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三大建筑巨匠藝術風格比較(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469421
2022-07-20
3頁
32.01KB
1、20世紀三大建筑巨匠藝術風格比較勒柯布西耶、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和賴特并稱為20世紀三大建筑巨匠。雖然他們對建筑都有著狂熱的情懷,在建筑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對后來的建筑師產生深刻的影響,但他們的建筑風格是有很大的不同之處的。(一)、三者的建筑風格科布西耶設計觀點:機械美學的奠基人:機械和機器的形式是他的最高理想之一。建筑應該是生活于其中的其中。社會民主化立場:設計為大眾服務,設計的功能性主張。與個人感覺第一的觀點相矛盾。又具有專制化的特征。從德國設計先驅貝倫斯的階級觀念中轉變為設計為社會的穩定服務的思想。立體主義思想的影響,他的新建筑基本語匯有:建筑的六個面;柱子支持結構;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2、寬大的室內空間;開闊的窗子和引風景入室的設計;白色的結構;模擬輪船的造型特征。宗教化趨向和粗野主義的特點。他豐富多變的作品和充滿激情的建筑哲學深刻地影響了20世紀的城市面貌和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從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別墅建筑、馬賽公寓到朗香教堂,從巴黎改建規劃到昌加爾新城,從走向新建筑到模度,他不斷變化的建筑與城市思想,始終將他的追隨者遠遠的拋在身后。柯布西耶是現代建筑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一個取之不盡的建筑思想的源泉。米斯凡德洛是現代主義建筑設計的最重要大師之一,他通過自己一生的實踐,奠立了明確的現代主義建筑風格。米斯凡德洛他終生追求所謂的單純建筑,主張少則多,提倡純凈、簡潔的建筑表現,甚至達到違反3、功能的地步,從而把現代主義的功能主義基礎變成一種變相的形式主義,是國際主義產生的重要人物。他認為建筑是一種精神活動:我們必須設定新的價值,固定我們的終級目標,以便我們可以建立標準因為正確的以及有意義的,對于任何時代來說包括這個新的時代是這樣的:給精神一個存在的機會。他堅持非政治化的立場:對納粹充滿厭惡和不滿,同時他也是設計教育思想的傳播者:包豪斯第三任校長。他設計教育的核心是非政治化,以建筑為中心。賴特是美國現代建筑個人特點最大的設計師,他個人風格有過不少的變化,如自然主義、現代主義等。他的設計具有相當大的個人表現成分,與當時領導世界設計主流的現代主義、新建筑、國際主義風格大相徑庭。采用大量幾4、何圖形,極具裝飾性。另外努力在作品和自然環境中找尋和諧的關系。雖然他一直否定與現代主義的關系,但其作品卻滲透出現代氣息,所以仍把他當作具有強烈風格的現代主義大師來看。其設計的都市建筑有強烈的反都市化傾向,大部分外部密封,內部開放,代表有紐約水牛城的拉金公司等。1880年他有機建筑觀念形成:1、簡練應是藝術性的檢驗標準。2、建筑設計應多種多樣。3、建筑應與環境協調。4、建筑色彩應與環境一致。5、建筑材料本質的表達。6、建筑中精神統一和完整性。(二)、三者建筑風格的比較1、科布西耶與米斯凡德洛建筑風格比較科布西耶與米斯凡德洛都主張采用鋼筋水泥作為建筑的材料,在建筑外形上都體現了一種簡單的機械美。在5、室內裝飾上,他們都喜歡用一些簡潔的幾何圖形來裝飾建筑,強調立體主義結構。不同的是,科布西耶室內設計不強調太多的裝飾,只是通過特殊的組合將室內變成一個細巧鏤空的幾何體,又好像一架復雜的機器;他認為建筑是為大眾設計的,強調設計的功能性,而米斯凡德洛則主張少則多設計理念,提倡純凈、簡潔的建筑表現,對于他來說,建筑就是建筑,他的關心僅僅在建筑之上,他完全是從技術層面來看設計的,至于為誰設計,對于他來講并不重要。他的建筑甚至達到違反功能的地步,從而把現代主義的功能主義基礎變成一種變相的形式主義。從而受到其他建筑師的批評。同時科布西耶主張設計為社會的穩定服務的思想,代表當時的政治立場,而米斯凡德洛堅持非政6、治化的立場:對納粹充滿厭惡和不滿。2、科布西耶與賴特建筑風格比較科布西耶與賴特都主張對于現代工業化材料的強調(特別是混凝土的采用),傾向于寬大的室內空間,喜歡用開闊的窗子,將引風景入室內的,給人創造一種迂闊的空間遐想的設計。不同的是,賴特的建筑使人覺著親切而有深度,不像勒.柯布西耶那樣嚴肅而夸張。賴特提出有機建筑學:對待環境,他主張建筑應與大自然和諧,他認為裝飾不應該作為外加于建筑的東西,而應該是建筑上生長出來的,要像花從樹上生長出來一樣自然,并力圖把室內空間向外伸展。相反,城市里的建筑,則采取對外屏蔽的手法,以阻隔喧囂雜亂的外部環境,力圖在內部創造生動愉快的環境。同時與柯布西耶一樣他也喜歡機7、械美學,認為機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應表現所用工具的特點,有機建筑接受了浪漫主義建筑的某些積極面,而拋棄了它的某些消極面。3、米斯凡德洛與賴特建筑風格比較米斯凡德洛與賴特都對單獨的建筑情有獨鐘,不太喜歡大規模的區域設計,他們在裝飾上主張力求簡潔,但不像某些流派那樣,認為裝飾是罪惡。但是在裝飾上,米斯凡德洛提倡的少則多理念,不采用過多的裝飾;而賴特則采用大量幾何圖形,極具裝飾性。在建筑材料上,他們都重視和發揮傳統建筑材料(鋼筋水泥)的優點,但是賴特在靈活運用新材料和采用新結構方面更加注重,如其建筑一般都有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米斯凡德洛與賴特都注重室內與室外的溝通,不同的地方是米斯凡德洛室內室外互相穿插貫通,沒有截然的分界,形成奇妙的流通空間。這一點可以從他的代表作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德國館充分展現出來。而賴特的建筑更加靈活多樣,把建筑置于大自然當中,建筑與大自然融合為一體,具備安靜隱蔽的特色。其中,流水別墅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別墅的室內空間處理也堪稱典范,室內空間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內外空間互相交融,渾然一體。流水別墅在空間的處理、體量的組合及與環境的結合上均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整座別墅就像是生長在大自然當中一樣,渾然天成。