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貴鐵路一標三分部框架涵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8546
2022-07-20
9頁
59KB
1、新建成都至貴州鐵路客運專線1標三分部D2K16+650.45-D2K22+841.965段箱形涵施工方案編 號: 版本號: 受控號: 修改狀態: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有效狀態: 中鐵四局成貴鐵路運專線1標三分部2014年2月目 錄1 編制依據 42 適用范圍 43 工程概況 44 施工準備工作 55 工期安排及勞動力配置 66 工程測量 67 主要施工方法 77.1基坑開挖及基底處理 77.2基礎施工 77.3框架涵身施工 87.3.1鋼筋綁扎 87.3.2模板安裝及加固 97.3.3砼澆注 107.3.4混凝土養護 117.4端翼墻施工 127.5附屬工程施工 127.6防水層 12、27.7沉落縫 137.8臺后回填 148 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159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1910環保措施 201 編制依據1. 成貴客運專線一標涵洞施工設計圖紙。2. 現場踏勘及調查所獲取的第一手資料及工程地質參考資料。3. 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32005);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鐵路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6-2007;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785號;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02005);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3、TB104012003;2 適用范圍D2K16+650.45-D2K22+841.965段鋼筋混凝土框架箱涵基坑、主體工程、擋土墻、防水層及附屬工程。3 工程概況成貴鐵路客運專線一標中鐵四局三分部施工管段為D2K16+650.45-D2K22+841.965,除短鏈,計5.5km。管段內共有涵洞5座,全部為鋼筋混凝土框架涵,涵洞跨徑、涵長等情況見下表。除D2K19+310、D2K22+250、D2K19+470涵外,其余涵洞基底處理采用CFG樁加固,處理方法與本段路基一致,上部鋪設砂夾碎石墊層。出入口翼墻基礎、泄床及涵身基礎墊層均采用C30混凝土,出入口涵身基礎采用C40混凝土,涵身采用C404、鋼筋混凝土,翼墻墻身帽石均采用C30混凝土。出入口邊坡、溝床、錐體為M10漿砌片石。表1 框架涵情況匯總表序號涵洞名稱跨徑尺寸涵洞用途與線路關系1D2K18+300鋼筋混凝土框架涵1-55.3m排洪正交2D2K18+410鋼筋混凝土框架涵1-55.3m排洪正交3D2K19+310鋼筋混凝土框架涵1-1.52m排洪正交4D2K19+470鋼筋混凝土框架涵1-33.6m排洪正交5D2K22+250鋼筋混凝土框架涵1-33.5m排洪正交4 施工準備工作 1.涵洞施工前作好水溝與臨時便道的改移及防洪工作,使其不影響涵洞的正常施工。2.施工用電引至涵洞施工范圍,必要時施工現場配備發電機,確保施工用電。主5、要施工用電機械見下表。3.施工場地在施工用地范圍內合理布置,作為堆放模板及腳手架用。鋼筋加工場地設在經理部鋼筋加工場,待鋼筋加工完成后統一調運至施工場地內。混凝土由經理部綜合攪拌站統一供應,混凝土罐車運輸至施工現場,采用汽泵進行澆注。表2 主要機械設備一覽表序號機械或設備名稱型號規格數量額定功率(KW)備注1鋼筋切斷機CG-402臺2.2自有2鋼筋彎曲機GJ-402臺3自有3鋼筋調直機GT4/102臺3自有4交流電焊機BX3-5004臺自有5木工圓盤鋸MT1052臺5.5自有6污水泵100WQ3臺7.5自有7砼運輸車5臺7 m3自有8振動棒6臺自有9砂漿攪拌機UJW2003臺自有10柴油發電機6、3臺30kw自有5 工期安排及勞動力配置本管段5座框架涵的工期安排為4個月,涵洞預計開工日期為2014年5月1日,竣工日期為2014年8月31日。CFG樁施工時,首先安排施工涵洞處的樁,以確保涵洞能夠盡快開工。勞動力配置:每座涵洞預計投入勞動力25人,其中鋼筋工5人,砼工6人,模板工5人,電工1人,架子工4人,瓦工4人。6 工程測量涵洞施工開挖前,由工程部技術人員測量定位,定出涵洞的中心樁以及涵洞的軸線和開挖線,開挖成型后,再進行復測,以確保定位的準確性,并復核標高。涵洞基礎墊層施工完后,再定出涵洞的中軸線,彈好墨線,洞身模板施工時嚴格控制好模板與中軸線的距離,嚴格控制好各部位標高。在施工過程7、中,工程部技術人員必須經常深入工地現場,做好及時服務施工現場的一切技術工作。以指導協助施工生產工作。7 主要施工方法7.1基坑開挖及基底處理先由工程技術人員放樣出涵洞中心及軸線尺寸。以校核現場地基處理范圍是否恰當合理。采用明挖基礎,基坑開挖采用挖掘機開挖,邊坡坡率根據不同地質放坡坡率見下表。基坑底部工作面1.0m,四周設0.30.3m排水溝,基坑頂部四周2.0m范圍內,禁止堆放重物。下雨時用雨布覆蓋坑壁,以防雨水浸滲,造成坑壁塌方。表3 基坑坑壁坡度表地質情況坑壁坡度基坑頂緣無載重基坑頂緣有靜載基坑頂緣有動載砂類土1:11:1.251:1.5碎石類土1:0.751:11:1.25黏性土、粉土18、:0.331:0.51:0.75極軟巖、軟巖1:0.251:0.331:0.67有CFG樁處,采用長臂挖掘機沿CFG樁間進行縱、橫交錯開挖,開挖過程中挖機不得碰撞CFG樁。對挖掘機無法施工的部位,采用人工配合清理,采用水準儀將樁頂標高打在樁身上,截樁時在同一水平面按同一角度進行。7.2基礎施工基坑開挖后,試驗人員做基底承載力試驗,試驗監理工程師現場見證,基底承載力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基礎混凝土施工。若基底開挖至設計標高后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則繼續開挖直到達到設計承載力要求,超挖部分按照換填處理,換填完成后再做承載力試驗,確認基底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立模分別澆注C40出入口涵身基礎、C40出9、入口翼墻基礎混凝土及涵身10cm基礎墊層C30混凝土。混凝土振搗密實,表面要求平整。混凝土由經理部攪拌站集中攪拌供應,混凝土罐車運送至澆筑現場,采用汽泵澆筑。其配合比由實驗室嚴格控制,每一個臺班作好砼試塊。7.3框架涵身施工施工步驟:鋪設墊層后,開始準備框架涵涵身鋼筋砼施工,框架涵涵身計劃分二次澆筑,即底板一次,墻身及頂板一次。7.3.1鋼筋綁扎1、鋼筋安裝a、鋼筋安裝前,應對照設計圖紙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進行安裝作業。b、安裝鋼筋時,采取C35細石混凝土墊塊作為鋼筋保護層墊塊,墊塊內預埋綁扎鐵絲,放置數量為每平方米四個,并相互錯開,呈分散布置,墊塊與鋼筋綁扎鐵絲不得伸入保護層內。c、鋼筋的交10、叉處,用直徑0.72mm的鐵絲,按逐點改變繞絲方向(8字形)的方式交錯扎結,或按雙對角錢(十字形)方式扎結。2、鋼筋質量控制a、鋼筋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及加工必須符合設計要求。b、鋼筋加工允許偏差表4 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序號名 稱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受力鋼筋全長10尺量2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203箍筋內凈尺寸3c、鋼筋安裝及鋼筋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表5 鋼筋安裝及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序號名 稱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受力鋼筋排距5尺量,兩端、中間各1處2同一排中受力鋼筋間距103分布鋼筋間距20尺量,連續3處4箍筋間距綁扎鋼筋20焊接鋼筋105彎起點位置30尺量11、6鋼筋保護層厚度cc35mm+10,-5尺量,兩端、中間各2處25mmc35mm+5,-2c25mm+3,-17.3.2模板安裝及加固涵洞內、外側模板均采用新的竹膠板(厚度15mm)制作。安裝模板前,將第一次澆注到底板以上30cm墻身頂面砼進行鑿毛,清除浮漿層,并用水沖洗干凈。精確測定框架中心,并用墨線畫出墻身底面尺寸位置。墻身模板采用汽車運輸至箱涵附近,現場拼裝,人工調整就位。施工順序:膺架內模外模外絎架支撐。安裝時,注意墻身模板的線型和垂直度,利用垂球校正模板兩垂直方向傾斜度。在涵身內側,頂板竹膠板需壓住墻身竹膠板。模板與鋼筋之間加塑料墊塊,墊塊的密度控制在每平米不少于4個,以保證砼保護層12、的厚度。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滿涂脫模劑,脫模劑不得采用廢機油代替。搭設滿堂式鋼管腳手架支撐加固邊墻和頂板模型。采用碗扣式滿堂支架,橫桿長度0.9m,立桿長0.91.2m,設置底托及頂托調整高度。橫桿與內側模板背帶(方木)頂死,防止內側模板跑模。扣件頂托上設1010cm方木縱帶,間距90cm,方木上橫向鋪設1010cm方木,方木間距為40cm,后鋪設竹膠板。墻身竹膠板加固采用1010cm方木縱帶,間距40cm,橫帶采用1010cm方木,間距50cm,墻身外側采用方木及鋼管斜撐。底部采用方木支撐,往上采用鋼管剪刀撐,沿涵長方向每隔2米設置一道。涵頂采用鋼管扣件將墻身模板對拉,防止模板上部支撐不到位跑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