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田整理專項施工方案(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8744
2022-07-20
4頁
15KB
1、格田整理(1)格田定線:A、在準備格田區域,在其正中(左右兩端大致相等)從上到下劃一條中軸線;B、根據格田斷面設計的田面斜寬,在中軸線上劃出各臺格田的基點;C、從各臺格田的基點出發,用手水準向左右兩端分別測定其等高點,連各等高點成線,即為各臺梯田的施工線;D、如地形復雜處,可據大彎就勢,小彎取直原則處理,有時為保持田面等寬,可適當調整埂線位置。(2)修筑田埂:A、沿埂線位置先對筑埂區域進行清理,不能夾有石礫、樹根、草皮等雜物;B、格田田埂采用土埂,埂頂寬40cm,上游埂高20cm,下游埂高根據坡度和格田寬度確定,田埂上游坡邊坡為1:0.4,下游坡邊坡為1:0.6,且在下游坡腳處作背溝,底寬202、cm,深度30cm;荒草地坡改梯田埂當埂高在1m以內,采用原土夯實護坡,當埂高在11.5m之間,采用干砌卵石埂護坡腳,最下一層石埂深入田面下30cm,往上根據坡度變化依次鋪23層,埂寬30cm,石埂以上采用原田面土以1:0.5坡度夯實,埂寬35cm,埂高出田面20cm,石埂上、下游邊坡均為1:0.2;C、田埂修筑要順直,土田埂修筑必須分層夯實,逐層壓實后修坡,并拍打結實。干砌卵石護坡砌筑時石塊要分層臥砌,最下一層石埂要深入田面以下30cm,砌體上下錯縫,內外搭砌,砌立穩定,空隙要用小石子填塞,以保證砌體的穩定。砌筑好的砌體要做到表面平整,勻稱美觀。(3)表土剝離:將田塊田面表土取起,厚約20c3、m,用推土機推到田格內指定地點堆放,暴雨時需用塑料布遮蓋,避免暴雨淋刷使土壤大量流失。(4)修平田面:A、在同一田面進行挖填方平衡,將挖方區域的土運至填方區域,逐臺處理,以節省工效;B、在推土機推土前,對開挖區域內(特別是荒草地內)的樹樁、樹根、雜草、垃圾、廢渣等有礙物利用機械結合人工徹底清除。C、用平地機進行細平工作,局部高差較大處,由鏟運機鏟運土方回填,盡量做到挖填同時進行,梯田平整后高程符合設計要求;平整時應采取就近原則,挖取高于設計田面標高的土方回填至附近低于設計田面標高田塊,開挖及回填時應保證表土回填前田塊有足夠的保水層,防止表土層底部為漏水層,在施工時應注意田面高程的控制;當需要長4、距離調運土方時,采用挖掘機、裝載機配合自卸汽車運土的方案進行,機械化開挖要根據工程規模、土質情況、地下水位高低、施工設備條件、進度要求等合理選用挖土機械,以充分發揮機械效率,節省費用,加快工程進度,挖掘機、運土汽車進出運輸道路,應盡量利用場地未開挖部位,使互相貫通作為車道,確定挖填方的調配分區和調配方向及運輸路線,自卸車數量應按挖掘機械大小,生產率和工期要求配備,要能保證挖掘或裝載機械連續作業;D、回填時要分層進行,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和機械性能而定。填土順著坡度由上而下填,采用鏟運機大面積鋪土時,鋪填土區段長不宜小于20m,寬度不宜小于8m。E、田面平整后,檢查田面是否達到水平,為了便于梯5、田排水,按設計要求設置1/300的縱坡比降;(5)表土回填將先期剝離的20cm表土均勻鋪至已修平的臺面。若不足則還需就近尋找客土進行回填。當需進行松土爆破時,則先剝離表土20cm,將其運至指定區域。荒草地、水田、旱地整理1、施工流程制土埂 挖溝槽 制田埂。2、施工方法1)、制土埂: 根據田塊設計尺寸,進行施工測量放線,采用人工填筑,人工夯實方法筑土埂。2)、挖溝槽:溝槽土方開挖采用人工開挖,槽底預留10cm由人工清底。開挖過程中嚴禁超挖,以防擾動地基。對于有地下障礙物(管、纜)的地段由人工開挖,嚴禁破壞。 溝槽開挖盡量按先深后淺順序進行,以利排水。 挖槽土方處置,按現場暫存、場外暫存、外運相結6、合的原則進行。開槽土方凡適宜回填的土選擇妥善位置進行堆放,但不得覆蓋測量的標記,均暫存于現場用于溝槽回填。回填土施工前制定合理土方調配計劃,減少土方外運及現場土方調運。開槽后要對基地做釬探,按地勘要求執行,遇局部地基問題,如墓穴、枯井、廢棄構筑物等應及時通知設計并會同有關人員現場共同協商處理意見,不得擅自處理。 開槽后及時約請各有關人員驗槽,驗槽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如遇槽底土基不符合設計要求,及時與設計、監理單位及地勘部門聯系,共同研究基底處理措施,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3)、工程質量要求:符合相關規范、文件和工程所在地實際情況的要求,符合當地農村發展部門及省、市主管部門驗收標準。五、檢查驗收每完成一個平整項目,在自驗合格的基礎上,申請監理單位和業主單位組織驗收,對提出的問題進行整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