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溝處理專項施工方案(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8748
2022-07-20
7頁
831KB
1、內蒙古路橋有限責任公司國道512線豐鎮至涼城段公路項目部沖溝施工專項方案批準: 日期:審核: 日期:編制: 日期: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準備工作1三、溝壁清理1四、沖溝填筑2五、填筑要求3六、強夯施工4七、質量控制5沖溝處理方案一、工程概況國道512線豐鎮至涼城段一級公路起點位于豐鎮市巨寶莊鄉西十八臺村東,與國道512線口子村(蒙晉界)至豐鎮段公路終點線位順接,設計起點樁號K52+000,終點與省道102線崞縣窯至涼城段一級公路順接,終點樁號K103+421.492,路線全長51.421公里。本項目地形由西、北、東向中南部呈階梯狀遞降,平均海拔1400米。本項目所在區域地形起伏小,相對高差小2、,地形較平坦開闊,多屬沖積平原、微丘陵區。二、準備工作1、技術人員熟悉施工圖紙、規范和技術標準。2、收集施工中所涉及的各種外部技術數據。3、機械準備:挖掘機,裝載機,自卸汽車、推土機、平地機、強夯機、水車、25T振動壓路機、25KJ三邊行沖擊壓路機。4、施工便道暢通。三、溝壁清理1、先進行溝底、溝壁的清理,將溝底、溝壁的雜草、樹根、腐殖土等雜物清理干凈。清理出溝底工作面,保證溝底機械施工的工作面。對于雞爪形沖溝,應以主溝深度為標準清理中間土埂,確保機械能進行工作。如溝底開挖后需作換填處理,換填厚度以設計圖紙為準。2、根據沖溝溝壁坡率不同,溝底寬度不同,采取相應的溝壁清理、開挖臺階、拓寬清理溝底3、工作面寬度等措施。3、溝壁的臺階開挖應與沖溝填筑同步進行,由溝底向上邊填筑路基邊挖臺階。4、對于自然溝壁坡率緩于1:0.5高填段沖溝,溝壁清理是路面以下8m范圍清理成3m寬、1.5m高、反向角4的臺階,路面以下8m范圍再以下溝壁做寬大于等于2m寬、2米高、反向角4臺階處理。四、沖溝填筑1、回填材料的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回填質量。沖溝填料應采用碎石渣,碎石土等粗粒土作為填料,嚴禁采用淤泥、腐殖土作為填料。2、根據圖紙要求,基底為V型沖溝路段高路堤,當路堤距離沖溝溝頭較近時,應將溝頭填死(具體段落見圖紙)。沖溝線外填筑土方要與沖溝同步填筑,要求分層填筑、充分壓實,壓實度不小于90%,并且提前做好沖溝4、上游的排水設施,根據需要增設邊溝或排水溝。3、沖溝填筑先填筑2M石渣后再進行強夯,然后按路基填筑工藝施工。高路堤填筑過程中由基地向上每隔4m高度強夯一次,(邊坡高度減去普通壓實區后,下部高度不足24m時,以實際高度按4m夯擊一次)。當邊坡高度減去普通壓實區(8m)及強夯補壓區高度(24m)之后,中間部分土體采用沖擊壓實補壓(工作面長度大于100m)或50T拖振補壓(工作面長度大于100m),當邊坡高度小于32m時,不進行沖擊壓實、拖振補壓。4、沖溝應分層填筑、分層碾壓。土質地基拋填的2M石渣層利用質量較好的石質填筑,攤鋪厚度不大于40cm,最大粒徑小于12cm,石渣層檢測按照填石路堤沉降法檢測5、,壓沉量5mm,均方差3mm;沖溝填筑土方時按照路基填筑工藝控制,分層填筑松鋪厚度不大于30cm。5、沖擊壓實補壓區沖擊壓實采用25KJ三邊形沖擊壓路機每隔1.5m高度沖壓一層,沖壓遍數按15遍控制;拖振補壓區采用50T拖式振動壓路機每隔1.5m高度補壓一層,補壓遍數按15遍控制。6、沖溝填筑至路床中間及最上面一級臺階應鋪設土工格柵。五、填筑要求1、沖溝填料時,嚴禁從高坡向下卸料2、沖溝填筑基底2m石渣以上填料要盡可一致,以便于路基碾壓檢測及沉降的控制。3、有些沖溝圖紙未設計填筑2M石渣和強夯處理,應按照路基施工工藝,分層填筑、分層碾壓,壓實度按路基標準執行。7、沖溝里設計有結構物的,沖溝處理6、先按要求對結構物基底進行處理;在結構物臺背6M范圍及頂上6M范圍內不得強夯,剩余部分按沖溝填筑要求進行。4、對于較小的沖溝,能進機械設備沖溝要按設計進行施工;不能進入壓實設備的沖溝,用小型機具壓實,有必要時進行強夯處理。5、沖溝內的死角或小溝小坑要先用小型機具將其填筑碾壓處理后再進行統一的沖溝填筑。6、在修建便道時,虛填的沖溝應重新開挖至原狀,按沖溝填筑要求進行處理。8、填土路基壓實度要求:壓實度要求滿足內蒙古自治區公路工程質量控制標準,必須滿足圖紙要求。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0-8080-150150地基表層圖紙要求壓實度()96949390內蒙古自治區公路工程質量控制標準要求壓實度()97、69493909、填石路基壓實要求;、填石路堤的壓實質量宜采用施工參數(壓實功率、碾壓遍數、壓實遍數、鋪筑層厚)等壓實質量檢測聯合控制。填石路堤的壓實質量也可采用壓實沉降差法。在已完工的填石路堤上,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兩遍,壓沉量5mm,均方差3mm時,即認為填石路堤碾壓合格。六、強夯施工1、強夯處理范圍:強夯工作面位于基底時,路基底寬內緩于1:5的部分均予以加固;強夯工作面位于路基填料中時,注意靠近路基邊坡處采用較小夯擊能夯擊,并預留3m安全距離,避免已填筑路基邊坡產生推擠破壞。2、夯擊順序:夯擊點布設遵循先路基外側,然后逐漸向路基中間進行的原則。3、夯點采用正方形布置,夯點間距為5m;第一8、遍進行主夯,第二遍進行副夯,在各主夯點中間穿插進行,第三遍進行滿夯,利用鍾印彼此搭接四分之一連續夯擊;基底強夯主夯及副夯采用單擊能為2000KNM。滿夯采用單擊能為1000 KNM;路基填料強夯主夯及副夯采用單擊能為800 KNM。滿夯采用單擊能為600 KNM。夯點的夯擊數(最佳夯擊能)應根據強夯試夯確定,應以夯坑的壓縮量較大,夯坑周圍隆起最小為原則,且最后兩擊或三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主夯、副夯及滿夯的間歇時間均按72h控制。4、強夯要求;、開夯前檢查夯錘重和落矩,以確保夯擊能符合設計要求。、在每次夯擊前,對夯點線進行復核,夯完后檢查夯位置,發現偏差或漏夯應及時糾正。、檢查每個夯點的夯擊次數和每擊夯沉量,每夯點的最后兩擊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夯坑周圍不發生大的隆起。、施工過程中對各項參數及施工過程進行詳細記錄。 七、質量控制1、沖溝基地清理后要求現場技術人員對溝深進行測量,確定填土的總層數,并對現場負責人進行技術交底,落實質量責任狀。2、沖溝填筑要落實填筑責任人,填筑過程記錄、檢測記錄及相關影像資料等,并對沖溝填筑質量進行總體考核。3、現場負責人應收集存檔沖溝填前影像資料和填筑過程中的相關資料4、未盡細節說明按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及圖紙要求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