局頒布的有關建筑施工驗收規范、質量評定標準、安全法規、文明施工條例等。3、500kV德州變電站設計圖紙,圖紙編號:37-B3761S-T0103及37-B3761S-T0101。二、施工組織及工期、適用范圍1、按照項目管理體系,設置技術員一名,專職安全員一名,質量監督員一名,施工班組三個,土建一隊施工負責人: 2、徐西文,技術責任人:張義興,安全責任人: 李太新,質量責任人:夏文仁,瓦工20人。土建二隊施工負責人:付思忠,技術責任人:李召平,安全責任人: 肖彬,質量責任人:馮立慶,瓦工20人。土建三隊施工負責人: 鄭福連,技術責任人:鄭佳,安全責任人: 白峰,質量責任人:鄭福連,瓦工15人。2、計劃工期:2006年2月20日2005年6月10日3、適用范圍:500kV德州變電站場區回填土.三、主要施工方案第一節 土料要求與含水量控制填方土料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證填方的強度和穩定性,如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以下規定:(1)碎石類土、砂土和爆破石渣(粒徑不大于每層鋪土厚的2/3),可用于表層下的填料;(2)含水3、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層填料;(3)淤泥和淤泥質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軟土地區,經過處理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夯實(碾壓)質量,在夯實(碾壓)前應先試驗,以得到符合密實度要求條件下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少夯實(或碾壓)遍數。含水量過小,夯壓(碾壓)不實;含水量過大,則易成橡皮土。各種土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大密實度參考數值見表1。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之差可控制在-4%+2%范圍內(使用振動碾時,可控制在-6%+2%范圍內)。土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參考表 表1項次土的種類變動范圍最優含水量(%)(重量比)最大干密度(t/m3)4、1砂土8121.801.882粘土19231.581.703粉質粘土12151.851.954粉土16221.611.80注:1表中土的最大干密度應以現場實際達到的數字為準;2一般性的回填,可不作此項測定。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團,落地開花為適宜。當含水量過大,應采取翻松、晾干、風干、換土回填、摻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過干,則應預先灑水潤濕,每1m3鋪好的土層需要補充水量(L)按下式計算:式中 V單位體積內需要補充的水量(L);w土的天然含水量(%)(以小數計);wop土的最優含水量(%)(以小數計);w填土碾壓前的密度(kg/m3)。當含水量小時,亦可采取增加壓實遍數或使用大功5、率壓實機械等措施。在氣候干燥時,須采取加速挖土、運土、平土和碾壓過程,以減少土的水分散失。當填料為碎石類土(充填物為砂土)時,碾壓前應充分灑水濕透,以提高壓實效果。第二節 基底處理1場地回填應先清除基底上垃圾、草皮、樹根,排除坑穴中積水、淤泥和雜物,并應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滯水流入填方區,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2當填方基底為耕植土或松土時,應將基底充分夯實和碾壓密實。3當填方位于水田、溝渠、池塘或含水量很大的松散土地段,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排水疏干,或將淤泥全部挖出換土、拋填片石、填砂礫石、翻松、摻石灰等措施進行處理。4當填土場地地面陡于1/5時,應先將斜坡挖成階梯形,階高0.20.3m,階寬大于6、1m,然后分層填土,以利結合和防止滑動。第三節 人工填土方法用手推車送土,以人工用鐵鍬、耙、鋤等工具進行回填土。填土應從場地最低部分開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層鋪填。每層虛鋪厚度,用人工木夯夯實時不大于20cm,用打夯機械夯實時不大于25cm。深淺坑(槽)相連時,應先填深坑(槽),相平后與淺坑全面分層填夯。如采取分段填筑,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墻基及管道回填應在兩側用細土同時均勻回填、夯實,防止墻基及管道中心線位移。夯填土采用人工用6080kg的木夯或鐵、石夯,由48人拉繩,二人扶夯,舉高不小于0.5m,一夯壓半夯,按次序進行。較大面積人工回填用打夯機夯實。兩機平行時其間距不得小于3m,在同7、一夯打路線上,前后間距不得小于10m。第四節 機械填土方法1推土機填土填土應由下而上分層鋪填,每層虛鋪厚度不宜大于30cm。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臨下,不分層次,一次堆填。推土機運土回填,可采用分堆集中,一次運送方法,分段距離約為1015m,以減少運土漏失量。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時,應提起一次鏟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駛0.51.0m,利用推土機后退時將土刮平。用推土機來回行駛進行碾壓,履帶應重疊寬度的一半。填土程序宜采用縱向鋪填順序,從挖土區段至填土區段,以4060m距離為宜。2汽車填土自卸汽車為成堆卸土,須配以推土機推土、攤平。每層的鋪土厚度不大于3050cm(隨選用壓實機具而定)。填土可利用汽8、車行駛作部分壓實工作,行車路線須均勻分布于填土層上。汽車不能在虛土上行駛,卸土推平和壓實工作須采取分段交叉進行。第五節 壓實的一般要求1密實度要求填方的密實度要求和質量指標通常以壓實系數c表示。壓實系數為土的控制(實際)干土密度d與最大干土密度dmax的比值。最大干土密度dmax是當最優含水量時,通過標準的擊實方法確定的。基槽(坑)開挖如遇枯井、古墓時應將回填土挖除,用2:8灰土(每隔200mm厚層層夯實)回填。要求夯實壓實系數0.97。電纜溝(道路)底到持力層(粉土)的黃土應層層(每隔300mm厚)夯實,夯實壓實系數0.94。基礎施工完應立即回填并分層夯實回填土,每層厚度為200mm,建筑物9、等基礎外墻外側采用與場地回填土相同的材料回填,要求壓實系數0.94。2含水量控制參見土料要求與含水量控制一節。3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填土每層鋪土厚度和壓實遍數視土的性質、設計要求的壓實系數和使用的壓(夯)實機具性能而定,一般應進行現場碾(夯)壓試驗確定。表3為壓實機械和工具每層鋪土厚度與所需的碾壓(夯實)遍數的參考數值,如無試驗依據,可參考應用。填土施工時的分層厚度及壓實遍數 表3壓實機具分層厚度(mm)每層壓實遍數平碾25030068振動壓實機25035034柴油打夯機20025034人工打夯不大于20034第六節 壓實機具的選擇1小型打夯機有沖擊式和振動式之分,由于體積小,重量輕,構造簡單,10、機動靈活、實用,操縱、維修方便,夯擊能量大,夯實工效較高,在建筑工程上使用很廣。但勞動強度較大,常用的有蛙式打夯機、柴油打夯機、電動立夯機等,其技術性能見表4,適用于粘性較低的土(砂土、粉土、粉質粘土)基坑(槽)、管溝及各種零星分散、邊角部位的填方的夯實,以及配合壓路機對邊緣或邊角碾壓不到之處的夯實。蛙式打夯機、振動夯實機、內燃打夯機技術性能與規格 表4項目型號蛙式打夯機HW-70蛙式打夯機HW-201振動壓實機Hz-280振動壓實機Hz-400柴油打夯機ZH7-120夯板面積(cm2)-45028002800550夯擊次數(次/min)14016514015011001200(Hz)110011、1200(Hz)6070行走速度(m/min)-810161016-夯實起落高度(mm)-145300(影響深度)300(影響深度)300500生產率(m3/h)51012.533.6336(m2/min)1827外形尺寸(長寬高)(mm)11804509051006500900130056070012055668894342651180重量(kg)1401254004001202平板式振動器為現場常備機具,體形小,輕便、適用,操作簡單,但振實深度有限。適于小面積粘性土薄層回填土振實、較大面積砂土的回填振實以及薄層砂卵石、碎石墊層的振實。3其他機具對密實度要求不高的大面積填方,在缺乏碾壓機械時12、,可采用推土機、拖拉機或鏟運機結合行駛、推(運)土、平土來壓實。對已回填松散的特厚土層,可根據回填厚度和設計對密實度的要求采用重錘夯實或強夯等機具方法來夯實。第七節 填土壓(夯)實方法1一般要求(1)填土應盡量采用同類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優含水量范圍內。當采用不同的土填筑時,應按土類有規則地分層鋪填,將透水性大的土層置于透水性較小的土層之下,不得混雜使用,邊坡不得用透水性較小的土封閉,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穩定,并避免在填方內形成水囊和產生滑動現象。(2)填土應從最低處開始,由下向上整個寬度分層鋪填碾壓或夯實。(3)在地形起伏之處,應做好接搓,修筑1:2階梯形邊坡,每臺階高可取50cm、13、寬100cm。分段填筑時每層接縫處應作成大于1:1.5的斜坡,碾跡重疊0.51.0m,上下層錯縫距離不應小于1m。接縫部位不得在基礎、墻角、柱墩等重要部位。(4)填土應預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備在行車、堆重或干濕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體逐漸沉落密實。預留沉降量根據工程性質、填方高度、填料種類、壓實系數和地基情況等因素確定。當土方用機械分層夯實時,其預留下沉高度(以填方高度的百分數計):對砂土為1.5%;對粉質粘土為3%3.5%。2人工夯實方法(1)人力打夯前應將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進行,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連,兩遍縱橫交叉,分層夯打。夯實基槽及地坪時,行夯路線應由四邊開始,然14、后再夯向中間。(2)用柴油打夯機等小型機具夯實時,一般填土厚度不宜大于25cm,打夯之前對填土應初步平整,打夯機依次夯打,均勻分布,不留間隙。(3)基坑(槽)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回填與夯實。(4)回填管溝時,應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圍填土夯實,并應從管道兩邊同時進行,直至管頂0.5m以上。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采用機械填土回填夯實。3機械壓實方法(1)為保證填土壓實的均勻性及密實度,避免碾輪下陷,提高碾壓效率,在碾壓機械碾壓之前,宜先用輕型推土機、拖拉機推平,低速預壓45遍,使表面平實;采用振動平碾壓實爆破石渣或碎石類土,應先靜壓,而后振壓。(2)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應控制行駛速度,一15、般平碾、振動碾不超過2km/h;并要控制壓實遍數。碾壓機械與基礎或管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將基礎或管道壓壞或使位移。(5)用鏟運機及運土工具進行壓實,鏟運機及運土工具的移動須均勻分布于填筑層的全面,逐次卸土碾壓。4壓實排水要求(1)填土層如有地下水或滯水時,應在四周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將水位降低。(2)已填好的土如遭水浸,應把稀泥鏟除后,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3)填土區應保持一定橫坡,或中間稍高兩邊稍低,以利排水。當天填土,應在當天壓實。第八節 質量控制與檢驗1填土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排水措施,每層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和壓實程序。2對有密實度要求的填方,在夯實或壓實之后,要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16、檢驗,一般采用環刀法(或灌砂法)取樣測定土的干密度,求出土的密實度,或用小輕便觸探儀直接通過錘擊數來檢驗干密度和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層。3基坑和室內填土,每層按100500m2取樣1組;場地平整填方,每層按400900m2取樣1組;基坑和管溝回填每2050m取樣1組,但每層均不少于1組,取樣部位在每層壓實后的下半部。用灌砂法取樣應為每層壓實后的全部深度。4填土壓實后的干密度應有90%以上符合設計要求,其余10%的最低值與設計值之差,不得大于0.08t/m3,且不應集中。5填方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標高、邊坡坡度、壓實程度等,檢驗標準參見表5。填土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m) 表5項序檢查項17、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樁基、基坑、基槽場地平整管溝地(路)面基礎層人工機械主控項目1標高-503050-50-50水準儀2分層壓實系數設計要求按規定方法一般項目1回填土料設計要求取樣檢查或直觀鑒別2分層厚度及含水量設計要求水準儀及抽樣檢查3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用靠尺或水準儀四、安全技術措施主要安全危險源分析:1、操作電動工具觸電傷人。2、機械操作誤傷人。3、電夯夯擊電纜線導致漏電傷人。安全防護措施:1、為防工具傷人,施工人員要保持安全距離。2、操作電動工具應戴好絕緣手套。3、派專人移動電纜。4、基坑槽和管溝回填土時,下方不得有人,所使用的打夯機等要檢查電器線路,防止漏電、觸電。停機時要關閉電閘。環境保護措施:1、施工機械符合環保要求,加強日常維修保養,使其運轉正常。2、施工機械的噪聲應達到所處環境的最低噪聲要求。3、運輸道路進行噴淋水處理,防止揚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