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建筑發生火災的原因及防范措施(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8978
2022-07-20
4頁
29.50KB
1、我國古建筑發生火災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我國古建筑發生火災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摘耍:古建筑是我國的傳統文化的重耍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寶 貴的物質遺產,但是在當前,因為種種原因,古建筑容易發生火災, 造成一定的物質損失,本文論述了我國古建筑出現火災的原因以及相 關防范措施。關鍵詞:古建筑;火災;原因;措施 中圖分類號:TS958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我國有5000多年的 文明歷史,在這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建造了許多代表當時水平的古建 筑。這些古建筑以木構架為主要結構形式,盡管具有很多優點,但比 起西方古代的石構、磚構、天然混凝土構的建筑,卻有一個最大的弱 點不防火,耐火等級大多是三級和四級,一旦發生火災,火勢2、較難控制,極易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1、古建筑火災案例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高堂大廈、瓊樓玉宇,由于自然或人為的火災, 頃刻之間化為烏有。除建筑物本身的藝術價值以外,古建筑往往成為 當地的旅游資源,一旦發生火災,造成的火災損失是無法以金錢來估 量的,同時如果火災撲救不及時,造成傷亡事件,會造成很大的不良 影響。 2、我國古建筑火災特征 2.1、燃燒猛烈我國古建筑無論是金碧輝煌的宮殿、莊嚴肅穆的廟堂,還是風格迥異的傳 統民居、秀麗典雅的園林建筑,都是以柏木、楠木、粟木、樺木、銀 杏木、杉木等木材為主要材料,經過能工巧匠之手,巧妙地打造成一 個巨大的“木質工藝品”,形成一種獨特的中國建筑風格。這件精美3、 的“木質工藝品”,做工考究,柱、梁、榜、標、板、椽、望板以及 斗拱等構件,樺卯結合,精美絕倫。這些構件通過鋸、鑿、刨等工藝 加工拼裝后,木材表面積大,受熱面積大,極易引燃,蔓延迅速,產 生大量煙熱。火災初期,煙熱多集中在屋頂內部的三角空間,不易散 出,隨著室內溫度持續升高、煙的濃度不斷增加,室內所有可燃物長 時間受熱,當達到燃點溫度時,無需火焰直接點燃,“轟”的一下, 就會在瞬間全面燃燒起來,進入最猛烈的燃燒階段,出現“轟然”現 象,撲救相當困難。 2.2、火燒連營我國古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種簡明的組織規律,就是以各式各樣的單體建筑為基礎, 組成各種庭院,庭院之間又相互組合布局,由此就形成4、了龐大的建筑 群。這種庭院和建筑群,大多采用均衡對稱的布局方式,沿著縱軸線 和橫軸線進行設計,比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縱軸線上,次要房屋安 置在它左右兩側的橫軸線上,高低錯落、疏密相間、毗連成片、豐富 多彩,形成了 “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封閉空間。 3、古建筑 火災原因分析3.1、大量的木質結構,耐火性能差大部分古建筑采用純木、磚木、土木建造,耐火等級低,火災荷載大,經過 千百年的風干,極易燃燒。如建德市慈巖鎮吳山村吳氏崇德堂,建筑 除了墻面其余構件皆為木質。古民居也大部分是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 料。我國古建筑使用木材平均為lm3m/2,現代建筑中木材用量 為.003m3ml2,古建筑火災荷載是5、現代建筑的33倍。再加上木質房屋 內懸掛的帳慢、字畫等物,進一步加大了火災荷載。3.2、人類活動增加火災發生概率由于大部分古建筑房屋屬于私人所有,這使得古建筑的防火工作無法統一開展部署。還是以臺州紫陽古街為 例。紫陽街除了一些商業店鋪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個人住宅,而且 居住在此的大多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這一人群都有這樣兩個共 同特點:一是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我國對消防安全的宣傳也是這兒年 開始的,作為老一輩的人群很少有接觸,在他們的思維里除了 “火要 用水滅”夕卜,其他的就知之甚少了;二是用火用電不規范,由于生活 品質的提高,不少家庭都擁有冰箱和空調,尤其是在夏天這大大增加 了電路的負荷,導6、致電器火災頻發。3.3、消防器材配備不足大部分古建筑內沒有配備滅火器、消防桶等滅火設施,或配備標準嚴 重不足,加Z管理人員防火意識不強,沒有掌握基本的滅火技能,對 于燃燒猛烈、蔓延迅速的古建筑火災真可謂是束手無策。3. 4、古建筑的內部裝飾較為復雜,懸掛物與可燃物非常多古建筑尤其是寺廟等宗教場所,內部一般都有油漆彩繪,木質屏風,懸掛大量 的書法繪畫作品以及垂簾等等,裝飾繁纏,這些物質木身是可燃的, 并且有大量的木質結構外漏,這增大了建筑內部的火災荷載,再加上 照明工具多為酥油燈,蠟燭等等,這些明火的照明工具是引發火災的 源頭,乂無法控制,尤其是寺廟等宗教場所,其香火不斷,常年不滅,其防火工作面7、臨的情況更為復雜。3. 5、自然因素古建筑常建于深山之中、山坡之上,若建筑在引入架空線路時,未安裝避雷 裝置,極易被雷電波侵人造成失火,一些古建筑雖然已經安裝了避雷 裝置,但不少設施由于環境濕度大,銹蝕、損壞嚴重,乂兒乎都沒有 定期檢測維護,雷擊時很難發揮作用,這些古建筑在雷雨天氣極易因 為雷擊引發火災事故。另外大部分古建筑建于山上,四周被林木雜草 包圍,森林火災也可能影響建筑的消防安全環境。4、古建筑防火對策 4.1、改善防火條件,創造安全環境一是凡是列為古建筑的,不得用來開設飯店、餐館、茶館、旅館、招待所以及職工 宿舍、居民住宅等。二是在古建筑范圍內,禁止堆放柴草、木材等可 燃物品。三是凡8、與古建筑毗連的易燃棚屋,必須拆除。四是禁止搭建 臨時易燃建筑。五是用于古建筑內的棉、麻、絲、毛紡織制作的飾物, 應用阻燃劑進行防火處理。六是遠離城鎮和消防隊(站)的古建筑尤 其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和省級重點單位中的古建筑群,以及具有標木 性質的古建筑應增設小型消防隊(站),以備急用。4.2、嚴格電源管理對于古建筑,尤其是列為重點保護的古建筑,除了磚石結構以外,一般不安裝電氣設備,如必須安裝的話,要盡量使用弱 電設備,屯氣線路應該采用銅芯絕緣導線,別用金屬穿管鋪設,在配 線過程中,將一座建筑作為一個單獨的分支回路,獨立設置開關,安 裝熔斷器。嚴禁亂拉亂接電線,對于臨時使用的電線需要審批,使用 結束9、后應立即拆除。4. 4、火災監測預警系統火災自動監測預警系統運用于古建筑,能夠及時準確地探測并報告火情,通過迅 速采用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其基木功能是對火災參量, 如煙、氣、熱、光等,做出有效響應。多數占建筑很早就應用火災自 動預警系統,但是多采用的是有線網絡的方式,通過各種線路把監控 點和監控中心相互連接,其線路需要布在建筑內,會出現破壞建筑的 行為。隨著科技的進步,無線傳感器網絡技術比較成熟,它的工作原 理是,采用短距離無線低功率通信技術和低功耗的微傳感器,由分布 在監測區內的許多微型傳感器節點組成的,其實就是一個低速無線局 域網,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形成自組織、多跳的網絡系統。無10、線火災報 警系統應用形式更加靈活,安裝比較方便快捷,成本低廉,適合不同 結構和布局的古建筑。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火災監測系統由火災探 測器、基站、火災警報器及監控中心等部分組成,其優點在于無線傳 感器網絡短時間內自動組網,從而節省人力資源,多個傳感器節點通 過網絡數據融合及算法實現精確的監測,排除人為因素的主觀影響, 比較適合于古建筑的早期探測。但是,在布置無線火災探測器的過程 中,應當注意防止網絡盲區,保證監控系統能覆蓋整個古建筑群。5、結語古建筑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遺產,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古建筑消防安全方面還需要大量的積極的工作,作為消防 工作者,要對古建筑區的特點以及歷史的火災特11、性做深人的研究,及 時掌握古建筑防火的現狀,逐步探索出一套古建筑防火經驗,制訂并 完備防范措施,對今后一個吋期內古建筑的消防問題作出一個整體的 規劃,有效防止古建筑火災的發生,為保護祖國歷史文化遺產做出應 有的貢獻。參考文獻1陳前勝我國古建筑發生火災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科技傳播,2013, 20:118-1192薛奕木結構古建筑防火改造技術研究D 天津大學,2007.3張翔,覃文清,李風中國古建筑防火保護探討J 中國安全科學學 報,2007, 08:87-914梁嬋英古建筑防火探究J 中國科技信息,2011,20:156.作者簡介:艾億良男54歲,學歷中專,在建德市古建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從事施工管理及項目經理25年。自1987年9月在建徳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從事建筑工程施工管 理工作,1994年6月取得建筑助理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2002年9 月在浙江居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擔任項目負責人,取得了三級項目經 理。2005年8月在建徳市古建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擔任項目負責人。 2005年10月參加成人教育,并取得安徽化工學校建筑裝飾專業中專 畢業文憑,2006年6月被任命工程部經理。王新糸建徳市古建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技術科長助理工程師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0-25
240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