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水泥石灰土底基層工程施工方案(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8506
2022-07-20
3頁
17.50KB
1、水泥石灰土底基層施工方案1.1施工準備1、8%石灰土路基頂層驗收合格,經監理同意方可進行水泥石灰土底基層施工。2、各種材料進場前,按規定項目對其抽樣檢查,試驗結果報監理組。3、在施工前710天,將生石灰集中堆放并充分消解,嚴格控制含水量保持一定濕度,不得揚塵不得過濕成團,經消解的石灰為粉狀。1.2水泥石灰土底基層施工其主要施工順序為:鋪土初平石灰線分格鋪石灰拌和鋪水泥拌和整型穩壓找補夯型碾壓養生。1、材料要求:石灰采用III級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施工前先測定原材料的含水率以及濕容重,根據試驗測得的石灰土的最大干密度計算每平方米原材料的干用量,再換算成自然體積,最后換算成虛鋪厚度。水泥可采用普2、通硅酸鹽水泥或道路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不低于32.5,禁止使用快硬水泥,早強水泥的及其他受外界影響而變質的水泥。2、攤鋪:根據設計配合比,由實驗室測定出石灰、水泥和土的自然干松容重及當天含水量,換算成體積比,計算出水泥石灰土的虛鋪厚度,根據預先設置的縱橫高程樁頭,現攤鋪土,再用石灰線分格,均勻地攤鋪石灰,灰土初拌初壓后,再均勻地攤鋪水泥。水泥石灰土基層大面積攤鋪前,先做試驗段,通過試驗段各項技術參數的及時調整,確保達到設計規范要求,最后根據調整好的技術參數控制水泥石灰土底基層的大面積攤鋪。3、拌和:采用路拌式穩定土拌和機進行拌和,使水泥石灰土不但拌和均勻,而且拌和后的顆粒更細,拌和更充分,從而3、保證了水泥石灰土的施工質量。4、碾壓:拌好后的水泥石灰1430T振動式壓路機、1215T和1821T三輪壓路機進行穩壓、振壓、加壓、(由弱到強)等壓實方式記10遍以上,一次性碾壓密實。碾壓時后輪要重疊1/2輪寬,碾壓按“先慢后快,由邊至中”的原則,經過連續碾壓,直至頂面“閉氣”,且無明顯輪跡,并經取做壓實度試驗達到質檢標準要求為止。5、水泥石灰土找平采用平地機找平,人工輔助。在碾壓12遍后即細致檢查表面平整度和標高,邊檢查邊鏟補,填補出旋耕拌和。6、養護與管制:水泥石灰土碾壓成型后,即進入養生期,養生時間控制一周,此間,經常灑水使供表面始終處于濕潤狀態,禁止其他車輛通行。水泥石灰土拌壓時間不超4、過1天。1.3質量保證措施本工程質量目標:合格。1、實施灰土前,對使用的石灰、水泥進行復驗,完全符合規范要求后進場堆置使用。2、石灰消解徹底,嚴禁當時消解當時使用,避免未消解顆粒混入灰土內,影像灰土質量。3、嚴格按照水泥石灰土標準擊實試驗確定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進行攤土、鋪灰、碾壓。4、水泥石灰土拌和時安排專人檢查拌和的深度和均勻度,嚴禁在基底留有素土夾層,若有此現象重新加深拌和。5、認真檢測拌和后的灰劑量,在達到和接近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確保碾壓一次成活。密實度達到要求。6、灰土的攤鋪、拌和、找平、碾壓安排緊湊,做到當天碾壓成活密實。7、注重灰土層面的平整度,做到寧高勿低,寧鏟勿補。5、8、對于一些非適用材料不用于土基填筑,如淤泥、耕植土、建筑垃圾及有機含量大于5%的土。1.4安全管理措施1、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一律帶安全帽,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在一些危險部位,一定設安全網。2、各種施工機械、設備、器具,在使用前認真檢查,如有問題需及時修復,待修復合格以后投入使用。3、為確保安全施工,在關鍵性的路口和部位,設置欄桿、扶手、柵欄,并有專人值班指揮,勸阻行人不要再現場逗留圍觀,以免影響施工安全,或導致發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4、對施工期間通行于施工地段的社會車輛及行人,在施工段兩端設專人維持交通,確保安全。5、根據工程施工需要,現場施工人員配齊各種勞護用品并要正確使用,做好安全防6、護工作。6、各種施工用電力、電纜都要采用妥善的保護措施,禁止車壓、腳踩,以免出現安全事故。7、對施工段內埋設于地下的管線加強保護。根據圖紙交底,通知管線單位監護人員到現場。通過開樣洞,核查地下管線和隱蔽工程實際情況,把管線和隱蔽工程的種類、深度、走向及完好程度等調查清楚,作為第一手資料。深入了解摸清交叉口管線的埋設位置并做好安全標志。1.5雨季施工措施1、雨季施工時,采取合理的排水措施,隨時疏通邊溝,以便地面水有效地排除,并備好一定數量的防雨設備,以便下雨時及時覆蓋。2、每天注意收聽天氣預報,經常與氣象臺聯系,并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施工。3、雨季期間的生產安排,集中勞動力和機械設備,采取分段突擊的方法,盡量做到邊拌和邊攤鋪,邊碾壓成活。雷暴雨前來不及碾壓成活,應先普通初壓12遍,或采用彩條布進行覆蓋,以防雨水浸泡,雨停后,待其晾曬至適當含水量再碾壓。4、在雨季期間,經常測定土含水量,確保碾壓時的含水量為接近最佳含水量,在未成型的路基不允許車輛行走。5、對軟土地段或低洼之處安排在雨前施工,因雨造成的濕軟路段,采取晾曬、換土、用外摻料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