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觀測施工方案(2)(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8534
2022-07-20
9頁
27.50KB
1、目 錄一、 工程概況二、 編制依據三、 沉降觀察的基本要求四、 具體觀測程序及步驟五、 質量保證措施六、 安全保證措施七、 附圖沉降觀測方案一、工程概況 該工程為無為縣職教中心08#宿舍樓工程,由南京鼎辰建筑設院設計,四層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為4300平方米,基礎為預應力砼管樁,結構合理使用年限為50年。二、編制依據1、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072、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范三、沉降觀測的基本要求1、儀器設備、人員素質的要求 根據沉降觀測精度要求高的特點,為能精確地反應出建筑物在不斷加荷的作用下的沉降情況,一般規定測量的誤差應小于變形值的1/10-1/20。為此本工程沉降觀測使用精密水2、準儀(DSZ3),水準尺采用鋁合金標尺。人員素質的要求,必須接受專業學習及技能培訓,熟練掌握儀器的操作規程,熟悉測量理論,能針對不同的工程特點、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觀測方法及觀測程序。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能夠會分析原因并正確的運用誤差理論進行平差計算。做到按時、快速、精確地完成每次觀測任務。2、觀測點要求為了能反映出建構筑物的準確沉降情況,沉降觀測點要埋設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觀測的位置。一般要求建構筑物上設置的沉降觀測點縱橫向要對稱,且相鄰點之間間距以15-30米為宜,均勻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圍。埋設的沉降觀測點要符合各施工階段的觀測要求,特別要考慮到裝修裝飾階段因墻或柱飾面施工而破壞或掩蓋住3、觀測點,不能連續觀測而失去觀測意義。3、沉降觀測自始自終要遵循的“五定”原則所謂“五定”,即通常所說的沉降觀測依據的基準點和被觀測物的沉降觀測點,點位要穩定。所用儀器、設備要穩定,觀測人員要穩定,觀測時的環境條件基本一致,觀測線路、鏡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觀上盡量減少觀測誤差的不定性。使所觀測的結果具有一定的趨向性,保證各次復測結果與首次觀測的結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觀測的沉降量更真實。4、施測要求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與觀測程序要熟悉、正確。在首次觀測前要對所用儀器的各項指標進行檢測校正。必要時經計量單位予以鑒定。連續使用3-6個月重新對所用儀器、設備進行檢校。在觀測過程中,操作人員要4、相互配合,工作協調一致,認真仔細,做到步步的校核。5、沉降觀測精度的要求根據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設、設計單位的要求選擇沉降觀測精度等級,一般的建筑物在施工過程中,采用二等水準測量的觀測方法就能滿足沉降觀測的要求。各項觀測指標要求如下:(1)往返較差、附和或環線閉合差:h =a-b1.0 n-表示測站數或(h =a-b1.0 l-表示觀測線路距離)(2)前后視距:30m(3)前后視距差:1.0m(4)前后視距累積差:3.0m(5)沉降觀測點相對于后視點的高差容差:1.0mm(6)水準儀的精度不低于N2級別6、沉降觀測成果整理及計算要求原始數據要真實可靠,記錄計算要符合施工測量規范要求。依據正確、嚴謹5、有序,步步校核、結果有效的原則進行成果整理及計算。四、具體觀測程序及步驟1、建立水準控制網根據工程的特點布局、現場的環境條件制訂測量施測方案,由建設單位提供的水準控制點,根據本工程的測量方案和布網原則的要求建立水準控制網。要求如下:(1)本工程由七幢單體工程組成。其中16#、17#樓設置8個觀測點,18#、26#、27#樓設置6個觀測點,19#-1#、19#-2樓設置4個觀測點。觀測點采用18的圓鋼制作。具體設置位置見附圖。(2)在場內任何地方架設儀器至少后視到兩個水準點,并且場區內各水準點構成閉合圖形,以便閉合驗收。根據工程特點,建立合理的水準控制網,與基點聯測,平差計算出各水準點的高程。26、建立固定的觀測線路由場區內水準控制網,依據沉降觀測點的埋設的位置,在控制點與沉降觀測點之間建立固定的觀測線路。并在架設儀器站點與轉點處作好標志樁,保證各次觀測均沿統一路線。3、沉降觀測建筑物沉降觀測是用水準測量的方法,周期性地觀測建筑物上的沉降觀測點和水準基點之間的高差變化值。 工程建筑物從施工開始到竣工,以及建成運營后很長一段時間,沉降變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變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內屬正常現象,但一旦超過某一限度,就會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和運營期間,都必須對建筑物進行安全監測,以便及時掌握變形情況,發現問題,采取措施,保證建筑物從施工開始到運營期間均安全有效。 (1)、測量的內7、容、方法和精度要求 A、水準基準點和工作基點的布設和測定 基準點是沉降觀測的基本控制,擬在場地外適當位置設置34個水準基準點,并準確測定其高程。多層建筑物的沉降觀測,采用DS3水準儀,用普通水準測量的方法進行。工作基點用作直接測定觀測點的起始點或終點,選擇適當位置布置工作基點,與基準點一起布設成水準環線,按要求進行聯測。 B、觀測方法 觀測時先后視水準基點,接著依次前視各沉降觀測點,最后再次后視該水準基點,兩次后視讀數之差不應超過1mm。另外,沉降觀測的水準路線(從一個水準基點到另一個水準基點)應為閉合水準路線。 C、沉降觀測點的布設和觀測 沉降觀測點在建筑物施工過程中由我方埋設好,標志的埋設8、位置應避開如雨水管、窗臺線、暖氣片、暖水管、電氣開關等有礙設標與觀測的障礙物,埋設于0.0以上約0.3m的位置。沉降觀測點與工作基點、基準點構成沉降監測網,按二等水準測量的要求進行測量。各次沉降觀測是整個工作的主體,建筑物施工到各個時期的沉降變形量就在這一環節中反映出來,為保證測量的準確性,觀測之前對所使用儀器按規范要求進行檢驗校正,觀測按照采用相同的觀測路線、使用同一儀器和水準尺、固定觀測人員、在基本相同的環境和條件下工作的要求進行觀測,精度嚴格遵行規范要求。(2)、沉降觀測的周期 A、建筑物施工階段的觀測: 在建筑物一層澆注完后,埋設好沉降觀測標,并進行初次觀測。之后每上一層荷載觀測一次直9、至主體封頂,裝修階段每個月測一次,預計共觀測10次。 B、建筑物使用階段的觀測: 建筑物竣工后半年每隔23個月觀測一次,以后每隔46個月觀測一次,直至建筑物沉降穩定,預計共觀測3次。 當建筑物出現下沉、上浮,不均勻沉降比較嚴重,或裂縫發展迅速,應每日或數日連續觀測。 C、建筑物沉降穩定標準 地基變形沉降的穩定標準應由沉降量時間關系曲線判定。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97)中指出,一般工程若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可認為建筑物已經進入穩定階段,具體取值宜根據各地區地基土的壓縮性確定。本工程取值為0.04mm/d。 (3)、 使用的儀器和人員組成 使用的儀器:本次沉降觀測使用D10、S3型水準儀,測量精度達2mm/km,精確讀數至1mm,估讀至0.5mm。水準尺使用5M寬面鋁合金塔尺(最小刻度1MM)。 人員組成:成立沉降觀測組,成員包括負責人一人,觀測人員一人。 對測量水準儀進行定期檢驗,加強日常維護、使用和保管,有檢查記錄,使用儀器時,測量員不得離開儀器,將儀器置于儀器柜內,儀器柜必須干燥、無塵土,經常擦拭保養儀器。 (4)、 沉降觀測的成果整理 A、整理原始記錄 每次觀測結束后,應檢查記錄的數據和計算是否正確,精度是否合格,然后,調整高差閉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觀測點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觀測記錄”中。 B、計算沉降量 計算內容和方法如下: 1)計算各沉降觀測點的本期沉降11、量: 沉降觀測點的本期沉降量=本次觀測所得的實測標高上次觀測所得的實測標高 2)計算總沉降量: 總沉降量=本期沉降量+上次本期沉降量 將計算出的沉降觀測點本期沉降量、總沉降量和觀測日期等記入“沉降觀測記錄”中4、觀測中的注意事項(1)嚴格按測量規范的要求施測(2)前后視觀最好用同一水平尺(3)各次觀測必須按照固定的觀測路線進行(4)觀測時要避免陽光直射,且各觀測環境基本一致(5)成像清晰、穩定時再讀數(6)隨時觀測、隨時檢核計算,觀測時要一氣阿成(7)在雨季前后要聯測,檢查水準點的標高是否有變動(8)將各次所觀測沉降情況及時反饋給甲方及有關部門,當建筑物每天(24h)連續沉降量超過1mm時應停12、止施工,會同有關部門采取應急措施。5、曲線形狀注意問題在沉降觀測的過程中,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不是單邊下行光滑曲線,而是起伏狀現象。這就分析原因,進行修正。(1)第二次觀測出現回升,而以后各次觀測又逐次漸下降。可能是首次觀測精確度過低。若回升超過5mm時,第一次觀測作廢,若回升5mm以內,第二次與第一次調整標高一致。(2)曲線在某點突然回升原因:水準點或觀測點被碰動所致且水準點碰動后標高低于碰前標高,觀測點碰后高于碰前標高。處理措施:取相鄰另一觀測點的相同期間的沉降量作為被碰觀測點的沉降量。(3)曲線自某點起漸漸回升原因:一般是水準點下沉所所致。措施:確定水準點下沉值,與高級水準點符合測量,確定下沉值。五、質量保證措施1、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測量。2、作業人員進行明確的職責分工。測量人員負責沉降觀測的全部過程,并進行司鏡,記錄人員負責觀測數據記錄及資料的整理。3、作業環境應具備的條件;天氣晴朗、通視良好、風力小于二級。4、為了保證沉降觀測點的準確性,在沉降觀測點安裝完成后,沉降觀測點上安裝專門的保護筒。六、安全保證措施1、在進行觀測作業時,經常要進入交叉作業的危險區域,所以在每次作業前,測量人員必須了解現場觀測路線及作業點,周圍的安全情況,然后對記錄及跑尺人員進行交底。2、所有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均必須戴好安全帽,并密切配合,爭取快速、準確地完成觀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