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流施工方案6929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8689
2022-07-20
7頁
55KB
1、鄭州市白沙組團楊橋干渠升級改造工程(水利)施工第二標段河道導流明渠(保通)施工方案 批準: 核定: 審查: 校核: 編寫:鄭州市白沙組團楊橋干渠升級改造工程(水利)施工第二標段總承包項目經理部二一六年四月目 錄一、編制概況11.1編制依據11.2編制原則11.3臨時工程內容1二、導流施工方案12.1導流方案選擇12.2導流明渠設計22.3導流明渠平面布置32.4導流明渠施工32.5導流明渠工程進度安排4三、施工質量控制43.1施工準備階段質量控制43.2施工開挖階段質量控制4四、安全文明生產及環境保護措施54.1臨時工程規劃與開挖54.2施工圍堰54.3安全度汛措施5五、機械及人員配置65.12、施工機械設備配置65.2勞動力配置6一、編制概況1.1編制依據1、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 SL303-2004;2、鄭州市白沙組團楊橋干渠升級改造工程(水利)施工第二標段及施工 圖紙;3、施工組織設計;4、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導流設計導則 DLT 5114-20005、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手冊及有關施工規范及技術標準;6、現場實際有關情況和調查所掌握的有關資料、信息;7、我單位綜合施工能力、現有機械設備、技術實力以及多年來從事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的成功施工經驗。1.2編制原則1、充分體現本工程項目特有的施工特點;2、采用適合本工程特點,采用比較先進、常用、有實際效果的施工方法、措施,選用可靠3、設備;3、充分利用以往類似工程積累的成功施工經驗,確保工程施工安全順利,以期達到合同工期要求。1.3臨時工程內容為保證楊橋干渠下游用水需求,施工前需根據設計施工藍圖進行臨時工程修筑。二、導流施工方案2.1導流方案選擇按照設計院設計圖紙,楊橋干渠升級改造工程(水利)施工第二標段全長5.5km,河道較長。按照設計河道平面布置情況,河道臨時工程可選用兩種方案進行施工。方案一擬采取在河道內修筑縱向圍堰,采用原河道分期導流方式進行施工。方案二擬采用在新修河道外征地紅線內開挖導流明渠全斷面一次導流方式進行施工。方案一采用縱向圍堰方式導流方案,無須進行河道外側導流明渠修筑,可減少施工占地面積。但分期導流方式4、施工工序較多,施工情況復雜,且采用修筑縱向圍堰方式,對圍堰填筑要求較高,填筑工程量較大,施工成本偏高,圍堰施工過程較慢,對工程施工工期影響較大。采用方案二開挖導流明渠進行全斷面一次導流方式施工,明渠采用機械開挖,施工工序簡單,可保證河道施工區域干地施工,且導流明渠開挖成本較小。我部對施工現場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后,結合兩種方案施工成本比較,方案二工序簡單,施工較快,可大量縮短工期,占地面積在征地紅線范圍之內,故我部擬采用方案二在河道外側開挖導流明渠,配合上下游圍堰,進行全斷面一次導流方式以保證河道干地施工的施工方案。2.2導流明渠設計根據施工圖紙要求河道施工期間下游灌溉及熱電廠用水,保證過水流量為5、2m/s。導流明渠斷面采用梯形斷面形式,為確保上游來水順利下泄,明渠底部高程略低于現狀河底高程,根據實測原河道底部數據,河道底部高程約83.182.5m,現狀河道深度約0.5m。經計算導流明渠內側坡比按照1:2放坡,外側1:1.5放坡、堤頂寬1.5m、明渠底寬約為2m,頂寬約10m、高度為2m、過水深度為1.5m。2.3導流明渠平面布置按照本段工程設計河道平面布置,導流明渠起點處設置于上游(樁號T 0+300),沿河道右岸新修河道堤頂道路外側5m征地紅線以內進行布置,利用右岸原河道開挖土方進行回填修筑。2.4導流明渠施工2.4.1導流明渠施工根據技術人員對施工現場的勘察,擋水建筑物可采用附近開6、挖的粘土進行圍堰填筑,對流量大迎水面用編織袋裝粘土進行護坡。本標段施工導流戰線長,施工難度大,全線有大量魚塘,回填土方量較大。局部魚塘淤積層較厚,采用反鏟挖除后回填粘土分層碾壓而成。2.4.2導流明渠土方回填為保證上游來水順利下泄,明渠開挖高程需略低于現狀原河道底部高程30cm,導流明渠內側坡比按照1:2放坡,外側1:1.5放坡,渠底及邊坡壓實整平后鋪蓋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上下游通長鋪設,渠底中心線開挖30cm30cm20cm的溝對塑料薄膜搭接進行保護,導流明渠兩岸堤頂均采用次方法保護。2.4.3導流明渠兩岸邊坡修整兩岸邊坡修整伴隨導流明渠回填成型后使用反鏟對岸坡按照進行邊坡修整。2.4.4測量7、放線明渠回填前,按施工平面圖布置采用測量儀器放樣確定施工開挖區域交界線,白灰撒線并插標志牌進行標識,在兩岸岸坡標寫高程及樁號。2.4.5導流明渠拆除主體河道工程施工完工后,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將導流明渠拆除后土方就近整平,壓實,作為綠化用土。2.5導流明渠工程進度安排本段導流明渠施工。導流明渠開挖施工工期為2016年 月 日至2016年 月 日,共計15天。三、施工質量控制3.1施工準備階段質量控制 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中技術要求對覆蓋層進行清理,開挖前必須將開挖范圍內的樹根、垃圾、墳墓、古河道、坑塘、房基等全部清除。3.2施工開挖階段質量控制(1)開挖前做好施工測量放樣工作。(2)嚴格按照設計圖8、紙規定的邊坡、尺寸及范圍施工,防止超、欠挖。(3)做好開挖原始記錄工作。(4)嚴格做好棄土區內的整理工作,如排水設施、坡面處理等。棄土嚴格按照監理工程師的指示堆放。(5)導流明渠回填后必須推平、壓實,恢復至原地面高程。四、安全文明生產及環境保護措施4.1臨時工程規劃與開挖界定施工導流明渠開挖范圍,其四周設立隔離警示標志,避免非生產人員及牲畜進入開采區,確保開挖區施工安全。對明渠開挖棄料,如清表等,應有序堆放,并定期噴灑水作好揚沙除塵工作,以備二次利用。明渠施工期間,要做好現場的文明施工,隨時清理廢棄物,做到無積水、無雜物、無廢舊不用材料,工作面干凈整潔。在明渠完成后,要遵守“工完、料盡、場地凈9、”的原則,完成一處,清理一處,不留垃圾,不留剩余施工材料和施工機具。4.2施工圍堰為保證施工期間圍堰的安全,在施工期間圍堰的運行維護措施如下:(1)對圍堰可能出現的局部沉陷及時進行培高;(2)保護好圍堰與岸坡接頭部位的排水設施,采取相應措施,必要時鋪設編織袋,防止雨水沖刷。(3)指派專人定期檢查圍堰運行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報告,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4.3安全度汛措施如遇暴雨較多,發生超標準洪水時,基坑應充分做好過流準備,人員、設備等及時轉移,并按照要求組織抗洪搶險,洪水過后,及時組織恢復生產,盡最大可能降低洪水損失。具體措施如下:(1)盡可能抓住低水位施工,保證在洪水來臨前將本河道導流明渠施10、工完成,使圍堰失去作用,避免二次修筑圍堰;(2)隨時與業主和監理保持聯系,如遇超標洪水預報,則及時撤離人員和機械設備至安全區。如清挖區被淹,外側河道水位消退時,及時將圍堰下游決口,以盡快排干施工區積水,恢復施工。五、機械及人員配置5.1施工機械設備配置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配置見表6-1。表5-1 主要施工機械設備配置表:序號機械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液壓反鏟1m3臺42推土機臺42自卸汽車10t臺85.2勞動力配置勞動力配置依據為施工項目工作內容和機械設備配置情況,具體配置見表5-2勞動力配置表。表5-2勞動力配置表序號工種單位數量備注1液壓反鏟司機個42自卸汽車司機個83普工個54技術人員個35管理人員個3小計個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