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復位施工技術方案(5頁).pdf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8808
2022-07-20
5頁
59.08KB
1、小橋復位施工方案陳金龍武警交通五支隊1.前言新疆烏奎高速公路12標 K221+025 為 2-6m地小橋 ,與路線正交 ,輕型墩臺、橋墩. 1998 年 5 月 19 日凌晨 2 時左右一場降雨量21.5mm 地暴雨 ,使得天山雪水融化 ,引發特大洪水 ,導致剛施工完但還未來得及澆注支撐梁地橋墩臺身發生不同程度地偏位和沉降.其中以烏岸0#臺右半幅軸線偏離設計位置 45mm 為最大 ,橋墩臺軸線具體偏位數值見圖1. 2號臺身號墩身號臺身烏魯木齊奎屯橋梁中心線理論軸線實際軸線實際軸線實際軸線實際軸線理論軸線理論軸線實際軸線K221+025 小橋墩、臺身頂部軸線偏位平面圖2.小橋偏位原因分析洪水襲來2、時正值小橋施工關鍵時刻,小橋下部結構(除支撐梁、墩臺帽外)剛完成 ,基坑還未回填 ,墩臺身處于不穩定狀態.由于施工時基坑僅開挖了墩臺基礎部分,且進出口未開挖排水,致使洪水先流入基坑肥槽,然后從肥槽流出 ,對基底產生傾斜沖刷; 尤其基底沖刷后還被洪水浸泡,導致基礎不均勻沉降,產生錯位 ,從洪水后調查時發現基底有沖刷沉積物,1#墩沿兩相反方向側位證實了這點. 3.地基承載力實驗在小橋進水口烏岸橋臺,出水口奎岸橋臺共做兩點重型動力觸探實驗,結果見表1.基底允許承載力= 0+k11( b-2 )+k22(h-3)=500kPa350kPa (設計允許地基承載力), 說明基底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 . 4.3、 現場觀測通過 5 月 27 日至 6 月 11 日連續兩星期地高程測量表明:墩臺身沒有繼續沉降 , 而且在 0#、2#臺內外側沿沉降縫處粘貼玻璃條也表明墩臺身地確沒有繼續沉降和偏位. 洪水沖刷后墩臺身頂部高程見表2. 5. 糾偏施工組織5.1 機械、人員配備配備 1m3單斗履帶式挖掘機1 臺,YZL14B振動壓路機 1臺,ZL50A 裝載機 1 臺, 技術人員 2 名, 民工 8 名, 機械操作手 3 名, 其余需要地輔助機械、車輛在使用時從其他施工現場調用. 表 1 地基承載力記錄試 驗 編 號0102基礎埋深 (m)1.801.80基礎寬度 (m)1.201.20基礎長度 (m)13.24、413.24天然狀態下土地物理性指標濕密度 (g?-3)2.392.39含水量 (%)3.103.10干密度 (g?-3) 2.322.32貫入擊數 (擊 )4850顆粒組成(通過下列篩孔百分率%)601001004091.991.92064.064.01048.548.5536.236.2227.427.4123.823.80.517.117.10.259.79.70.0742.02.0不均勻系數CV67.867.8曲率系數CO1.31.3分類名稱典型土名級配良好礫級配良好礫分類符號GWGW表 2 洪水沖刷后墩臺身頂部高程及沉降值對照表墩號臺測量點位左半幅右半幅測量工程1234560#橋臺測5、量高程 (m)601.960602.038602.132602.146602.027601.923設計高程 (m)601.970602.060602.160602.160602.060601.970沉降值 (m)-10-2-37-23-33-471#橋臺測量高程 (m)601.643601.805601.785601.589設計高程 (m)601.653601.843601.843601.653沉降值 (m)-10-38-58-642#橋臺測量高程 (m)601.808601.915602.018602.019601.921601.822設計高程 (m)601.833601.928602.026、3602.023601.928601.833沉降值 (m)-25-13-5-4-7-115.2 施工技術方案5.2.1復測軸線及高程放出墩臺身軸線控制樁并保護好, 然后復測其軸線與高程, 結果與洪水沖刷后測量結果差值在誤差允許范圍之內, 以沖刷后測量結果作為需復位數值 . 5.2.2測量結果分析以 0#臺為例 ,右半幅臺身頂向烏魯木齊方向平均偏位21.5mm,沉降縫向右側偏角度為0o7 0.62 ,距離為 8.6mm,右半幅臺身頂向烏魯木齊方向平均偏位 43mm,沉降縫向右側偏角度為0o6 13.89, 距離為 7.6mm. 5.2.3確定施工方案在 0#臺右半幅臺背進行分層回填,在回填之前 7、,應在臺身內側沿基礎挖一條寬為 50cm 坑,坑挖至與基頂同一深度;在回填土過程中,應一直保持坑中有水 ,直至臺身復位為止 . 臺背回填按相應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每層填土最大虛鋪厚度不超過20cm,用振動壓器機振壓4 遍以上 ,壓實度按 95%控制;碾壓時應特別小心,避免壓路機撞壞墻身,壓不到部分用人工夯實到同樣壓實度. 臺背每回填 1m 應復測一次軸線 ,待其偏位值接近左半幅偏位值時,每層填土結束后都應該復測軸線.當右半幅偏位值與左半幅一致時,右半幅停止回填 ,并挖除已回填土方,然后左右半幅同時進行回填,方法同上 .在基本復位后 ,即此時偏位值在10mm 以內 ,每回填一層土壓實后,都會要復測8、軸線.復位后 ,臺背土回填之前 ,臺身內側挖地坑也應立即回填,要求同上;此時不再繼續進行臺背回填,但應立即支模澆注墩臺帽混凝土,待其強度形成后 ,吊裝空心板 . 在利用土體主動土壓力使其復位之前,應先進行理論計算,每次復測后,看其是否向預計方向復位,只要按以上步驟認真施工,一般不會出現側向復位 .如果出現半幅左右側偏位值相差比較大,應在偏位值較大側分層回填 ,回填寬度為35m,直至兩側偏位值一致時,再挖除這部分土方,然后同步分層回填 . 墩身復位原理同臺身,在其偏位側回填土,如本橋右半幅臺身在烏魯木齊方向回填土 . 軸線復位后 ,復測其高程 ,比設計低27cm,在墩臺帽施工中 ,校正其高程. 6.結語由于某種原因 ,遇到小橋或通道橋偏位時,應先分析偏位原因,做地基承載力實驗 ,在地基承載力滿足要求地情況下可以利用土體主動土壓力使其復位 ,否則 ,應先采取措施補強地基承載力,然后才能考慮采取上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