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口圍堰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8455
2022-07-20
9頁
39KB
1、出水口和圍堰施工方案目錄一、工程概況 1二、施工區域基本水文地質條件 1三、施工部署 2四、施工機具及勞動力配備3五、鋼板樁施打設計思路及要點 4六、鋼拉桿等施工方法 4七、鋼板樁的拔除5八、挖土專項施工方案 5九、出水口鋼筋施工工藝 6十、出水口模板施工工藝 9十一、出水口制作的混凝土施工工藝10十二、漿砌毛石溝渠、護坡及拋石 11十三、安全措施及質量保證15十四、工期保證措施 21一、工程概況1.1基本概況新建出水口處現有一座直徑1米的排水管及排水口,新建排水管到與現有排水管道間距2米,為DN1500鋼筋混凝土雨水管,采用頂管方式穿越秦淮河右岸堤防,管道末端管中心高程為12.82米,拆除重2、建現有排水口作為新舊涵管的共用排水口,新建排水口采用鋼筋混凝土八字形結構,底板高程為12.07米,長6.86米,進出口凈寬分別為4.75和6.15米,翼墻高20.5米,出水渠末端高程6米處設置消力坎,消力坎采用拋石護坡至河底。1.2材料運輸(1)出水口至寧丹路距離約500米,道路寬度約4米,靠寧丹路邊設置了一道擋墻,施工前將擋墻拆除安裝雙扇鐵板門,工程竣工后拆除鐵板門恢復原有的擋墻。(2)寧丹路至出水口之間有座橋,此橋不能承載貨車通行,所以施工所用材料需采用二次搬運。(3)材料集中堆場設在橋西邊場地上(距離寧丹路250米),堆場四周設圍擋。(4)使用材料時再由四輪翻斗車、人力推車進行二次轉運。3、(5)拋石石材運輸同護坡材料,在圍堰拆除后施工。二、施工區域基本水文地質條件根據設計圖紙的位置出水口在秦淮河岸邊上(南京水文水利自動化研究所),出水口設計標高12.07m,秦淮河洪水位標高為7m,護坡在現狀河水面以下,土層為亞粘土及粉細紗層、淤泥等。三、施工部署3.1 技術準備根據設計文件及施工方案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及各分項工程施工細則。3.2 人員學習培訓施工人員技術交底,學習培訓。現場安全防護細則的編制及現場安全教育和安全作業考試。特殊工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3.3 設備、材料準備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提前7天向物資部門提供設備、材料需用量計劃,以便及時組織設備、材料進場。設備、材料進場實行4、現場驗收制度,行使質量一票否決權,嚴禁不合格設備、材料進入施工現場。3.4 測量放樣定位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高程控制點(水準基點)和施工設計圖,采用全站儀、電子測深儀等測量儀器,在施工現場建立測量控制網,用石灰及樁桿標出管線和管道彎道處,并布出溝槽開挖邊線。3.5 建立現場試驗室做好混凝土級配及砂石質量檢測及各種原材料(鋼材、水泥等)抽樣送檢工作,在現場實驗室,設置標準養護室,做好混凝土試塊養護及各類實驗、計量工作,各種測量儀器工具提前送檢校核,確保測量精確。四、施工機具及勞動力配備4.1施工設備一覽表施工機具型號及規格單位數量備 注單斗挖掘機WY125臺1用于土方大開挖四輪翻斗車臺2用于二次搬5、運蛙式夯實機HW60臺1用于基坑槽底夯實載重汽車載重5t臺1自卸汽車載重10t臺2混凝土攪拌機JDY350臺1吊車臺1插入式振搗器ZN50臺3平板式振搗器ZF22臺24.2勞動力配備一覽表序號工種前期準備階段施工階段收尾階段1管理人員6662機械操作工3853砌筑工61564木工2525鋼筋工1616壯工41567其他人員101010五、鋼板樁施打設計思路及要點圍堰長25m,采用鋼板樁支撐,在鋼板樁的內側貼一層腳手片,再沿整個斷面鋪置一層涂模編織布,而后在鋼板樁內填筑粘性土芯墻擋水。為防止短時間高水位對施工安全帶來影響,在圍堰頂部50cm 采用小編織袋灌土疊筑。六、鋼拉桿等施工方法6.1、測量6、放樣先進行放樣,定出圍堰的中心線和邊線,沿圍堰邊線施打鋼板樁。6.2、鋼板樁施打鋼板樁采用4m 長24#槽鋼,要求打入河灘底深度不小于2.5m,樁頂高于常水位,沿圍堰內外側軸向布置,鋼板樁間距40cm,采用小型駁船水上定位、水上施打。若遇河灘底有大塊石等障礙物應清除干凈,由于圍堰斷面較小,為提供較高的抗水平推力,應確保鋼板樁進入灘底深度2.5m 或進入河灘底硬質土層中。6.3、拉筋設置鋼板樁打設后,采用鋼板樁支撐和10 鋼筋對拉固定,使之連接良好,形成骨架。6.4、腳手片及編織布鋪設:在鋼板樁頂以下內外側全鋪,用鐵絲綁扎成整張,利用腳手鋼管下放到位并固定,充填前要清理管袋基層上的淤泥、亂石、腐7、蝕物等。圍堰內的涂模編織布應將徑向垂直于圍堰軸線方向鋪墊,搭接長度不小于1.0m。6.5、粘土芯墻填筑土方采用粘性土,為1:1 的坡度。圍堰鋼板樁頂以上,采用小編織袋內填粘土,壘筑邊坡不陡于1:1。七、鋼板樁的拔除7.1水中墩施工結束后即應拔除鋼板樁。(1)拔樁前需拆除所有圍檁、支撐,且必須向圍堰內灌水(回填)最大限度地消除內外壓力差,否則拔樁難度很大;(2)樁逐根試拔,打樁力最小的樁先拔,如沒有記錄,在拔樁的順序最好與打樁時相反;(3)拔樁開始略松吊鉤,當振動機振1-1.5min后,隨振幅加大拉緊吊鉤,并緩慢提升;(4)鋼板樁起到可用吊車直接吊起時,停振。鋼板樁同時振起幾根時,用落錘打散。八8、挖土專項施工方案8.1堤岸開挖首先進行地面清除及部分面層砼鑿除,移栽部分綠化苗木,然后采用先挖堤身溝槽段,后挖堤坡段溝槽的分區段開挖。8.2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高程控制點(水準基點),經復測無誤后,引測到施工現場附近,建立施工高程控制網,用木樁標明管道出水口地面高程,施工技術人員根據設計開挖圖現場測量放線,用石灰布出管道開挖邊線,并用布設木樁標出兩根管道的中心線及溝底邊線。8.3管道溝槽在地表清除后首先采用挖掘機、推土機、汽車等挖土、運輸機械對溝槽進行挖掘,溝槽開挖時把一部分(粘性土)用于回填的土堆放于堆土場,多余部分開挖土及時用自卸汽車運送到建設單位指定的棄渣場,在管槽開挖時,對原有的建筑物9、及其他構筑物、管道進行加固和防護工作,控制好開挖深度。 8.4施工技術員對開挖采用過程檢查,保證溝槽挖深、開挖形狀、中心槽線按設計要求進行,盡量降低超挖和欠挖,待溝槽開挖基本到位后,采用人工修整溝槽,保證堤頂溝槽段坡比1:3,堤坡槽段坡比1:11:2,以及每分段溝槽底部寬度保證與設計相同。8.5管槽開挖完畢后,應對管槽進行清基平整,清除溝底浮土,復檢開挖作業面和開挖尺寸,并經現場驗收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九、出水口鋼筋施工工藝9.1 施工準備9.1.1 材料及主要機具:(1)鋼筋:應有出廠合格證,按規定作力學性能復試。當加工過程中發生脆斷等特殊情況,還需作化學成分檢驗。鋼筋應無老銹及油污10、。(2) 鐵絲:可采用2022號鐵絲或鍍鋅鐵絲。鐵絲的切斷長度要滿足使用要求。(3) 控制混凝土保護層用的砼墊塊、各種掛鉤或撐桿等。(4) 工具:鋼筋鉤子、撬棍、扳子、綁扎架、鋼絲刷子、粉筆、尺子等。9.1.2 作業條件:(1) 按施工現場平面圖規定的位置,將鋼筋堆放場地進行清理、平整。準備好墊木,按鋼筋綁扎順序分類堆放,并將銹蝕進行清理。(2) 核對鋼筋的級別,型號、形狀、尺寸及數量是否與設計圖紙及加工配料單相同。(3) 必須時采取排水及降水措施。(4) 熟悉圖紙,確定鋼筋穿插就位順序,并與有關工種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線、防水施工與綁扎鋼筋的關系,確定施工方法,作好技術交底工作。9.2 11、操作工藝(1) 劃鋼筋位置線:按圖紙標明的鋼筋間距,算出底板實際需用的鋼筋根數,一般讓靠近底板模板邊的那根鋼筋離模板邊為5cm,在底板上彈出鋼筋位置線(包括基礎梁鋼筋位置線)。(2)綁基礎底板及基礎梁鋼筋1)按彈出的鋼筋位置線,先鋪底板下層鋼筋。根據底板受力情況,決定下層鋼筋哪個方向鋼筋在下面,本工程先鋪長向鋼筋,再鋪短向鋼筋。2) 鋼筋綁扎時,靠近外圍兩行的相交點每點都綁扎,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隔交錯綁扎,雙向受力的鋼筋必須將鋼筋交叉點全部綁扎。如采用一面順扣應交錯變換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須保證鋼筋不位移。3)擺放底板混凝土保護層用砼墊塊,墊塊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按每1m左右距離梅花型12、擺放。如基礎底板較厚或基礎梁及底板用鋼量較大,擺放距離可縮小。4) 底板如有梁,可分段綁扎成型,然后安裝就位,或根據梁位置線就地綁扎成型。5) 基礎底板采用雙層鋼筋時,綁完下層鋼筋后,擺放鋼筋馬凳或鋼筋支架(間距以1m左右一個為宜),在馬凳上擺放縱橫兩個方向定位鋼筋,鋼筋上下次序及綁扣方法同底板下層鋼筋。6) 底板鋼筋如有綁扎接頭時,鋼筋搭接長度及搭接位置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鋼筋搭接處應用鐵絲在中心及兩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頭,除應按焊接規程規定抽取試樣外,接頭位置也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7) 由于底板及梁受力的特殊性,上下層鋼筋斷筋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8) 根據彈好的位置線,將伸入基礎的插筋綁扎牢固,插入基礎深度要符合設計要求,甩出長度不宜過長,其上端應采取措施保證甩筋垂直,不歪斜、傾倒、變位。9.3質量標準9.3.1 主控項目:(1) 鋼筋的品種和質量、焊條、焊劑的牌號、性能及使用的鋼板,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進口鋼筋焊接前,必須進行化學成分檢驗和焊接試驗,符合有關規定后方可焊接。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