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壩壩體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8560
2022-07-20
9頁
53KB
1、初期壩壩體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為三貴口鉛鋅礦尾礦庫(初期壩)工程,建設地點位于烏拉特后旗三貴口。尾礦庫設計總庫容5020.626萬m3,服務年限39.64年。初期壩:采用透水堆石型壩,壩頂標高1206.0m,初期壩壩高30.0m,壩軸線長165.867m,壩頂寬4m;初期壩下游邊坡坡比1:2,并在下游坡面每隔10m高差設計一級2m寬的馬道;初期壩上游邊坡坡比1:2;開挖時應請有關地勘人員赴現場指導基坑開挖工作,可根據實際地質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基礎開挖后應及時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做好截排水工作,以防基坑積水;二、編制依據 1、施工合同 2、施工圖紙 3、招投標文件 4、施工圖紙工程涉及的主要2、國家或行業規范(碾壓式土石壩施工技術規范(SDJ213-83)、尾礦設施施工及驗收規范(YS5418-95)、尾礦庫安全技術規程(AQ2006-2005)三、質量控制標準 1、 筑壩石料:庫區內上層基巖以堅硬的花崗巖為主,時較為理想的筑壩材料,因此筑壩材料擬主要在庫區范圍內就近爆破采掘。初期壩壩肩上下游100m范圍內不得取石,并嚴格按照相關規程操作作業,確保安全。筑壩材料中采用的石料粒徑小于2cm的應不大于5%,石料粒徑大于20cm的應占總量的60%70%以上,最大粒徑不超過碾壓厚度。石料的飽和度抗壓強度應大于35Mpa,軟化系數不低于0.8。石料上壩分層鋪平后,建議采用15t的震動碾來回碾壓3、,碾壓厚度為0.81.0m,碾壓次數應通過試驗確定。碾壓后堆石料的孔隙率小于30%,堆石干密度應達到1.9t/m以上。只有已施工壩體干密度符合設計要求時,方可繼續筑壩。 2、上下游反濾層及庫底反濾鋪蓋:反濾層采用三層,碎石(卵石)無紡土工布碎石(卵石)。反濾層及鋪蓋均采用400g/的無紡土工布作為濾水隔砂層,無紡布上、下均鋪厚度為500mm的碎石做墊層,反濾層上部再設置厚度不小于1m的干砌塊石護坡。無紡布鋪設時,壩坡面應自下而上鋪設,墊層和保護層同時接著鋪填,鋪填時力求夯實。為適應地基下沉變形及不均勻沉降的需要,無紡土工布沿壩軸線每隔5m做一個折疊,折疊厚度為0.2m,垂直壩軸線土工布與土工布4、之間應搭接完好,接縫可請廠家提供專用縫紉機縫合兩道,要求搭接寬度不下于0.3m。無紡布與兩壩肩岸坡銜接處挖溝至中風化基巖以下1m處,將無紡布頭埋入溝內,并以C15混凝土回填錨固。無紡布與壩底的銜接處,將反濾層沿壩軸線插入壩腳基底以下2m.壩體上游反濾鋪蓋要求沿溝谷向上游至少延伸50m平鋪土工布,下游反濾鋪蓋延伸30m平鋪土工布。 3、壩肩截洪溝:壩肩截洪溝采用梯形斷面,斷面底寬1.5m,深1.5m,邊坡1:0.5,采用M7.5漿砌石砌筑,截洪溝壁厚400mm,截洪溝內表面采用C25混凝土抹面。截洪溝每隔46m設伸縮沉降縫,縫間設瀝青麻繩止水。壩肩截洪溝旁邊的巖質邊坡放坡比建議按1:0.3考慮,5、并結合實際地形綜合考慮放坡比及其施工措施。 4、壩頂排水溝:在初期壩壩頂平行壩軸線設一道排水溝,排水溝采用矩形斷面,斷面底寬0.5m,高0.5m,C15混凝土結構,壁厚200mm,以大于1%的縱坡引至兩側壩肩截水溝。四、施工準備工作(一)、施工管理網絡及勞動力組合為高速優質完成本工程,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優化勞動力組合,以達到滿足業主要求。1、現場管理網絡項目經理:章厚凌資料員 李桂秋現場負責人:胡均勇材料員 陳龍初安全員 陳孟率質檢員張成竹施工員程長清 壩體施工負責人林海軍2、勞動力組合(1) 設項目經理部,對施工進行領導。(2) 進入2臺360型挖掘機、3臺裝載機、1臺震動壓路機、12輛自6、卸車組,施工人員40人。(二) 學審圖紙,進行技術交底等工作。1、 施工前認真學設計文件、有關圖紙,領會設計意圖,編制施工方案。對搞不清的問題時向甲方匯報求得準確答復。2、 根據主管單位施放的座標點、中軸線、里程樁號等,作好標記并加以保護。3、 請主管單位、工程監理驗收樁位。4、 場地平整。 5、 開工前落實好機械設備、材料及人員情況,并作好送檢工作,經復試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施工工藝 1、壩料攤鋪壩體填筑從填筑區的最低點開始鋪料,鋪料方向平行于壩軸線,從壩體東端(坡緩端)采用進占法填筑,自卸汽車卸料后,采用裝載機配合推土機攤料平整,攤鋪過程中對超徑石和界面分離料采用小型反鏟挖土機配合處理7、,每層鋪料后采用水準儀檢查鋪料厚度,確保厚度滿足要求。壩料每層攤鋪厚度為8001000mm,塊石最大粒徑不得大于攤鋪厚度。 2、灑水 一般采用壩面加水和壩外加水等方式,具體應根據不同施工條件布置。灑水主要是為了能充分濕潤石料,以便在振動碾強烈激振力的作用下,使塊石相互接觸部分棱角被擊碎從而減少孔隙率,細料充填空隙,以增加碾壓的密實度。灑水量以碾壓試驗結果確定,對于有風化巖的摻配料,應適當增加灑水量,以便使摻配的風化巖料提前濕潤軟化。 3壓實壩料采用牽引式振動碾碾壓,振動碾一般沿平行壩軸線方向行進,靠近岸坡處除增加順向碾壓外,多采用液壓振動夯加強碾壓;碾壓時采用進退錯距法,錯距由振動碾碾子寬度和8、碾壓遍數控制,當振動碾碾子寬度為2m、碾壓遍數為6遍時錯距一般為25cm。壩坡接觸帶等大的碾壓設備無法到位的區域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動碾或液壓振動夯加強碾壓。壩體壓實檢查頻率為1次/10000m3100000m3。檢測方法:1)、將測點處的地面整平,并用水準尺檢查。2)、按表7-2規定的試坑尺寸,將相應直徑的套環平穩地放置在試驗點上。表7-2 試坑尺寸與試樣最大粒徑關系試樣最大粒徑mm試坑尺寸套環直徑cm直徑cm深度不大于800不小于160碾壓層厚200不大于300901201203)、將水位測針安裝在套環上。4)、將大于套環內表面積的一層塑料薄膜置于套環內,沿環底、環壁緊密相貼。5)、用盛水器向9、環內注水,記錄每桶水質量,環內水深控制在1015cm,記錄注水總質量、水溫和環內水位(即測針讀數)。6)、排除環內水,取出塑料薄膜,按表規定在套環內挖試坑。挖試坑應從中間向外擴展,在挖試坑過程中,不得碰撞套環和擠壓坑壁,已松動的巖塊應全部取出,稱量試樣干質量。7)、在挖好的試坑內,人工整平踩實坑底,將面積足夠大的一層塑料薄膜置于坑內沿坑底、坑壁及套環壁松松地鋪上,如圖7-5所示。1、水位測針2、套環3、塑料薄膜圖7-5 灌水法測密度試驗示意圖8)、用盛水器向試坑內注水,記錄每桶水質量,注水至環內水位止(即測針讀數),記錄注入試坑內水的總質量,測量水的溫度。9)、向試坑注水過程中,隨時調整塑料薄10、膜,排除薄膜與試坑壁間的孔隙,使其靠緊坑底、坑壁及環壁。同時,要隨時觀察塑料薄膜有無刺破漏水現象,發現有刺破漏水處,應停止向試坑內注水,排除坑內的水,待修補好以后再按規定進行。10)、根據上面的注水總質量和套環內注水質量,可以得出試坑內水的質量,根據當時水溫所對應的密度,可以得出水的體積,水的體積與薄膜的體積之和為試坑體積。根據試坑體積及相對應的試樣干質量,可以計算出干密度。 4、砂礫石墊層施工土工布驗收合格后即進入墊層施工,放線完成后即可進行墊層攤鋪。砂礫石采用推土機攤鋪整平。砂礫石墊層一次鋪填碾壓成型,大面積鋪填前進行鋪填試驗,確定虛鋪厚度、碾壓機械及碾壓遍數。然后根據試驗數據進行大面積施11、工。砂礫石攤鋪作業時每個批次4050m長,卸料4050m 后即可進行推平、刮平、碾壓作業,施工時按土工布施工完成具體情況確定每天的施工長度,可按8小時為一班連續作業。 5、土工布的鋪設(1)、用人工滾鋪,布面要平整,并適當留有變形余量。 (2)、長絲或短絲土工布的安裝通常用搭接、縫合幾種方法。縫合采用廠家提供的專用縫紉機縫合兩道,搭接寬度不下于0.3m。(3)、土工布的縫合 所有的縫合必須要連續進行(例如,點縫是不允許的)。在重疊之前,土工布必須重疊最少150mm。最小縫針距離織邊(材料暴露的邊緣)至少是25mm。縫好的土工布接縫最包括1行又線鎖口鏈形縫法。用于縫合的線應為最小張力超過60N的12、樹脂材料,并有與土工布相當或超出的抗化學腐蝕和抗紫外線能力。任何在縫好的土工布上的“漏針”必須在受到影響的地方重新縫接。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避免在安裝后,土壤、顆粒物質或外來物質進入土工布層。布的搭接根據地形及使用功能可分為自然搭接、縫接或焊接。 6、砂礫石墊層施工 反濾層碎石面層施工方法同反濾層碎石墊層施工 7、壩坡及壩頂干鋪塊石施工在壩體填筑完成后進行削坡,并清理基礎,填筑砂礫石墊層,然后進行土工布施工,隨后填筑砂礫石和碎石墊層,砂礫石和碎石墊層隨護坡邊砌邊填,自下而上,隨填隨砌。干砌護坡前要選挑石材,石材要求大致方正,大小約400mm見方,且有兩個大致平行的面。砌筑時一般采用花縫砌筑,即依13、照石塊原有形狀,使尖對拐,拐對尖,相互咬合砌成。砌筑時不分層,一般將大面向上,先砌角石,在鋪面層和腹石。砌筑過程中要注意片石間空隙,用碎石塞緊。 8、漿砌排水溝施工(1)、砌筑前對石料進行挑選,所用石料需質地堅實、無污垢、水銹雜質。鑲面石料應選擇尺寸稍大并具有較平整表面,尺寸較大者,并稍加修整,石料最小邊長不得小于20cm,片石厚度不得小于15cm。(2)、砌筑時將片石表面除塵泥垢除盡,然后座漿,采用鋪35mm稠漿,然后鋪放石坡。(3)、砂漿勾縫前先將2倍縫寬的砂漿刮去,用水清洗,再用細砂拌和的砂漿水比在1:11:2之間砂漿進行勾縫,勾縫要求美觀、勻稱,塊石形態突出,表面平整,附著的砂漿清理干14、凈。 六、質量保證措施1、增強質量意識,健全質保體系,認真執行質量崗位責任制和質量檢查制度,加強職工技術培訓,按照有關圖紙和施工規范要求施工。2、建立項目經理為首的質量保證體系。3、施工前應認真核對設計和技術交底工作,組織學習規范,嚴格掌握工程質量及驗收標準,并做好各工序間的質量驗收。4、確立施工技術主管為首的技術負責制,認真編制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做好現場布置和施工準備,對關鍵工序制定有針對技術措施。關鍵工程技術人員跟班作業,強化施工技術管理,按標準化作業施工。5、做好開工前的中線和水平的貫通復測工作,嚴格執行測量復核制度,對施工標志應嚴加保護,確保測量結果正確無誤,制定導線控制網。6、嚴格材料、機械設備管理及驗收制度,不合格或無合格證材料不得使用。7、工程所用的機械、設備器材都應具備出廠證、合格證。8、設置專職質檢人員配合監理工程師,對工程進行檢查并嚴格執行簽證制度,特別是隱蔽工程必須經雙方檢查簽認以后,方可進行隱蔽工程作業。9、機械開挖溝槽時要留有余量,嚴格控制標高,溝槽嚴禁雨水浸泡。10、認真做好試驗工作,工程用的所有材料都必須有出廠合格,并對主要材料進行現場質量鑒定,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 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紫金礦業項目經理部 2012年3月22日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1
46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