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壩大橋基礎及下部構造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8528
2022-07-20
8頁
21.50KB
1、廈門至成都國家高速公路贛州至崇義(贛湘界)段A7合同段車前壩大橋基礎及下部構造施工方案一、工程簡介 廈門至成都國家高速公路贛州至崇義(贛湘界)段A7合同段起迄樁號:K489+100K493+450,全長4.35km。本標段路線總體為北西方向至崇義,位于朱坑口村下河小組附近養豬場右側100米處,與A6標終點相接,途經過路灘、竹頭背、下麻土、黃竹園、車前壩、石牛崗背等村小組,終于石牛崗背村處贛豐公路左側邊坡頂。車前壩大橋中心樁號為K492+170,全橋長450.06m, 全橋均由主橋、引橋兩部分組成,橋梁基礎包括樁基礎(0#8#墩)和擴大基礎(9#臺)兩種形式,其中擴大基礎2座,基礎厚2.0m;12、.6m樁基24根,1.8m樁基16根,2.5m樁基24根,采用人工挖孔灌注及沖擊鉆孔灌注的方法施工,樁基最長為45m,采用C25水下砼灌注施工;1#8#橋墩設樁基承臺,共16個,采用C30砼;橋墩16座,主橋采用矩形空心薄壁墩,引橋采用薄壁墩,采用C35砼;蓋梁10個,采用C35砼;橋臺臺帽4個,橋臺臺帽、耳背墻均采用C30砼。車前壩大橋基礎及下部構造施工進度計劃:2010年12月16日2011年11月10日,其中樁基在2011年5月份完成。二、編制依據1、廈門至成都國家高速公路贛州至崇義(贛湘界)土建工程A7合同段新建工程招、投標文件。2、廈門至成都國家高速公路贛州至崇義(贛湘界)土建工程A3、7合同段新建工程施工設計圖紙。3、本工程施工現場實地考察情況。4、國家現行公路施工規范、規程及驗收標準: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JTG 041-2000 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 B01-2003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JTG F80/1-2004 5、江西省高速公路項目建設施工標準化管理手冊。6、我公司多年積累的同類型結構工程施工經驗。三、施工準備情況1、人員組織根據本標段的具體特點,組建“贛崇高速A7合同段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部設項目經理1人,總工程師1人,生產副經理1人。下設“六部二室一隊”共九個職能部門,分別為:工程部、計劃合同部、物機部、財務部、安全部、綜合部、資料室、試驗室、測4、量隊。其中所轄的兩個工區(橋梁一隊和攪拌站隊)直接負責車前壩大橋的施工任務,各部門各工區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完成施工任務。該工程配備人員:設現場施工負責人1人,技術管理人員2人,鉆機技工5人,普通工人60人,試驗員2人,測量人員3人,鋼筋工30人,砼工20人,電工2人,安全員1人。2、機械設備配置該工程所需機械設備:25t汽車式起重機、空壓機、沖擊鉆孔設備、JS1500砼拌和站、砼運輸車、砼導管、套管、水泵、水箱、膠皮管、電焊機、切割機、鋼筋切斷機、泥漿車等。以上各設備機具均已到位,經調試狀況良好,滿足生產需求。設備機具情況詳見進場設備報驗單。3、原材料 所有材料均已經我部試驗室檢驗,監理抽5、檢復驗合格,不合格材料一律不用。進場材料已經取樣試驗,各項指標均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材料各試驗指標見施工材料報驗單。4、水電供應情況經試驗檢測,工程所在地地表河水及地下水水質符合工程用水的要求,現場施工及生活用水使用河水及地下水。施工用電方面,我部安裝4臺變壓器,從主供電線路分流變壓后供應施工現場設備使用,并準備了3臺發電機備用。四、車前壩大橋基礎及下部構造工程實施方案(一)基礎施工方案1、施工前提條件1)有關技術文件和施工方案編制已完成并經審核批復。2)施工技術人員與工人已全部到位,并進行了技術交底,明確了質量、安全、工期、環保等要求;鋼筋、水泥、砂、碎石、泥漿等材料均已到場并通過檢驗。3)6、施工放樣已完成,且經過檢驗,精度滿足規范要求。4)泥漿循環系統已完成,拌制的泥漿經檢驗符合規范要求。5)按照設計資料提供的地質剖面圖,選用適當的鉆機和泥漿;鉆機就位前,應對包括場地布置與鉆機坐落處進行的平整和加固,主要機具的安放,配套設備的就位及水電供應的接通等鉆孔各項準備工作進行檢查。6)鋼筋籠加工機具、班組已到位,制作技術要求已經進行交底。7)砼施工配合比已調配完成,砼拌和站調試完畢,可隨時供應砼。8)沿橋方向設置一條施工便道,每個墩位設一個工作平臺,須能滿足鉆機就位、吊放鋼筋籠和砼運送所需工作面的要求。2、基礎施工本橋基礎的形式主要是三種:人工挖孔灌注樁、鉆孔灌注樁和擴大基礎。1)人工挖7、孔灌注樁的施工方法a、施工準備:根據橋區地質及樁經、樁位情況,確定采用直接開挖或井口式護壁法進行施工,灌注樁砼采用砼運輸車運至井口,導管灌注水下砼。鋼筋骨架集中下料,鋼筋場綁扎,鋼筋骨架長需現場確認,分節制作。挖孔施工前,現場技術人員對操作人員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并充分作好作業時的各項安全措施,準備好孔下施工時因地質條件變化等因素發生意外事故的撲救措施。挖孔超過一定深度時,必須有通風措施。b、樁基定位:依據設計資料,采用全站儀精確放樣,每次放樣至少兩排,通過鋼尺進行相互間距校核無誤后,放樣數據和記錄報監理工程師審核,然后現場復核,并定出護樁,以便檢查挖孔樁位置及鋼筋骨架的定位。c、孔口防護:挖孔8、樁的孔口采用護壁砼,護壁厚20cm,并高出地面20-30 cm,護壁砼標號不小于C20。d、挖孔機具:人工挖掘的機具主要以空壓機風鎬、電鉆配合鍬、鎬等進行,對每一孔組織三班連續作業。提升以小卷揚機或轱轆機為主。e、挖孔護壁:若遇地質不良地段或地下水滲漏時,每挖深1.0-1.2米左右進行護壁,本大橋挖孔樁護壁采用砼護壁法。即按現場情況在挖至基巖以前將開挖孔徑加大2倍護壁厚度,然后以基巖為支撐將其以上的部分砼護壁。f、挖孔施工:每孔作業人數2人一組,孔內作業人員1人負責開挖,孔外一人負責運渣。每孔配錘、鏨、鍬各一套,風鎬1個以配合作業。開挖時先用手鏨或風鎬在孔的周邊開鑿一條一定深度的槽,其余部分要9、用風鎬破碎開挖。挖掘時不必將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樁的摩阻力。在挖孔過程中,須用十字對中法經常檢查樁位的孔徑和垂直度。直徑垂直度不大于0.5%。挖孔時如有滲水應及時護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泡、流淌造成塌孔,滲水嚴重時要用井點法或水泵排水。樁孔挖掘及支撐護壁兩道工序必須連續作業,不得在中途停頓,以防塌孔。挖掘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孔內二氧化碳的含量,孔深超過10米時,應采用機械孔內通風,確保施工人員的安全。g、樁孔檢查:對于柱樁當挖至距樁底設計高程1.5米左右時,取巖樣進行試驗,達到要求后迅速組織力量挖至樁底,挖孔達到設計標高后,進行孔底處理,必須做到平整、無松渣、污泥及沉淀等。如地質10、復雜,應用鋼釬探明孔底以下地質情況。成孔后用對中法檢測挖孔樁垂直度,并用監理認可的方法檢查孔底標高、挖孔樁的嵌巖深度以及孔底承載力。若試驗值達不到要求,應繼續下挖直到滿足要求為止。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后進行挖孔灌注工序作業。h、鋼筋骨架就位:鋼筋骨架根據長度在鋼筋加工場地分節制作,成型后運至挖孔樁附近吊車安裝就位,于孔口焊接成整體,焊接時應注意焊接質量和焊縫長度。鋼筋骨架就位時要準確、牢固,保證保護層厚度及標高的位置。i、設立導管(或串筒): 混凝土灌注為防止混凝土高處砸落離析,采用串筒或導管進行消力。導管吊裝就位時導管應于孔口中央,混凝土在導管中自由下落。采用導管下料時,導管下口至孔底一般為2511、-40cm,隨著混凝土澆注逐節拆卸導管。采用串筒下料時,串筒下口至孔底一般塌落度不易超過2.0m,以不發生離析為度。在串筒出料下面,混凝土堆積高度不超過1.0m。 j、灌注混凝土:混凝土灌注是保證樁質量最重要、最關鍵的工序,我們必須認真負責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施工所用的混凝土要根據規程要求質量標準進行塌落度測試,同時每顆樁在灌注過程中,應按要求制作試塊,試塊分為3、7、28天齡期試驗。開始灌注砼時,孔底積水不超過50 mm,灌注速度盡可能加快,使砼對孔壁側壓力盡快大于滲水壓力。樁頂下2米以下的砼可利用其自由下落搗實,此線以上的砼必須用振搗器振搗。澆筑開始當混凝土灌注到達鋼筋籠底部時,應適當放慢灌12、注速度,防止鋼筋籠上浮。灌注作業連續進行,不得隨意中途停頓,保證整樁在混凝土處初凝期內灌注完成。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原因,果斷采取措施,避免發生斷樁事故。為確保樁頭質量,設計標高以上應按設計要求超灌一定數量。k、挖孔樁施工工藝流程圖:制作試件2)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方法根據地質情況,對鉆孔灌注樁基礎采用沖擊鉆成孔。其施工方法如下:a、準備場地、測量放線:施工前進行場地平整,清除雜物,將鉆機位置處平整夯實。同時對施工用水、泥漿池位置,動力供應,鋼筋加工場地,施工便道,做統一的安排。根據設計圖紙用全站儀現場進行樁位精確放樣,在樁中心位置釘以木樁,并設護樁,放線后由主管技術人員進行復核,施工中對護樁妥善看管,不得移位和丟失。b、埋設護筒考慮多次周轉,降低工程造價,采用310mm鋼板制作護筒(護筒內徑比樁徑大20-30cm)。埋置護筒考慮樁位的地質和水文情況,為保持水頭護筒要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m,無水地層護筒宜高出地面0.30.5m。為避免護筒底懸空,造成蹋孔、漏水、漏漿,護筒底坐在天然的結實的土層上(或夯實的粘土層上),護筒四周回填粘土并夯實,護筒平面位置的偏差不超過5cm。護筒埋置深度:在無水地區一般為12倍的護筒直徑;在有水地區一般為入土深度與水深的0.81.1倍(無沖刷之前)。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5-06
28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2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72份
你可能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