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放線專項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8474
2022-07-20
7頁
24.50KB
1、環球貿易中心二期1#樓、裙房及地下室工程測量放線專項施工方案一、施工準備進入現場的測量器具合格性審定;與建設單位辦理交接樁手續;檢核規劃設計院定位樁、紅線樁和水準點;對測量人員、土方分包單位進行技術交底;編制測控布置;建立測量數據庫。主要測量器具見下表:器具名稱規 格數量精度水準儀DS323mm/50m激光經緯儀DJ62測角誤差6鋼卷尺50米、5米15二、平面控制網的測設 A、平面控制網布設原則1. 平面控制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2. 布設平面控制網根據建筑設計總平面圖和施工總平面布置圖。3. 控制點要選在拘束度大、安全、易保護的位置,通視條件良好,分布均勻。4. 樁位必2、須用砼保護,需要時用鋼管進行圍護,作好標記。 B、建筑物角樁的定位測設根據建設委員會和城市規劃管理局的規定,統由測繪院進行釘樁放線。因此,建筑物角樁由測繪院測設定樁。 C、軸線控制樁的測設即與建設單位進行場地交接,明確測量控制軸線網及定位軸線位置。由項目測量人員進行校核無誤后辦理交接手續。 D、平面控制測量1.基礎地下室平面測量基礎地下室施工擬采用經緯儀和全站儀配合定位。在軸線控制樁上架設經緯儀并后視同一方向控制樁,將控制軸線投測到施工平面層上,再依次放出墻體和柱子控制線。2.主體結構平面測量(1)內控點布設平面內控點的布設根據施工流水段的劃分進行。標準層每一流水段布設4個點,作為該流水段的測3、量控制點。 (2)作業層軸線放樣作業層軸線放樣時首先用經緯儀對投測到作業層的控制點進行測角、測邊校核,校核無誤后根據設計尺寸放出軸線。在每層外角柱子上設控制校核線,并隨樓層施工定期進行校核,防止軸線偏位。三、高程控制網的測設在場區內需埋設半永久性水準控制點建立高程控制網。根據規劃提供的水準基點,采用精密水準儀測設一條附合水準路線,測出場區水準控制點高程,組成本工程施工的高程控制網。1.基礎地下室高程測量為了保證建筑標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礎施工中就應注意準確的測設標高,為0.000m以上的標高傳遞打好基礎。將基礎地下室的高程用水準儀及鋼尺根據控制網點進行分步引測,在基礎四周部位,以水平壁樁的形4、式測設標高作為墊層混凝土施工的控制依據;也可采用挑掛鋼尺的方法進行引測,將標高傳遞到基礎底板上1m標高處,并把標高轉測到基槽四周,畫出三角作為標高線的標志。 2.主體結構高程測量(1)高程控制點的豎向傳遞豎向傳遞高程時,首先采用水準儀將標高基準線引測到便于向上傳遞處,然后用檢定合格的鋼尺向上豎直量測,測設高程控制點。鋼尺量測時須加溫差、拉力、尺長改正。(2)作業層標高抄測作業層標高抄測時,首先校測傳遞到作業層的標高控制點,經校測無誤后取其平均值引測標高。四、變形監測1、邊坡位移監測在基礎施工及維護階段階段,施工中可能會出現基坑變形和相應引起的周邊建筑的變形,為確保邊坡的安全穩定和工程順利進行,5、及時掌握基坑邊坡變形動態,便于采取各種保護措施,我們在基礎施工過程中對邊坡及周邊建筑進行變形監測。A、監測項目1、基坑邊坡水平位移、沉降、裂縫。2、基坑周邊相鄰較近建筑的不均勻沉降。B、邊坡變形監測方法(1)、監測點的設置在每側邊坡頂上設一組監測點,監測點水平間距為15m20m。監測基準點應布設在距基坑15m外固定不動的物體上。(2)、監測點制作與保護1)利用經緯儀將5cm 5cm鋼板預埋在邊坡頂部砼中,保證鋼板固定不動。鋼板上用薄刀片作十字標記,涂彩色油漆編號。2)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觀測點的保護,不得隨意破壞。(3)、監測方法采用經緯儀來進行監測。采用視準線法即在基坑開挖深度1倍距離外的邊6、坡上口延長線上設置工作基點,并在槽邊設置一條視準線,監測點布置在視準線上。用帶有刻度的標尺放在監測點上,讀取數值。一般用經緯儀正倒鏡4次讀數取中數,作為一次觀測。初始值亦要測2次,以保證無誤。(4)、監測周期基坑開挖前對基坑邊坡觀測一次,在開挖過程中,每天觀測一次;如發現位移量較大或有突變時,應加強觀測,每間隔1小時觀測1次,將觀測結果上報監理;觀測從土方開挖階段開始、直至土方回填。(5)、邊坡變形監測報警值如發現坡頂位移與當時的基坑開挖深度之比超過下列數值時,應及時采取措施處理:砂土為主的邊坡 3粘性土為主的邊坡 35 2、建筑物沉降觀測根據設計圖紙要求,掌握工程沉降變形情況,及時了解工程施7、工對結構變形的影響,預防結構可能出現的變異,需進行沉降監測,作為施工技術參考。 (1)、沉降觀測基準點的布設及測量沉降觀測基準點采用施工測量所埋設的高程水準點。 (2)、沉降觀測點的布設沉降觀測點應布設在變形明顯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其位置在基礎開挖時結合現場基礎開挖情況,請甲方、監理、施工與設計部門共同決定。 (3)、觀測技術要求A、沉降觀測按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規定的二等水準測量要求進行。觀測過程中應遵循觀測儀器、觀測路線、觀測方法、觀測環境、觀測人員五固定的原則。沉降點埋設完畢進行首次觀測時必須進行聯測,以保證沉降數據的銜接和完整;首層施工完畢即觀測一次,以后每施工完一層觀測一次。竣工8、驗收后第一年不少于4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1次,直到下沉穩定為止。對于突然發生的異常情況,應及時通知設計單位。B、觀測儀器選用精密水準儀與其配套因瓦尺進行觀測。測站觀測順序:往測:奇數站為后前前后;偶數站為前后后前。返測:奇數站為前后后前;偶數站為后前前后。C、沉降觀測點埋設完畢并穩定后,連續觀測兩次,取其平均值作為沉降觀測點的初始值;并形成技術資料如:作業說明、沉降觀測記錄及平面布置圖等。D、觀測過程中,每觀測一次,作一次沉降觀測記錄。E、觀測作業累計三個月,作沉降觀測技術分析,并有荷載、時間、沉降量曲線圖等資料作說明。F、沉降觀測工作完成(作業終止)后,對形成的沉降觀測資料進行整理9、。五、資料整理對觀測的成果,應及時進行評定,并根據變形趨勢作出預報。在施工觀測中,如果發現變形異常,應及時提交變形資料。觀測完畢后,提交完整觀測資料。六、安全施工措施1、嚴格執行安全管理體系 ,現場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安全生產方針,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2、現場成立文明安全施工領導小組,由本工程項目經理任組長,設專職安全員,根據文明安全施工的規章制度,落實安全管理人員崗位責任制。3、設專人定時定期對基坑邊坡進行檢查,如發現問題及時向項目經理部匯報,避免事故的發生。4、基坑四周3.0m范圍內,嚴禁堆放重物。5、布置任務時要進行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做好記錄。施工中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