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東省淄博市建筑業發展情況分析及展望(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9342
2022-07-20
5頁
34KB
1、2013年山東省淄博市建筑業發展情況分析及展望 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一個物質生產部門,對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影響。2013年,全市建筑行業以科學發展為主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做優做強建筑業的戰略目標,繼續加快推進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堅持穩中求進,建筑業企業搶抓機遇,積極拓展外埠市場,生產效益實現雙增長,總體呈現平穩健康發展態勢,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建筑企業發展現狀及特點 1、建筑企業簽訂合同額總量增加,發展后勁足 2013年,全市建筑業企業簽訂合同額1221.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7.1億元,增長11.6%。其中,上年結轉合同額為32、16.8億元,同期增加38.3億元,增長13.7%;本年新簽合同額為904.3億元,同期增加88.8億元,增長10.9%。在企業簽訂的合同額中,國有及國有控股簽訂合同額為97.9億元,增長9.7%。合同額的大量增加,為建筑業發展勢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建筑企業生產情況穩中有進,總產值平穩增長 2013年,全市建筑業企業總產值完成833.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87.1億元,增長11.7%。其中完成建筑工程產值為680.0億元,同期增加84.7億元,增長14.2%,占全市總產值的81.6%;完成安裝工程產值為130.5億元,同期增加12.3億元,增長10.4%,占全市的15.7%;完成其他產值3、23.1億元,占全市的2.8%。 從分行業看,房屋建筑業占比大,土木工程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房屋建筑業完成702.6億元,同期增加7.9億元,增長12.7%,占全部總產值的84.3%;土木工程建筑業完成90.8億元,同期增加20.3億元,增長28.9%,占全市的10.9%,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1個百分點。建筑裝飾業和其他建筑業完成30.3億元,同期增加3.4億元,增長12.8%,占全市的3.6%。 3、建筑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增加,建設規模擴大 2013年,建筑業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為7351.4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加1083.4萬平方米,增長17.3%。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為4241.4、3萬平方米,同期增加486.4萬平方米,增長13.0%,占全部面積的57.7%。在房屋建筑施工面積中,實行投標承包的面積為6728.1萬平方米,增加1263.8萬平方米,增長23.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7個百分點,占全部面積的91.5%。 從分行業看,房屋建筑行業施工面積多,建設規模擴大。房屋建筑業完成施工面積7211.6萬平方米,同期增加1208.3萬平方米,增長20.1%,占全部施工面積的98.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2個百分點。 4、建筑企業省外發展空間擴大,外埠市場開拓能力提高 2013年,全市建筑業企業在外省完成的產值102.3億元,同比增長9.8%,占全市總產值的15、2.3%。依次按建筑業總產值分,完成最多省份是內蒙古完成10.1億元,江蘇省完成9.9億元、陜西省完成8.5億元,三省完成產值占外省完成產值的比重為27.9%。建筑企業在滿足現有條件下,大力開拓外埠市場,這也是建筑業企業做優做強一大亮點和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 5、建筑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市場經濟效益提高 據1-3季度統計資料顯示,全市建筑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為572.5億元,同期增加101.8億元,增長21.6%。實現利稅為20.3億元,同比增長27.9%,占全部主營業務收入的3.5%,幅度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4個百分點。實現利潤總額為19.8億元,同比增長42.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9.6、1個百分點,建筑市場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6、建筑企業增加值(GDP)穩中有升,整體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2013年,全市建筑企業實現增加值220.6億元,同期增加17.0億元,增長8.3%,分別占全市(GDP)的5.8%和占第二產業增加值的10.2%,比去年同期提高了0.5個百分點,從整體上看,我市建筑行業發展形勢趨予平穩。 二、制約建筑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和困難 1、高資質等級建筑企業偏少。2013年,全市特級建筑企業4家,占全部資質等級企業的4%,一級資質企業37家,占全部的9.3%。近幾年來,除山東萬鑫建設有限公司、山東高陽建設有限公司、山東新城建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天齊置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四家7、企業為特級資質外,就再沒有建筑企業晉升到特級資質企業之列,所以在競爭激烈的建筑市場上,特別是在項目的招投標中處于競爭劣勢,我市許多大項目及基礎設施項目由外埠建設單位中標承建。如: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等等。 2、企業技術人員短缺,影響行業的發展。我市建筑技術人員十分短缺,高等專業人員更是缺乏。2013年,全市建筑業企業期末人數有33.4萬人,工程技術人員4.6萬人,僅占全部人數的13.8%,其中一級建造師1591人,僅占0.5%。由于建筑工程技術人員缺少, 整體技術隊伍力量薄弱,企業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 3、資金回籠速度較慢,施工企業壓力加大。2013年,全市建筑企業工程拖欠款147.18、億元,增長16.8%,其中竣工工程拖欠款60.9億元,增長9.2%。主營業務成本增長21.5%,主營業務成本增速比主營業務收入僅僅少了0.1個百分點。營業成本的持續增長和工程拖欠款的居高不下,建筑業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資金壓力越來越大。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直接影響企業承接大型工程建設項目,不利于建筑市場和企業的健康發展。 三、對建筑企業發展提幾點建議 1、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促進建筑企業產業升級。要繼續加大建筑業企業制度的改革力度,使企業成為市場主體。一是提升資質。目前我市具有特級資質的建筑業企業只有4家,政府有關行業職能部門應鼓勵并協助具有發展潛力和實力的企業進行調整結構,科學組織管理,實施兼并9、,整合重組等一系列措施,提升資質。充分發揮大型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和組織作用,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增強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二是優化結構,走多元化經營之路。企業要更新經營理念,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通過各種形式,做大規模,做強企業,做精專業,依托房屋建筑的優勢,不斷向其他領域拓展和延伸,由單一經營向多元經營過渡,不斷提高企業的規模化、集團化水平。 2、積極完善各項機制,為建筑企業發展提供有力保證。完善保證金制度,在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降低建筑業企業投標、履約和工程維修保證金額度,縮短保證期限,允許采用銀行保函。以加快融資平臺建設為重點,著力研究和解決行業和企業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完善銀、企合作10、機制,改善金融信貸服務,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多方位籌集資金,發展融資擔保機構,提升信貸支持力度。 3、加大科技創新和人才培訓力度。為了使建筑產業從依靠增加人力發展生產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變成為領先科技進步的智力密集型產業,必須加大力度,在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先進科學技術方面有所突破。引導企業加快科技進步,改變單純靠人的因素提高工程質量的做法,實現多個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為企業發展開出一片新天地。同時,工程技術人才的嚴重缺失,也是影響我市建筑業做優做強的關鍵所在。要引導企業開展多層次人才培訓,打造建筑業人才培訓的立體網絡。實施立體化人才培育工程,著力打造梯次齊全、結構合理的產業人才隊伍,為全市建筑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4、完善建筑業市場監管體系,優化發展環境。一是進一步規范市場行為。要求施工單位嚴格履行工程建設法定程序,健全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監管體系。二是逐步建立建筑市場準入和清出機制,限制和淘汰市場行為不規范、社會信譽差、質量安全水平低的建筑施工、勘察設計、監管企業及工程檢測、招標代理服務、工程咨詢等中介機構。三是理順招投標監管服務體制,加強職能部門對招投標監管,不斷完善和創新招投標管理辦法。
合同表格
上傳時間:2021-01-22
67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